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常熟市政府工作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003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7分钟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7日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代市长 秦 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常熟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17年以来,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开拓奋进、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跨越发展的精彩篇章。

五年来,我们主动作为,集中精力调结构、促转型,闯出了发展新天地。科学应对内外环境变化,顶住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保持定力、苦练内功,脚踏实地办好转型升级大事,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方阵。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迈上2700亿元台阶、年均增长6.6%,增速高于苏州平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克服短期波动,成功跨越200亿元大关、达230.8亿元,五年增长32.9%;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年均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长7.3%;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7家。农业发展更稳。农业总产值保持稳定,高标准农田基本实现全覆盖,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100%,粮食连年丰收,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超80%,"常熟大米"等5个农产品喜获"国字号"认证,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工业结构更优。确立"354"产业发展体系和"三区一园"为主导的工业布局,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规上产值250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五年提高5.3个百分点。新兴产业规上产值突破2300亿元、年均增长6.2%,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5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45个,工业机器人累计突破2.5万台、位居全省前列。服务业质量更高。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0.2%,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50%,新增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家、省物流示范园(基地)2家。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全国首创"市采通"平台,通过54个口岸出口货物至128个国家和地区;县域直播电商发展指数全国第五、苏南第一。打造"虞歌畅晚"夜经济品牌,红豆山庄、铁黄沙等"新晋网红"成功出圈,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五年来,我们争先勇为,全力以赴谋创新、蓄后劲,点燃了增长新引擎。坚持把创新驱动放在发展首位,高度重视有效投入和要素保障,有力推动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迈进。创新更有"浓度"。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前三,五年政府科技投入114.7亿元、年均增长8.3%,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6%、五年提升1.1个百分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22%、领跑苏州四县一区,创新型县(市)建设案例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常熟理工学院校地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科技镇长团"模式持续深化,新增产学研合作1582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近百亿元。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8家,位居全省前列。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五年增长83.4%、达44.68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开区走上了以声学产业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高新区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为主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国综合排名69位、五年跃升57位;虞山高新园获批筹建省级高新区。投资更有"强度"。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形成金秋经贸洽谈会、精英创业联盟大会等招商活动品牌,五年引进重点产业项目682个、总投资2530亿元,工业投资超1200亿元。要素保障更有"力度"。坚持向存量要空间,在全省率先探索"零地增长"等路径,实施33个老旧工业区(点)更新改造、规划新增工业载体520万平方米,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近6万亩,制定资源利用"一图一表一方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保障,获评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为3980亿元和3577亿元,五年分别增长36.6%和58.1%,银行不良贷款率从1.63%大幅降至0.53%。新增各类人才8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万人。

五年来,我们担当有为,统筹兼顾抓建设、精管理,重塑了城乡新风貌。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建新与更新同步,城乡面貌实现了美丽蝶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组团推进新城开发,文化片区、琴湖片区跃然崛起,昆承湖沪苏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被苏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为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要载体。系统推进老城更新,城中村自主更新面积超10万平方米,绣衣厂等119万平方米既有建筑焕发生机,唐宅、山前坊等城市遗存在历史街区整理更新中融入时代,被撤并镇经过三年整治提升明显。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持续健全农宅翻建、农村强弱电线路整理等机制,累计实施"千村美居"等各类美丽乡村建设2890个村(组),投入资金32.7亿元,惠及农户10.4万户。城市交通更加顺畅。百万市民圆梦高铁,常熟站累计输送旅客460万人次;三环、通港、昆承等5条快速路实现"环射衔接",70公里通车里程数在全国县级城市遥遥领先;新建改建城区道路115条,打通"断头路"11条,1039个"组团式"村庄全部通达等级公路;持续优化市镇村三级公交服务体系,市民出行选择更多、效率更高。城市体验显著提升。琴湖"小蛮腰"、世茂"天空之城"成为城市新地标,永旺梦乐城、雅高美居酒店等高端配套接踵呈现。从"牛皮癣"治理、烟花爆竹禁放、垃圾分类、黑臭水体治理等细节入手,狠抓城市精细管理,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

五年来,我们善作善为,用情用力办实事、解难题,绘就了幸福新底色。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样样关乎民生、件件深入民心。民生事业累计支出85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9.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6.6万元、年均增长7.9%,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9∶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47所,提供学位6.4万个,学位供需基本平衡,成功创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普通高考主要指标"苏州十连冠",新高考首战告捷、包揽苏州理科前三,职业学校实现省示范校、特色校全覆盖。市二院、中医院陆续启动三甲创建,医共体运行机制不断优化,新改扩建市二院北部院区、支塘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14家,新增床位2575张,中华慈善总会药品援助项目常熟发药点三年累计发药5300多万元、服务4400余人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83.36岁、五年提升0.93岁,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实现口岸疫情防控"零输入"和本地疫情防控"零院感、零死亡"。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省内县级馆唯一,言子专祠成功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家浜文化考古发现将常熟人类活动史前移了千年。社会保障更加健全。新增就业超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控在2%以内。新增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以上,大病最低报销比例达60%,低保标准提升至1095元/月,五年支出困难群众保障资金10亿元。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创成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市。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完善,1万余户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住有所居。建成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对口帮扶思南县脱贫摘帽,南北挂钩成果丰硕、常泗工业园获批建设省级南北共建特色园区。发展大局和谐稳定。扎实推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驰而不息抓好安全生产、扫黑除恶、信访维稳等工作,建成投用城区防洪大包围,全省首创"数字门牌"系统,刑事发案数持续下降,城市本质安全度大幅提升,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投入生态环保治理资金超300亿元,工业污水实现100%收集处理,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9%和97.5%,具备生活垃圾全量焚烧能力,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至83%,PM2.5平均浓度下降40%,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优III率分别提高30和43.3个百分点,获评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五年来,我们笃行敢为,持之以恒强作风、优服务,展现了政府新担当。坚持先行先试、深化改革,新承担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任务12项;顺利实施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城区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三整合"改革,市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实现全覆盖,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成效明显,"一枚印章管审批"成为现实,全省首创"水域银行"占补平衡、"否决事项"领导负责等机制,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创下了"一天四证"的审批新速度,新增市场主体15.4万户、五年增长83%,获评国际化营商环境示范县。坚持依法行政,在苏州率先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获评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实现普法工作"七连冠"、全国唯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三公"经费五年压降46%,干部作风更加扎实,担当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本届政府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以提高发展质效为主线,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科学应对形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精准实施电力需求响应,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生产,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增速高于苏州平均;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以上,增速位列苏州四县一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5亿元、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10亿美元、增长7%;进出口总额235亿美元、增长22.8%。180个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工业投资连续三年位列苏州大市第一。完成"智改数转"项目1732个、新增省级智能车间10个、累计建成智能工厂10家,均居苏州首位。亨通海洋光网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21个、数量创历史新高。用好"揭榜挂帅"机制,产学研协同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27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0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7家、瞪羚企业27家、省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苏州"独角兽"培育库企业8家,新增国家级人才5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60人。"苏州·中国声谷"应运而起,声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登记为省级事业单位、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累计签约落地产创项目57个、投资超115亿元,声学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聚变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生态初步形成,集聚项目超40个,丰田、重塑等10个项目在行业细分领域排名国内前三。围绕声学、新能源汽车、服装电商三大方向,深化与常熟理工学院校地融合发展,成效明显。消费市场逐步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8%,海虞电商园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服装城跨境电商集聚区被评为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文旅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获评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新增农业产业园面积2万亩,获评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县。

二是坚持统筹发展,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南沿江城际铁路常熟段桥梁贯通,通苏嘉甬铁路完成工可审查,沪苏通铁路常熟站经停车次增加至每日105列、直达20个省162个车站。新世纪大道北延常昭路至海虞段快速路、524国道莫城至辛庄段快速路、常台高速公路常熟东互通移位工程、支董线、支何线等道路建成通车,13条城区既有道路改造完成,道路交通综合评分排名苏州四县一区首位,获评省交通运输信息化综合应用示范县。功能配套逐步完善,天虹购物中心、江南美好汇新装开业,日航国际主体结构封顶。"六大更新"扩面提质,既有建筑消防设计审验纳入全国试点,历史街区整理更新入选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综合类试点",完成城中村自主更新199户,综合改造老旧小区17万平方米,整理提升城区绿地2.8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5个。市容环境、户外广告、违法建设等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拆除违建超400万平方米。垃圾分类片区建设实现全覆盖。实施停车综合治理,新增停车泊位2.3万个,部分区域"停车难"有效缓解。创新城区易涝点"微改造"治理模式,中心城区实现汛期无内涝。新增省、苏州特色田园乡村9个,海虞镇七峰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项目运维、"千村美居"生态建设入选省农业标准化试点。

三是突出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明显增进。竣工学校项目20个。市二院完成三甲医院创建现场评审,市中医院通过三级中医院复评和三甲中医院省级专家组现场调研。建成市级核酸检测基地和4家规范化发热门诊,累计接种新冠肺炎疫苗360万剂次。市图书馆、评弹馆完成提升改造,建成江南小书场5个、江南小剧场3个。慈善文化"五个一"工程获得"中华慈善品牌"项目奖。精心办好市第八届体育运动会,常熟体育健儿在东京残奥会、第十四届全运会勇夺5金5银4铜,创历史最佳成绩,获评省全民健身示范基地、省内唯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新增就业2.4万人,本市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6%。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有力。深化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工业企业安全风险报告完成率100%,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1%和28.6%。完成"331"机制改革,升级"安居超市"平台,出租房屋合规备案率保持在98%以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推进"虞城无诈"专项行动,涉诈警情、案件"双下降"。做好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迎检,开展工业群租企业安全环保消防专项整治,坚决淘汰低端低效产能。在苏州率先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开展"消劣争优"攻坚行动,建成生态美丽河湖272条,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1年,政府系统还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办复人大建议123件、政协提案177件,办结率、满意率首次实现"双百"。顺利实施高新区"扩容提质"改革,促进了南部区域协同发展。此外,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宗教、侨台事务、人民防空、气象、外事、档案、供销、地方志等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勠力同心、团结一致,才能把"压力"变成"动力"。这五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竞争态势,我们迎难而上、奋起直追,全力推进"三增三进",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多项工作重回苏州第一梯队,工业投资更是持续领跑,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只有动真碰硬、克难攻坚,才能把"难点"变成"亮点"。这五年,面对市民群众对城市品质和发展安全的更高追求,我们出于公心、真抓严管,举全市之力轰轰烈烈推开"散乱污"、"331"、系列拆迁清零百日攻坚等行动,彻底化解了一批结存多年的重大隐患、重点矛盾,为未来发展腾出了宝贵空间。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把"短板"变成"样板"。这五年,面对农村区域广、传统产业占比大等实际情况,对标乡村振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新形势、新要求,我们不等不靠、主动求变,率先实施"千村美居"工程和制造业"智改数转",将资源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成功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传统产业转型"常熟样板",为未来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只有敢争敢拼、先行先试,才能把"起势"变成"优势"。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和省科技综改试点市,我们抢抓机遇、率先突破,深化"厅市会商"机制,首创苏州"伙伴计划",聚力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在氢燃料电池、声学等领域实现抢跑、领跑,为未来发展赢得了硬核优势。

各位代表!五年接力奋进、风雨兼程,奋斗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果催人奋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的举旗定向和坚强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团结拼搏和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人民团体,向驻常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高质量发展稳中承压;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度不高、传统产业转型较慢、新兴产业尚未成势,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城市空间布局、功能配套、管理水平有待优化,城市能级需要进一步提升;民生领域的供给和服务还不够精准,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仍不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担当精神还需进一步强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加倍努力,采取有力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常熟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既面临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又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放眼全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正加速推进,为常熟打造比较优势、增强发展动能带来了多重利好。立足自身,"六大重点片区""五大产业高地"承载力、引领力持续增强,交通区位、生态环境、教育文化等优势日益凸显,尤其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积累下来的奋斗精神和良好基础,为未来发展凝聚了人心、创造了条件。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更要坚定必胜信念,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坚持干字当头、勇立潮头,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实现大突破,奋力开创常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根据市十四次党代会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字当头、全面向好,坚持改革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扎实抓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加速绘就"六美集大美"精彩画卷,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86%,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率达100%,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围绕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建设,以产创融合为路径,发展更具动能、更具韧性的经济。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不动摇,在优化土地、资金等传统要素配置的基础上,加快创新、人才等要素导入,加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四链融合",打造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保障体系,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的创新集群,力争每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五年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45%,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40万元/人,规上工业总产值跃过6000亿元台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紧扣"354"产业发展,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出发,加快十个产创融合重点领域战略性产业创新基地、百个支撑性产业创新平台、千个高质量企业研发载体建设,基本形成产创融合"十百千"平台载体矩阵,通过创新提升优化产业质量、结构和效益;把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动企业通过"智改数转"跑出发展"加速度",打造更多"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五年后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规上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左右,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氢燃料电池、物流物贸五大重点产业形成若干个"百亿级""千亿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智能货架、高端无纺、玻璃模具、现代氟材料四大特色产业在高附加值领域实现"深耕突围";全力推进"五大产业高地"建设,重点抢跑氢燃料电池和声学产业"新赛道",打造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制造高地和示范应用基地,打造全国体系最完整、技术最领先的声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区;聚焦品牌服装、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智能网联车等八大产业链,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各条产业链产值年均增长10%左右。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锻造人才、资本、载体等支撑链,持续完善多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精准引才聚才,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尤其是企业家队伍建设,力争五年后人才总量跻身苏州大市第一梯队,领军人才数量翻番,技能人才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用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大力发挥基金撬动作用,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五年后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8家、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4500亿元;加快推进"苏州·中国声谷"、昆承、苏州高铁北城、常熟站、高铁西站和琴湖"六大重点片区"建设,为重点产业精准招商提供更多优质平台载体,引导企业择木而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实体经济转型,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力争五年后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55%。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实现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围绕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建设,以协同发展为引领,打造更高能级、更高品味的城市。坚持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最大战略机遇不松手,全面深化与上海、苏州等城市的互利共赢、错位发展,借势借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导区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以城市高端化引领产业高质量和民生高品质。交通要从满足基本出行转换到适应现代生产生活的外联内畅上来,加快建设南沿江城际、通苏嘉甬、如通苏湖城际、苏虞张、苏州轨道10号线等轨道交通,沿江高速公路扩建、锡太高速公路新建等干线公路,以及海太过江通道等重点工程,打通市域"断头路"、提升公路网络等级,补齐西部等区域交通突出短板,形成"一环八射"城乡快速路网,全面实现两个"一小时"、四个"半小时"目标,持续推进常熟港振兴,做好"公铁水"联运文章,构筑更加立体、综合的交通体系。城市要从满足基本需求转换到更高品质上来,持续优化常熟主城、滨江新城和南部新城"一主两副"城市布局,着力打造主城区、先进制造核心区、昆承湖沪苏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湖荡文旅区和传统产业提升区"五大功能区";加速老城复兴,系统谋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实施一批文化创新和修复保护工程,做好古城建筑、街巷、遗迹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科学谋划市博物馆新馆建设,持续扩大城中村、老旧小区、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范围,让古城风貌与现代生活、原住民与外来游客相互交融,让千年古城的历史和文脉展现出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加快新城崛起,基本完成昆承、常熟站等重点片区开发,着力引进更多高端化、现代化的城市功能配套,同步布局5G网络、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探索推进智慧出行、智慧社区等"新城建",全力打造产城人融合示范区;全面推进存量违法建设清零,基本解决"停车难"等城市治理问题,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新时代乡村建设,实现"千村美居"全覆盖,建成高质量"两湖两线"跨域示范区,全面形成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真正让"农村成为城市里的公园,农房成为公园里的别墅"。用好铁黄沙资源,结合望虞河拓浚和水利枢纽外移,加快铁黄沙生态农业发展,推动空间资源有效利用。

3.围绕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建设,以优质均衡为导向,创造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的民生。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缺位,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探索按照实有人口,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布局基础设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虞城百姓。持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创造更多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机会,让每一位劳动者在城市发展中都能找到体现价值的空间。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动态化解学位局部供需矛盾,促进基础教育更优质均衡,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推动高中教育更特色多样、职业教育更匹配产业发展,支持常熟理工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成长竞争力,让每一位在常学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持续深化综合医改,着力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做强重点学科、特色专科,传承发展虞山医派,新增三甲医院3家、二级医院2家、社区医院3家,不断优化"分级诊疗"制度设计,稳妥推进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与功能互补,让市民群众都能享受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完善公共文体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群众性体育,五年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5平方米、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达8次,完成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10.8%。擦亮"四色"旅游品牌,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聚焦"一老一小",全面提升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的供给水平,逐步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政策,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织密"老有颐养、孩有优护"的民生保障网。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和综合救助体系,促进各类医疗保障互补衔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格体系和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主渠道作用,稳步推进住房保障供给侧改革,让每一位市民生活都后顾无忧。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共治共享体系,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有效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系统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常熟"。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精准实施能耗控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向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让常熟的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