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最新市级党代会工作报告-51篇(第285/3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0988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663分钟

五、巩固成果、强农富民,绘就乡村振兴新景象
用足用好5年过渡期政策,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抓手,共同绘制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守牢底线防止返贫致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决不让一人返贫致贫。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及时发现、研判交办、精准帮扶、督导评价、双向闭环五项机制,强化灾害致损应急救助保障措施,加强"三类户"等重点群体针对性帮扶,持续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加强定点帮扶、消费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凝聚社会帮扶合力。强化驻村队伍管理。坚持选派最硬干部、落实最严管理、兑现最真关怀,促动驻村干部定心沉身、腿勤招实地做好工作。
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牢牢把握"二十字"总要求、统筹落实"五个振兴"总任务,倾斜支持重点帮扶县和乡村振兴示范县,积极推进"一县十镇百村"示范工程建设,通盘考虑非示范县镇村项目资金投入,科学编制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分类精准指导,强化镇村组织实施,绝不搞"千村一面"和形象工程,加快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聚焦组织振兴培强带头人。建好市县"乡村振兴学院",大力实施"能人兴村"战略和"双培双带"工程,探索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和多途径遴选机制。聚焦人才振兴唤回创业者。以40多万市外务工人员为主力军,以返乡入乡为主渠道,大力发展"输出劳务、引回创业、带动就业、振兴产业、共谋事业"的"归雁经济",形成"头雁"领航、"劲雁"助阵、"群雁"齐飞的大好局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制度、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推动人才、资本、技术"上山下乡、进村入户"。聚焦生态振兴念好山水经。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不断加大路电水讯网等投入,持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建设蒋家坪村"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创新实践基地为示范,"内外兼修"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聚焦产业振兴打好特色牌。做大做强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实施一批富硒粮油、食用菌、中药材、绞股蓝、烤烟、拐枣、养殖、果蔬、猕猴桃等传统小众产业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化美丽乡村成为美丽经济。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百园航母、千园提升"工程,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把更多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着力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清零成果,逐步消除薄弱村,防范集体资产流失。从严整治违法占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成高标准农田140万亩,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77万吨以上。聚焦文化振兴塑造新风尚。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持久纵深推进新民风建设,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增强内生动力,当好乡村振兴主人翁。
    
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百万大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新一轮避灾移民搬迁,下功夫破解搬迁群众"农民与市民双重身份长期共存、迁出地与安置区双重利益长期兼顾、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双重变革长期并举"问题。以就业带动身份转变。持续大力推广"总部园区+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发展模式,解决好用工、用房、物流、人才等问题,推动新社区工厂扩能增效,更好满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需求,带动搬迁群众由传统农民向成熟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变。以服务促进社区融入。进一步理顺原籍地和新社区的管理责任,强化社区党组织管理服务作用,加强出行、上学、就医、殡葬、物业等服务保障,有效维护搬迁群众社保、土地、林权、选举等权益,做好"三留守"人员关爱工作,坚决防止服务"两不管"、群众"两头跑"。
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安康新样板
良好的生态是安康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本钱。大力实施"生态立市",让每一座山川、每一条河流、每一寸土地都展现生态环境高颜值,转化为经济发展高价值、幸福生活高品质。
    
直面生态环保主战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划定并严守"三线一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牢记"秦岭之训",严格落实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推进"数字秦岭"建设,常态化开展"五乱"问题整治,坚决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发生。深化落实林长制,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加大林业项目建设力度,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汉江水质。抓好白石河硫铁矿、蒿坪河流域、旬阳汞矿区等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深化"河长湖长+警长+X"责任体系,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抓严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及汉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加快推进"月河补水"工程,实施汉江综合整治及恒河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促进月河流域和瀛湖水域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巩固空气质量。长期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确保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位。管控土壤污染。紧盯重金属污染重点区域、重污染工矿企业、尾矿库,加强土壤污染调查详查、风险评估管控、修复治理,确保全市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环境保护由末端治理转为源头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坚决淘汰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产能落后的产业,支持鼓励企业和园区全面实施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和循环化改造,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推进生活方式低碳化。加快生态文明教育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规范有序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城镇公共交通设施建设,鼓励"绿色出行""观鸟护鸟""光盘行动"等绿色低碳行为,深化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系列创建行动,支持民间生态环保组织和志愿者活动,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针对优质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加强自然生态资源调查评价、监测计算和确权登记,尝试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和评估机制。加大"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生态补偿争取力度。认真落实"双碳"战略,积极推进森林碳汇交易试点。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强化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确保蓝天常在、碧水长流、青山永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