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级党代会工作报告-51篇(第308/322页)
(二)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打造美丽乌海、创造高品质生活亟需补齐的短板弱项。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着力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厚植高品质生活生态本底。
坚决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坚持系统治、全面治、彻底治,巩固深化"七治"各项任务,扎实推进矿区集中连片治理,全面完成矿权整合重组、绿色矿山建设,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和矿山封闭式皮带、管道、集装箱运输等绿色运输方式,深入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推动矿区生态环境实现重大改善。抓好土壤污染防控,实行土壤环境分类管理,深化农业面源、重金属、塑料污染等治理,促进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出台矿区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筑牢生态建设法治保障。
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深化河道"四乱"整治、黄河乌海段综合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深入实施"河长制""林长制",健全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体系,切实强化刚性约束。因地制宜开展国土绿化,全面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加强四合木保护区和龙游湾湿地保护,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坚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及碳排放强度控制要求,科学制定碳达峰时间表、碳中和路线图。大力实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行动,强化工业领域绿色制造,提升建筑领域节能标准,培育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发展煤矸石、粉煤灰、化工废渣综合利用产业,推动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积极开展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垃圾分类,营造绿色低碳社会新风尚。
(三)聚力增进民生福祉。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保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保障水平只升不降,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着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保障改善民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紧盯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拓宽就业渠道、丰富就业形态,加大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力度,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多措并举增加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落实国家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完善普惠型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多渠道、多领域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加强多层次社会救助,统筹做好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工作,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归属感。
发展社会事业。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升教育质量,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提质增效,建成市一中新校区、滨河二期九年一贯制学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职业教育"双高计划"^[7],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打造区域技能人才输出基地。推进健康乌海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联合体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项目,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强"中国书法城·乌海"品牌建设,让艺术价值与市场功能有机结合,扩大乌海书法艺术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五、坚定不移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实现高效能治理
高效能治理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补齐治理体系短板弱项,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法治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保障。要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增强人大监督实效。健全人民政协协商议事机制,提高建言资政水平,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创新统战工作理念,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积极发挥作用,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团结和引导,最大限度汇聚推动发展强大力量。强化党管武装,深化国防教育,抓好"双拥共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完善行政决策制度和程序,推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政府治理体系,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全力推进公正司法,不断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让人民群众时时处处感受到公平正义。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工作,强化党管档案工作,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发挥作用。
(二)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贯彻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精心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持续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让守望相助理念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在各族群众心中深深扎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编制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规划,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新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防范民族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要以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乌海""法治乌海"为目标,以升级拓展"智治支撑"项目^[8]为牵引,全要素推进五级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平台一体化建设,实现"一屏观全城、一网管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专项行动,积极稳妥化解信访积案,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大力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建好建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服务管理平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市域社会治理体制,争当全区第一、全国一流智能治理"单项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