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汇编(9篇)经济商务局、水利局、统计局、金融监管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自然资源局、乡镇(第7/15页)
4、2022年12月,春光小区荣获2022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省级优秀小区。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谋划
2022年,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务实进取,尽职履责,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
一、全市金融运行基本情况
(一)间接融资。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67.79亿元,比年初增加357.06亿元,增长13.68%,同比多增108.6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89.76亿元,比年初增加266.57亿元,增长13.86%,同比多增58.12亿元。
(二)直接融资。2022年,全市实现直接融资125.3亿元。其中,市建发集团债券融资66亿元,市产发集团债券融资24.3亿元,淮南矿业集团债券融资15亿元,私募股权基金股权融资10亿元。
(三)保险、证券行业。1-11月,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3.13亿元,同比增长0.28%,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9.25亿元,同比增长12%;寿险保费收入33.89亿元,同比减少5.34%。2022年,全市证券经营机构开户34.5万户(国泰君安证券营业部于11月末撤销,所有数据并入省公司),同比增长1.91%;交易额3235.72亿元,同比下降5.13%。
(四)地方金融组织。2022年,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在保户数7768户、在保责任余额42.79亿元,同比下降4.38%。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4.12亿元,同比下降5.29%。典当机构典当余额1.78亿元,同比增长5.95%。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力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有效信贷投放规模
一是强化考核调度。坚持并完善考核月存贷款日报制度,推动银行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开展2021年度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考核工作,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积极性。二是强化政银企对接。出台"畅通淮南市政银企对接合作机制"意见,构建多层次、多类别政银企对接方式。截至目前,共举办交通运输行业、工业企业"亩均贷"、重大项目建设等政银企对接活动20余场,达成贷款融资287.21亿元。三是强化金融助企纾困。开展金融机构"访企纾困助力发展"及金融助企纾困"五进"活动,支持餐饮、商贸、交通物流等困难行业企业1102户,发放贷款31.9亿元;为受疫情影响的370户企业办理展续贷业务15.39亿元。2022年,全市新增贷款266.57亿元,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21.17%,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居全省第4位。
(二)着力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和直接融资
一是健全协调机制。不定期召开企业上市(挂牌)工作调度会,建立全市拟上市(挂牌)企业重点后备企业行政处罚事前沟通协调制度、企业上市(挂牌)券商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强化企业上市(挂牌)协调服务力度。二是强化辅导培训。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万家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专项行动相关要求,持续开展全市企业和领导干部资本市场业务培训。全年举办资本市场业务专题培训23次,累计培训938户企业1457人次和市县两级领导干部近300人次,资本市场培训完成率238.67%。三是加大政策指导。出台《全市企业上市倍增五年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五年企业上市主要目标、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四是完善奖补措施。修订企业上市(挂牌)奖励办法,变集中奖励为分阶段按进度实施奖励。由于卓有成效的工作,淮南市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份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安徽证监局正式受理安徽唐兴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淮南文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辅导备案申请。2022年,新增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100家,其中,新增科创专板挂牌企业30家。
(三)着力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深入开展数字赋能普惠金融专项行动。建成淮南市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入驻,推动企业获得线上便利化融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截至目前,通过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1824项,达成融资1044.22亿元。二是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截至12月末,存续授信总金额8.22亿元,在用信4383户,用信总金额5.09亿元。三是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实际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组织开展年度金融产品创新评选工作,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如"专精特新贷"、"豆腐贷"和"席草贷"等一批信贷新产品。四是大力推动"4321"新型政银担业务、"税融通"贷款和续贷过桥资金等金融创新政策提质增效,2022年,累计发放新型政银担贷款、"税融通"贷款和续贷过桥资金69.7亿元。
(四)着力加大地方金融监管力度
一是不断加大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工作。开展融资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机构现场检查,督促合规经营。利用线上监管平台开展非现场监管,定期对监管对象进行分析监测。扎实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追偿挽损专项行动,压降担保代偿风险,共追偿金额16283万元。二是做好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工作。编制权责清单等目录,确保各项清单的全面性、准确性、规范性。严把机构设立和变更审批关口,共审查变更事项22项。三是推进地方金融组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组织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进园区、助企业、促发展"活动,以园区为主阵地,以企业为主攻点,以创新为主动力,以服务为主旋律,切实发挥担保机构增信作用,推进金融助企纾困政策落到实处。活动期间共为27户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贷款1.55亿元。
(五)着力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一是高度重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认真落实属地风险处置手段,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指导有关县区出台针对性措施,推动形成促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内生机制。二是深入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2022年,我市非法集资刑事立案5起、涉案金额3473万元、涉及群众234人,非法集资案件数、涉案金额、涉及群众与2021年同比分别下降75%、67.26%、84.68%,三项指标均创我市近十年来新低。三是加强陈案后续处置。持续推进非法集资陈案攻坚行动,共化解非法集资陈案23起,陈案化解率45.1%,完成省全年目标任务的460%。四是开展专项整治。全市范围内开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伪金交所等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整治行业乱象,妥善化解风险。五是严打非法放贷。提高政治站位,开展风险排查,推动金融放贷领域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六是严控涉稳风险。做好二十大期间信访维稳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摸清涉稳风险底数,加强部门会商研判,部署化解工作,落实县区属地维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