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7篇(第118/137页)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全力打好工业创新发展强攻战,开展政产学研科技合作,实施"揭榜挂帅"项目4项,推进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赋能,落实工业企业提质增效"10%工作法",完成电子产业园三期、校具产业园三期和机械创造产业园一期标准厂房主体建设,2022年3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32个、投产19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8家。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9.19亿元,推动468家企业成功上云,建成开通5G基站点650个,实现对城区、园区、景区等重点区域5G信号全覆盖,预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17.73亿元,增幅39.32%。现代农业加速领跑。水稻制种面积达10.2万亩,被认定为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加快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在全市率先建成3412亩设施蔬菜大棚,完成任务比例的101.5%。扎实抓好冬闲田利用,完成4.12万亩冬油菜种植任务。全力保障粮食生产,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5.6万吨。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1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获评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第三产业活力彰显。打造"益王文化广场+王府大街"文旅融合区、盛世购物广场商圈、登高山小经济夜市等多层级、差异化消费聚集区域,提升改造12个乡镇中转站、150个村级末端物流配送服务网点,入选全省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县。南城水粉荣获2022中国米粉文创作品大赛最具价值米粉区域品牌IP之一。
--项目建设亮点纷呈。突出项目招引,强化团队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新签约工业项目5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7个、3亿元以上项目41个、"5020"项目3个,总投资额190.81亿元。抓实项目谋划,组建工作专班,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滚动实施和动态调整机制,争取到2022年政府专项债限额20.16亿元,占全市发债额度的15.1%,位列全市第一;31个2023年政府专项债项目通过省级联合审核,申报总金额37.35亿元。提速项目建设,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推行"半天工作法",高效推进省市重点项目,29个省大中型项目和52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0.77%、138.74%。
--改革开放蹄疾步稳。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2022年实有市场主体23521户,净增市场主体2933户,开展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改革,梳理县本级第一批"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政策251项,兑现金额2.7亿元。落实惠企纾困政策,为市场主体减负2.49亿元。全面启动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实现53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全县域通办"。实施工业企业"拿地即开工"审批改革,落实"容缺审批+承诺制",审批时间由60天缩短为3天。推行校具产业"全产业链放权"审批改革,设置服务专区,实现"县乡联办""即来即办"。大力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十大攻坚行动,稳步推进免试就近入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政府采购等53项特色改革措施。深化国有平台公司改革,创新平台公司承建重点项目机制,国有资本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着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2022年实现外贸出口34.1亿元,同比增长51.4%。
--城乡统筹步伐加快。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高标准开展生态红线调整,"三区三线"划定成果获自然资源部批复通过,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扎实推进G206南城绕城公路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城南路、登高路、胜利西路等道路"白改黑",实施了综合客运枢纽中心、"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工程。加快城市更新行动,完成了老县委片区、药都大道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和余泗石、夫人田等片区棚户区改造,统筹推进电梯加装、立面改造、卫生整治、管网提升和设施配套,完成污水管网新建及改造27.9公里,管道检测清淤225.18公里,城区内涝积水点基本消除,成功创建江西省卫生县。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被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强村贷"信贷产品,投入2000万元资金撬动银行贷款2亿元,有效破解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难题,全县有143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5万元以上,其中年收入150万元以上村3个,50万元-150万元村14个。统筹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科学编制26个乡村建设示范村的村庄规划,基本完成46个省级新农村建设村点和19个市县自建村点建设,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
--生态文明有效提升。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铁腕整治"三烟""三气",PM2.5年平均浓度11ug/m3,排名全省第二,优良天数比例达97%以上,排名全省前列。稳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牛蛙违法养殖清退及"散小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县域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水质以上,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完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实施涉及地块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完成原洪都化工受污染地块详查和评估,以及原南华能源受污染地块重金属修复项目,工业固废、医疗废物、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等综合处置能力不断提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有效提升生态环境管护水平。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走深走实,建立"两山"转化中心,推出"安粮贷""安渔贷"等金融产品,完成生态权益类贷款余额30.87亿元。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力办好51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达33.9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大力支持就业创业,推进稳岗扩岗政策落实,成立"零工驿站",新增城镇就业282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57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发放创业贷款1.77亿元。着力构筑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保、医保扩面征缴力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180元/月。科学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成功处置"3·31"突发疫情,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大力推广"大青苓汤"方剂,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指定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全国通用基础方。成功创建全省家庭健康服务中心示范县。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城区新增学位2000余个,两所学校"大校额"得到化解。中高考总体成绩排在全市前列。加强校园安防建设,完成131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防"四个一"升级改造。推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托位数增至1200余个。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有序推进100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和12个乡镇敬老院优化升级,在体育路社区新增设1家嵌入式养老院。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扎实做好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工作,用好"刘莹姐姐工作室"品牌效应,构建多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创新多元化解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法院+工会+人社+N"调处方式在全市推广;建立快速有效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建成58个智能安防小区,覆盖13个社区、3万余户居民,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群团工作有声有色,县实验中学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全国红十字会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县工商联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示范单位。
下一篇: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