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6篇(第55/86页)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紧盯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成果守牢底线。扎实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就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扶贫资产运营管理、村集体经济发展、驻村帮扶等工作,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计划全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亿元左右,实施衔接项目240个,其中产业项目120个、基础设施项目80个。加大崇宁协作力度,深化中、省定点帮扶,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和社会组织合力团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扩大消费帮扶成效。
扭住特色做强产业。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化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弃耕撂荒耕地专项整治,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稳定种植粮油50万亩以上。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改造提升低产茶园2万亩,新发展中药材4.6万亩、食用菌6000万袋、蔬菜5.4万亩、中蜂3万箱、烟叶1万亩,畜禽出栏160万头(只)以上。完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20家。加快食用菌产业园改造提升、中农联冷链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主导特色产业精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后端销售等全产业链开发,构建"种养加、产供销、工农贸"一体化发展体系,打造"三有三品"良好产业生态。抓好已建成的15个产业示范园区运营管理,扩大示范带动效应。加快舒家坝农旅融合发展示范镇、玉皇观茶旅融合景区等项目建设,创建一批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培育一批三产融合龙头企业,促进农旅、农文旅融合发展。
示范引领扮靓乡村。坚持典型示范、片区带动、全域提升思路,紧抓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持续抓好各类示范镇村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以及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厕所革命"以及城乡环卫、供水一体化,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打造宜居和美乡村,精心描绘宁强"富春山居图"。
(四)聚焦工业转型升级,抓牢高质量发展关键。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持之以恒抓园区、强支柱、促转型、提质效,确保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11%以上。
做优做强园区。坚持"一主两翼"发展思路,全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实现工业经济集群发展、量质齐升。实施高新区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抓好标准化厂房、商业综合体等已建成项目招商运营,加快二期土地收储以及物流商贸综合体、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多能互补分布式光伏等项目建设,提升高新区承载能力;巩固省级高新区、特色专业园区创建成果,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招引力度,年内新增入园企业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05亿元以上;深化"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积极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加快"僵尸"企业、低效企业清退,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亩均效益。推动代家坝新型材料产业园规划尽快通过评审,加强基础建设和企业招引,力促长江公司氧化钴、硫酸钴等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加快阳平关天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规范天麻"两菌"生产园运营管理,加快天麻加工厂、交易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博物馆等建设,积极打造"中国天麻菌都"和西北最大天麻交易集散地。
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强链主型企业招引,推动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天然气综合利用、电子加工、现代材料等重点产业建链补链、集群集约发展。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并进,支持企业进行装备、工艺、技术、产品升级换代、扩能增效。加快唐王天洋二期、年产10万吨动物饲料加工、黑木林铁矿尾矿砂脱水综合利用、新能源站点等项目建设,力促肖龙实业干混砂浆自动生产线、昕原建材技改等项目投产达效,支持青木食品、旭日LNG、五丁生物等企业加快实施二期项目。认真落实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上云用数",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积极推动"个转企、小升规",力争全年新培育"五上企业"16户以上。
强化助企纾困。全面落实稳定企业生产、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帮扶特殊困难行业等要求,持续打好减税退税、缓缴社保费、稳岗留岗、金融信贷等政策组合拳,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做实亲商助企活动,分批组织企业家到浙江大学等高校和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提升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加强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加大跨区域、上下游协调联动力度,及时解决原材料供应、用工、金融需求、产品运输等问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成立园区企业产品专业营销公司,积极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扩销售,以销促产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五)发展壮大第三产业,挖掘高质量发展潜力。坚持文旅兴县战略不动摇,抢抓"后疫情时代"文旅消费触底反弹、刚性需求迎来井喷机遇,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向"全域、全季、全民、全业态、全要素"迈进,力争全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亿元以上。
建好景区景点。坚持以青木川古镇为龙头,以汉江源、羌博园为龙腰,以县城、玉皇观茶园及乡村游、红色游为龙身,以草川子、"天坑"、挂壁公路为龙尾,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工程。加快青木川古镇整体招商,创新景区运营管理,完成老街古建筑修缮改造、魏氏庄园安防工程、数字景区建设等项目,持续推进国家5A级景区创建。盘活羌文化产业园资源,丰富完善商业业态,全力推进国家3A级景区创建。加快玉皇观茶园、汉江源景区陕南雪乡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巴山农耕体验园、天坑等新景区开发,力促草川子生态康养度假区"国庆"前投入运营。围绕宁青路、108国道、城黄路等重点道路以及汉江、嘉陵江沿线,建设一批精品旅游节点,打造"慢游、休闲、风情"旅游走廊,加快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下一篇: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