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总结汇编92篇(第48/58页)
二、存在的困难
(一)基层硬件条件和服务能力不足。一是县级医院名科、名医在全县人民心中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病人外转率仍然较高;乡镇医院服务功能明显萎缩,卫生健康服务视角还不广泛、不深入;各层级专业技术人才出现断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无论是地域条件还是编制政策,都没有更加有力的人才引入和支持环境,在专科建设、技术提升、分级诊疗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特别是全科、儿科、妇科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失严重,传帮带作用发挥不明显,机构编制不够,队伍稳定难。二是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依然较弱,服务质量不高,难以独立承接基层首诊任务,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不足,全科医师缺乏临床经验,综合诊疗水平有限,特色专科不强,群众信任度不高,小病到"大医院"、找"名医生",舍近求远的就诊习惯仍未转变,迷信"贵药""进口药""高端设备""大检查"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分级诊疗"接不住"的现象仍然突出。
(二)智慧医院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信息化是一项高投入的现代化基础建设,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放慢信息化的提升速度,从影响了智慧医疗的发展进程。二是信息化技术力量不足,医疗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缺乏和脱节,兼职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技术掌握不熟练,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重依赖信息化公司。三是医院等级评审对信息化支撑医院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受资金投入影响由于没有建立自主的机网络机房,被信息化公司卡脖子的事项经常发生。四是操作管理流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缺乏对实操人员培训,特别是村级成员单位推进此流程存在较大困难。
(三)医养服务与需求矛盾凸显。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现有的医养服务能力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县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因经济发展有限,对卫生健康和养老领域项目资金投入能力受限,在无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项目建设困难,资金短缺。"医养结合"工作特殊,需由不同专业层次、经过系统化培训的人才队伍。但实际工作中,养老机构难于招聘医疗人员到养老机构从事医疗、护理等工作,招聘到的护理人员大部分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的人员,无法满足"医养结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落实"政府惠民10件实事",便民惠民利民。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关于惠民"10件实事"的卫生健康惠民工程。
(二)深入推进健康巍山建设,稳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一是组织实施好《健康巍山2030规划纲要》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提高健康知识普及率和健康行为养成率。巩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二是全面推进爱国卫生新"7个专项行动",牵头实施好除四害、管慢病两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各项工作。
(三)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全力以赴推动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二是持续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三是持续做好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政策延续,坚持政策不变、标准不降、工作不断、力量不减,有效降低或消除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四是推进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五院同创"工作,开展以美化医院环境卫生,提升就医"舒适感"。以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就医"温馨感"。以优化服务方式,提升就医"方便感"。以狠抓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就医"信任感"。以依法监管医疗行为,提升就医"安全感"的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服务专项行动。不断提升群众就医环境,提升病人住院就医质量。五是以"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为抓手,推进实施乡村医生"乡管村用"乡村医生素质提升工程,优化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筑牢基层卫生网底,保障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畅通。
(四)持续扩容优质医疗资源,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一是组织实施好云南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改善硬件条件等方面不断改善和提升县人民医院医疗服务,强化县域医共体医疗卫生同质化服务方面推动资源整合共享,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二是坚紧紧围绕"强县域、强基层"的目标,加强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三是围绕实施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工作思路、重要指标、重大项目、重要举措及改革措施等,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战略发展大局。借助"大祥巍一体化"、"千县工程"、"百县工程"和泸滇医疗对口帮扶等发展机遇人民医院提质升级在"十四五"的延续和再升级。借力名医工作室建设,促进重点学科(专科)建设和发展,通过"师带徒""传帮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多渠道开展学习与继承。四是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和"治未病"服务,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推动我县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健康巍山"作出新贡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严格中药材质量监管、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中医药系统队伍建设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发挥好中医药在健康巍山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让利于民,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不断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与就医秩序,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优化医药服务供给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健康管理、慢病防治、大病转诊、康复治疗等服务功能,是维护百姓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因此,确保医院的常用药能买到、慢病药保证供应,是推进基层首诊工作的重要因素。三是进一步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中心药房建设"五统一"解决上下用药衔接问题,兼顾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同时要加强药师队伍建设,规范药学服务科学遴选用药范围。四是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学科和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公共卫生医疗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为基层配备相对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五是贯彻学习《云南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按照"放管服"优化卫生行政许可审批流程,全力推行"最多跑一次"制度,按照"一件事一次办"要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规范文明执法,打造公开、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当好企业"服务员"。
(六)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一是抓实重点传染病为主的传染病防控。加强群防群控,提升艾滋病综合防控能力,持续巩固三个90%。规范免疫规划管理,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加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提升识别鉴别力和敏锐性。巩固提升血吸虫病防治传播阻断达标成果,持续推进血吸虫病达标消除工作,确保2025年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二是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乐观响应"为人民群众供应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重大疾病"的号召,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宣传,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三是强化职业病监测和防治,加强前期预防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管理,继续推进食源性疾病监测,强化培训,加强食源性疾病事件处置流调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调查处置能力。
(七)强化目标导向,加快提升妇幼健康和"一老一小"照护综合服务能力。一是全面筑牢母婴安全防线,进一步完善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网络。二是聚焦"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和照护服务需求,推进发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守护儿童成长,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普及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扎实开展儿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0-6岁儿健康管理工作,推进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母婴设施建设扩面、提质、升级,使母婴设施成为城市文明的"标配"。三是贯彻落实好《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护条例》,推进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服务。
(八)突出政治引领、激发活力,在强基固本中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一是履行责任敢担当,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既抓好业务,更要抓好党建,既要管行业也要管行风;二是持续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主动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制度漏洞,把医院建设成真正的清廉医院、受老百姓欢迎的医院。三是努力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展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等医德标兵创建活动,弘扬高尚医德医风,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努力为民服务,争取群众满意;四是力求长效建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制度建设,用好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将作风建设长期保持下去,在深化医改工作中体现标本兼治,不断开创行风建设工作新局面。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守望相助,牢记使命,大力发扬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紧拧成一股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建设"健康巍山"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巍山县卫生健康局
XX市应急管理局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总结
2023年以来,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依法行政为目标,以贯彻落实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为核心,通过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水平,加强了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提高了全局的法制工作水平。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握紧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的指挥棒。坚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局政策法规股为创建工作牵头股室,建立了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副职具体抓,牵头股室、责任股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及时制发工作方案、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和学习普法计划,确保有部署、能落实、见成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创建,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议,研究解决创建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谋划安排下一阶段创建任务,有序推进创建工作。
(二)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一是不断强化应急干部的法治意识,认真落实局长办公会会前学法、专题法治培训、法治讲座等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加强法治培训教育。今年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全局执法人员40人培训20场次,人均完成60学时的学习培训。二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普法实施方案,建立年度"谁普法谁执法"责任清单,以"三月法治宣传月"、"5·12防灾减灾日"、"6月安全生产月"等为契机,采取现场集中宣传及利用广播电视、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微信等媒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法治宣教活动,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今年共开展各类宣传、安全生产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知识科普活动213场次,发送宣传资料3万余份,受教育5000余人。
(三)严格依法行政提升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水平。一是权责清单动态管理,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职权,确保尽职履责,目前我局共有行政权力事项258项;二是强化政务公开,严格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三项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执法及监督机制,使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正确、有效的贯彻实施。三是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今年共组织申领、更换执法证件8人,截至目前我局执证人数40人,占应执证人数的97.5%。四是梳理印发《XX市应急管理局执法手册(2022版)》。在应急部2020版执法手册基础上,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对原有文书内容进行了逐一的调整,对常用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进行整理汇编,为全面规范依法行政打下良好基础。五是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与轩浩律师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事务所指定专人参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案件听证、行政复议、法律诉讼等法律服务工作。在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复议等法律事务方面,认真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专业人士在处理政府涉法事务中的作用,今年指导和参与案件办理19起。六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2023年6月30日成立XX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大队核定编制11名,现实有人数8名。
(四)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文明公正执法。一是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编制2023年度执法计划。目前开展安全生产日常检查105户次,查出违法行为和隐患444项,下达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70份。办理行政处罚案19起,共处罚金717134.9元。组织听证会3场、行政复议2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调查1件;二是依法办理行政许可,精简许可程序,简化办事流程。截至目前,行政许可办理31件;三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制定并组织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方案5个,随机抽查检查企业24户,检查结果公示24户。四是完成案件回访40件。
(五)坚持法治思维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应对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法规文件体系,依法协调各方关系,规范应急准备、预警、处置、恢复等环节的行为。一是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全面修订《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目前编制市级总体应急预案36个,专项应急预案40个,学校应急预案120个,规模以上企业应急预案69个,其他企业应急预案190个。二是严格实行"五级联动"防御责任体系,市级领导包乡镇(街道)、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党员包户的"五级联动"工作责任措施,层层压实防汛抢险救灾各个环节的责任。积极推进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充实了乡镇(街道)、部门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队伍,明确乡镇(街道)、部门负责同志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形成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综合减灾、安全保障、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得到加强,应急协调指挥、预警信息发布、灾害应急响应及社会动员等响应机制日益成熟。今年共发布防汛预警信息6条,发布气象预警信息95次。三是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培训、演练和宣传,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工作,增强预案演练场景的仿真程度,通过演练,达到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目的。今年以来,全市共计开展应急演练2615场次,参演人数38.5万人次,投入资金48万余元。四是不断完善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在岗带班,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采取值班电话常抽查、视频监控常回看、节假日和重点时段常督查等方式,动态掌握应急值班值守和责任落实情况,定期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针对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上一篇:2023年工作总结报告(信访局)
下一篇:2023年市信访局全面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