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镇政府工作报告-50篇(第45/5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0223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41分钟

工业经济势头强劲。加快推进实施"工业强镇、产业兴镇"战略,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入驻食品园区企业22家,规上工业企业1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17.7亿元,同比增长26.8%;税收1131万元,同比增长53.9%。拾分味道投产经营,实现产值15.7亿元,上榜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服装、五金企业集聚发展,镇域服装加工企业60余家,带动3000余人就业。

农业生产保量增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农业总产值9.6亿元,粮食总产6.07万吨,实现"二十连丰"。扎实推进"两强一增"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0.9万亩,流转土地2.43万亩。推广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托管土地4.2万亩,建设千亩优质专用品牌粮食基地15个。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完成园区规划编制布局,投入5500万元,支持园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核心区新入驻企业8家,瓦大?临番都滙项目建成投产。园区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评估验收。农旅产业蓬勃发展。成功申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引进澜亭居茶企业,打造百亩黄金芽休闲观光种植基地。

集体经济提质扩量。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镇级监管,指导建立资产资源监管台账和项目库,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实现市场化运作。杨桥社区、老街社区、刘大村、李凤湾村等4个村(社区)实行"村企合作"模式,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加。目前,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个,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8个,21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38.1%。规范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红,保障群众集体分配权益,分红65.784万元,受益群众2609户。

(二)一年来,我们久久为功,聚民意、惠民生,普惠事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镇村组三级监测网格,落实信息采集、动态管理制度,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遍访4次,新识别监测对象46户142人,常态化走访帮扶监测户222户531人。持续优化帮扶措施,精准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特色种养249户奖补26.75万元,雨露计划283人补贴42.45万元。扎实开展金融帮扶,申报小额信贷384户853.3万元。引导脱贫群众就业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333个,申报跨省交通补贴935人46.75万元。加强防贫保政策宣传,购买险种3788人。成功纳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

社会保障坚强有力。有序实施城乡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动态更新管理,严格落实社会兜底政策,保障孤儿、高龄老人权益,2126户3377人按期领取城乡低保金。重视残疾人生活权益保障,定期发放2438人护理、保障资金。落实一次性救助,发放救助金14万余元。科学制定普惠政策年度目标任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6026人,重点救助对象参保率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6037人,参保率100%,办理失地养老保险960人。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搭建企业和群众互动桥梁,设立就业服务台1个,举办农民工就业招聘会10场次,技能培训77人次,帮助就业298人。

医疗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居民健康意识,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00余次、健康义诊活动12次,服务群众5500余人;推动"三留守"服务走深走实,关爱关心老年人健康工作取得新成效,免费诊疗1563人次、健康体检10349人次。提高村级卫生室服务水平,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受训乡村医师21名,配备药品达100种以上,村级医保服务实现全覆盖。杨桥中心卫生院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表彰,成功创建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凤凰苑安置区幼儿园开班入园,新增学位270个,建成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2家。开展"铸师魂、正教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改进教科研工作,探索教师、学生合作学习模式,新评教坛新星省级1人、市级12人、县级60人。常态化开展防溺水、食品卫生、交通、禁毒等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邀请专业人士开展教育讲堂15节次。

(三)一年来,我们始终如一,强治理、重举措,城乡风貌焕然一新

美丽乡村焕发新颜。坚持以"五清一改"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环境整治评比12余次,清理垃圾1.2万余吨,改造户厕340座,七里桥村韩庄美丽乡村已经建成,刘大村美丽乡村党群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引导群众共建共享,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评选"清洁文明户"5883户、"美丽庭院"1030个,当选"阜阳好人"2人、"最美临泉人"4人。落实巷道修建奖补措施,打通群众家门口"最后100米",修建农村巷道36.6公里,镇财政奖补335.8万元,群众自筹1000余万元。推深做实林长制,组建生态护林员队伍40人,常态化开展巡林护林工作。落实落细河长制,筑牢水生态达标底线,推动泉河、阜临河、界南河、涎河跨界共保联治。加快水生态修复,整治入河排污口12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新风尚,开展送戏下乡、广场舞大赛、四季村晚、非遗展演等系列活动20余场次。成功举办杨桥镇第一届集体婚礼,文明新风浸润人心。"肘阁抬阁"亮相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惊艳国际舞台。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常态化PM2.5空气质量监测,建立网格化精准监控巡查制度,排查整改12起大气污染问题,空气优良天数同比上升13%。下大力查处整治"小散乱污"企业,关停不达标工厂5家、停业整改8家,取缔违规经营砂石堆场2处。深入实施全域、全时段禁燃禁放烟花爆竹、大盘香和秸秆,建立镇村组三级责任制,秸秆回收率95%,镇域PM2.5指数同比下降12%。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工作,省、市、县反馈生态环境问题按期销号。治理生活污水直排现象,建立疑似黑臭水体治理档案,通过截污、打捞等整治手段,创新"以水养鱼、以鱼治水"治理新模式,清淤疏浚沟塘6条。

城镇管理卓有成效。强化城镇建设管控水平,严格防控违规违法建设,完善落实建房审批制度,常态化坚持"凡动必报备"要求,审批农村宅基地376宗,控违成效明显。严守耕地红线,落实"田长制",开展日常巡查监管,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零发生。全力推动土地整治,复垦土地308亩。加强城镇街区管控水平,常态化巡查监管,主次干道乱搭乱建、店外乱堆乱放、车辆乱停乱放等影响镇容行为有效遏制。

(四)一年来,我们高度警惕,守底线、重平安,社会大局平稳和谐

社会治理平稳有序。扎实推进网格化平安建设,打造综治中心标准化阵地22个、村(社区)警务室21处,安装视频监控844处,平安数据联通雪亮工程。深入打击整治电信诈骗,组建平安宣传队伍22个,反诈骗APP安装2.3万余人次,发放系列宣传资料10万余份,创建"平安家庭"2100户,下半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大幅度下降。扎实开展冬防冬治,组织巡逻活动,巩固筑牢居民安全防线。进一步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民族团结,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更加规范,依法打击非法传教活动4起,教育转化20人次。注重化解回应群众诉求,按期办理市长热线315件、"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投诉10件、"两有三解"平台事项290件次,互联网+政务服务成效不断凸显。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始终把牢安全生产底线,提高群众安全防范责任意识,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悬挂横幅300条,开展现场警示教育活动5场次。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规范食品、药品安全"四员"履职,常态化开展合用场所、"九小"场所等重点场所和燃气、交通、用电、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开展隐患大排查60余次,化解695个风险隐患,查处食品安全问题3个,朱腰庄村成功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开展防溺水进校园行动,完善学校、村(社区)、家庭共防机制,发放《致家长一封信》5万余份,设置防溺水救生设施180套、警示牌395个。

风险隐患化解得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省级2个、市级7个。积极探索新时代信访工作调处化解模式,畅通信访反映渠道,建立领导接访下访制度,完善信访"四加"目标考核机制,大力推广"四事四权"工作法,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50件。推动禁毒技防+人防全覆盖,深入开展"春风行动""涉毒重点人员帮教""六进宣传"等系列活动20次,铲除罂粟共67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五)一年来,我们锐意进取,强担当、善作为,政府效能全面加强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持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扎实做好行政复议等工作,认真抓好巡视巡察、审计、督察等方面反馈问题整改,政府行政行为更加规范。深化作风建设六个专项行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学先进、补短板、树品牌"活动,强化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领域资金使用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压减"三公"经费,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深入开展酒驾醉驾、违规吃喝、黄赌毒三个专项整治行动,处置违纪违法问题线索52个,党政纪处分18人,干部队伍更加纯洁。完成党内政治监督谈话问题整改72个,廉洁政府建设持续加强。

国防动员、拥军优抚、民族宗教、统计调查、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抓好国防动员教育,完成738名男性青年网上兵役登记,全镇共有22名青年应征入伍,其中大学毕业生16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镇在全县年度经济目标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乡村振兴工作位列第一方阵。上述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社会各界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杨桥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各位代表、同志们以及参与支持杨桥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前进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发展承载短板凸显,资源要素保障日趋紧张,工业链、产业链不完善,龙头效应不明显。二是现代化农业生产动能不强,缺乏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企业和专业化、素质化农民队伍。三是公共服务设施跟不上群众需求,市政基础薄弱、学校学位少、人均医疗资源少等问题严峻。四是乡村振兴缺少抓手,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不平衡、不稳定。五是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对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获取信息渠道狭窄,招商力度小,项目落地少。六是干部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少数干部缺少担当精神、专业能力、服务意识,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县委"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皖北振兴示范区"目标任务,担当尽责、实干笃行,加快推进杨桥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业强镇、产业兴镇"的目标任务。

2024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生态环境质量等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产业项目,提高经济发展动能

推动项目落地。夯实工业载体建设,持续完善食品产业园区道路,适时优化提升致富路、建业路、新安南路。持续提高服务质效,完成凤凰苑二期安置房分配,加快建设天邦拾分味道生猪屠宰深加工二期项目、中药材仓储基地建设。推动扶优育规上新台阶,加大服装、制鞋、电子科技等劳密型企业培育力度,推动形成规模化、产业化、集聚化生产优势,组织开展3次规模双招双引活动,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家。

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提供项目全程帮办代办服务,认真落实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落实班子成员包保企业责任制,开展企业纾难解困活动,建立企业诉求服务窗口,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做好资源要素保障,加快资源要素审批流程,简化申办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

壮大集体经济。用好用活村集体经济专项发展资金,试点谋划乡村振兴厂房项目,支持刘楼村、孔庄村等村开发利用闲置集体土地,通过租赁、共同经营等方式,盘活现有资源。搭建企业和群众桥梁,加快推广"农业大托管"生产模式,丰富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引导各类项目资金向村集体经济发展倾斜,推动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提升。

(二)狠抓乡村振兴,绘就宜居宜业乡村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体系,科学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用好衔接资金,深化"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施项目3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家,带动脱贫户就业300人。加强技能培训,接续推广送岗上门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脱贫群众就近就业。提高扶贫项目资金后续管理水平,规范收益分配使用,严格项目资产处置。

持续建设现代农业。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规政策宣传力度,贯彻耕地保护"零容忍"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推深科技示范工程,提供科技特派员"一对一"结对服务。认真落实"田长制",扛起粮食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快实施"小田变大田",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提高机械化农业生产普及率,确保粮食生产7万亩以上。做好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推广工作。扩大良种繁育、瓜果蔬菜、中药材种植面积,加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机井通电全覆盖,加快瓦大?临番都滙二期、郭沟中药材基地建设进度。

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实施"千万工程",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落实奖补措施,深入推进农村巷道建设,加快建设孔庄乡村振兴车间等项目。统筹村庄用地布局,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启动郭沟村和美乡村建设,完善维护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水利、生态和路网建设。推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巩固提升整治成果,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常态化开展"清洁文明户""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建设美丽宜居自然村3个,清洁卫生自然村全覆盖。完成危房改造4户,改厕95户。

持续倡导文明新风。培育新时代乡风文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载体功能,发挥好乡贤、五老和村头群众会作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常态化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乡风文明评选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深入实施殡葬改革,规划公益性公墓6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