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省市级政府工作报告汇编65篇(第80/10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5595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20分钟

(七)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将75%以上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我市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全面落实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城镇新增就业14.4万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保持100%,幸福教育进社区获评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健康沈阳进社区经验全国推广,"医养康孝"老年友善服务模式入选国家医养结合典型案例。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双运之城"。在全国率先推出品质养老社区培育制度,建设星级养老机构162个,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城乡全覆盖。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车费,建设老年人助餐点316个,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提高到93.7%,40项民生实事全部高质量完成。持续推进文化惠民,"书香沈阳"、"百馆之城"加快建设,沈阳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以最高礼遇迎回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红色基因在英雄城市赓续传承。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全面实施"六邻"工程,"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社区(村)建设全面推开,多福社区"1448"工作模式等4个案例成为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深入开展"党派我来的"温暖行动和"我是雷锋"志愿活动,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升。

同时,双拥共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持续加强。国家安全、保密、审计、仲裁、民族宗教、贸促、侨务、邮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气象、防震减灾、公积金、档案、修志、文史、残联、红十字会、慈善事业、援疆援藏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突破。

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沈阳落地生根。我们持续解放思想、创新突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4项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并给予督查激励,"惠帮企@链上沈阳"等3项成果上榜中国年度改革案例,"品质养老"、"舒心就业"、"产教融合"、"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等经验全国推广,航空动力产业园打造成头部企业配套产业链建设新样板,"一河三湾"开发建设探索出央地合作新模式。我们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沈飞机场迁建、桃仙机场二跑道等困扰我们多年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历时3年的华晨集团重整计划获得债权人会议通过,停工多年的乐天、宝能等30余处停缓建工程得到盘活。我们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提请市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4件,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737件、市政协提案578件。坚持常态化过紧日子,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全力推动政府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我们更加注重展现沈阳新气象,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上榜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浑南区上榜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铁西区、大东区上榜全国工业百强区,沈北新区跻身全国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榜前十强。我们全面掀起"你好,沈阳"全球推介热潮,"沈水之阳、我心向往"、"国际沈"等城市IP全面叫响,沈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今天的沈阳,观念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各位代表!一年来各项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中央和省驻沈单位,向驻沈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向来沈的广大投资者、建设者和观光旅游者,向关心支持沈阳振兴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个别指标未能实现预期目标,部分企业还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重大产业项目还不够多,消费潜力仍未充分释放;结构调整步伐还不快,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重点领域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企业和群众对营商环境的获得感还不够强;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人民群众关心的行车难、看病贵等问题还需要有效破解;政府系统一些干部把握政策能力还不足,创新突破的招法还不多。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27日在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马宇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回顾2023年,势能加速集聚、活力勃然迸发,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

刚刚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极其难忘。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石家庄视察,深切关怀情暖百姓、殷殷嘱托指引航程,1100万石家庄人民深感无比振奋、无上荣光。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围绕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跃升之年、展示之年的任务目标,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开创了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新局面。

今天的石家庄,正在向高登攀。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知重负重、砥砺前行,经济总量实现新跃升。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今天的石家庄,正在向上成长。我们锚定五大千亿级产业,精准施策、持续用力,主导产业发展实现新跃升。生物医药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千亿,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五大产业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今天的石家庄,正在向美前行。我们积极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城市形象实现新跃升。复兴大街、北三环市政化改造拉开了拥河发展框架,正太饭店、中央绿色体育公园成为打卡热点,环城绿道示范段串珠成景,太平河片区美景初现,滹沱河水清岸绿,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人民群众幸福满满。

今天的石家庄,正在向强追赶。我们坚持把县域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正视差距、锻长补短,县域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增长16.8%,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以下县全部清零,县域科技创新能力C类县全部清零。

今天的石家庄,正在向优而升。以营商"加速度"打造发展"强磁场",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新跃升。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经验全省推广,每月一次的企业家(市民)·市长 恳谈会成为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新名片,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2023年度全国活力城市",全国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调查排名省会城市第二位。

今天的石家庄,正在向前奔跑。我们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斗志,雷厉风行、只争朝夕,"6+1"专项行动成效实现新跃升。全市党员干部坚持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抓发展、保稳定、惠民生、抗洪灾,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在"石家庄在行动"中得到历练,焕发出昂扬奋进、誓争一流的精神风貌。

一年来,我们着眼培育新优势、打造新场景,抢抓机遇、全力争取,先后获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等13个国家级试点示范,创历史之最。率先出台青年友好型城市规划导则,在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上发出了石家庄的声音。火力全开打造"音乐"和"体育"两大城市IP,今天的石家庄形象一新、格局一新,自信、活力、开放成为新印象、新标志,一座大气、现代、国际化的城市正在我们手中逐步变成现实。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强产业、夯基础,发展支撑更加稳固。主导产业集聚成势。坚持政策倾斜、项目支撑、资本赋能同向发力,严格落实主导产业奖补政策,为1115家企业兑现奖补资金4亿元。五大园区建设加快,美泰电子、国龙制药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五大产业规模效益明显提高。产业转型全面提速。列入省市重点工业和技改项目762项,新增省制造业单项冠军3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6家、小巨人企业10家,均居全省第一。出台《石家庄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河钢数字平台入选工信部"双跨"平台。服务业繁荣发展。新华区湾里庙步行街获评全国第三批示范步行街,夜经济消费场景不断刷新。正定古城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全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超过疫前水平。新增挂牌上市企业30家、数量全省第一。现代农业持续向好。粮食总产达到87.6亿斤,实现"二十连丰"。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45家、位居全省第一。

(二)坚定不移建体系、促转化,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创新生态吸引力开始显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5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2个百分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0亿元,增长134%。开展特派员定制服务、"科技大讲堂"等系列活动,签订"揭榜挂帅"科技项目23个。与16所省属高校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落户石家庄。创新主体总规模不断壮大。全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达到5623户、加计扣除金额117.7亿元。鹿泉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产业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0家,净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081家,继续保持全省首位。省级科技领军企业达到22家,占全省的26%,位列全省第一。创新平台支撑力大幅提升。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等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新建省级基础学科研究中心3家,新认定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9家,鹿泉光谷科技园等4个中央创新区创建成功。桥西区荣获2023年赛迪全国创新百强区。创新人才聚集度明显增强。制定出台"15条人才新政",落实人才绿卡补贴资金2.79亿元,认定首批"人才飞地"7家,新增省级院士合作重点单位10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揭牌成立,为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打造了"前沿阵地"。

(三)坚定不移上项目、扩投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实现突破。439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灵寿抽水蓄能电站、石炼化绿色转型、敬业产品结构升级、诚信化工扩产等5个超百亿项目相继开工,晶澳太阳能一期、欧意药业新口服固体制剂等项目竣工投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开展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赴东南亚、拉美、日韩开展境外招商,选聘首批71名市级招商大使,中国电子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顺丰数智供应链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引进38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实现历史性突破。园区能级持续增强。19个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行区域评估成果共享,为企业节约成本3亿元以上。扎实开展开发区低效用地整治提升,清理批而未供土地1.48万亩、供而未用土地2320亩,盘活低效企业用地2000余亩。投融资、担保、科创、市政"四个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高新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四)坚定不移拓空间、强功能,形象品质提档升级。坚持交通为先。京石客专石太联络线暗挖隧道成功贯通,石衡高速主线通车。槐安路高架西延、建华大街南延、学府路东延等58条城区道路建成通车,轨道交通建设持续推进,全年运送乘客1.7亿人次,日最高峰近300万人次,创造当日国内地铁最高客流强度。坚持宜居为本。出台《石家庄市城市更新条例》,高铁片区、太平河片区等六大片区加快建设,9个高品质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回迁楼如期交付,1975年以前危旧住房改造试点稳步实施。364个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42个烂尾楼项目完成整治。石家庄解放纪念馆、东垣古城遗址公园一期等建成开放。坚持管理为重。坚如磐石推动超期临建、违建和空闲地块专项整治,胜利大街、中华大街等主街主路和518条小街小巷实现美丽蝶变,高标准规划建设4个汽车园,有效解决城区汽车市场布局分散问题,集中治理占道经营、沿街堆放、电动车逆行闯红灯等违法违规行为,新增公共停车位1.38万个,城市变得更加洁净、秩序、文明、美丽。坚持县城为要。谋划实施县城建设项目522个,正定县、井陉县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功实现省级卫生城、园林城、洁净城全覆盖。持续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创建省级和美乡村259个。

(五)坚定不移优生态、添活力,发展环境持续向好。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实施"九大工程",推出130条创新举措,全市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23.7亿元,全年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24.8万户,同比增长27.2%。重大项目实行"定制化"上门驻场服务,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中海科大等21个房地产项目审批时限大大缩短。"石i民"App上线运行,提供惠民服务190余项。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累计承接北京博晖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基地等京津转移项目489个。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大会等一系列"国字头"展会。河北自贸区正定片区建设有序推进,石家庄国际邮件互换局正式投入运营,石家庄国际陆港获批设立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全年外贸进出口增长8.6%。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调整优化岗黄水库、石津干渠水源保护区,彻底解决了长期制约周边和沿线地区发展的根本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推进空气质量稳中向好,连续三年退出全国后十。修复废弃矿山43万平方米,完成营造林136.6万亩,滹沱河等5个河段成功创建省级幸福河湖。

(六)坚定不移解民忧、办实事,民生福祉日益增进。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省内就医直接结算,京津就医免备案。承接京津养老延伸服务,泰康之家医养社区落户长安区;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困境儿童临时监护服务规范》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栾城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提供精准助残服务3.5万人次。教育医疗持续优化。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9所、义务教育学校58所,新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3所,成立立德教育发展基金,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组建紧密型医共体25个,实现县域全覆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家门口看北京名医"成为石家庄人的幸福口头禅。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组织各类演艺活动1000余场,唱响摇滚音乐演出季,"RockHomeTown"火爆"出圈"。市网球中心投入运营,完成中山体育场升级改造,新建球类运动场地416个、两年累计建设817个,成功举办全国三人制篮球邀请赛、国际五人制足球争霸赛、全国网球CTA1000分站赛、全国省会城市桥牌公开赛等20余项高水平赛事,英励女篮落户石家庄,功夫足球斩获中甲第三,福美足球五超联赛排名第四,在第十六届省运会上取得金牌数量占全省金牌总数的37%,创历史最好成绩。治理能力显著提升。顺利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被确定为全国优秀创新经验。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警反诈"走深走实,"靖网除暴"卓有成效。妥善应对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天气过程,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统筹推动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消防救援、食药安全等防线日益稳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