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情况汇报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2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情况汇报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一是推进集团化办学。全市共有集团化办学学校130所,其中公立学校49所,民办学校81所,涵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学段。二是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在持续推进"5+2"片区管理、强校带弱校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与成都、绵阳等市借鉴经验,采取"一校带多校、一校帮多校、多校联合作"等方式,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目前,全市共建立联合体137个,带动薄弱学校104所。三是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异地就读学生参加我市中考中招的实施意见》,切实保障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四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深入推进"大班额"化解和消除工作,通过新建、改扩建和挖潜置换等办法,增加学位供给3.6万个,完成年度任务104%;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9万个、义务教育学位6.5万个、普通高中学位3.5万个,完成年度任务109.7%、128.5%、147.8%。

(二)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增加学前教育投入。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两年来共投入资金4.2亿元,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每年700元。二是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2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9万个,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56.4%。三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健全学前教育教研队伍,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保教质量。深入推进"幼小衔接"活动,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远"问题。实施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室、午休室和儿童图书配备等项目,全面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四是加强监管规范办园行为。建立幼儿园动态监管平台,实时公示幼儿园基本信息、收费标准、教师资格等信息,进行"双随机"抽检,及时公布检查结果,积极接受社会监督。

(三)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完成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认定。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完成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认定任务,确保如期实现目标。二是实施第四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榜样的教育示范作用,深入挖掘川蜀文化优秀内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三是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制定并落实《宜宾市"十四五"期间农村学校布局规划》,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快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宿舍全覆盖。四是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印发《宜宾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校外培训机构集中整治工作专班,所有县(区)全部建成标准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平台和教育培训行业预收费监管账户。

(四)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扎实推进新高考改革落地落实,制定《宜宾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宜宾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指导翠屏区等2个县(区)先行先试,探索完善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管理制度。二是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省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五)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一是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编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通过整合全市职业院校、企业等资源要素,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二是优化中职学校布局。通过撤并、合并、转型等方式优化中职学校布局结构,全市中职学校由2018年的68所调整到51所;创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6所,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3所;建成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1所、市级重点专业群2个。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并落实《宜宾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配备比例不低于50%,逐步实行"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着力构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六)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坚持应用型办学方向,推动高校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一是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大力支持四川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宜宾学院入选全省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育单位。二是扎实做好学士学位授予与授权审核工作。全面落实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和要求,严格执行授权审批程序,确保学士学位授权有序有效开展;扎实做好成人学士学位外语考试和毕业论文查重工作;完成2022届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三是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鼓励高校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急需紧缺领域专业的招生计划安排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市场就业创业。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育资源供给存在显著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现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二是教育保障水平尚待提升,未能完全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求。三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尚不健全,难以有效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繁重任务。同时,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也有待进一步科学化,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和跨越。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重点在农村地区建设公办幼儿园,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服务,新建城区和乡镇中心村公办园,协调安置点配套幼儿园建设,探索多种办园模式,促进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实施改善工程,推动城镇学校扩容提质,调整中小学布局,推动产教融合,深化素质教育,落实"双减"政策,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加强特殊教育,实施强师计划,加强师德建设,创新教师激励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完善招生录取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实施育人方式改革,加强地方课程开发,组建学术和技术指导机构,提高农村学校质量,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统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中高职协同发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改革合作办学模式,加强教师企业实践,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参与国际合作,办好职业技能大赛。

(二)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深度合作,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科学规划教育园区和基地。重点发展省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促进成渝地区职业教育一体化,推进产业园区与职业院校合作,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多元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建设社区老年教育学校和居民大学,完善建设标准和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与教育融合,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全面推进终身学习体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规划,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加快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教师队伍建设新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升师德考核和教师待遇。激发教师活力,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教师坚定信念,提高教书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弘扬尊师重教风尚,丰富教师待遇保障措施,完善教师荣誉制度,营造尊重教师的社会氛围。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