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业园区2024年重大项目情况报告1
市工业园区2024年重大项目情况报告
一、重大项目工作情况
(一)市工业园区重大项目计划
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扎实开展"产业项目攻坚年"行动,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实施市工业园区2024年重大项目50个,总投资13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6亿元。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调度督查,按照"四月底前全部开工,六月底前大部分投产"的目标倒排工期,细化月进度和季度目标,重点解决好土地、资金、能源、环保、用水用电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
二是认真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聘请专业咨询公司提前介入项目包装策划,从产业政策、市场对接、产品研发、工艺优化、资金筹措等方面入手,对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进行论证,制定完善项目可研报告、招商推介材料、企业发展规划等,为招商引资提供高质量的文案材料。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规划布局,精心制作PPT宣传片,充分展现园区形象和特色优势,提高项目招引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三是切实做好项目保障工作。在抓好项目落地前期工作的同时,持续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开工前的土地征拆、房屋拆迁、杆线搬迁等工作;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重点做好园区生产生活污水管网、给排水和电力、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用活用好政银企融资对接平台,积极开展信贷融资合作,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为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支持;做实做细相关领导包保联系企业制度,积极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二)市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完成情况
一是产业类项目。会同县园区中伟新材料项目。总投资33亿元,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高纯铝深加工生产线、再生铝熔炼生产线及附属配套设施。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年新增就业人数150人以上,实现税收5000万元以上。
二是洞口县园区金石资源再生利用及高端制造项目。总投资53.8亿元,于2024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一期、二期项目;综合料场、危废收集中心建设项目;碳酸锂综合利用一期、二期项目;电池拆解与资源回收一期、二期项目;石墨制品加工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50亿元以上,年新增就业人数200人以上,实现税收1亿元以上。
三是溆浦县园区锐业制药抗凝血原料药二期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于2024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抗凝血原料药生产车间、辅助用房及其配套工程、仓库改造工程。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以上,年新增就业人数100人以上,实现税收5000万元以上。
四是新晃县园区华润电力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30亿元,于2024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天然气净化站、空压站、锅炉间及汽轮机房、余热发电系统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并网运行后,年供热量约41万吨标煤,年供电量约13亿千瓦时。
二、市工业园区重大项目推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问题。一是土地成本增加。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三通一平"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用地指标越来越紧张,土地成本大幅攀升。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行业特别是化工行业受国际形势影响,价格居高不下且有进一步上涨趋势;煤炭供应不足导致动力煤价格居高不下;部分金属元素市场价格翻番。三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受市场需求不足、整体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产品销售难度加大、应收账款增加、"两链"风险上升等问题逐步凸显,企业营业收入下滑严重,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甚至出现亏损,资金链紧张。
(二)要素保障问题。一是技术人才不足。高端人才总量不足且年龄结构偏大;高技能人才短缺且年龄结构偏大;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且学历层次不高。二是能耗双控压力大。全市工业用能已纳入省直能量消耗双控考核范围,部分企业因产能扩张、设备更新等原因用能增长较快;县区园区缺乏必要的增量配电网架支撑以及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产业所需的调峰能力。
(三)体制机制问题。一是管理模式粗放。机构设置仍较为复杂庞大且职责划分不够清晰明确;部分单位行政管理效能不高、"清廉机关"创建推动力度不够;少数党员干部担当意识不强、斗争精神相对薄弱。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部门单位对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研究不够深入透彻、宣传不够全面及时、兑现不够快捷高效;部分优惠政策发布以后没有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并抓好贯彻落实工作;受政策刚性限制较大的惠企政策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项目推进和调度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优化审批流程,推动项目建设。加大保障力度,解决困难问题,保障土地和资金需求,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沟通对接,利用产业链招商专班和"商会+招商"模式,实施精准招商,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优化营商环境,培育龙头企业。严谨规范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维护园区环境和社会秩序,管控安全事故,整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园区经济和社会稳定。
(二)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主导产业集群,选择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构建完整产业链,引进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提升园区知名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增强园区经济实力。扶持新兴快速发展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持续强化服务保障。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审批流程,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加强政府与企业沟通,及时解决企业困难。破解用地用能难题,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优质项目用地需求,提高能源供给能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完善人才政策和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吸引高层次人才,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供专业服务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