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局2024年工作总结
市发改局2024年工作总结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1.统筹管理关键经济指标。我们紧密协调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大重大工程",经过细致调度,三季度全省工程项目的重要指标总合达到18项。我市在综合评估中取得"2绿4蓝7黄3橙1红"的成绩,位列全省发展的中上游水平。为确保GDP的稳步增长,我们强化月度、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做到精准预判要素动态,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提升至6.2%,在X大市中位居第3。
2.招引项目提升服务业质量。我们积极推动服务业的发展,成功引导河马科技、时迈科技等项目,力促新上规企业5家,其中佳唐网络科技公司为河马科技牵头引进,已进入上规流程。为扶持服务业企业,我们争取到了X服务业专项资金520万元,市级拨款达1250万元。同时,我们主导发放消费券,累计发放金额达2000万元,成功拉动超过1.2亿元的消费。第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8%,1-8月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57.2%,增值增长率为85.6%,综合发展指数提升72.1%。
3.资金争取助力企业发展。我们贯彻落实对企业的培育支持,加强对两新领域超长期国债项目的申请,累计上报项目12个。与此同时,积极进行中长期贷款项目的初审工作,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项目报送量达28个,科技型企业贷款项目达12个。我们编制了《余姚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并配合相关部门推出支持细则,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的企业已超过220家。
4.机制建立促进民营经济。我们出台了《余姚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工作要点》,并起草了《关于建立我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的方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推荐20家符合省级重点联系条件的民营企业入库。为增强联动,我们建立了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并设立问题沟通台账,为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二)全面推动投资增效
1.完善机制,加快项目建设。我们不断优化"145+X"投资协调推进体系,开展"投资攻坚月"活动,重点攻坚"在建项目、开工项目、招引项目、房产项目、在库项目"等五大环节。每月编制"项目提速攻坚"行动简报,组织月度投资工作交流会及项目协调会,确保项目如期推进。截至9月,10个纳入考核的项目完成年度计划的165.7%;三季度在库亮点工程项目达到年度计划投资的92.5%;X重点工程完成年度计划的122.6%。
2.积极争取,加强资金保障。加大对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及超长期国债的争取力度,共申报专项债券项目34个,其中已发行24个。我们申报25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包括地下管网及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以及61个超长期国债项目。为强化用地保障,上报2024年需中央进一步加大建设用地保障的国家重大项目8个,占X大市总数的30%。通过努力争取,22个项目被列入X市重点工程建设计划,15个项目进入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列表中。
3.优化服务,加快审批流程。我们专注于提升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建立了重点项目专项台帐制度,加速推进工程项目的"一件事"综合服务,1-9月共办理176项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利用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服务"专班,构建"1+1+N"特色服务链,以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增值服务改革,推进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版本,截至9月累计完成企业咨询4740余件,承办企业事项达6620件。我们协同推进深化中介服务集成改革"十破十提"专项行动,整理发布《清理规范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和《省两张清单之外余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
(三)全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开展"十五五"规划制定。我们积极主导余姚市"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推出工作方案,组织相关部门组成规划小组,设立22项前期研究课题。通过调研、座谈会汇集了百余条意见与建议,目前已完成初稿,并进行了首次修订。
2.助力打造青年发展高地。多次组织各部门、龙头企业进行考察,召开听取意见的座谈会,完成了《青创最名邑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的起草,为吸引青年人才、促进城市活力注入了新鲜血液。
3.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在余慈统筹推进下,助力推进翠屏山中央公园规划,积极提出加快杭甬高速扩容、余姚轨道交通建设的建议。支持四明山北麓门户区发展,出台《余姚市支持陆埠镇建设四明山北麓门户区实施方案》,与上级部门紧密对接,积极推动相关项目落地。
4.着力提升开发区整合。借国务院开发区审核目录修订之机,推动中意X生态园设立、工业园区创建高新区等工作,为开发区整合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我市的初步调整方案已上报X发改委,并与科技局、资规局密切合作,做好三个园区的范围调整准备工作。
(四)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
1.深化省级低碳试点工作。我们着力创建低碳试点县和循环经济园区改造项目,打造全省首个政企共建低碳园区。推动用能预算管理及"余姚能源双碳大数据平台"建设,启动20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二季度能耗增长1%,X市排名第五,节能成效显著。
2.强化可再生能源项目。大力推进光伏等新能源项目,至9月底累计光伏装机容量104.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装机增长30万千瓦。加速新型储能项目规范化推进,全市储能容量增至9万千瓦。大力新建公共充电桩,9月底新增510个,其中农村280个,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加强油气管道、电力安全管理,展开安全检查20次,整治隐患45项。
(五)全力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1.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编制完成43个工作目标、24项重点任务及108项任务清单,以促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二季度增幅达5,高效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项目,1至9月完成年度计划的120%。
2.加强粮食安全和价格稳定。推进现代化粮食服务体系试点,粮食订单规模维持9.6万吨,收购早稻3.9万吨。实现粮食仓储管理提升,完成价格监测与改革工作,按时优化水收费结构,使我市成为省级农本联合调查试点之一。
3.多措并举深化援助帮扶。通过高效的会商机制,与红安县等对口地区达成新的合作方案。落实援助资金6300万元,选派30名干部和技术人才进行交流。《余姚昭觉携手探索肉牛产业致富新模式》作为四川省典型案例其助力消费帮扶达6000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市发改局将立足新阶段、新形势,主动谋划、协调推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增强我市竞争力。
1.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对全市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测与协调,设定阶段性目标,针对短板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完善"十五五"规划编制。根据新发展形势和挑战,围绕重要平台、项目、改革和政策,坚持多层次调研,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策略。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列出专项规划清单,加强统筹,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3.融入重大战略布局。加强余慈地区统筹协调,推动翠屏山中央公园规划和四明山北麓门户区建设。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联手上海推进规划布局,实现产业提升与项目引进。
(二)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夯实投资基础
1.科学研判项目储备。继续发挥投资攻坚专班作用,进行科学的投资预测分析,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利用"前期项目推进+综合协调"双回路机制,强化项目计划管理,提升项目储备质量,实现有序滚动实施。
2.优化项目管理与服务。深入实施投资攻坚行动,全力发挥"145+X"项目推进机制,优化项目落地、开工、入统、投产等全过程服务,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利用月度"红绿灯"预警系统,绘制项目推进计划表,确保项目按时推进。
3.积极争取要素支持。通过主动对接与协调,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市重点工程及国家规划,获得政策支持。加强项目包装与资料完善,进一步提高项目吸引力和成功率。
(三)聚焦新兴质能激发产业升级新活力
1.产业新路:优化培育助力。依托国家、省、市各类专项项目申报,推动产业转型迈上新台阶,深化"两新"领域发展。全面落实《余姚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各行业牵头部门细化相关工作细则,将创新力转为生产力。与此同时,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为新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服务业腾飞:载体完备加速跨越。筑牢服务业发展载体,确保五个省级服务业重大项目如期完成,并抓紧启动中国塑料城数字贸易创新区建设。以政策为引领,持续加强企业招引力度,在服务业领域深入挖掘潜在企业,并实现其快速成长。通过"券经济"模式促进消费券发放,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提升国内需求,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3.绿色转型:低碳用能再提速。借力省级低碳试点县建设,积极创建低碳生态农场及绿色工厂,以深化绿色低碳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能源双碳大数据平台的广泛应用。推动能源设备更新和节能降碳项目,力争能源领域投资达到15亿元以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50万。为重大产业项目提供能耗支持,进一步夯实绿色发展的基础。
(四)深化全面创新优化升级经济环境
1.信用助推:加速信贷活力。通过拓展全国社会信用建设示范区的成效,加强区域信用监测,提高信用应用场景的迭代更新。同时,深入宣传诚信典型,提升信贷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效能。进一步识别我市各类融资需求企业,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提供精准审核。
2.民营经济新高地:政策护航促发展。在现有的民营经济联席会议机制上,加强政策协调与问题解决,推进常态化监测调度。深入落实"省民营经济36条"和"XX市民营经济35条"政策,并加强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形成地方独有的民营经济发展体系。
3.审批改革:服务升级提质提效。深化项目前期综合咨询服务改革、中介服务整合改革等"十破十提"专项行动,借助政务直通车,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能。通过协调推进"项目服务"专班行动,增强部门间协作,提高审批审查效率,实现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五)厚实民生保障增强共富带动力
1.利民改革:城乡均衡促提升。构建增收保障体制,全力稳就业,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致力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围绕"七优享"年度计划,推进项目清单化管理,力争省级项目库实现新突破。同时,紧密协同各级部门,全力以赴推进民生实事工程,确保系统性落地实施。
2.粮安稳价:多措并举护稳。压实粮食安全责任,推动粮食收购和储备工作,全力推进晚稻"五优联动"工程。完善粮食收购服务联盟,提升服务和效率,加快第四中心粮库建设,力争明年年底前主体工程完工。务实推进天然气价格机制,持续监测商品和服务价格,确保粮食和价格稳定。
3.多方共振:协同帮扶谋新篇。健全对口帮扶机制,确保重事项、重指标如期达成。用好年度援建资金,稳步推进合作帮扶项目,全力推动项目高质量完成。加强产业合作,加速产业项目落地,筑牢"产业飞地"共建机制,规范"消薄飞地"建设。通过"总部+基地+车间"、"雁阵工程"等模式,强化创新理念,推动"飞地经济"、"两地仓"等项目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提升市级帮扶品牌影响力。
上一篇:市促消费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