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共经开区党工委工作总结
2024年经开区党工委工作总结
2024年以来,...经开区党工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持续推动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着力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潜力。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持续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申报上级科技项目13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总数达69家。全面开展科技合作,与...财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科技合作全覆盖,组建各类科研机构总数达7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入库58家,科伦药业、博大化工荣获工业小巨人奖,...科技、...药业分别入选2024年...省...企业及潜在...企业。我区入选第三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试点名单。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出台《...区招才引智工作站管理办法》《...区高层次及高素质、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配套服务工作指南》《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开辟人才子女入学、医疗服务、户籍办理绿色通道,引进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江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水产养殖专家、博士生导师、教授等高素质人才17人,硕士以上人才63人。帮助...种畜禽有限公司申报市级海智计划工作站。节日期间,区四套班子领导走访慰问"双千计划""...最美科技工作者"等优秀人才20余人,进一步营造近悦远来的一流人才环境。
2.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五年来累计推进790项改革举措,2023-2024年...项改革事项中,通过上级部门审核销号事项549项,销号率达88.7%,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改革工作先进县(区),连续三年获评全市改革工作先进县(区)。深入推进经开区人事薪酬制度、"一支队伍管执法"、"管委会+平台公司"和"开发区+主题产业园"四项改革,助推经开区由行政管理向市场化服务转变,...经开区被列为深化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第一批省级试点示范项目单位,改革创新工作得到省、市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区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矿山生态治理、水域综合开发、土地清理盘活及权益抵押贷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着力破解农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生态环境治理难题,以入选全省第二批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区)为契机,推动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新格局。加快推进城投集团市场化改革,完成...城投集团组建。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18条城乡公交线全部投入运营,打通行政村交通"最后一公里"。供水一体化进展顺利,今年年底集中式供水覆盖率将达80%。稳步推进教育一体化改革,全面启动"一乡一园"及69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3.着力提升开放水平。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不断拓展招商领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多次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等地走访对接,主动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交流互动,成功引进索辰科技、...轮毂、联创电子等重大项目。坚持"真招商、招真商",制定出台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意见和乡镇"飞地"经济招商政策,围绕"2+4+N"主题产业平台和三大主导产业,紧盯"5020"项目,由6个招商兵团各自领衔主攻产业补链、延链、壮链,率先在广州、厦门、深圳、福州、杭州开展驻点招商,并通过"不见面"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等方式,全面提升招商精准度、指向性。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4个,实际进资53.7亿元,20亿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三大主导产业签约项目占总签约项目比重达44.2%。...科技新材料生产基地、...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园成功申报为全省"5020"项目。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8.62亿元人民、增长29%,其中"两转"出口额达4939万美元,生产企业占比45%;实际利用外资4560万美元。
4.持续提升城市形象品位。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利益出发,深入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总投资35亿元的道路建设、管网改造、停车场建设等52个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大道提升改造、朝阳大道东延伸、状元路东西延伸等9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革命纪念公园、城市小游园等众多休闲娱乐设施投入使用,行政文化休闲片区灯光秀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举全区之力一次性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强力推进"两违"处置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完成"两违"处置3224户,收缴金额6.2亿元,提前完成900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改造老旧小区1个868户,基本建成安置房400套。
5.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完成...、...等4个乡镇集镇改造提升,加快推进南北港和...万亩圩堤除险加固、...水库等重大项目建设;按照"三年扫一遍"要求,建成216个新农村点建设。投入7亿元,采取PPP运营模式,深入推进农村粪污综合治理一体化项目。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1+N"长效管护模式,常态化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有序规范农民建房行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持续巩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成效,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1+N"长效管护模式,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获评全省第一批美丽宜居示范县(区)。
6.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建设与治理并举,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级环保督察和市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广碳普惠"绿宝",开展厉行节约光盘行动和节约型机关、"生态杯"绿色创建等活动,严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行为,倡导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四尘三烟三汽"等专项整治行动,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18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8.9%,完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要河流断面和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水质优良达标率为100%。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97%。持续加强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严格管控,全区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实施比例为100%。坚决打好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攻坚,深入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全区域实施封山育林,总面积89.85万亩,天然林保护管理面积合格率达95%;新增人工造林6615亩,在主要交通沿线及城市未利用地进行草花彩化20.9万平方米。依法严厉查处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违法事件立案20件,责令改正82件,移送案件3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抓好畜禽智能洁养贷、国有农用土地抵押贷等绿色金融试点,统筹推进生态产品认证试点、河权到户试点。积极探索碳汇林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打通生态资源变资本资金的通道。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补偿机制,推动自然资源的多元化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