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860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3分钟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务虚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务虚会,我们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两天半的时间里,市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围绕着制约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关键问题,在前期充分调研和精心准备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大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出建议,发言非常精彩。

会议期间,大家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民主氛围非常浓厚。有的提出了由城市中心、次中心和卫星城构成的城市发展规划体系研究问题;有的提出了设立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问题;有的提出了国家级产业园区扩容和飞地经济发展研究问题;有的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搬台阶"、"去台阶"研究问题;有的提出了"文化+"发展模式研究问题;有的提出了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招商引资、城市更新、民营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研究问题;有的提出了"北跨"战略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问题;有的提出了城市停车等静态交通与城市交通拥堵研究问题;有的提出了如何推动中介、行业协会和商会规范发展、更好发挥作用研究问题;有的提出了南部山区保护、规划、生态补偿体制机制研究问题;有的提出了科学考核特别是对县(市)区强化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项目落地等方面工作的考核及对重点部门加大行风评议考核权重的研究问题;有的提出了如何更好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15条政策措施的问题;有的提出了济南综合保税区扩容和物流园区规划发展研究问题等等。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务虚会是为下一阶段的务实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避免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市委、市政府两家办公厅要对这次务虚会提出的问题,按照"谁提出""谁分管"这两条标准进行认真研究梳理,分别报送分管领导组织力量进行调研,确保半年内提出对策措施、真正破题,用真抓实干去实现我们的"济南梦"。

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自己的调研、走访、座谈体会,谈谈个人的观点,供大家参考。重点讲三个方面、六个关键词,分别是定位与目标、战略与途径、动力与保障。

一、定位与目标

干任何事情,首先要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关于济南的定位和目标问题,这次会上很多领导都提到了,认为要有大市意识、省会意识,讲得都很好。我再从两个方面强调一下,一个是找准定位,一个是明确目标。

(一)找准定位。怎么找准定位,用什么样的方法论来找准定位,怎么样更客观地把济南的定位定好。我看主要应该从三个维度来找,而且重点是从问题角度,不是从成绩角度。讲问题并不是否定成绩,纵向来看,济南取得的成绩谁也不能否定,跟自己比我们是前进了,但横向来看,还是能找到很大差距。我们要把自己放在省内、国内、国际三个维度上看,这样坐标轴的X、Y、Z轴就立体了,空间明确了,定位就清晰了。第一个维度,在全省看济南。在省内17个地市之中,2014年济南经济总量排第3位,增速排第14位;固定资产投资排第4位,排在青岛、烟台、潍坊的后面;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第2位,增速排第6位;进出口总额排第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第2位,增速排第1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第13位,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仅仅排在14位,这个差距令人费解,与省会地位严重不符。再看一下经济首位度,也就是济南在全省的比重,这是体现大市地位的重要指标。从2000年到2014年15年间,济南GDP占全省的比重从11.1﹪降到了9.7﹪,工业增加值由9.0﹪降到了7﹪,固定资产投资由12﹪降到了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3.9﹪下降到1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10.6﹪微升到10.8﹪。由此可见,我老秘网市多数指标都呈下降态势。再从人均指标来比较,济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省内排在第6位,比烟台少3743元;人均财政收入排第4位,比烟台多717元;人均R&D(科研投入)排在第6位,比烟台低637元,说明我们的创新驱动力也相对落后。工业增加值总量只相当于青岛的66.4%,烟台的60.8%。齐鲁制药是2007年以来唯一一个新增的过百亿企业,直至目前济南仅有7家过百亿工业企业,而青岛有20家,说明企业单体规模差距也很大。刚刚出炉的2015版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青岛2013年排第16位,2014年仍是第16位;济南2013年是28位,2014年后退到第30位;烟台2013年第31位,2014年仍是第31位,可以说在省内我们是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第二个维度,在全国看济南。主要是与15个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比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2014年济南经济总量排第11位。固定资产投资排第12位,总数是3063亿元、增幅是16.1%。财政收入排第13位,出口总额排第13位,实际到账外资则是倒数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11位。从位次排名上可以看出,济南不但经济总量落后,各分项指标也都不理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这"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普遍乏力,实际到账外资、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都是明显短板。首位度方面,济南相对其他副省级城市和全国省会城市而言,包括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首位度都是最低的,不仅仅是在15个副省级城市,而且在省会城市里面也是最低的。当然有些城市因为全省总体欠发达、省会单核发展,省会首位度相对偏高,但也有很多省份如广东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江苏有南京、苏州、无锡,和我们山东有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一样,都是多核发展,但他们的省会城市首位度都比我们高。通过上述指标的比较,我们当前的差距和今后的追赶目标就显现出来了,同志们心里就非常有数了。第三个维度,在世界看济南。在国际维度方面,我反复在思考,济南在国际上的地位是什么,位置在什么地方,济南毕竟不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甚至西安等城市有较高的知名度,让外国人知道济南、了解济南很难。但是,我们如果能把一样东西做得好,就会在世界闻名,那就是"泉"。泉水是济南的名片,从资源禀赋角度讲,"泉水"可以成为济南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济南在世界上能够让人知晓、认可,或者有一定地位的,就是"泉",所以要把"泉水"放到这个重要位置来认识。

(二)明确目标。从三个维度完成定位了以后,我们就要明确目标。明确目标,要看我们有什么比较优势,要看上级对我们有什么要求,要看当前市民有什么期盼,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看,目标就比较清晰了。第一,从比较优势来看。首先是区位优势,济南南接长三角经济区、北倚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东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西连中原经济区,南北东西四通八达,在全国的交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其次是地位优势,济南是省会,省委、省政府和济南军区驻地,是全省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科技教育中心,拥有大量科研、教育、医疗等资源以及老商埠、明府城、文物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第二,从省委、省政府历年来对济南的定位来看。2003年6月26号,省委常委扩大会同意了我老秘网市"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总目标,提出了"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间战略。2005年7月15号,济南科学发展座谈会提出了"努力把济南建设成为产业实力雄厚、科技教育发达、服务功能完善、集聚辐射能力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自然景观、充满现代化气息,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2008年在《关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当中,要求济南"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文化中心、旅游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集聚中心"等7个中心。2011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2013年,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把济南定位为"一个核心、一个高地",具体的表述为"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科技人才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会展中心、总部经济聚集中心","建设城市经济发展高地"。这是省委、省政府历年来给济南的发展定位。近三个月我多次走访,听取了省里一些领导同志的意见,省里意见比较一致的是,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发展现状与山东经济文化大省不相符合,希望我们做大做强省会,带动辐射周边城市。

第三,从人民群众的期盼来看。这一段时间,通过报纸和来信,人民群众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包括:提升经济总量、提高在省会经济圈中的首位度,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总部经济,扩展城市发展空间,治堵治霾,节水保泉,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开放意识等等。总之,济南人民都有着一个美好的"济南梦",对城市未来发展有着热烈的期盼。

通过梳理济南比较优势、遵从上级定位要求和回应市民期盼,我建议把济南的发展目标定为"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其中第一句话中的"四个中心",符合历年来省里给我们提出的中心定位,但有所简化,更加实事求是,更加聚焦发展。四个中心都冠以"区域性",至于区域到底多大,要看我们能力有多大,能力小的话就是"1+6"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能力大的话就是全省,再大了还可以向京津冀等空间扩展,总之我们的区域性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第二句话中的泉城是根基,永远不能忘,而且要体现出现代特点、体现出省会特点、体现出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省会的地位相适应。

明确了"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就要把相应的区域性中心指标体系建立起来,要有一级指标体系,二级指标体系,三级指标体系,缺什么补什么,往什么地方努力,实打实地来做。关于区域性经济中心:包括总部经济、工业经济、县域经济、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这些指标组成了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坐标系。总部经济方面,我们有省属总部托底,发展情况好一些。县域经济方面,2014年在山东省137个县(市)区经济总量排名中,历下区第2名,章丘市第12名,历城区第17名,市中区第23名,天桥区第46名,槐荫区第52名,济阳县第81名,长清区第86名,平阴县第107名,商河县第126名。各县(市)区要对照这个排名,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位置,明确目标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方面,现在是我们发展的薄弱环节,民营经济增加值只占GDP的34.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的66%,比全省低15.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外向型经济,不再一一而谈,都还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关于区域性金融中心:省里给我们的定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机构中心、资金结算中心、金融交易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现在我们具备了一定发展优势,是一行三局总部驻地,拥有40家银行、76家保险公司、92家证券机构、32家小贷公司以及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泰山文化交易所等一批交易场所。下一步,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重点要建立健全指标体系,这一点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关于区域性物流中心:济南拥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全方位交通优势,这是物流发展的基础。铁路方面,是全国16个铁路路网的枢纽,京沪高铁五大枢纽站之一;公路方面,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全省5000公里高速公路网的中心;航空方面,103条航线通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因为这些交通区位优势,我老秘网市成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具备了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基础和条件。关于区域性科创中心:虽然我们的科技资源无法和上海、北京、深圳比,但放眼全省还是有优势的。济南是全国8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一大批科研机构和山大等知名高校,药谷、创新谷等平台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是有相当基础的。同时还要指出的是,"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和市委十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四个中心就是科学发展的具体成果,现代泉城就是美丽泉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把"四个中心"指标体系全部建立起来,分解成具体的工作目标,按照这些目标,扎扎实实地做,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全面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化泉城。

二、战略和途径

定位目标确定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具体的战略和途径。

(一)实施战略

以什么样的战略来实现我们的目标,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开放战略,第二个是融合战略,第三个是聚焦战略。

1、开放战略。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核心在于改革开放,对内是改革,对外是开放。山东的发展也是抓住了开放机遇,成为了沿海发达地区,以5.94万亿的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三。我们济南的传统中也有开放的基因,早在1904年时直隶总督袁世凯与山东巡抚周馥就联名上表清廷自开商埠,"于济南城外自开通商口岸,以期中外咸受利益"。那时的开埠就仿佛现在的自由贸易区一样。自开商埠前,济南的经济地位在周村和潍县之下,远远落后于青岛烟台,比沿海城市发展迟后四五十年。说到周村,这里我多讲一句,前段时间我曾到周村考察,对一块古碑印象深刻,这块碑叫"今日无税碑",竖起这块碑,就是告示今日不收税,可见那时人们的思想就很解放。经过自开商埠之后,济南迅速从农耕经济转变到工商业经济,从一个三流的商业城市一跃而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商贸中心,近代工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都发展起来了,思想观念也大大解放,各种思潮十分活跃,以至于我们很自豪党的一大代表里面就有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两位代表。开放是我们的法宝,那如何开放呢,一句话就是开放、开放、再开放,能开放就都开放。

首先,思想必须开放。思想开放问题这两天很多同志都谈到了,这也是中央的要求。中央要求我们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都需要有开放的思路。前面我分析济南定位没有找成绩,都是在比较中找差距,就是为了使大家在比较中开放心胸、开阔思想。以前上海发展也很困难,江泽民同志就是到广东考察后找到了差距,开放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才带领上海实现了大发展。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怎么来的,古人讲要登高望远,思路要宽,视野要宽,这个思路视野就是高起点、高标准。很多领导说过,济南市的干部整体不错,但总感觉干活就差一口气,我们的干部经常有"差不离"的想法,觉得已经不错了,工作标准不够高。今后我们要有大市标准,不要只看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那样很容易止步不前,要以大市的标准找到优秀的对标城市,在省里就要看青岛,在国内就要看上海、深圳,这都是有水平的城市,值得我们对标和学习。说到学习,我也很赞同大家外出考察学习,但不要碎片化地学习。我原来在上海每天接待好多来学习的,但很多人回去都说干不了。看着高兴,看着激动,听着心动,回去不动,这是为什么?因为不具备一定条件。我建议大家去学习上海、深圳这些城市,要么不去、要去就要系统地学,一件事情做成不是靠碎片化的思路,而是系统性的考虑,碎片化地学外地,拼回来的只能是一个大杂盘,是什么都运转不了的。

其次,市场必须开放。山东是个大市场,人口9700万,经济又发达,国内外企业都要来。济南作为省会,优势得天独厚,也要重视市场的开放。王安石曾经说过"夫合天下之众者财"。很多人经常讲肥水不流外人田,我是坚决反对这种狭隘观念的,肥水一定要外流,不外流的水就是死水一潭,易滋生不廉洁,流水才能不腐。开放,就是法无禁止皆可入,我们所有的市场,包括建筑市场、工程、房地产、民生购买服务都应该开放,越开放越发展,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要以开放为原则,以不开放为特例,不开放要报告。国企改革也要开放,发展混合所有制不是一卖了之,应该是让各种资源投入进来,有战略投资的,有合作经营的,一些好的国企应该"靓女先嫁"。

再次,对内对外必须同时开放。对外,要向省外、国外的企业和资本开放,改变济南进出口总额、外资到账资金、外向型经济的短板。对内,必须坚持能对民营经济开放的要全部开放,包括我们的国企也应该全面开放。当前我们的民营企业、民间投资比例都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倒过来也说明了我们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2、融合战略。我主要讲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产业融合。首先是三次产业融合。现代产业已经不像原来的三次产业界线明晰,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产接二连三,譬如平阴玫瑰,一产是农民种玫瑰,二产是玫瑰做精油、做玫瑰的各种工业产品,三产是玫瑰旅游。工业也是这样,很多如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属于2.5产业,介于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第三产业,比如说文化产业,几乎渗透到所有产业,"文化+"融合了一二三产业。习总书记在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而三次产业要融合发展,才能实现协同带动。其次,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习总书记讲"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济南要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很有生命力,包括传统的服务业、商贸业、工业,在转型的时候不能随便丢,我们以往在对待造纸、纺织等产业,对待小鸭、轻骑等企业方面都有一些教训。前段时间,我让财政局分析了一下地方税收贡献前20名企业,其中金融产业10家,房地产业4家,制造业2家,信息传输2家,批发零售1家,交通运输1家。金融产业10家说明区域金融中心是有支撑的,这些企业主要是银行和保险,在金融行业里也算是传统类型的,没有新金融、类金融企业。4家房地产业都是传统企业,制造业挤进20名的就两家,一家是20名企业里的税收第一,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另一家是第14名的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主业是传统的管道铸造,现在正向系统集成方向转型提升。1家批发零售企业还是济南烟草有限公司。信息传输企业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从这些税收大户分析,我们的传统产业千万放不得,他们是税收支柱,是会发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要着力培育,他们是会发光的,会成为新增长点。济南的发展,既要发热的产业,也要发光的产业,光发光不发热不行,光发热不发光也不行,必须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再次,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这是国家的产业战略,我不具体展开了,重点强调一下"互联网+"。同志们要用"互联网+"来考虑产业发展,"互联网+工业"就是智能制造,德国叫工业4.0,我们叫"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商业"就形成了电商,有B2B(企业到企业)、B2C(企业到个人),还有现在的O2O(线上到线下)等模式;"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社区"、"互联网+政务"都是发展的趋势,各种"互联网+n"就像当年的"电"一样,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衍生出无数产业和产品,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生活已经互联网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产业融合进互联网要素。

第二个方面,产城融合。城市一定要有产业的支撑。对老城来讲,产城融合主要是城市更新,通过城市功能的调整、产业的引入、合理的功能配置,使老城的城市商业功能、文化活力、城市活力、经济活力再次迸发出来。对新城来讲,产城融合要通过紧凑式的发展、卫星城的布局,把产业和居住融合在一起,把工作场所、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资源都配置好,使新城成为居住的城市、生活的城市、工作的城市。

3、聚焦战略。我们共产党的一大优势和经验,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要通过聚焦促进集聚,以集聚推动跨越式发展。济南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创中心,本质要求是集聚,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产业聚焦。现在要重点考虑今后济南的产业布局。关于产业布局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归纳法,一种是演绎法。所谓归纳法,就是把现在过百亿的产业归拢起来,因为数量大可以直接形成方向布局。所谓演绎法,就是根据我们的产业潜力,把有可能的产业逐步做大。济南现在的产业是七大千亿集群,包括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石化及新材料、食品药品、轨道交通装备等,下一步还要重点思考和聚焦到"中国制造2025"上来。"中国制造2025"能给济南什么机会?我初步研究了一下,"中国制造2025"分三个阶段,到2025年是一个阶段,到2035年是一个阶段,还有就是到建国100周年是一个阶段,规划本意是发展智能制造,背景包括德国工业4.0、互联网、信息化和工业化等等,未来的前瞻性产业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这些都是要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这里,我简单把"中国制造2025"重点产业与济南产业做一下对接,一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这个可以与济南的碳化硅芯片对接;信息通讯包括先进的存储,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可以与浪潮集团对接;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可以与济南的量子通讯研究院对接,但现在还没有完全产业化。二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这方面我们有二机床,机器人企业也有一些。三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这本身就是我们的七大千亿集群之一。四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国内一些知名企业正在和我们谈合作。五是电力装备,可以对接济南的超高压。六是新材料,这方面大家要特别重视石墨烯,这是新一代的取代半导体传输的材料,可能是一次产业革命。七是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我们有药谷这样的平台,齐鲁制药、修正药业这样的企业。总体来看,济南在"中国制造2025"里面是有机会的。国家这么大一个战略,虽然济南的制造业是短板,但我们有一定的基础和历史,在当前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国家鼓励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济南必须抓住这次难得机会,明确制造业重点产业,聚焦发展,强力推动,力争在"中国制造2025"中确立济南的地位。

第二,区域聚焦。产业布局后接下去必然是空间布局。从制造业空间布局看,高新区是先进制造业主战场,是外向型经济、世界500强、战略新兴产业的主战场;县域经济包括明水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是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非公经济的重要战场,关键是每个县区要突出特色,比如济阳的食品工业。对照"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选择,一些前瞻性产业我们看准就要上,但是如果要做大这些产业,高新区放得下吗?所以高新区范围要在现有140多平方公里的基础上考虑扩区扩容的问题。高新区将来的发展是"头部经济""脑部经济",但济南制造业发展还需要有"躯干经济",这些"躯干"放哪里,放在明水开发区也受限制,那么是放在北跨地区,还是放在临空经济区?都要很好的研究。航空城60平方公里,就是临空经济区,但现有体制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它的产业是也是有限制的,临空经济核心是机场,相关的产业主要是航空辅助,包括维修、加油、航空食品等,要求产品小而精,没法承载大型重装备产业。大家已经意识到高新区空间的问题,目前还是缺少一个承载大产业的平台。有些产业就要分别布局在高新主战场、县域重要战场,并由此带动出一两个、两三个卫星城,实现产城融合。从服务业空间布局看,我们的布局主要是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业以及科创中心。金融方面,省里给我们定位了区域性的金融中心,金融的本质是聚焦的、集聚的,上海的金融中心就是陆家嘴和外滩,只有三点多平方公里;北京就是金融街;伦敦金丝雀码头,也就一平方英里,却成了世界的金融中心。前段时间我去各区调研,几个区都在布局发展中央商务区,这样违背了发展的规律,市委、市政府必须进行选择。后来市里集体开会研究确定在文博片区3.2平方公里范围建立中央商务区,这就是区域聚焦。中央商务区大概能建设1000万平方米体量的建筑,要求是"高大帅","高"是指高楼密集,200米以上的高楼要集中在那里;"大"是指体量大;"帅",经常说我们济南的建筑灰不溜秋的,说我们有点土,中央商务区这一片一定要是现代建筑群,要有艺术性、有品位。现代服务业方面,有一部分要放在CBD,有一部分要放在次中心和卫星城,次中心就是我们的新区,可以进行错位布局,共同构建我们的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体系。比如,槐荫区重点发展会展、文化产业、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物流业方面,我们现在缺乏布局,也缺乏规划。我们的物流布局一个可能在北跨区域,铁路的一些枢纽在那里,还有一个就是临空区域,临空经济很重要的就是物流产业。今后城市布局完善后,物流的枢纽节点就非常清楚了。科创中心方面,现在有创新谷、有高新区,包括金谷也可以放金融创新在里面。还要围绕大学院所,搞一些创业中心,包括山大周边、老城区周边、大学城周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关于区域聚焦,我还要强调两件事。一件事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区域聚焦做出了区域选择后,并不意味着其他区域就没有了机会,其他区域可以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尽量避免同质竞争。当然,同质竞争不可能根除,这是市场经济的选择,但是可以适当地缓解。缓解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政府的引导,但不能起决定作用,市场起决定作用。政府确定了金融中心、确定了次中心布局,但最终还是企业做主。另一种是抑制竞争冲动,主要是通过控制互相拉税的问题。比如控制存量,对企业存量的流入地税收采取统计"两年不计三年减半"的方法,减少干部任期拉税的冲动。市委、市政府通过产业布局、政策抑制等方法,尽可能地避免盲目竞争、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另一件事是区域聚焦和"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十字战略的关系。十字战略是"大战略、好战略",2003年就确定了,管三十年都可以,这是济南城市发展的总战略,必须坚持,但每一届班子实现这个战略要有具体战术。今天讲的区域聚焦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战术。关于中疏,中央商务区确立了,200米以上的高楼要向那边集中,济南"长高"集中在CBD。明府城和老商埠两个保护区域也公布了,200米以上的高楼要限制,大明湖片区要保护,地上要限高地下要保护好泉水。关于东拓西进,习总书记讲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市要有边界,周边基本农田要划好,不能漫延式的拓、漫延式的进。城市边界控住了,拓展就要跳开边界,兴建卫星城,卫星城之间靠大容量的轨道交通连接。比如R1线将连接到长清,未来一些产业布局覆盖卫星城,卫星城本身就是产城融合的,尽可能不要和中心城有大规模的钟摆式人流往来,形成卧城、空城。城市规划的审批和调整现在很难,但卫星城的县级审批是我们自己的权限,这方面上海有很好的经验。上海有一个中心四个次中心,还有一城九镇战略,如英伦风格的松江、荷兰风格的高桥、德国风格的嘉定,每个卫星城都有产业支撑,都是紧凑式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关于北跨,这是会上讨论最多的话题,北跨首先要解决的是跨什么?为什么要跨?跨过去后放什么东西,和全市的战略布局是什么关系?跨过去是要建一个大体量的园区,还是要再做什么?它和黄河北的两县及天桥的部分地区到底是什么关系?与县域经济拉动是什么关系?第二个要解决的是谁来跨?大家发言中比较担心靠济阳、商河来实施北跨战略行不行,当然这不是说他们能力不行,而是有没有这个实力。北跨要把什么跨过去,谁来打这场硬仗,是重要问题。关于南控,南部山区是济南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我们的后花园、城市之肺、泉城泉源,我去调研过三次,每次都有不同感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保护优于发展。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达不到很好地把控拿捏程度时,保护是第一位的。就像我在昆明查看一个水源保护地时,说了三句话"有时候多做是贡献,有时候少做是贡献,有时候不做是贡献"。当前,南部山区少做或者不做也是最大的贡献。我们要保泉,必先保山,保山必先保林,水土保持好了,泉水就会源源不断,因此不是所有的森林植被、山体河流都要被开发。现在我们确定了四条红线,分别是泉水直接补给区、泉水重点渗漏带、城市河道水库、城市山体,红线以内都是要绝对保护的、是不能动的,红线以外可以适度开发。我曾经说过公园有两种,一种是城市公园,一种是郊野公园,城市公园人为的东西多一点,郊野公园就要不做、少做,要回归自然。现在很多国家和城市都在做国家公园、郊野公园,就是纯粹的自然保护区,适度地满足最基本的功能就行。我们兴建大量的农家乐,没有分布式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就会直接排到河道、水库中,严重影响南部山区生态。因此,我们现阶段在南部山区的战略要以保护为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