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自然资源局或国土局局长和副局长讲话汇编-15篇(第3/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881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7分钟

(二)规范资金管理。为保证群众搬得出、住得稳,目前我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补偿奖励标准每亩不低于30万元,其中补偿到农户的资金不低于每亩25万元(不含配套、复耕等费用),对乡镇街道视完成市级验收时间节点也有每亩3--1万元的奖励,加上因安置区建设等原因需要先拆后建的符合一户一宅过渡搬迁安置费用及每户3万元奖励资金,每亩节约指标费用达35万元以上。为把各方面资金管好用好,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我们将按照安置区建设、拆旧区拆迁及复垦进度拨付资金。一是项目立项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户数95%以上,完成安置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每户评估并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与代建单位签订完协议书,经审核后,拨付预计节余指标补偿资金的10%,作为启动资金。二是主体完成总工程量的60%以上,经审核后,拨付至应拨付预计节余指标补偿资金的40%。三是主体全部封顶,经审核后,拨付至应拨付预计节余指标补偿资金的60%。四是拆迁基本完成,且安置区配套设施竣工,经审核后,拨付至应拨付预计节余指标补偿资金的80%。五是项目安置区(含基础设施配套)、拆旧复垦区整体通过市级验收合格后,根据实际完成节余指标面积,拨付至补偿资金的90%,同时根据完成时间拨付乡镇街道90%的奖励资金。六是剩余10%作为项目区质量保证金,复垦的耕地质保期满一年后,经审核无质量问题,结清奖补余款。

(三)做好高质量项目储备工作。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资金保障是根本。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始终把做大做强郓财等4个国有平台公司作为重中之重,科学周密策划项目,制定融资目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不让一日空过。今年以来,郓财公司通过与省土发集团合作、积极对接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专班、县农发行,争取增减挂钩项目资金支持,已到位资金6.6亿元,为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做好了资金准备。积极对接农业银行、青岛银行,通过地热收益权质押、土地抵押物等方式贷款10亿元,7月底前可望下达到款信贷额度。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43亿元融资需求,已完成项目论证,正在与省国开行对接;围绕生态转型治理项目98.5亿元资金需求和新能源转型项目38.3亿元资金需求,我们正在加大与省发改委的对接,计划通过外国银行谋求项目支持。为提升国有资产整合利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拓宽融资途径及融资体量,我们计划7月份完成郓财公司"AA"级评定工作,为后续发行债券奠定基础。

各位领导,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定以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坚持依法依规、求真务实,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推进,下实功、办实事、求实效,推动改革创新,走符合农村实际的乡村振兴路子,奋力在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交出一份乡村振兴的优秀答卷。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良臣同志在讨论市委工作报告时的发言提纲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市委张书记所作的《报告》立意高远、内容详实,站位高、谋划深、措施力,完全符合中央、省、市实际,听后倍感亲切、催人奋进。主要有四点体会:

一是过去五年硕果累累。报告以8个"这五年"开篇,从8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用"大幅提升""强势崛起""持续迸发""取得完胜""焕然一新""显著改善""加速完善""全面加强"8个修饰词语概括了重点工作成绩,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积能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影响全局的瓶颈制约,交出了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答卷。这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前移5个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前移5个位次,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工业强市"战略全面发力,鲁西新区正式获批,14.6万滩区群众彻底摆脱了黄患之苦,棚改规模连续三年居全国设区市首位,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重大成果,广大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更加强化,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等等,发展成绩难能可贵,振奋人心,倍受鼓舞。

近几年来,特别是20XX年,郓城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严、真、学、细、实、快"和"四实四敢""五问一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些新成效。①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市各县区率先突破35亿元。②跨越赶超再添新活力。其中清理"僵尸企业"9家,盘活低效用地277亩,出让"标准地"644亩。③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实行"长牙齿"的硬措施,建成月度卫星动态监测系统,健全完善"智慧国土"监管平台和全县违法用地整改工作考核机制,20XX年耕地保护和执法监管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名,省政府给予郓城县500亩建设用地指标和1500万元奖励。④土地保障持续发力。用足用活"增存挂钩""增减挂钩"政策,利用挖潜指标保障工业建设及城市开发,全年共征收土地2632.6亩,土地收益实现26亿元。⑤"以资生财"助力探索乡村振兴郓城路径。20XX年9月,郓财土地开发整理有限公司通过"AA"信用评级,融资10亿元推进23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顺利实施。⑥底线工作全面加强,干部作风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当然,聚焦困难和问题,对标高质量发展,我县经济创新力、产业竞争力不强,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制约凸显等矛盾,干部作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

二是奋斗经验弥足珍贵。张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五年砥砺前行,深刻体会到:必须脚踏实地谋发展。"四个坚持"工作原则、"四个突破"工作重点,契合菏泽实际。只要一以贯之推进、久久为功落实,就能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谱写出跨越赶超的精彩篇章。必须改革创新打破壁垒。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以改革破解难题,以创新推动工作,才能最大限度挖掘潜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

20XX年年初,县委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谋划开展了大调研活动,要求各乡镇街区、县直各部门单位通过调查研究,力争全面实现确立一个标杆、突破一项重点难点工作,争取并做好一项市级以上试点任务,形成一项省级以上改革创新,召开一次省市级业务现场会,打造多个省级以上媒体报道的工作亮点和目标任务,这与张书记在《报告》中激励我们要"争创一流、唯旗是夺",要牢牢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独特的发展优势,心无旁骛谋发展、砥砺奋进求跨越的要求是一致的,完全符合《报告》精神,值得我们把"大调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落实下去。

三是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目标要求符合菏泽实际。《报告》聚焦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城市功能、营商环境、改革开放、民生保障6个方面,提出全力推进"四个突破"、加快实现"两个提升",既系统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菏泽指示要求,又契合菏泽实际,6个方面的目标任务是客观公正、切实可行。《报告》强调,改革开放是实现后来居上的"关键一招"。要求我们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切实增强后来居上爆发力。作为一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者,结合我县正在开展的作风、法治、文明"三个建设年"活动,我们必须持之以恒转变工作作风,敢于深层次推进重点改革探索,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报告》强调,要深化"亩产效益"改革,建立健全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持续提升土地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效能。《报告》为我们突破要素保障创新这一重点难点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我们要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强化要素保障,着力破解难题,促进土地、人才、资金、能耗等各类要素资源向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聚焦,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要加强要素保障创新,加快"僵尸企业"出清、"腾笼换鸟"、低效用地盘活,破解要素紧缺与资源闲置问题。

四是向市委领导提一点建议。郓城大唐发电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国家电力创新示范项目750亩用地指标已批复2年,受能耗指标制约迟迟不能开工,这也是县级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郓城人民翘首期望,恳请市委再强化专班建设,加强支持帮助,力争国家、省市给予资源分配等政策倾斜,让该项目早一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良臣关于"十四五"期间发展计划和思路讲话

各位领导:

"十四五"期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围绕"'突破菏泽'郓城先行区"战略定位,定目标、划重点、促改革,坚决履行好"两统一"职责,开创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提高资源保护水平。一是坚守生态红线。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2025年底全面完成郭屯煤矿稳沉区、李楼煤矿稳沉区和彭湖湿地项目修复治理和配套设施建设。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已争取随官屯镇赫林沟水环境治理项目6000万元债券,20XX年底全面完成赫林沟治理项目;力争争取国家专项建设资金62亿元以上,并于2025年底完成郓城黄河流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一、二期工程。积极申报高庄煤矿立项,并进行绿色矿山建设,2025年实现大、中、小矿全部建成绿色矿山。二是坚守耕地红线。扎实推进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准确把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不实、结构调整、非法占用等问题,确保20XX年全县基本农田不低于147.75万亩。严格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施新增耕地全过程监管,确保20XX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0.51万亩。加强自然资源执法监管,不断完善"网格化+智能化"执法监管模式,认真开展动态巡查,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确保实现"零违法"。

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建立新增计划指标和存量用地盘活挂钩机制,大力推进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和空闲土地盘活利用。多措并举推进农村闲散土地盘活利用,着力解决农村土地粗放利用和空置浪费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认真落实"土地指标跟着项目走"机制,全力做好项目用地报征工作,保障国家和省、市、县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用地需求。建立完善土地收储、供应"一套机制",努力探索更加合理科学的经营模式,2025年底共收储土地2500亩,出让土地7500亩,力争实现土地收入75亿元以上。突出抓好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已批复和拟申报增减挂钩项目45个,2025年底建成3000人以上新型农村社区14个。

三、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立健全"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2025年底前完成县、乡(镇)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审批实施,有序开展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编制,村庄规划实现应编尽编,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形成全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积极实施随官屯镇、黄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2025年底完成全部项目建设25.35万亩,涉及4.12万户、12.76万人,可节余建设用地指标1.11万亩,新增耕地1.42万亩。

四、增强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流程再造,最大限度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减少办事材料,推进不动产登记办理提速增效。坚持"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信守承诺、完善手续"的原则,加快推动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完善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答复机制,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逐步构建起专业监测和群防群测相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持续开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做好省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测绘成果检查及测绘资质和测量标志巡查。加强地图市场监管,切实防范、整治"问题地图",提升社会公众国家版图意识。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良臣同志在全省自然资源执法工作座谈会议上的发言

10月14日,全省执法工作座谈会在德州市齐河县召开,16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齐河县、安丘市、郓城县、嘉祥县、荣成市、莒县、济南市历城区等七市区作典型发言。这次会议主要是探索进一步严格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工作具体措施,针对当前工作中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探讨解决对策,研究构建"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执法监测监管新模式。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良臣同志发言如下:

20XX年9月,郓城县作为全省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县之一,原国土执法人员移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双方均未能正确履职,出现国土监管真空,导致20XX年度违法违规用地问题突出,郓城县先后被省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约谈,被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济南局纳入重点监控,土地被限批。惨痛教训让土地监管人员在痛定思痛中深刻反思,也倒逼我们必须以坚强的政治定力重塑执法格局。经过20XX年的艰辛执法,我们先后组织10次专项行动,整改复耕20XX年度卫片违法图斑266个、517.57亩,占用基本农田图斑211个、604.94亩;拆除复耕20XX年度违法图斑38.7亩,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比例由20XX年度的31.84%,下降为20XX年度的3.55%,20XX年底打赢了全省违法违规用地"双限批"攻坚战,菏泽市土地执法现场会在郓城召开。我们探索出一条具有郓城特色的科技引领、智慧监管、压实责任、严格奖惩的新路子,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坚持以创新为导向,推动"智慧国土"平台建设

一是搭建一个平台。如何将违法用地"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如何变被动监管为主动预警,补齐人工巡查成本高效率低且难以实时监管难题?20XX年10月,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投资330万元,委托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创造性地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到自然资源监管领域,在全县各个网格接入视频监控系统,每个网格安装1座铁塔,配备1080P高分辨率、37倍智能变焦、360度全景式旋转摄像头124处,覆盖半径2.5公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全县1643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每3分钟把监管动态、活动影像全息扫描一遍,自动捕捉地貌变化、砖堆料堆、建筑机械等画面,后台AI智能分析系统自动分析识别出疑似违建信息,并在监控中心大屏幕上弹出告警实时画面,工作人员可以在大屏幕上查看全县任意一处监控画面,大到一栋建筑、小到一个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就连人工巡查难以发现的围墙内违法建设也都无处遁形。

二是创新一套机制。我们紧紧抓住发现、核查、定性、处置四个关键环节,建立起"发现告警→派发《疑似违建现场核查告知书》→执法人员现场核查→对比土地分类、土地规划、用地审批文件→现场研判定性→指挥中心复核→现场依法依规处置→形成《现场核实处理报告》→归档"全程可视化闭环管理系统,整个流程清晰、快捷、高效,实现了"高空看、智能判、网上管、群众报、地上查"监管机制,实时监控、地动即知。两年来,"智慧国土"累计发出预警信息4500条,核实整改违法占地410起,经验做法被《中国自然资源报》等刊登推广,20XX年全省自然资源执法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郓城召开,我单位被授予"山东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菏泽市干事创业先进集体"称号。

二、坚持以科技为支撑,强化月度卫星动态监测

一是建立"月度卫星动态监测"平台。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决策部署,20XX年12月,我们与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借助"北京系列"遥感卫星和空间信息应用技术,积极探索新一代卫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整合自然资源现状、规划、审批等业务数据,建起执法监察数据库,形成"一张图"、"违法线索"、"卫片执法"、"违法行为"、"综合统计分析"五个模块化管理,率先建成"月度卫星动态监测"平台,实现自然资源执法监察的数字化、规范化和空间可视化管理。

二是加强月度卫片整改。按照"卫片图斑监测→提取疑似违法用地图斑→派发疑似违法图斑→乡镇(街道)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执法队核查、研判、整改、举证→月卫片核查工作专班验收→数据汇总、量化考核"制度流程,开展"月监测、月核查、月评比",按照违法占用一般农用地、未利用地、耕地(尤其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以及弄虚作假、拖延整改、压案不查情况进行月度排名;对于半年卫片整改排名,由局长将疑似违法图斑委托第三方进行研判,月卫片核查工作专班根据研判结果进行半年排名。20XX年1月份以来,提取并审核卫星图斑1981个,面积3300.11亩,已审核通过图斑1339个,面积2817.28亩,通过率85%。通过这一种模式,前三季度自然资源部下发卫片由20XX年的9802.2亩减少至20XX年的6195亩,同比减少36.8%,基本农田面积由2201.76亩减少至506.56亩,同比减少76.9%,月度卫片监测成效明显。

三、坚持以粮食安全为底线,全面推行"田长制"

一是建立健全"田长制"责任体系。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制定《郓城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设置县、乡镇(街道)、行政村三级网格体系,由县长担任总田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总田长、22名乡镇长(街道办主任)担任一级田长、690名村主任担任二级田长、2099名网格员担任三级田长,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护网格,将保护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地块。各级田长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守耕地红线,有效遏制违法用地发生,20XX年4月9日《人民日报》以《菏泽郓城:坚守耕地红线,创新实施"田长制"》报道了我县经验做法。

二是建立完善"田长制"考核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激发各级耕地保护积极性,制定《郓城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考核办法》,对一、二、三级田长的制度落实情况、日常工作落实情况和上级下发的各项卫片整改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乡镇(街道)给予表彰,其中考核位于前三名的由县政府给予资金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乡镇街道,对党政领导进行约谈、问责;对严重失职渎职的,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

四、坚持以制度为保障,健全违法用地整改长效机制

为坚决扛起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落实好"长牙齿"的硬措施,针对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季度卫片图斑、月度卫星动态监测图斑、"智慧国土"监管平台下发的违法占地图斑,制定《郓城县违法用地整改工作考核办法》,采取百分制计分,其中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季度卫片图斑整改考核占40分,月度卫星动态监测图斑整改考核占40分,"智慧国土"监管平台下发的违法占地图斑整改考核占20分。严格按照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考核。月度考核,每月对各乡镇街区进行排名,并在全系统通报。季度考核,排名前三位的乡镇街区,给予通报表扬,并在全系统大会上介绍监管经验;排名后三位的乡镇街区,在全系统大会上作表态发言;连续两个季度排名倒数第一名的乡镇街区,给予通报批评,在全系统大会上作表态发言,由局党组约谈所长、执法中队长和分队长。年度考核,对排名前三位的乡镇街区通报嘉奖,分别给予不同等次的工作经费奖励、年度考核优秀名额和职称加分,对排名后三位的乡镇街区通报批评,分别给予不同等次的工作经费扣除、年度考核优秀名额减扣和职称、职务惩戒。20XX年9月,我们召开了全县上半年违法用地整改总结大会,根据考核办法,由前三名乡镇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所长、执法中队长和分队长作典型发言,后三名乡镇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所长、执法中队长和分队长作表态发言。

我县违法用地比例已经由20XX年的31.84%下降到20XX年度的3.55%、20XX年度的1.53%、20XX年度的0.53%,其中20XX年违法占用耕地14.47亩,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卫片违法占用耕地和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双清零",我们力争实现这一目标。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袁良臣同志在县深改委第十五次会议上的发言

今年以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以"大调研"活动展示公仆情怀,以担当实干践行"四实四敢",以竭诚为民答好"五问一思",以"有解思维"全面深化改革,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在推进"两项试点"、"两条路径"、"两个保障"等重大任务中扛重活、打硬仗,趟出一条自然资源和规划改革发展新路子。

一、总体工作情况

(一)完成了"两项省级试点"。一是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郓城作为全省9个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县之一,聘请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广州市城市规划研究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煤科工北京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研究院、山东建大集团、天津市政研究院、山东天诚国土规划设计院等7个专业队伍,高标准编制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目前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正在扎实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已完成第一轮和第二轮试划工作并上报试划成果。随官屯、黄安两个省级重点镇和南赵楼市级"两新融合"试点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杨庄集等6镇形成初步成果。按照"应编尽编"原则,完成691个村庄分类、162个村庄规划编制,随官屯镇王官屯村被列为全市唯一一个省级村庄规划精品工程。二是全省森林资源统一调查试点。按照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新理念,统筹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森林资源"一张图"更新调查的融合衔接,全面完成全县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森林资源面积为14.0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72%,经国家审核并于20XX年5月18日正式启用20XX年度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二)走出了"两条郓城路径"。一是"以资生财"助力乡村振兴郓城路径。郓财土地开发整理有限公司9月份通过"AA"信用等级认证,与郓农、郓资、郓土互保融资,加上宋江湖实业混改,我局代管国有平台公司达到5个。作为全县乡村振兴项目的主要承接主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激发农村内生动力,将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资产优势,让"地生金""田生钱",融资22亿元,有效保障了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全县24个在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区,应建27150户,已建成21997户,完成率81%,今明两年可望全部完成建设并复耕到位,可复垦土地11706.36亩,节余土地指标7386.29亩,市场价值35.45亿元。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水系、治塌陷、修生态",扎实推进南赵楼采煤塌陷地牧渔归希望绿野生态产业园、南部城郊生态农业示范区、张营三分干、赵王河故道生态治理、宋江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黄河流域城乡有机废弃物全量化生态循环产业振兴、齐鲁汽贸产品科技创新基地等一批文旅、观光、生态、水产养殖、工业地产项目落地,使自然生态空间以水系为脉、水水相连,人居环境空间以人文为魂、古今相连,助力走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投融资路径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二是"智慧国土"监管郓城路径。进一步完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智慧国土"监管平台2.0的基础上,率先建成"月度卫星动态监测"平台,实现"卫星探、高空看、智能判、网上管、群众报、地上查"监管模式,全县违法占地比例由2017年度31.84%,下降为2018年度3.55%、2019年度1.53%、20XX年度0.53%。20XX年3月1日,被授予"全市行政监督执法先进单位"。10月14日,我县在全省执法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立健全"田长制"责任体系,设置县、乡镇(街道)、行政村三级网格体系,由22名乡镇长(街道办主任)担任一级田长、691名村主任担任二级田长、2099名网格员担任三级田长。制定《郓城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考核办法》,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护网格,确保每一块土地有人管、有人护、有职责。20XX年4月9日《人民日报》以《菏泽郓城:坚守耕地红线,创新实施"田长制"》报道了我县经验做法。制定《郓城县违法用地整改工作考核办法》,严格按照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考核,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推进土地卫片违法占用耕地和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双清零"。

(三)强化了"两个事业保障"。一是强化民生事业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中小微企业免征不动产首次登记、转移登记费;开展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发放"消费券"奖励活动;积极探索集体土地入市工作,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大力推进"多测合一"改革,实现"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努力破除部门之间、部门科室之间的体制壁垒和机制障碍,实现房产交易、纳税、水电气暖、公证继承与不动产登记"线上线下联办""一链办理""不见面审批",办理产权登记业务14万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证明12.5万件,交房(地)即办证169件,免费邮寄9510件,"一网通办"率达到99%,"只跑一趟"办理率95%以上,真正让群众"少跑腿"、"零跑腿"。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于20XX年11月8日被评为"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面对城镇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登记中心24名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摸排,采取"蹲点帮办"形式,主动上门服务,全县51个老旧小区"办证难"问题全部化解。6月16日,《菏泽日报》头版头条以《为发展谋事力做惠民生实招频出》为题,推广我县破解老旧小区"办证难"经验做法;10月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伦同志批示,《菏泽政务信息·特刊》以《郓城县城镇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率达100%》为题在全市进行推广。二是强化发展事业保障。用足用活"增存挂钩""增减挂钩"政策,利用挖潜指标保障"两公"用地和工业建设及城市开发。20XX年度共征收土地总面积2632.632亩,涉及37个项目,其中农用地1963.5435亩(耕地1365.339亩),建设用地669.0885亩。37个项目经省政府批复21个批次、涉及34个项目,面积为2598.9135亩;经省政府批复单独选址项目3个,面积为33.7185亩;市政府批复农转用13个项目,面积为191.343亩。上述48个项目,按照用途,其中保障民生项目14个,面积401.064亩;省重点工程3个,面积285.8955亩;工业项目9个,面积648.0645亩;省签约齐鲁汽贸项目1个,面积96.924亩;县重点基础设施项目7个,面积451.407亩;安居性住房项目8个,面积767.109亩;住宅及其他商服用地项目6个,面积167.289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