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市场监管系统领导讲话合集23篇(第6/1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763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88分钟

(二)推动改革创新,高标准激发新发展活力

市委市政府把今年定为"创新发展年",唯有创新驱动的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处于改革第一线,面临着诸多亟待融合的任务,存在着高效监管制度尚不完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有待改善等短板,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因"市"而动,顺"市"而为,做到既高效严管,又审慎包容,走出一条有厦门市场监管特色的新路子,更好地服务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要以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创新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首要环节,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企业登记注册、审批许可等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更大范围探索告知承诺,落实涉企经营许可清单管理制度,减少证明事项,最大限度降低准入门槛。二是要以维护公平竞争作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着力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全面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培育公平竞争文化,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三是要以标准规则国际对接作为促进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以加快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创新基地和自由港特征经济特区为契机,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等方面,加强与"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和对台的交流合作,提高经济竞争力。四是要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责,统筹安全与发展,着力在风险监测、预警分析、精准监管和应急处置等关键环节,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安全监管,狠抓责任落实,把"四个最严"落到实处,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五是要以系统性监管作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更好地统筹产品与服务市场、线上与线下市场、国内与国际市场等各类市场,统筹"双随机、一公开"和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等各种方式,统筹智慧监管、综合监管、社会共治等各种手段,统筹推进综合执法、事业单位改革形成改革合力,实现市场监管工作行稳致远。

(三)强化担当作为,高水平筑牢新发展基础

新发展阶段赋予我们新使命,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新作为。机构改革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团结、融合、严管、厚爱"理念,提振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发挥出了厦门市场监管的整体优势,基本达到市委市政府的预期要求。但与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仍有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担当作为,全面履职尽责。首先,要乐于担当。"乐"源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市场监管工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要始终牢记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为厦门的市民群众服务。只有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为什么工作"、"为谁工作"问题,才能做到大事难事面前不等不靠不推诿,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千方百计地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疑难杂症,在担当奉献中收获成就和享受快乐。其次,要敢于担当。"敢"的底气来源于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市局、区局党组要切实担负起责任,要有"跳起摸高摘桃子"的决心,围绕"争取最好的业绩,拿出最亮丽的绩效"来主动谋划工作,抓好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来源于过硬的能力素质,要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在"干什么、学什么"的基础上,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进行系统性培训,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履职能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降低履职风险;来源于鲜明的用人导向,要让全系统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工作,让善于跳起摸高的干部在更高的平台上摘桃子,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容错纠错机制,而且今后这样的激励导向一定会成为常态。再则,要善于担当。担当作为要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围绕着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在复杂局面和多重考验中把握平衡、推进工作。要善于抓统筹协调,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尤其是防控重点转入"人物同防"后,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就成为当前我局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全链条、可追溯、一体化管理的要求,继续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在此基础上将市场监管的各项工作往前推进。要善于抓风险排查,要增强政治性、敏锐性,把握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变化态势,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发展趋势,群众和舆情关注的热点,及时调整监管重点,主动排查可能形成和积累的风险,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要让监管职责变成监管风险。要善于抓基层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全局工作的落实。要向基层赋能,加强上级机关对基层的业务指导,不能只下派任务而没有具体指导;面对突发事件和重大疑难问题不缺位、不失声,避免基层单打独斗;扩大面向基层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参与;将机关基层轮岗轮训、混岗实战常态化。要善于抓科技赋能,加速建设统一的智慧市监系统,用数据打破条线本位和业务藩篱,深化融合,让全系统用同一双眼睛看问题、同一把标尺量成效,真正实现各业务条线之间的业务协作和综合监管,提高市场监管效能。

三、奋力作为促发展,全面推进20XX年市场监管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做好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工作意义重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着力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实现市场准入更加便捷、知识产权保护更加高效、市场竞争更加公平、质量提升体系更加完备、市场安全监管更加到位、市场秩序更加有序,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XX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是全面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之年。我局要突出抓好四条主线工作、四项阶段性重点任务和一个基础建设。

(一)抓住"四条主线",努力推动整体工作上新台阶

1.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去年秋冬季以来,国内多地接连出现"物传人"病例,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我们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以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为重点,以更严更实举措严防严控疫情风险。一是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可追溯一体化管理。强化动态排查,持续做好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冷库动态监测管理,实时掌握关键信息底数;强化入厦源头管控,完善全渠道入厦申报,推进集中监管仓提速扩容增效,确保所有入厦进口冷链食品全部纳入管理,实现"一口申报、一码通行";强化全链条闭环管控,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如实上传追溯信息,落实预防性全面消毒、加强物品环境人员防控等主体责任,对不履行防控责任的,依法严肃查处。二是全力支持各类防疫物资的市场供应。继续开通防疫用品应急审批绿色通道,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相关药品、疫苗研发和口罩、护目镜、消毒液等各类防疫物资用品的市场供应。三是加强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管。持续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的监管,坚决防止质量不合格和标签瑕疵产品流入市场、出口国外;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防疫用品质量安全。四是压实农贸市场常态化防控措施。督促市场开办单位按标准对市场环境开展清理、入场查验、定期消杀工作;加强野生动物市场监管,全面禁止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推行活禽集中屠宰,岛内和岛外主城区禽类白条上市,农贸市场禁止活禽宰杀。五是及时处理疫情防控相关的各类投诉,全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六是督促落实发热药品零售登记报告,确保及早发现及时处置。七是严查疫情防控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重点关注研究网络销售、同城快送等业态的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八是毫不放松抓好内部防控,加强人员自身防护,组织好疫苗接种,把系统内部各项防控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抓到位。

2.全力以赴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持续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负担,加快打造营商成本的"洼地"和投资创业的"高地"。一是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在全市复制推广"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动态调整"多证合一"改革事项。推进食品、药品零售等经营许可改革,试点"一业一证"改革,扩大实行告知承诺事项范围。拓展"一件事一次办"范围至商事主体全生命周期。进一步简化示范文本,减少不合理重复提供的证明材料,压缩许可审批办理时限,增加即办件事项。承接好省局下放的食品相关产品审批事项,按照"强区放权"工作要求,重新梳理划分登记审批事权,鼓励窗口创新服务举措,在自贸区探索登记确认制、市场准入承诺即准营等改革。二是持续推进登记便利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窗口咨询导办、值班主任、否决报备等各项制度。增强全程电子化服务能力,实现四个"全覆盖",即:商事主体线上线下、PC端移动端办理渠道全覆盖;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生命周期全覆盖;人工与智能服务方式全覆盖;执照、发票、公章办理等服务功能全覆盖。深入推进注销便利化改革,缩减简易注销公告和注销登记时限;建立对接机制,协同法院推进破产便利化改革,方便破产企业重组或退出。三是统筹运用多种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以承诺方式获准进入的市场主体进行守诺核查,及时跟进监管措施,防止风险积累。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准确把握"四新"经济形态的交易模式和行为特点,继续完善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等制度,推动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落实总局"四个聚焦"要求,进一步强化信用监管,优化全市商事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功能,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公示和评价;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安全监管等重点领域,推动编制失信惩戒措施清单,依托全市联合惩戒平台强化联合惩戒力度;加强信用信息深度开发利用,发挥信用在消费和商业合作中的导向作用;完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机制,推进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强化分类结果及风险预警在"双随机"抽查中的应用。四是加大稳企帮扶力度。持续推进各类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政策落地,完善配套措施。落实"为民办实事"要求,制定并落实全市农贸市场全面提升改造规划,推动完成全市46个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公示,指导企业完善信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在药品零售企业集约化经营、非处方药布点销售、简化中药饮片存储条件认证等方面探索创新,服务药企发展。加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实施计量技术特派员驻企服务机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计量测试难题。扎实开展中小企业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运用知识产权质押和股权质押登记,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继续对价格矛盾较突出、企业反映较强烈的领域,持续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整治,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千方百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加快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创新基地为契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质量强市战略和标准化战略,积极服务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增强竞争优势,奋力助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科学合理制订全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和2035年知识产权发展远景规划,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顶层设计。建立与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相匹配的知识产权创新体系。着力推进设立中国(厦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和厦门临夏知识产权经济协作区建设,探索厦门知识产权商城、两岸知识产权银行项目建设。通过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商标品牌经济等,推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贯彻落实《厦门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综合运用市场监管手段,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我市重点品牌企业的维权服务力度,探索完善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共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二是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向上争取支持我市建设金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创新示范基地,推进金砖国家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方面互通互认。密切与厦门大学市校合作,打造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提升技术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完善质量激励机制和政策协同体系,解决一批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升重点行业质量整体水平。三是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落实市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进一步实施标准化战略意见》,加强地方标准管理,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研究出台有关政策加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管理,支持企业开展对标达标和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鼓励标准化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以服务两岸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为重点,高标准建设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构建"厦台行业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在重点领域开展两岸标准合作等,促进两岸行业标准共通。

4.着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聚焦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好风险防范,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营造公平竞争、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一是消费维权要常抓不懈。积极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及时发布消费预警提示,分步推进消费投诉公示工作,推进落实经营者首负责任和赔偿先付制度,引导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加强重点商圈消费维权网点建设,加快推进企业建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探索实施多方线上调解,提高商圈和企业消费纠纷自我处理和快速化解能力;突出重点行业问题和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优化完善12315工作体系,支持市区消委会发挥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安全监管要毫不放松。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和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防范区域性、行业性和系统性风险,守住安全底线。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推动落实《厦门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创建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XX-2022年)》以及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推进供厦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食品标准基础性保障作用,提升食品安全供给质量水平;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以食品生产小作坊安全评估、进口食品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保健食品行业等各类专项整治;加强抽检及结果运用,强化"一品一码"追溯、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隐患排查和闭环管理。加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突出重点品种,综合运用日常巡查、飞行抽查、抽查抽检等多种手段,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新冠疫苗的后续质量监管;继续做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NRA)评估迎检工作;持续实施失效药品回收,防止流入非法渠道,防范和化解药品安全风险。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实现设备网格化管理,夯实监管基础;发挥保险等市场化机制作用,不断深化电梯按需维保和检验检测的改革;继续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隐患排查,加强应急响应和实战演练,落实风险分类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的事故。强化生产和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统一监管,通过开展评价性抽查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大监督抽查和后处理的力度;选取符合辖区监管特点的产品制定重点产品监管清单,重点组织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持续组织电线电缆、水泥、危化品等重点工业质量安全的隐患排查;落实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和制造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加大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力度,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三是竞争政策实施要一以贯之。坚决贯彻总局的决策部署,按照支持和规范、治果和治因、监管执法和制度设计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加大对平台经济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通过约谈、政策宣传等方式指导辖区平台电商企业合法规范发展。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抽查、重大政策措施会审、举报和回应等机制,统筹做好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试点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行动,持续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注重从电商等重点领域挖掘问题线索,进一步加大打击传销力度。总结、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四是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要严厉打击。根据全国和福建省"双打"工作部署,牵头组织全市31个市直单位,突出制售源头和重点流通环节,进一步加大网络市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重点市场监管,强化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行政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违法行为。五是重点领域监管执法要不断加强。探索建设网络交易市场业务监管感知系统,全面推行厦门移动电商监管系统,扎实开展网络市场监管"网剑行动",整治网络市场突出问题,持续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进一步加大《广告法》宣传力度,加强传统媒体广告监测,落实媒体信用评分制度;运用移动端互联网广告监测平台,推进互联网广告监管工作;充分发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部门联席会议作用,强化医药、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广告监管,严厉打击利用重大政治活动进行商业炒作的违法行为。围绕电子计价秤、加油机等重点民生器具强化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计量欺诈行为。对重点、热点领域和行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抽查,对于首次通过认证的获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进一步加强认证与检验检测领域监管。开展全市重点行业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治,加强合同监管执法。加强教育、医疗、药品、生活必需品等领域的价格监管,开展行业协会违法违规收费专项清理,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二)突出"四项任务",全力确保阶段性目标争先出彩

1.高标准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创城工作起步于厦门,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一把手"主抓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推进,要求我们必须以优异的成绩摘得这块"金字招牌"。今年三四月份将迎来国家验收,在冲刺阶段要重点落实以下几项工作:要树立正确的创城观。以创城为契机,主动破解顽疾性问题,将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市食品安全水平。要全面落实问题整改。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提升方案,举一反三,做到整改没有漏项不留死角,实现全面对标提升。要滚动开展明查暗访。各区要对照评价细则对明查点实施任务包干,确保推出水平过硬的明查点,坚决做好验收"必答题"。市食安办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暗访,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定期通报,督促整改。要全方位宣传发动。以提升群众满意度、知晓度为目标,运用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各类平台,通过制作短视频、张贴海报、播放广告等形式加大宣传,同时精心策划并公布一批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典型案例。要统筹推进创城工作。各区局要主动与区委区政府、镇街对接,积极争取支持,统筹多方力量,整体推进创建工作。

2.高水平建设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市场监管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要充分发挥先进科技在特种设备日常监管的作用,将全市所有的特种设备全部纳入信息化监管系统,尽一切可能做到动态监管。这项工作要于今年上半年完成。要推进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对平台功能进行及时调整完善;建立起辖区内特种设备动态的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动态;将省局监管平台、我市商事主体登记平台等多平台打通,归集特种设备及相关单位的数据信息,加大数据的分析运用,实现"一键查"和"一网查"。要积极探索电梯等特种设备应用远程监控,推进智慧监管,提高设备安全管理、维护保养水平。要制定设备添置配备计划,以处、科、所为单位,为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单位配备移动执法终端,以满足特种设备移动监管需求,并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3.高起点推进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机构建设。继续推动市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加挂厦门市医疗器械检测研究中心)异地扩建和整体建设,搭建基础研究、动物实验、检验检测等全链条技术服务平台,为质量安全监管和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要明确思路,争取尽快立项。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政策配套"思路,加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加快筹备,推动立项。要加强协调,争取多方支持。继续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市财政局、市科技局、海沧区等单位汇报和协调,在政策措施、场地选址、资金保障等方面取得支持。要对标先进,高起点推进建设。要对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优化项目规划和功能布局,采取现代化的设计和施工方式,针对我市产业发展急需,启动建设8类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并新建或扩建食品、生物制品、化妆品、生物安全评价等实验室。

4.高质量完成商事主体年报工作。要把督促商事主体年报作为一项基础性、全面性的监管工作,做到在年报中监管,在监管中年报。要善用"加法",健全完善年报工作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工作通报制度和工作专班制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继续加强与税务、统计、商务、人社、海关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协作,协调沟通社团组织、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年报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商事主体有效联系方式的采集和运用,通过群发短信、上门催办、发放告知书、分行业组织引导等方法实施点对点催报,做到每一片区都有人管、每一户企业都有人抓。要做好"减法",继续开展失联企业清理,制定下发撤销商事登记相关文件,严厉打击冒用他人信息及虚假地址等骗取登记的违法行为,减少年报统计基数,降低监管风险,净化市场环境。

(三)夯实"一个基础",切实保障各项工作协同高效推进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理论武装,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党建品牌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切实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抓好上级检查巡察问题整改工作,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系列活动,修订完善规章制度,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组织开展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对标对表继续深化文明创建。扎实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突出学用结合,深入调查研究、强化督办问效,切实提升活动实效。持续推进作风效能建设,针对损害群众利益、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系统性的专项整治,坚决纠治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各级实施细则,持续深化"1+X"专项整治。更加主动地支持驻局纪检组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更加自觉接受监督,要习惯于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加强"小个专"党组织队伍建设,做到应建则建,扩大"小个专"非公经济领域党组织覆盖面。

2.全力抓好履职能力建设。严格政治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制定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扬正气、走正道,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队伍。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按照"化零为整"的培训工作思路,突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特种设备监管等工作实际,继续合理安排业务板块进行干部轮训;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检验技术人员驻所制度,推进食药等检查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突出"关爱基层,倾向一线"的导向,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特别是在职级晋升和干部选任等适当向基层倾斜,形成机关、基层双向交流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政务、效能、绩效督查和纪律检查,推动党内监督与行政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3.不断夯实法治保障基础。推进《厦门经济特区农贸市场条例》立法工作,为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管理、保证食用农产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执法办案规则,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监督、纠错作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推动法律适用和有关裁量标准的统一;继续发挥法律顾问团队和系统公职律师作用,破解执法难题,提高决策水平。

4.着力推进智慧监管工程。全面实现注册审批业务全程电子化及延伸应用,开展情景式导航、秒批秒办和证照联办等应用建设,深入推进便民服务智能化。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快检业务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食品安全抽检系统,强化核查处置和抽检数据分析。推进网络监管主动感知手段建设,积极推进远程监管应用,让数据流动代替执法人员跑动,加强社会共治和企业自律,提高监管效能。深化大数据分析应用,对全局业务工作概览、统计分析、预警监测、工作动态等进行直观展现,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5.不断深化综合执法改革。一方面,加强内部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整合精简市局机关和市场监管所执法队伍,做大做实做强区局机关执法力量,形成"橄榄形"执法队伍。建立统一指挥、跨区域协作、整体联动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以群众关切、监管压力大的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医药、进口冷链食品、利用领导肖像营销、网络传销等领域为重点,选准切入点,重拳出击,强化大要案查办力度,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做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震慑几年。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以岛外四个区为试点,将市级层面跨部门综合执法成功经验复制推广至区级层面,着力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