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部门领导、经济专家2022年上半年公开发表的讲话文章-215篇(第266/280页)
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产业转型的政策优势、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不仅让戈壁滩养好牛产好奶,也让奶产业链韧性十足,成为古浪县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
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群众福祉。陈霞霞在金宇浩睿公司牧场上班一年多时间,凭着过去的养殖经验,很快成为公司饲养奶牛的行家里手,每月工资5000多元。她笑着说:"收入高、环境好、离家近,大家伙工作起来干劲十足。"
只有群众见到了产业发展的实惠,发展起来才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武威市持之以恒培育发展"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数字信息以及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培育引进吸纳就业能力强、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让更多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来自产业发展的红利。
强项目厚植动力
青岛啤酒武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流水线。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甘曜毓
伊利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一期建成投产,"1+N"奶产业集群势头正劲,泰昆饲料、伊牧兰肉类加工、金世泰包装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加速生产......春天的武威,处处涌动着大建设、大发展的热潮。招商引资紧锣密鼓,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迈出奋进足音;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人声鼎沸,抢工期、赶进度,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让人振奋。
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扭住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武威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保持大抓项目的力度,提升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资的能力,提高服务保障的水平,加快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做好"谋"的文章,加大"争"的力度。今年,武威市共谋划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248项,总投资达1386亿元。在项目投资建设中,各县区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时、势、度",自我加压、迎难而上,"跳起来摘桃子"。凉州区谋划储备重大项目204项,总投资740.17亿元;民勤县谋划储备重大项目110项,总投资342.03亿元;古浪县谋划储备重大项目134项,总投资173.83亿元;天祝县谋划储备重大项目168项,总投资190.4亿元。
抬"龙头"集聚优势
建设中的兰张三四线铁路武威段。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武威市委宣传部提供
园区是实现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载体。武威市坚持把园区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实际对各级各类工业园区进行整合优化、明确定位,推动园区发展步入健康发展轨道,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1年,武威市工业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00.43亿元、税收6.51亿元。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挥集聚优势,放大"洼地效应",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让园区这个龙头真正抬起来。武威市按照每个县设立一个开发区(园区)和"一区一主导产业"的原则,"一园一策"加快培育"首位产业",推动要素向园区集聚、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群。
走进凉州工业园区北区光伏区,一块块整齐排列的"蓝板板"映入眼帘。很难想象,过去这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荒滩。
近年来,凉州工业园区紧盯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抓住武威市积极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精准园区定位,依托项目带动,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现如今,这里已入驻光伏发电企业12家,其中规上企业10家,实施光伏发电项目23个,建成并网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共767兆瓦,2021年发电量达10.22亿千瓦时,现已形成以中节能、甘电投为代表的光伏发电产业。
企业在保持大批量生产、高产值销售的背后,不止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不仅有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更有园区为企业提供的政策帮扶基础。"我们园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和清洁能源产业优势,不断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凉州工业园区工作人员朱巧玲说,园区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绿化品质的基础上,秉持"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按照"1名领导+1名干部,包抓1个项目"的服务模式,围绕战略发展、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企业管理、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等方面,为入园企业提供"项目管家""保姆式""一站式"服务。
重大项目压舱,工业园区孵化。目前,武威市已建成3个省级工业园区和4个市级工业园区。2021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69.22%,上缴税金6.51亿元,占规上工业税收的66.72%。武威各类工业园区在项目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支撑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入驻工业企业达509家。
五寨:十项举措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忻州市政府
五寨县按照"示范引领、重点扶持、全面提质"的总体思路,狠抓十项举措,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力争今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比2021年翻一番,总量达到1亿元。
一是抓好示范引领。按照"先易后难,示范引领,逐步推开"的工作方针,每个乡镇选取不少于3个村作为示范村进行重点指导扶持,做到示范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为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开好头、领好路。
二是完善运管机制。建立健全章程统一审核、资源统一评估、项目统一论证、收益统一规范、财务统一管理等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农业保险、价格补贴、保底收购等方式,严密防范项目经营风险。涉及农村集体经济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
三是成立服务平台。坚持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生产,创建全县现代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引导村集体采取委托经营、入股等方式,将集体土地、集体资产、财政扶持资金等集体资产统一纳入产权交易平台,形成"国有平台公司+N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抱团发展模式进行集中商业运作,逐步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安排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项目资助等方式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将整合资金的20%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项目发展。
五是突出人才支撑。积极从本土产业大户、优秀企业家、职业农民、回乡大学生、农技人员、乡镇包村干部、到村任职的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第一书记,从驻村工作队员中选聘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
六是开展结对兴村。实行县级领导包乡联村制度,包乡镇县领导每人至少联系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合现有产业基础、潜在发展优势等,认真分析研究,帮助解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