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者”专题研讨发言4篇(第2/2页)
锚定党中央擘划的宏伟蓝图,观大势、谋全局、抓大事,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增强斗争精神,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国之大者"作为高频词,频频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报告中,充分表明其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心之所系"国之大者",并千嘱万呼各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和广大青年一代,要心怀"国之大者"。很显然,"国之大者"是指关乎党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使命、大方向、大格局、大利益、大战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最核心、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从价值层面、理论层面以及实践层面上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具有深刻的内涵。
从价值层面上看,"国之大者"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国之大者"。
从理论层面上看,"国之大者"就是"理论之树常青",即从中华文明50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多年、鸦片战争以来180多年、新中国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交汇、融合、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新时代问题为战略导向,将理论和实践、思想和政策、中国和世界相互贯通,科学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基本问题。"国之大者"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完整具体的方针政策和科学思想工作方法,揭示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迈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规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代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全面系统地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因而,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就是当代的"国之大者"。
从实践层面上看,"国之大者"就是"行胜于言,实干兴邦"。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站稳人民立场,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把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担负起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二是重在落实,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任务一经确定,就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推进,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三是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把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成绩。
二、"国之大者"鲜明的时代指向
在中国历代文献中,与"国之大者"相近的表述有"国之大事""国之大计""国之大务""国之大权"等。最早记载的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国家的祭祀和军政是"国之大者"。每个历史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社会环境,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应对不同的矛盾和冲突,因而自然便会形成特定的"国之大者"。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国之大者"都是治国理政的一大核心主题,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指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之大者"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将中华民族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之大者"则是消灭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站起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之大者"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使中华民族富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之大者"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当前,在百年的接续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交汇下,"国之大者"
要从容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迈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三、如何做到始终心怀"国之大者"
心怀"国之大者",绝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知行合一的实践磨历、细照笃行的信念修炼、持续不断的自我革命。只有心怀"国之大者"不懈怠,才能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动摇。
第一,树立共产主义崇高信念和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一个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九死一生、历经磨难而生机勃勃,靠的就是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动摇。理想信念是滋养广大党员干部心怀"国之大者"的政治灵魂,是保障"国之大者"行稳致远的精神支柱。丧失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私心杂念丛生,在遇到挫折、陷入低谷时,往往经不起风吹浪打甚至临阵脱逃。因此,理想信念绝不能只讲在口头上、写在文章里,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血脉中、嵌在灵魂里,一辈子坚信坚守、常修常炼。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体现党员干部的思想格局和认识高度。心怀"国之大者",就要有"大格局""大气派",始终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方法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就要着眼于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大方向""大战略",高瞻远瞩地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基本方向,辩证分析和科学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树立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对"国之大者"了然于心、心中有数,立足大局、统揽全局,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大势谋大事,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在解决冲突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才能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频共振,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际行动中,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保持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进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第三,锤炼政治担当。"担当"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也是职责和价值所在,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责任观、实践观。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强调责任担当,时刻胸怀忧党、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善于把远大目标、奋斗纲领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密结合起来。"现在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政治敏锐性不高,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对'国之大者'不关心,对政治要求、政治规矩、政治纪律不上心,对各种问题的政治危害性不走心,对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不用心,讲政治还没有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担当和作为是浑然一体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务艰巨、工作繁重,要作为就要有担当,不担当就没有作为,因此要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在脚下,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是因为这是人民的期望、改革的要求、历史的传承、使命的责任。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够做到直面矛盾、勇于挑战、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折腾、不反复,把工作落到实处,把蓝图变成现实,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成就。
第四,常怀敬畏之心。心存敬畏是共产党人心怀"国之大者"的态度,更是共产党人心怀"国之大者"的规矩和底线。古人说,人有所畏,其家必和;官有所畏,其政必兴;事有所畏,其业必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领导干部必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对规矩、纪律和底线有敬畏之心,做到讲规矩、守纪律、保底线。心怀"国之大者",一要敬畏人民,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敬畏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江山才能守得住、立得牢;二要敬畏党纪国法,党员干部要把党纪国法挺在前面,作为"紧箍咒""护身符""金钟罩",时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用党纪国法来规范手中的权力;三要敬畏权力,因为不管小权还是大权,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公权而不是为个人谋私利的工具,如果不敬畏权力,就会走偏路、入斜道,作风飘浮。总之,要以敬畏之心心怀"国之大者",让守纪律、讲规矩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常态。
第五,永葆斗争精神。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队伍,如果失去了斗争意志,就会丧失希望、没有战斗力;相反,如果斗争意识强烈,就能衍生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战斗力。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因此,在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原则问题上,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要丢掉幻想、敢于斗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人民是崇尚正义、不畏强暴的人民,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民族。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员干部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了然于胸,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眼光、政治能力、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为"让人民生活幸福"不懈努力奋斗。
更多资料请联系群主QQ215425891,网站www.sucai198.com每日更新海量写作素材,避免熬夜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