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刚才,XX同志解读了《关于实施"两个集中",加快XX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XX同志解读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市教育局、XX区、XX市、XX县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要相互借鉴、共同提升。下面,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我强调六点意见:
一、坚持教育优先,建设教育强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XX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了系统部署,突出了新时代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在今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为新征程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两个确保",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放在"十大战略"之首,全力建设教育强省。对此,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结合XX实际,全面、准确、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加快XX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近年来,全市上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市普通高考质量持续高位增长,今年全省理科第一名再次花落XX;学前毛入园率、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担当奉献,得益于全市广大人民教师的无私奉献,得益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敢于担当、积极作为,2022年市教育局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到,当前XX建设教育强市还存在不少突出短板和问题,比如:优质资源供给不足,"择校热""大班额''问题仍很突出;教育发展不均衡,"城镇挤""乡村弱"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教育"放管服"改革不到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满足不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部分地区在高考质量方面仍比较落后,还有一些学校和地区没有正确处理好升学率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真正在教育理念和行动上体现出来,等等。对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制定举措,尽快加以解决,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教育兴则城市兴,教育强则城市强。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时代需要,是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千万XX人民关切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建设栋梁之材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跳出教育看教育、提高站位谋教育、立足全局抓教育、放眼长远办教育,围绕促进XX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教育高地、教育名地,培养更多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年人才,加快推动XX副中心城市建设!
二、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育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下功夫"的要求,努力培养更多立志报国、全面发展、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要讲好用好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七届市委第五轮巡察反馈情况看,有一些学校存在不重视、思政教师少且素质不高、教学水平低等问题,有的甚至是触目惊心!对此,必须站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把讲好用好思政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师资配备、课程构建、教法创新等方面着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要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求,配齐配强思政课专职教师,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要严格执行国家德育课程计划,加快德育课程的载体创新、方式创新与手段创新,打造更多兼具解释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思政示范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真正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要守好育人主阵地。当前,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我渗透不断加剧,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各种错误思想就会占领。这方面,我们决不能听之任之,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决不能让下一代长成"病树""歪树"!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健全风险隐患排查处置机制,坚决守牢学校意识形态主阵地,坚决防止各类错误思想在校园抢滩登陆,坚决阻断宗教在学校的非法传播渗透,确保教育领域意识形态网上网下绝对干净、绝对安全!
三要打好德育组合拳。立德树人,德育为先。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强、三观尚未定型,面对"成长的烦恼",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同频共振、协同育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家风家教结合起来,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中传播信仰、传授真理、传递价值,引导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奉献社会。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大力弘扬张玉滚等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既能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又能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对师风失范行为,要划出红线底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三、坚持扩容提质,促进优质均衡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更加优质、更加公平、更有保障的教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要千方百计扩总量、提质量,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之间的差距,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温暖每一个家庭、照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一要稳妥推进"两集中推进"两集中",是促进教育均衡、维护教育公平的关键改革。目前,我市中小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缺生源,一些偏远地方甚至出现一人一班、一人一校的现象。这些教学点,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师资源严重浪费,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唯以保证,导致不少农村孩子一上学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城乡教育差距之大,令人心痛!当前,经过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我市淅川县、XX市率先探索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目前推进效果总体上是好的,这些都为我们推动"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县城集中"创造了条件。尤其是,今年省里已经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要求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人口较多的中心村,开工建设乡村寄宿制小学150所,其中我市32所,这与"两集中"工作高度契合!各县市区一定要结合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痛下决心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除服务半径(车程不超过20分钟)内生源充足、办学条件好、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教学点以外,其他小规模农村校点按政策全部撤并、集中到乡镇。这项工作,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一定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着眼未来、服从大局,积极稳妥推进,绝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交通区位、学生分布等客观条件,积极稳妥做好现有学校的"迁、留、并、改",未雨绸缪、统筹解决好校点如何并、撤并后的校舍如何用、富余出来的教师如何转、校车如何配、合并后学校师生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问题,坚决不能出现任何负面舆情,更不能因为合并学校而出现学生失学辍学等现象!由市教育局牵头,各县市区负责,在推动"两集中"的过程中,出台配套政策,与社会保障、教育救助等制度相结合,切实解决低保边缘户学生的入学等问题,通过改革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
二要扩大供给补短板。当前,中心城区"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除了城镇化加速演进等原因之外,主要原因还是学位供给不足、优质资源配置不均。我在中心城区学校调研时发现,一个教室里竟然坐了100多个孩子,老师怎么可能有精力兼顾到每一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样能够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下一步,要科学规划提容量。市教育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配合,高标准编制《XX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严格落实新规划建设住宅小区必须同步配建中小学幼儿园用地的刚性要求,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中小学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这项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定要把好关,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一定要着眼未来、负起责任,严格落实规划要求。要加快建设扩总量。各县市区要结合城市更新提质,加快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工程,每年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从根子上解决好学位供给矛盾。特别是中心城区,一定要解决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学位不足的问题。今年市一中新校区、市十三中七一路校区、市十五小邓禹路校区等重点项目要加快建设、早日使用,特别是一中新校区,今年秋期要建成投用。关于完全学校遗留工程问题,区里要拉出遗留问题清单、逐项解决到位;涉及合作办学的市区两级要理顺体制机制、拿出方案,今年年底前所有遗留工程全部清零!要盘活资源增变量。对中心城区行政事业单位腾退出来的办公用房,部分中职学校整合、普通高中外迁后的校舍,市机关事务中心和市教育局要提前做好规划,在优化布局、按需配置的前提下,优先用于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比如,新市委党校建成投用后,老市委党校要建设幼儿园或小学,绝不能再搞其他开发。同时,要扎实办好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等其他各类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要提升素质育人才。长期以来,很多学校都存在不抓德育、不抓体育、不抓艺术、不抓劳动,只抓智育、只抓"尖子生"的不良倾向,忽视了学生的长久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的学生家长、社会公民、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专家、专业技术人才,我们一定要着眼长远,正确处理素质教育和升学率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有机统一,关键要在抓好升学率的同时,突出特色,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德能正其身、才能胜其任、言能达其意、体能担起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素质教育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特长。第二,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第三,素质教育是尊重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教育,而不是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第四,素质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让学生具备就业、生活等多种能力。第五,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我们的素质教育工作做得不好,除了教育理念出了问题以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没有跟上也是重要原因。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每位家长都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谈吐文明、以身作则,学生自然就会效仿。由市妇联牵头,开展好家庭教育,培育良好家风。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老师,社会的每一处都是课堂。XX的校外教育、社会教育、研学教育开展得远远不够。要建立健全研学制度,探索把汉画馆、解放广场、XX岗、医圣文化园等场所作为研学基地,同时建好用好青少年宫,让学生经常接受校外教育。素质教育是一门重大课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研究,把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全过程,处理好素质教育和升学率的关系,既下功夫抓好素质教育,又用实招稳步提高升学率,决不能顾此失彼!
四、坚持产教融合,服务发展大局
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也是衡量一个地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多次讲,学校要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特别是地市一级,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同企业走得越近、与产业结合得越紧,协同创新能力就越强,产业发展后劲就越足,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就越大。要抢抓国、省支持XX创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重大机遇,紧扣我市"5+N"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制造业发展"553"工程和21个重点产业链,统筹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速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就业"六业联动",全面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一方面,职业教育要协同融合。目前,制约我市中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还是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对口。一方面,学生不愿上职业教育,这说明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不强、就业质量不高、吸引力不足,专业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不高,无论是家长层面,还是学生本人,宁愿上一个很难就业的本科院校,也不愿意上职业院校。另一方面,企业急需的大量熟练工人招不来,这说明职业教育的精准性、时效性以及社会重视程度都亟待提升!建强副中心,最重要最基础的支撑是产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技能人才储备,产业就不可能做大做强,我们必须下大气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推动就业观念转变,支持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有学校能扩容的要扩容,不该合并的不能随意合并,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在招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时,也可以允许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报考。这方面,浙江平湖市在参考德国经验基础上创新探索的"双元六共"产业工人培训标准范式,有效破解了校企协同联动育人方面的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由市人社局牵头,研究借鉴平湖的经验做法,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通过"工学结合、校企交替"等形式,全方位提升我市高技能产业工人培育质效,着力迅速破解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确保县县建成高标准职教中心,努力把市职教园区创成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区,加快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这里强调一项具体工作,目前全市每年有近4万名初中毕业生考不上高中、职业院校,但又没有达到就业年龄,这会造成重大社会问题。各县市区、特别是中心城区,要认真研究,拿出具体方案,尽快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