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教育大会上的讲话1(第2/2页)
围绕上述目标,我重点强调三个方面:
第一,要一体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见行见效。教育综合改革必须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抓好高中这个龙头,深化"组团式"帮扶、集团化办学等,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促进小学初中优质均衡发展,让孩子都能上、就近上幼儿园,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必须树牢系统思维、闭环思维,把各阶段教育统筹衔接起来一体抓。一是学前教育要普及普惠。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和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2025年重点提质量,实现公办幼儿占比达60%以上。加强素质教育,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创建一批"艺体特色学校",打造体育精品赛事,推动体教融合发展,全面提高育人水平。二是高中教育要培优提质。积极完善合作办学机制,依托海亮教育资源加强教师培训,加大新高考经验成果在〔...〕的赋能运用,增强师生及家长的信心,提高〔...〕一中竞争力。三是职业教育要提升质量。主动融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局,围绕现代农业、现代种业的发展,实施好县职业高级中学产教融合示范教育基地项目建设和"一院两基地"建设,探索促进初中学业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和普职融通发展的新途径。
第二,要着力深化教育发展融合创新驱动。一是以创新发展理念定位学校发展。面对全国全省全州深化教育改革的大势,我们要提高标准、拓宽视野,跳出〔...〕看教育,既跳起来"摘桃子"又要能摘到桃子,赓续大塘子改革创新精神,破除"坐井观天"的狭隘视野,知不足而精进。拿出〔...〕人民修建东山大沟的精神,敢于动真碰硬。比如,〔...〕一中是全县唯一一所高中,我们比教学质量、比"尖子生",一定要站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大局中来审视,敢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把〔...〕的教育抓出特色、办出风格。二是以优化学生评价构建育人新格局。要坚持育人为本,不断完善符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全面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要遵循规律,不能急功近利,不然一定会出大问题。要做到点上开花、面上提升。既要注重培养清华、北大等拔尖生,也要聚焦普通高考一本上线率,下大力气、花大心思让更多学生冲刺600分。要坚持龙头牵引、优质均衡。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也是人民群众评价教育质量的度量衡。要牵住龙头,倒逼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教育提质。当然,不能唯"分数论",要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劳优质均衡发展。要建立健全"大思政课"建设机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咱们〔...〕的思政课是有基础,有经验的,争取用一年时间,打造全省中小学思政课〔...〕品牌。要坚持产教融合,一体化办学。要围绕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打造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引入企业盘活〔...〕县能禹完小、大沟完小等闲置校舍资产。采用校企合作模式营运〔...〕职业高级中学产教融合教学基地高标准种植大棚项目,实行"总校+分校"模式推动〔...〕种业产业学院建设,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三是以完善教师评价激发队伍活力。目前,我县各学校还存在高级职称教师、名师不多,师资调配不均衡,工作激励机制不健全,年轻干部不愿意担任中层班子等现象,这些都是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创新遇到的瓶颈问题。县委教育工委、县教育体育局、各类学校要围绕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堵点、痛点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校园管理、学生竞赛、教学科研、人才招引、教师流动等为切入点,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不断健全完善教育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要培育建强师资队伍夯基固本。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有一批好班主任,就有一个个温暖如家的班集体。有一群好老师,就有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一要培强名校长队伍。坚持内培和外引结合,培育讲政治、懂教育、爱学校的好校长,健全后备校(园)长人才库。二要培强名班主任队伍。班主任责任很大、担子很重,既要管班级、管学生,还要管教学、管成绩。要给予班主任更多关心、关爱,在聘任机制、素养提升、平台搭建、待遇表彰、学习培训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引导更多优秀年轻教师加入班主任队伍。三要培强名教师队伍。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县教育体育局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要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
同志们,抓今天〔...〕的教育,就是抓〔...〕未来的发展。〔...〕要发展,教育必须走在前。我们要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高质量教育厚植人民幸福安康之基,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