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就是做好接下来的省级实地核查准备工作。我市虽无扶贫开发任务,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政治责任,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当前,省检在即,这是一场检验政治站位、工作作风和落实能力的"大考"。能否在这场"翻身仗"中取得优异成绩,直接关系到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下面,我围绕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责任压实、夯实基础工作三个方面,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以"政治三力"筑牢迎检思想根基
第一,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强化政治判断力。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今年是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我市虽未承担扶贫任务,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有短板、低收入群体增收压力等问题仍然存在。省检的核心是检验我们是否将脱贫攻坚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是否真正落实好防返贫监测帮扶,解决好"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隐患。因此,各乡镇、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到:迎检不是"走过场",而是检验我们是否将"两个维护"融入具体实践的试金石。
第二,要准确把握工作定位,提升政治领悟力。当前,部分干部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无扶贫任务就无需重视",二是"惯性思维导致行动迟缓"。这两种思想必须坚决破除。中央明确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覆盖所有农村地区,而不仅仅是原贫困县。例如,我市部分偏远村在"三保障"、饮水安全、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个别群众因病、因灾致贫返贫风险尚未完全消除。这些问题一旦在省检中被发现,将直接影响全市工作大局。因此,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巩固脱贫成果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抓实抓细。
第三,要锚定目标主动作为,增强政治执行力。刚才〔...〕局长通报了2024年10月省"一链三单"实地核查我市〔...〕村、〔...〕村反馈的问题,以及2月本级督导发现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均体现了我市各乡镇街道工作依然存在短板,所以,在座的各位同志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对照省实地核查的指标逐项梳理,特别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群众满意度等核心内容,做到"三个清零":问题排查清零、整改落实清零、风险隐患清零。
二、加强责任落实,以"二个优化"凝聚迎检合力
近期,中央和省委多次强调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所以在做好省级实地核查准备工作的同时,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坚持"全市一盘棋",做到既责任分明,又协同联动,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优化责任分工,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市级层面抓统筹。市农业农村局要发挥牵头作用,对照省实地核查标准,系统梳理任务清单,统筹整合卫健、教育、住建等行业部门资源,避免多头重复布置任务。例如,对"两不愁三保障"指标,要建立"一次入户、多方联查"机制,避免增加基层填表报数负担。
2.乡镇层面强执行。各乡镇街道要落实属地责任,但绝不能搞"层层加码"。分管同志要厘清工作职责(如入户安排,后勤保障、资料整理、业务培训等),及时向主要领导报告,并抓好落实,要下沉一线,与村干部共同排查问题、化解矛盾,做到"指导不指挥、帮忙不添乱"。
3.村级层面重实效。村"两委"干部要把精力放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坚决杜绝"迎检留痕主义"。例如,档案资料能共享的不得重复填报,能线上核验的不得要求纸质证明,切实为村级组织腾出更多抓落实的时间。
第二,优化督导方式,强化"精准指导、动态跟踪"的服务保障。
无论是市农业农村局对乡镇街道,还是乡镇街道对所辖村的督导检查要贯彻中央为基层减负精神,做到"三转变":
1.从"查台账"向"看实效"转变。要直奔现场、直插一线,重点看群众住房是否安全、饮水是否达标、政策是否落实,少看"表格漂亮不漂亮",多看"问题解决没解决"。
2.从"找问题"向"送方法"转变。对发现的短板,行业部门要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基层制定整改措施。例如,卫健、医保、残联等政策落实部门,要及时下沉一线,现场解决慢性病签约服务不到位问题;住建局、农业农村局要对基层发现的房屋问题、改厕问题现场指导到位,切实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3.从"事后问责"向"过程管控"转变。针对此次备查工作过程当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各乡镇街道要及时向市农业农村局沟通,市农业农村局对收集的问题,要及时交办至各行业部门,要切实对苗头性问题提前预警,避免小隐患拖成大问题,把问题隐患消灭在实地核查之前。(前期,市农业农村局也召集了相关部门对监测对象的政策享受落实情况进行了数据比对,其中涉及到医保、卫健、民政方面的问题,各行业部门还要进一步做好整改销号,并及时告知相关乡镇街道,做到互通有无、信息共享)
三、夯实基础工作,以"三个聚焦"提升迎检质效
第一,聚焦动态监测,筑牢防返贫防线。
要更加严格落实"一键报贫"机制,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重点抓好三项举措:
三项举措:
一是加强入户走访。近期要组织镇村干部进行入户走访,明确询问事项、每户责任到人,确保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到位。二是做好预警筛查。对2024年度的所有预警线索户进行核查,尤其是多重预警的户(大病预警+新增低保),要详细了解家庭刚性支出、收入来源、劳动力状况,符合监测对象条件的及时纳入。三是发挥网格效能。进一步对网格员进行强调、培训,对于网格员反映的困难农户情况,要及时组织入户进行核查。发挥好"末梢神经"作用。
第二,聚焦基础台账,确保账实相符。
各乡镇街道要对照省实地核查标准,做到"三个规范":
1.档案规范:统一台账模板,逐户核对收入测算表、帮扶措施记录、政策享受清单,确保逻辑清晰、数据精准。
2.程序规范:严格履行监测对象识别、退出程序,杜绝"体外循环""应纳未纳"问题。
3.佐证规范:完善住房安全鉴定、水质检测报告、教育资助发放凭证等资料,做到"一问题一档案、一整改一销号"。尤其是23年考核反馈问题的整改相关资料,要切实避免"图片式整改"。
第三,聚焦群众满意,凝聚攻坚合力。
省检不仅要看"材料账",更要看"民心账"。各乡镇要开展"三个全覆盖"行动:
1.政策宣传全覆盖:要加强防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的发放,有效避免"一发了之"的情况存在,要重点对危房改造、厕所改造、低保转特困、教育资助、残疾人补贴等政策进行全方位宣传,确保知晓度、满意度"双提升"。
2.环境整治全覆盖:以重点人群户内、周边为重点,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
3.矛盾化解全覆盖:对群众反映的低保办理、宅基地纠纷等各类信访问题,限时办结反馈,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