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高质量评论解读汇编(162篇)(第15/44页)
中国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是世界上各种古老文明形态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界文明因为中华文明而绚丽多彩,中华文明因为世界文明而发展创新。中华文明中的"和合"文化、修身修心养德的传统、天下情怀、大同思想、天人合一理念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是在近代以来中国土壤中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义无反顾地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必然将这些文化因子发扬光大并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形成了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在一大纲领中郑重提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坚持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特别重视通过管党治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党在百年历程中形成、发展、巩固了丰富的自我革命思想成果,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接受人民监督等。
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xx周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领域中形成了丰富的精神谱系。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革命理想高于天,掌握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胸怀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坚持用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相结合,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察历史、观察世界、观察大势;坚持以实践观点和斗争精神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以社会革命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目的,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党员具有无私奉献和奋斗精神,把实现远大目标和近期目标统一起来。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初心如磐,使命如山。只有永葆初心,才能继续前行、不懈奋斗。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初心考验和使命磨练,接受了历史和人民评判。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用党的初心和使命映照全体共产党员、激励全体共产党员砥砺奋进的历史。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敢于牺牲和勇于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近代以来,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约有2000万,他们大多数是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委员与候补委员共170多人,42人牺牲,约占四分之一;政治局委员与候补委员共55人,15人牺牲,约占四分之一。中国共产党人愿意为人民和民族牺牲宝贵的生命,愿意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英勇斗争,归根结底是因为党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逆境顺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斗争意志体现在面对大事难事敢于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等方面。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由人民而立、因人民而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党性与人民性从来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党忠诚与对人民负责从来都是一致的。在百年大党的不平凡历程中,凡是把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对立起来的企图注定要失败,凡是脱离实际、脱离人民需要想问题、干事情注定会失败,凡是想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注定会失败。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始终落实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部活动之中。
在进行伟大斗争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靠伟大建党精神。启航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然而,前进之路必然有各种风险考验甚至会遇到惊涛骇浪,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体共产党人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在新时代开展斗争,在伟大斗争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斗争智慧、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
在建设伟大工程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思想定魂,理论定神,组织塑形。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发挥统领作用,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坚持把纪律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内在逻辑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许多特征,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反映了党与社会主义事业内在统一这个"本真"结论;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内在统一这个"本土"属性;党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统一这个"本来"定位。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紧密联系表明,党的命运与社会主义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党兴则社会主义兴,党强则社会主义强。同理,社会主义事业愈是发展壮大,党越是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以伟大建党精神凝神定向。
在实现伟大梦想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要把梦想变成现实,必须把人民组织起来、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起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统揽两个大局,立足于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从而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勇于自我革命,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党,是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政治保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征程上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明确要求。
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xx周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新的征程上,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层出不穷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党和人民的事业每前进一步,党的建设就要推进一步。新的征程上,必须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不断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党的力量源于组织,党的优势在于组织。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党,要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充分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作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和486万多个基层组织、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要抓好各级党组织党的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更加有力有效。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方针,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就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提供更坚实人才支撑。
奋斗未有穷期,赶考仍在路上。全党同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持之以恒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我们党就一定能永葆青春活力,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独立自主才能行稳致远
核心观点
●《决议》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便是独立自主、创新自立的意识,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党的十九届X中X会通过的《决议》从民族复兴的视角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总结了百年历史积累下来的十条经验。十条经验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十条经验中多条经验关乎中国共产党的独创性、自主性,比如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开拓创新等。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辟中国独特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精神品质。从中国共产党创立来看,新文化运动时期涌入中国的思潮纷纭繁杂,早期革命先驱经过不断比较、反复实验,在众多思潮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独立自主敢为天下先思想实践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在初创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知道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革命的重要性。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革命指明了方向。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基本如此。革命纲领清楚了,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偏颇。中国共产党刚成立,力量小,实力弱,理论准备也不充分,所以必须争取外援。中共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这个决定给初生的共产党争取了外援,但一定程度上又在组织上掣肘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发展。往后看,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不争领导权,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共产国际和苏俄的影响。在国民党"围追堵剿"下,中国共产党被逼上梁山,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从农村包围城市,走出一条不同于苏俄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对此,斯大林毫不理解,他曾言,"毛泽东是独特的人,独特的共产党人。他在农村活动,避开城市,对城市没有兴趣。"而正是这种不同于苏俄革命的"独特"革命道路,成就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情况,又如同革命之初,一切都是新的。当时一位外国记者问周恩来中国现在最缺什么,周恩来不假思索回答说缺经验。诚如周恩来所说,此时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思想、理论准备,甚至缺乏起码的经验。这种情况下,在革命问题上始终独立自主、坚持创新的毛泽东也不得不说,我们要老老实实学习苏联。当时的中国在经济、政治方面基本上照抄照搬苏联模式。追求独立自主的毛泽东对此并不满意,他后来批评说,"不管人家的文章正确不正确,中国人都听,都奉行,总是苏联第一。"独立自主意识潜在毛泽东内心深处,一旦有机会,他就会突破苏联模式,而苏共二十大提供了破除对苏联的迷信、开启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契机。尽管探索充满了曲折艰辛,但也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伴随着这些积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当中国敞开双臂迎接世界先进科技、先进文化时,邓小平始终保持一种以中国为基点的自觉与清醒。他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在这种思路引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实际出发,学习外国经验又不囿于外国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不囿于本本,实事求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积极进取,锐意改革,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而这些都是在中国人坚持独立创新下取得的。新时代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在建设主体上,坚持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在发展道路上,继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发展道路与模式是多样的,每个国家都要独立自主进行建设,世界因不同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绚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路选择,关键要符合国情,"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依据自己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决定。"如今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承担更大的担当与责任,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绽放出巨大活力与生机。
《决议》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便是独立自主、创新自立的意识,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相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独创性的道路,坚持独立自主,我们会越走越宽广,行稳致远!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xx教研部教授】
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为什么我国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012年11月17日,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扭转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现象,消除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一定要认清,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彰显着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历史担当。无论哪个领域、哪方面工作,无一不是从加强党的领导抓起,最终落脚在强化党的建设上,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艺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顺利推进。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中央鲜明提出,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党的十八届X中X会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这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郑重选择、必然选择,是党和国家之幸、人民之幸、中华民族之幸。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忠诚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从党中央制定一系列党内法规,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出明确规定,到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从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思想从严、监督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到坚持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从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到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理顺党的组织同其他组织的关系......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凸显,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从"十三五"圆满收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到新征程顺利开启,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展现出非凡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带领亿万人民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让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把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今天,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每一次国家科技奖励表彰,都记录着中国创新扎实的脚印,也用实践印证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无论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还是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或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
前不久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批批在科技创新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物、科研团队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一个个科技工作者用汗水和心血辛勤浇灌出的创新成果赢得国家奖励。科学大师和重大成果相互映照,折射出中国科技发展的不凡成绩,也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每一次国家科技奖励表彰,都记录着中国创新扎实的脚印,也用实践印证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有强大的制度优势,有持续壮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有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我们的创新底气更加充足,创新自信更加坚定,迸发出的创新动能将更加澎湃强劲。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无论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还是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或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奋斗者"号深潜万米......这些在自主创新中涌现的重大科技成果,蕴含着创新的智慧和活力,也凝结着创新的自信和志气。强大的信心和决心,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继续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实现更大跨越。
上一篇: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