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两会热评-28篇(第10/1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680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3分钟

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需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融合,一体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二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入示范引领、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元科技经费投入机制,体系化布局创新资源,加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健全鼓励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支持机制,提升科技投入效能。三是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创新价值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原则,建立与科研规律相适应、与科研类型相匹配的科技评价制度,充分发挥科技评价对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四是强化科研文化引领,加强科研诚信的引导和制度约束,营造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打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

实现财政在创新强国建设中的更大作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核心在于建设创新强国。从近几年的预算报告中可以看出,财政通过建机制、强力度、优结构,有力地支持了创新强国建设。

一是以制度建设提升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深化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促进财政科教文支出提质增效。

二是保持较强的支持力度。预算报告显示,2022年财政科教文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超过20%。事实上,2012至2021年连续十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都不低于4%。2022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3.5%,支持组建国家实验室,全力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防科技创新等资金需求;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突破万亿元,有力推动了科教文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保障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重点任务,不断优化财政科教文支出结构,补齐科教文事业发展短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报告显示,我国创新指数排名由2011年的第29名提升到2022年的第11名,表明我国创新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和回稳态势,但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财政收入增长力度不足,而财政支出刚性增长,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与此同时,社会领域支出存在经济性不强、产出难以准确衡量、投入效率不高等问题。在财政运行紧平衡态势短时间难以有效逆转的情况下,财政支持创新强国建设应转换思维,强化治理理念,从全局性、整体性上考虑财政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不断提升财政资金投入效能,为创新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大社会领域改革力度,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发展目标,转变支出增长挂钩理念。社会领域补短板应以深化改革为前提,通过支出增长挂钩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会影响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财政资源要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合理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是根据公共风险等级,确定财政资源的优先配置次序。建立公共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定期对经济社会领域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根据风险等级确定财政资源配置的优先次序,确保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和公共风险最小化,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是营造创新生态系统,提升科技创新效能。财政支出需要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益。政府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着力构建有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创新生态环境,释放创新主体活力。通过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积极搭建科研合作对接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高效化。在把握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上,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健全科技创新评价机制。

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要适应消费升级趋势,破除政策障碍,优化消费环境,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受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和新冠疫情冲击,我国居民消费趋弱,特别是购房意愿出现20多年来的首次大幅下降、主动去杠杆现象增多。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2023年我国经济复苏或将呈现"内需表现强、外需相对弱"的格局,内需表现值得期待,尤其是被疫情压抑已久的消费需求将得到一定释放。

今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策可在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通过稳就业、增收入政策扭转居民预期和信心,释放居民的超额储蓄,提振消费。信心修复是引导宏观经济供需正向循环的关键抓手,政策还需从改善居民预期、提振信心入手。持续关注居民消费需求数据,在回到合意水平之前,继续保持稳定就业形势、稳定收入信心的政策。财政政策方面,可通过发放消费券、完善最低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优化个人所得税制等方式改善居民收入预期,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配合货币政策提供充裕的流动性支撑。而且,这些政策宜尽早推出,从而减少"疤痕效应"的消极影响。

二是适时适度加大房地产需求端政策支持,聚焦居民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调整"认房又认贷"的认定方式,租购并举,适度提高贷款买房扣除标准,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适当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根据各地情况优化限价、限购、限售政策,促进居民购房意愿回升,进一步释放居民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潜力。

三是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转变消费场景,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4.72%,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6.7%,这意味着我国53.3%的人口仍是农民。当前,农民只是作为劳动力流入城市,其家庭人口难以跟随流动,农民的消费场景仍主要在农村,再怎么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政策效果也是有限的。只有将农民转变成市民,将其家庭的工作和生活逐步转入城市,消费场景才会发生改变,消费才会提高,从而在中长期持续扩大内需。因此,要大力推动农民的现代化,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破除农民身份的不平等,将农民及其家庭的消费场景转变到城市,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