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最新评论文章合集38篇(心得体会、研讨参考)(第4/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60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7分钟

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持续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上

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

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等的实施效果,将在下半年陆续显现。这不仅能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提高各类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传导效率,提升政策实施效果,而且将激发各类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经济稳步复苏再次证明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经

济社会秩序逐步全面恢复,经济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大局稳定。在疫情严重冲击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影响下取得这一系列成就难能可贵,再次证明了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根本保证。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采取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举措,赢得了抗击疫情的战略主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为复工复产和经济复苏提供了前提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充分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疫情、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在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果断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等8点要求;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这一系列科学研判和战略部署,把握住了我国经济重启时机,确保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保障疫情防控的效率和效果,保障复工复产快速顺利推进。我们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迅速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打通资金流、人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堵点与断点,成功实施全产业链复工复产,全面加速供应链复苏和供给侧恢复;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推动我国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为抵御各种外部冲击奠定坚实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

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不断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

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抵御各种外部冲击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较高的宏观储蓄率和居民储蓄水平为疫情防控和保持良好经济社会秩序提供了物质经济基础。二是健全的国内供应链、产业链和生产体系,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等,使我们有条件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三是近年来持续深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保证了我国金融市场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就能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新华网评: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不能丢

新华网

评论勤俭节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往今来,节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留下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历史警思。但曾几何时,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是惊人的,其背后存在重虚荣、讲攀比的"面子文化",也有着忽视环境和资源的不当认识,盲目跟风的从众心理,等等。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厉行勤俭节约,才能有效净化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需要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破旧立新的变革,树立新的价值观、生活观和消费观。生活条件越是改善,就越不能丢了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我们要坚决抵制生活奢靡、贪图享乐等不正之风,坚决杜绝花公款大手大脚现象,大力

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陋习,念好"浪费可耻"的紧箍咒,改变

"自己掏钱、丰俭由我"的错误观念,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节约一粒粮、一滴水、一度电,把节俭节约的理念落实到生产建设各领域、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使之固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新华网评:以更高质量发展

推动长三角"引擎"全速运转

新华网

评论高质量发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该地区加快推动一体化"主引擎"全速运转、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大格局中驶入"快车道"提供行动指南。

巨笔擘画,蓝图舒展谱新篇。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从中央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到明确"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从初步构建规划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到精雕细琢施工

落实的"工笔画"......一年多来,长三角紧抓历史机遇,着力打

破"一亩三分地"思维,以点带面加快一体化进程,战略实施成果已经显现。这片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4,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约占全国1/3,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投资约占全国1/3的热土,通过不断办好"共同的事"和"邻居的事",按下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快进键",以"龙头"之姿引领长江经济带巨龙舞动。

新姿绽放,江南盛景今胜昔。面对疫情冲击、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上海下好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先手棋"、抓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浙江发挥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等特色优势,江苏推进"六个一体化"制度创新,安徽快马加鞭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今日之长三角,外部挑战愈大、内部抱团愈紧、发展成色愈足,通过不断激活发展"增长极",扩大创新"朋友圈",构建开放"新高地",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精准衔接、相互赋能,以空前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奏响新时代区域协同发展的"大合奏"。

勇立潮头,同心实干聚合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是一日之功,我们要有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

的历史耐心,既要"俯身"干在当下,又要"抬头"谋划长远。

面向未来,长三角区域要充分发扬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进一步打开模式创新的"窗口",拉开制度改革的"大戏",在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增强欠发达区域发展动能、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夯实绿色发展基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方面,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合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勇当开路先锋。

大江奔涌千帆竞,风生水起逐浪高。以国家战略为指引,做好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具有强劲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长三角,必将向世界展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续写更大的高质量发展奇迹,在中国经济的大海中激发起更为澎湃的浪潮。

新华网评:以产业报国 以实业强国

新华网

评论产业实业

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革命年代实业兴国、救亡图存,建设时期勇挑重担、艰苦奋斗,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敢闯敢干、锐意进取,在抗震救灾、抗击疫情等重要时刻捐资捐物、奉献报国......一代代企业家脚踏实地、不尚空谈,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把深沉的家国情怀倾注在实实在在报效国家的行动中。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优秀企业的支撑,离不开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牢牢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肩负起以产业报国、以实业强国

的重任,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当代企业家一定能带领企业勇立

时代潮头,为实现国强民富作出更大贡献,在复兴伟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华网评:在创新之路上保持"领跑"姿态

新华网

评论创新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

之道在于创新。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涵,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新时代,企业家只有在创新之路上保持"领跑"姿态,持之以恒开拓进取、努力奋斗,才能开辟企业发展新境界。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创新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企业家谋创新就要敢于承担风险,发扬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和拼劲。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百业艰难,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企业家当以创新开路,把创新精神融入血液,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困境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企业家在市场经济大潮

中能否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创新这个竞争优势要发挥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涓涓细流就能汇成大海,点燃企业发展引擎,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创"见未来。

新华网评:以诚信守法赢得口碑

新华网

评论诚信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信用正成为个人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个人干事创业、社会高质高效运行的刚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企业家要同方方面面打交道,调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没有诚信寸步难行,不守法度必栽跟头。

从企业发展角度看,诚信守法、遵纪守则是一个企业的经营之本、立身之魂。诚信守法则会让企业赢得消费者信赖和市场青睐,从而成为构成企业立足社会、回报社会的无形资产,为企业长足健康发展赢得口碑。反过来,企业缺乏诚信,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不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危及经济良性运行与社会和谐稳定,也影响自身长远健康发展,难逃市场淘汰、法律制裁。事实证明,好市场偏爱笃信者,众多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字号,屹立不衰的共同秘诀中都包括"诚信经营"这一条。

置于现代法治视野看,诚信守法是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推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法治支撑,也是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社会基础。对于企业家来说,

必须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规则

意识,要提高法律意识、涵养契约精神、强化守约观念,带头树立诚信守法的企业价值观,做诚信守法的表率,推动经营发展行稳致远;在全社会范围内,要通过建立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等方式,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新华网评:常怀关爱心 常思责任重

新华网

评论责任爱心

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今年上半年极不平凡、极具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企业家发扬勇于担当、奋力拼搏的精神,踊跃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彼此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示了企业家应有的姿态,用行动彰显了企业家精神,践行了企业家责任。

当前,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企业家应当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多用心、用情关爱员工,与员工共同携手,齐心协力,渡过难关。这也是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企业家还应树立正确的公益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将回馈社会视为自己的光荣使命。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眼前和未来的挑战都不容忽视,中国企业家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常怀关爱心,常思责任重,

积极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坚定不移扛起社会责任,带领企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走向更宽阔的舞台、更辉煌的未来。

新华网评:以大视野大胸怀搭建更广阔舞台

新华网

评论经济

有大视野才有大胸怀,以大胸怀方能成就大事业。拓展国际视野,是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锻炼成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过去10年,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更广更深参与国际市场开拓,产生出越来越多世界级企业。实践证明,企业家这种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深耕国际市场的毅力,不仅能拓宽企业的发展路子,也有助于实现企业品牌的国际化,扩大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展现国际胸怀,是企业做大做强的现实需要。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企业家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增强发展信心;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

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

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新时代企业家要以大视野大胸怀搭建更广阔舞台。厚植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市场的"沃土",练就国际市场开拓和风险识别的"火眼金睛",广大企业家一定能推动企业行稳致远,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大力量。

光明网评:让"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

成为社会新时尚

光明网

评论勤俭节约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党的十八大以来,"光盘行动"广泛开展,"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然而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场景中还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如企事业机关、学校的食堂,人们排队倒掉餐盘中余下的很多饭菜;宴席的酒桌上,席终散去,留下的是无数"未光之盘";餐厅消费中也时常可见超量点餐......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机构

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饥饿人数大幅增加,今

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人增至

2.65亿人。"舌尖上的浪费"不仅为端牢"中国饭碗"带来了压力,更是对全球资源和公共利益的损害。

减少餐饮浪费,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观念的必然要求。有研究显示,如果人类减少粮食浪费和提高粮食生产链的效率,将对保护地球自然资源和改善人类生活,做出巨大的贡献。节约粮食,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保证粮食安全,同时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可谓是一举多得。

培养节约习惯,需要善于发挥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崇尚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政府层面还需加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培养理性、健康的饮食观和消费观,鼓励和表彰节约行为,倡导餐桌上的文明新风。同时也要重视教育层面的作用,如学校加强相关知识与政策的科普。还可通过新媒介、新平台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大众,真正做到让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也不再困难。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还需餐饮行业共同努力,优化服务与经营模式。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后,湖北武汉餐饮业协会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发布包括"N-1点餐模式"在内的6条倡议。北京、江苏、陕西西安等地行业协会的倡议书也包括多项节

约措施。这些举措,从服务侧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提供了动

力,值得重视与借鉴,从而启发社会各环节探索更有效的节约措施。

遏制铺张浪费之风,更需从上到下形成全维度的社会风尚。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只有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才更具有感召力与说服力,才能助推全社会自上而下形成节约风尚。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过"紧日子",节约粮食,杜绝公款浪费,为人民群众做好榜样。

"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个人行为层面的问题,还关乎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与国计民生。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做好实践者与监督者,形成杜绝浪费的良好氛围,文明新风就能吹遍神州大地,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将会成为社会新时尚。

光明网评:多管齐下,有力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光明网

评论勤俭节约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出台相关文件、开展"光盘行动"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费之风。"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一些地方的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非常严重。要多管齐下,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

加强餐饮节约宣传教育。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短缺、粮食安全压力大的认识,增强粮食安全危机意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引导人们践行绿色生活、抵制餐饮浪费。可以结合不

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推动餐饮节约理念进

家庭、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加强不良消费习惯改变。大力倡导合理、健康的饮食文化,推动餐饮消费习惯从"吃剩有余""顿顿有余"向"杜绝浪费,够吃就好"转变。大力开展"光盘行动",鼓励顾客点半份菜,及时提醒顾客就餐完毕时将剩余饭菜打包带走,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针对宴席浪费较为严重的现象,餐饮企业在提供宴席服务时,既要尊重顾客消费需求、又要体现绿色生活方式要求,科学设计菜单或套餐,合理安排宴席流程和餐台数量,切实提升餐品和服务质量,引导顾客理性定餐、合理消费。严禁餐饮企业借提供套餐服务的方式推销过量的宴席,切实减少食品浪费。

加强餐饮法规制度约束。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严明的法规制度是制止餐饮浪费的根本之策。餐饮业协会要健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标准,提升餐饮企业绿色发展的水平,引导餐饮企业主动学习、适应、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和服务方式。加强立法约束,以法规形式规范餐饮消费行为,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在醒目位置张贴节约标识,贯彻节约用餐、文明用餐标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消除中国式"剩宴",最大限度减少餐饮浪费。

加强餐饮消费督促检查。针对在宴席、自助餐、机关食堂等

场合浪费的问题,注重运用各种社会力量进行监督,对那些陋习

不改,依旧讲排场、比阔气,造成餐饮浪费严重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批评曝光,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各地要做好对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的指导工作,建立督导、检查和考核机制,加大督查和考核工作力度,深入餐饮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和督导,确保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光明网评:医师节,致敬健康

与生命的"守护者"

光明网

评论医师节

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他强调,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努力促进医学进步,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各级党委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医务工作者,弘扬先进事迹,加强业务培训,支持开拓创新,帮助解决困难,推动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危机,无数医务工作人员怀着一腔热血写下"请战书",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战"疫"到底,用医生的"危"换来病人的"安"。

大疫如镜,照见白衣天使的无私和尽职,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逆行者",更是全国人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在中国医师节之日,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也是学习、弘扬他们身上的抗疫精神。

有人说,医生就是那个去和"死神"赛跑的人。就在8月13

日晚,苏州园区一小区门口,一中年男子突然晕厥倒地。当地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护士路过,跪地做心肺复苏。经近20分钟施救,男子终于恢复意识。而事发前,护士的腿已经摔伤。无影灯下竭尽全力,只为看到有力的心跳;不顾危险向前奔跑,因为生命需要争分夺秒;排查每个潜在风险,为健康站岗放哨......

近年来,无数优秀医务工作者被宣传、报道,榜样的力量像一束光,成为医者找寻人生价值的明灯。当下,构建更加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需要全体医务工作者聚力前行,科学、依法、文明、廉洁行医,以精湛医术、高尚医德、优良医风,继续当好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健康城市的推动者、医者仁心的践行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而广大群众是健康中国的参与者和获益者。医疗服务是健康的保障,医生与患者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在以生命和健康相托付的同时,我们应对医务工作者多一些尊重,少一些偏见;多一份信任,少一份揣测,形成敬畏生命、崇尚医学、尊重医生、关爱医生的良好风气,让医者在温暖中提高职业的敬畏感,让更多优秀人才愿意献身医学事业。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