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员个人自我评价汇编-20篇(第4/5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727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8分钟

要始终坚持只争朝夕的效率准则。做新时代国有企业实干家,既要有"抢"的意识,也要有"快"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先机、赢得主动。"抢",就是要抢市场抢机遇,中国五矿正是把市场作为生命线,坚持到"有草的地方放羊、有鱼的地方撒网",快人一步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确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领域先发优势和领军地位,打造新能源正负极材料闭合循环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企业发展新动力新增长点。"快",就是要快部署快落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五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决策、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发出紧急"动员令",及时组织召开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发出"疫情终将被我们战胜,我们的日子还要继续过,山峰还要继续攀,大路还要继续行"的必胜宣言。广大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始终站在前头,全体五矿人万众一心,火速驰援一线,高质量完成34家疫情防控医院相关项目设计建设,加速复工复产,全级次企业4月初达到100%复工。中国五矿实现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上半年经营规模逆势增长,经营效益优于央企平均水平,充分展现出"顶梁柱"关键时刻"顶得住"的央企担当。

要始终发挥干在前面的表率作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实干作风归根结底要靠广大干部员工套牢责任、身体力行,这不是上级压下级压出来的,不是处罚处理吓出来的,而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敢抓敢管带出来树起来的。"关键少数"要切实发挥实干家的带头示范作用,并不断提升抓班子带队伍这个"第一能力"。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紧紧扭住作风建设不放松,首要从领导干部"讲正气、讲责任、讲贡献"破题,从廉洁纪律严起、从日常规范管起,驰而不息打造风清气正干部队伍;必须始终抓住"好干部"标准不放松,选人用人一看党性二看业绩,用实绩检验干部,把盯着做事而不是围着领导的干部选出来,把冲在前、跑得快的"千里马"用起来,让好干部站要位、把关隘、挑大梁,绝不让"官油子"越混官越大。实干蔚然成风,企业干部领跑、团队奋进,就会形成"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

三、以金属矿业护国报国、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大贡献交出实干答卷

实绩是实干最终的落脚点。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坚持以发展作为不可动摇的主基调,真抓实干谋发展,脚踏实地抓落实,实实在在成大事。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以恒心办恒业,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接续奋斗、对历史负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追求长富久安;要提升引领发展的真本领,以战略前瞻性的眼力把握大势规律,以坚如磐石的定力驾驭复杂局面,出色完成党交给的事业。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国有企业要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实践中勇当主力军,统筹好速度规模稳健与质量效益提升,统筹好国内产业链稳定和全球竞争力提升,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升级,加快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中国五矿作为金属矿产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将更加聚焦金属矿业和冶金建设主责主业,着力补短板锻长板,畅通聚合全产业链。

坚决扛起金属矿业护国报国的大担当。面对我国战略性资源对外依存度依然居高不下的局面,我们将进一步坚持以矿业为立企之本、以资源为发展之基,按照"战略上有竞争优势、管理上有成本优势"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强全球资源配置和产工贸一体化能力,有效保障国家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与供给。

充分彰显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大贡献。面对新时代新需求,顺应钢铁产业由"破"到"立"的发展规律,中国五矿组建了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最强阵容,承担了宝钢湛江钢铁、越南河静台塑钢厂等全球近年来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绿地项目,基本包揽国内大中型钢厂战略性升级改造项目,为钢铁大国走向世界钢铁强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无论未来如何,中国五矿都将始终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的高度,用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革新创新能力、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引领中国冶金走向更高水平,促进全球钢铁工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突出强化全产业链集成的大优势。重组后的中国五矿在全球率先打通资源获取、地质勘查、设计建设、开发运营、贸易物流、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通道,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瞄准产业链各环节的互联互通持续发力,创新打造千亿内部市场,有序推动多领域协同协作和深层次整合融合,从产业整合、管理整合,到人员交流、文化融合,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互补式重组发展模式。面向未来,中国五矿将进一步挖掘全产业链系统集成的潜在优势,不断提升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高质量发展的更大实绩,为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进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的三个关键

公司治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国有企业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对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保障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立足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不能简单照抄西方企业模式,而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种完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新型企业生产关系。在此过程中,需把握三个关键因素。

(一)彰显关键优势,推进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公司治理效能与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以规范化、具象化标准,明确党组织的企业法定地位。例如,可发布全集团通用的党建入章参考范本、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正确方向;坚持制度先行,实现二级公司主要领导"一肩挑"全覆盖,为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提供组织保证。以简明、实用、高效为目标,制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事项和决策事项清单、董事会授权事项清单等,张榜明示党组"议事""定事"、董事会"决事""授事"、经理层"管事"范畴和程序,以制度流程保障党组织科学高效参与公司治理,发挥独特优势。

二是坚持国企姓党,突出党组织对公司治理的根本性、方向性领导,使公司治理引领企业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源保供及"六稳""六保"等急难险重关头,国有企业始终冲锋在前,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起到了"压舱顶梁"的作用。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高质量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能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吸引和激励具有使命感的优秀人才,更有利于大幅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品牌影响力和组织凝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发挥关键作用,构建治理主体各尽其职、相互制衡和相互协同机制。

一是持续优化股东结构,适时推进股权多元化或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并在具备条件时支持其参与公司治理。

二是充分发挥董事会功能,健全董事会决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闭环管理规范体系,确保单次决策信息充分、科学高效,多次决策步步为营、持续优化。具体地说,可构建董事会决策事前党组前置研究、法律审核、会前沟通"三个必须",事中充分发表意见、充分揭示风险、充分完善议案"三个充分",事后执行情况定期反馈和投资后评估"两项机制",使董事会决策得到有力支撑。

三是保障经理层行权履职,建立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制度,完善经理层分权授权、业绩考核、激励监督各项机制,使其切实履行经营管理职责。明确经理层责权清单(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应由其行使的权力)、授权清单(按其行权能力,董事会授予的权力),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通过薪酬刚性兑付、经理层持股等方式,构建充分体现市场价值、组织贡献和创新要素价值的经理层激励体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出资人监督、职能监督、业务监督和社会监督对经理层的监督协同效应,有效破解"内部人控制"难题。

四是畅通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节点,系统梳理并调整党委(党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在管理中的交叉、重叠和真空区域,实现治理主体之间的责任衔接、管理衔接、流程衔接。

(三)提供关键保障,促进公司治理成为企业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力支撑。

一是健全沟通保障。公司治理发挥作用既需要权责划分、履职规范等硬性规定,也需要沟通酝酿、交流协调等柔性手段。各治理主体之间,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董事长和总经理之间应及时充分交换信息,不断消除信息壁垒,为科学民主决策创造条件。

二是健全制度保障。注重以制度流程形式固化治理主体之间关系、协同运作机制、实践探索经验等,形成公司治理制度体系。注重以新技术手段为制度体系赋能,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企业、行业既往决策数据,科学调整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和协同机制。具体地说,可打造制度管理数字化平台,使公司治理制度具备"外规内化联动+制度流程一体+制订使用互动"的特征,制度流程可根据国家政策、经营环境和使用者反馈等因素实时调整,保证公司治理制度体系与时俱进。

三是健全文化保障。先进的治理文化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各类决策、行为的背后是理念、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集团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经营指标年复合增长率均达15%左右,实现了长期稳健发展。这一成绩的取得,直接原因是较完善的公司治理带来的系列科学战略决策,深层次原因则在于从三峡工程论证筹建时起传承下来的三峡精神和"看准了就下决心"等治理理念。2021年,经进一步总结提炼,在传承坚守的基础上又赋予了三峡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可见,国有企业应在保留核心理念的前提下,不断完成对治理文化的扬弃,使之全面适应新发展阶段,体现新发展理念,为治理现代化厚植文化土壤。

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国有企业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企党建会上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五年来,中国中车党委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全面推进公司治理现代化,着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

一、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健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中国中车创建于1881年,在上个世纪20年代,是早期共产党人组织革命活动和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车始终秉持厚重的红色基因,听党话跟党走,持续擦亮"姓党为党"的政治底色。

全国国企党建会以来,中国中车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从确权明责入手,加快健全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中车境内330户全资、独资和控股独立法人企业全部把党建要求写进公司章程,明确了党组织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形成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

把握功能定位。我们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确保党组织成为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中国中车做到了党委发挥领导作用,把好方向、管好大局、促进落实;董事会发挥决策作用,战略管理、科学决策、风险防控;经理层发挥执行作用,决策执行、日常管理、业务指挥,实现公司治理形神兼备、有形有效。建立完善"1+3+N"制度体系,"1"即公司章程,"3"即党委、董事会、总经理工作规则,"N"即各治理主体具体运作的26项基本制度和247项专项规章,通过完备的制度体系,确保党的领导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各治理主体依章依法依规行使职权,做到同心同向、同轨同轴,共同推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在企业落实落地。中国中车连续6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充分展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强劲实力和品牌价值。

厘清权责边界。我们牢牢抓住完善治理结构组织体系,系统梳理各治理主体的工作职责,正确处理党委、董事会、经理层的关系。中国中车坚持"职权与功能定位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对等、决策质量与决策效率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划分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制定实施《党委前置把关清单》《董事会决策事项清单》《经理层经营权限清单》,既保证党组织的意图在重大问题决策中得到体现,又维护董事会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维护经理层的授权范围内的决策权和日常经营管理权。各治理主体对有什么权、管什么事、负什么责,都能够铭记于心、笃之于行,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在研究讨论和审议决策重大事项时,党委重点把握"能不能干",董事会重点把握"要不要干",经理层重点把握"怎么来干",三者各有分工、密切配合、协调运作,营造了充分尊重、彼此信任、相互支撑的决策环境,确保各治理主体行权履职有章可循、无缝衔接,议事决策规范高效、运行顺畅,重大事项科学民主、风险受控,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战略管控水平。

明确前置要求。党章规定,国有企业党委发挥领导作用,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大事项。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中国中车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党委前置研究的各项措施,并将实践探索出来的经验固化下来,做到党委先对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进行把关审议,再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层进行审议决定,确保党委在重大决策上说得上话、做得了主、拍得了板。中国中车成立以来,较好完成了业绩指标,经营利润持续攀升,连续6年获评经营业绩A级企业,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中国中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万余亿元,实现净利润700亿元,上缴税金800亿元,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展现了中央企业的责任担当和社会价值。

二、坚持质量效率兼顾,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科学决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决策一旦失误,损失难以估量;机遇一旦错过,定会贻误发展。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双提升,不仅是对国有企业的政治要求,也是国有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规范决策程序。我们坚持从机制和流程上完善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程序,探索建立了"酝酿启动、经理层论证评估、党委前置把关、董事会会前沟通、董事会决策、党委意图落实报告"的决策流程,做到环环相扣、步步衔接,既防止"程序空转"又防止"叠床架屋"。会前,侧重于决策酝酿,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提交会议集体决策前,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深入调查研究。会中,侧重于集体决策,在符合会议规定人数的前提下,与会人员逐一充分讨论决策事项、分别发表意见并说明理由,因故未到会人员也要书面委托表述意见。会后,侧重于执行决策,3天之内形成会议纪要并印发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将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纳入督办监管系统,实行闭环销号管理。

前置把关到位。党委前置研究主要是对重大事项进行把关定向。党委抓大事、议大事、谋大事,细化前置审议要点,重点看决策事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否存在重大风险,是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和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否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纲要,是否听取了有关专业管理意见。中国中车党委提交董事会、经理层审议决定时,重点从决策事项战略方向、责任担当、资源配置、风险评价、权限安排等方面进行审议。中国中车明确了涉及企业战略、投资、科技、改革等20类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经党委前置研究讨论后,再由董事会决策。坚持"四必原则",凡是前置研究的事项,会前必须调查研究、必须科学论证、必须风险评估、必须充分酝酿。2020年,董事会决策事项48项,除6项涉及董事会自身建设的事项外,其他42项均在党委前置研究之后,才由董事会决定,经理层根据党委和董事会要求抓好执行、推动落实。

发挥外部董事作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中车以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为总抓手,全面加强董事会建设。中车所属应建董事会的企业169户,全部做到应建尽建。其中,131户已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占比达到77.5%。建立了外部董事管理制度和定期调研工作机制,针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及时组织调研论证,上会前充分沟通,做到实际情况提前了解,不同意见提前反馈,难点问题提前解决。在加强董事会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授权放权力度。集团公司在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26项重大问题决策事项对子公司董事会放权,共减少投资审批项点13个,既保证规范行权又保证决策效率。

三、坚持执行监督并重,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车既注重在决策环节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把关定向,也注重在执行、监督环节发挥党组织优势和经理层作用,确保决策事项有效落实,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支持经理层行权履职。党委支持经理层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集团公司党委坚持每季度集中听取1次经营管理情况汇报,定期或不定期听取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管理提升、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的专题汇报。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董事会向经理层充分授权。2020年总经理主持召开办公会28次,决策经营管理事项132项,有力地推动了战略目标和业绩指标的高效实现。牢牢抓住三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鼓励和支持子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目前,中国中车建立了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企业15户,新任经理层正副职80%以上竞争性选拔,市场化经营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52家全级次企业灵活开展中长期激励,综合采用岗位分红、股权激励、战略配售、员工持股、项目跟投、科技成果转化等多种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激励效果。中车时代电气在科创板上市过程中同步实施员工战略配售,株洲所在智轨项目中综合运用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混改员工持股、项目跟投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了很好的激励效果。

完善履职监督机制。我们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将纪检、巡视、法律、审计、财务、人事以及监事会监督贯通起来,建立了监督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群策群力抓监督的强大合力。建立审计监督、合规管理、内控与风险管理等定期向党委汇报的制度。专职副书记列席总经理办公会,纪委书记列席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2017年起,相继开展了建强提升、提质换挡、成效跃升、深度融合、固化攀升"阶梯式、主题年"党建专项行动,扎实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党建新成效开创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在中央企业党建责任考核中,中国中车连续4年获评党建工作A级。中国中车的公司治理实践充分彰显了党领导的国有企业制度优势,调动和激发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中国中车发挥了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的排头兵和先遣队作用,如今"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重载列车技术在大秦线创造了重载铁路世界纪录,城轨地铁形成系列化、多样化、多制式的产品谱系,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成功下线。"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已成为新时代亮丽的"中国名片"。

2021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乘坐京张高铁赴张家口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时指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有更大发展。"

中国中车将继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总书记重要指示作为做强做优做大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落实国家战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中车智慧和力量。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中国中铁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切实肩负起央企使命,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坚实前行。

坚持党的领导,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中铁作为首家完成"党建进章程"的境内外上市央企,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做到"四同步""四对接",实现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合。认真贯彻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工作要求,加强制度创新,抓住董事会"定编""落权""行权"三个关键,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的权责清单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积极构建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既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决策作用和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执行作用,大力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打造治理高效、充满活力、客户推崇的现代企业和可信、可爱、可敬的一流企业形象。

聚焦"产品卓越",当好中国建造的国家队。产品卓越是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中国中铁始终坚持以"中国建造铁肩担当"为企业使命,把质量作为立身之本,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这一任务,坚持"发展优先、质量第一"这一原则,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努力把每一项工程都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建筑和百年精品工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高质量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落实,以数字技术和智慧施工不断提升中国建造品质,为中国建造增光添彩。同时,坚决担负起现代产业链"链长"的重任,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快生态环保等新兴产业链布局,加快传统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价值再造,发挥企业全产业链优势,带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

聚焦"品牌卓著",打造中国建造的新名片。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品牌卓著体现了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中铁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强品牌战略研究,将民族品格、优秀传统、品牌理念充分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促进品牌建设与业务发展协同推进,大力培育发展知名自主品牌,打造了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等世界智能高铁范例,自主研制的盾构机产销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中,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建设,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以质量创品牌,以服务优品牌,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努力把"中国高铁""中国大桥""中国隧道""中国装备"打造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知名品牌。以建设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亚吉铁路等"一带一路"重点工程为契机,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打造全球建造的新典范、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聚焦"创新领先",当好中国创造的主力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国有企业必须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中国中铁作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自主创新,集中力量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实现突破,全面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施工及关键装备制造成套技术,铸就了高铁这个我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在智能高铁、智能高速公路、智慧城市、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聚焦创新能力和体系平台建设,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和重点实验室,自主培养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团队。聚焦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建设,加快技术突破、产品制造、产业发展的"一条龙"转化,打造更多大国重器。同时,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坚持市场导向,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进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打造中国创造的新标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