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调研报告汇编(61篇)(第21/2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456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19分钟

(执笔:肖凌之、李力明、石海、杨安平、张未末、谭博文)

小微工业企业纾困帮扶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加,为帮扶小微企业发展,国家出台税收、金融等各项政策措施助企纾困。为了解小微工业企业资金情况,掌握相关政策措施在小微企业的落实落地现状,近期,省统计局组织对部分小微工业企业开展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国家各项相关政策中减税降费政策知晓度高,惠及企业面广;小微工业企业资金压力普遍较大,经营较为困难。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随机抽选全省9个市(州)小微工业企业共80户,进行实地入户走访。从企业规模看,小型企业23户,占28.8%;微型企业57户,占71.2%。从行业门类看,采矿业企业8户,占10%;制造业企业70户,占8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户,占2.5%。《center》《/center》

图?调研企业所在门类分布情况

二、政策落实落地情况

(一)三成企业享受纾困资金支持。调研显示,有30.1%的企业享受到纾困资金支持。一是在"减轻房屋租金、水电费等负担"方面,主要是园区企业,部分企业在入驻园区时与园区签订了免房租协议,另外,在园区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园区通常会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并允许缓交相关费用;二是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等"方面,部分企业得到了中小企业帮扶资金和贷款贴息。

(二)小微工业企业普遍享受了减税降费政策。实地调研了解,企业普遍知晓税收相关政策,普遍反映减税降费政策已享受,延缓缴税政策已享受或即将享受。

1.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方面:调研显示,78.7%的企业享受了减税降费政策,且部分企业同时享受了不同税种的政策优惠,其中,35%的企业享受了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31%的企业享受了小型微利企业减征所得税;2.5%的企业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的企业享受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1.3%的企业享受了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等税收优惠政策。

2.制造业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方面:调研显示,57.1%的制造业企业享受了制造业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政策。根据部分已享受缓缴政策的企业反馈来看,其中18户企业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6027万元,延缓缴纳税费约274万元。实地调研了解,仍有部分制造业小微企业属于按季缴纳税款的小规模纳税人,现已对延缓缴纳政策有所了解,但因未到缴税期暂未享受到该政策,预计1月份享受制造业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的企业将进一步增加。

(三)超三成企业享受企业稳岗扩岗支持。调研显示,37.5%的企业享受了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相关政策,其中,享受该项政策的半数企业主要是享受到事业保险稳岗返还,该部分款项直接从社保账户进行返还,在2020年和2021年均有企业享受过该项政策;对于支持企业在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发布实时有效岗位信息,也有近半数企业享受到该项政策。

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近七成小微工业企业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调研显示,近七成小微工业企业有不同原因的资金紧张情况,一是应收账款回款慢回款难、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流动资金不足,主要体现在上下游企业间相互欠款形成三角债,导致还款困难、部分企业结算使用承兑汇票的承兑期长等;二是因投资扩大规模或技改投入等原因导致资金紧张,主要体现在部分企业现有资金稳定,但随着企业发展或扩大规模,现有资金将无法支持企业的发展需求;三是其他原因,如环保整改、市场需求不足、欠款较多等,导致资金紧张。

(二)原材料价格持续保持较高水平。2021年,原材料成本高是小微工业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从九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看,年初其中五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在100%以上,而四季度九大类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在100%以上。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资金投入增加,流动资产不足,导致了企业资金的进一步紧张。

(三)用工成本不断增加且专业型人才缺乏。调研显示,一是受地区吸引力以及企业薪资水平等因素影响,小微工业企业普遍存在人才招纳困难的情况,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高端人才严重缺乏,即使引进人才也极易流失;二是一线操作熟练工缺口较大,且人员流动频繁,为了稳定用工,企业需要提高待遇,调整薪酬结构,用工成本不断增加。

同时,调研发现,部分小微工业企业管理人员不清楚各项政策措施,更不了解企业自身有哪些政策措施可以享受;部分企业在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发布的岗位信息关注度不高,企业仍需要通过支付费用到一些流量较高的网站、APP上发布招聘信息。

四、政策建议

(一)强化银企互动,畅通融资渠道。搭建好银企沟通平台,建立相互信赖的银企合作关系,通过降低担保费、降低贷款利率、放宽有效抵押物范围等多重途径,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贷款渠道,为短期经营困难、发展前景较好、潜力巨大的企业化解短期资金困境,让政策红利最大程度地转化为企业红利。针对企业回款难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建立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涉企保证金和企业账款问题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账款拖欠问题。

(二)强化部门监管,帮助企业缓解压力。积极引导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稳定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多部门联合打击囤积货物、哄抬价格等行为,共同做好保供稳价,抵御风险;提供企业产销对接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信息联通、产能对接,尽可能的释放企业生产能力、促进企业产品提升、拓展企业销售渠道。同时,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监测和预测价格波动对下游产品的影响,并适时公布市场价格情况。

(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企业用工需求。面对用工难题,一是有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建立专业化人员培训机制,从单一技能培训走向多样化培训,提升工人综合素质;二是促进高校和企业联合办学,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的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应届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适应企业用工需求;三是出台人才引进举措,对引进人才给予优待和支持。

(四)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满足企业信息需求。利用大数据构建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职能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一方面发布、解读国家针对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防止因政策知晓度低,导致企业错失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搭建正规的人才资源平台,为求职者和用工需求单位建立桥梁,避免出现求职者找不到工作,用工单位无人用工的状况。

关于2021年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4月24日至5月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牛永红同志带领调研组赴吴起、志丹、延长县和子长市、宝塔区,查看部分企业、建设工地和污染整治现场,与市、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对2021年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全市环境状况

(一)环境空气状况。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75,低于全省平均值4.13,同比下降4.1%。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5天,占比达到89%,其中:优81天,良244天,轻度污染25天,中度污染8天,重度污染3天,严重污染4天,优良天气较上年度减少14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较上年度增加7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9%;自然降尘量为5.5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34.5%。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氮和臭氧。

(二)水环境状况。城市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CWQI1-12月)为6.3620,同比下降2.38%,排全省第12位,改善率位居全省第3。全市14个国控河流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2个,占85.7%,同比上升2.4%;Ⅳ~Ⅴ类水质断面2个,占14.3%,同比下降2.4%;无劣Ⅴ类水质断面。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云岩河水质优,延河、北洛河、仕望河水质良好,清涧河水质轻度污染。延安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为王瑶水库,水质良好,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全年首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等。

(三)声环境状况。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噪声均值为64.3dB(A),同比下降3.8dB(A),机动车平均流量每小时369辆,质量等级为"一级",同比提升一个等级。延安城区共布设105个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5.4dB(A),同比下降2.1dB(A),昼间平均等效声级总体水平为"三级",评价为"一般"。

(四)土壤环境状况。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二、全市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

(一)全面完成国考省考目标任务。2021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均位居全省第三,大气环境改善率全省第三,再次进入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在国控断面由6个增加到14个的情况下,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升,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CWQI1-12月)在全国排名提升12个位次;省上下达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为342.67吨、5.02吨、378.14吨、229.31吨,实际减排量分别为1466吨、201吨、1152吨、230吨;省上下达我市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任务较2020年下降3.89%,实际下降4.41%;中省下达的9项约束性指标均圆满完成。

(二)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建设,编制延安市2019-2020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查2020年度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完成发电行业碳排放配额清缴和履约工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坚持科技创新、优煤、稳油、扩气的发展思路,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提升能化产业,统筹推进新能源基地和保障性并网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风电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一批重大能源转化和非能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能源本地转化能力不断提高,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三)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夏季臭氧联防联控和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加大热源并网、燃煤锅炉拆改推进力度,强化工地扬尘、移动污染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管控,持续开展餐饮企业油烟治理,城区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编制完成全市11条河流专项治理方案,启动王瑶水库清库拉沙工程,完成延长烟雾沟、子长红石峁、安塞西河口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现场踏勘工作,申报77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划定方案,积极抓好入河排污口监管,实施流域上下游水污染补偿制度,市域主要河流水质持续改善。三是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印发《延安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调整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畜禽粪污和秸秆资源化利用、农膜清理回收等工作,不断提升土壤污染防治水平。四是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开展油煤气生态环境大整治,全面推进油煤气企业"三公开一上传"工作;系统管理涉固体废物产运处置企业,废水废渣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产废企业关键点位安装联网摄像头,闭环监管产运污环节;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集中收集、转运和处置工作。

(四)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组织开展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和"案件质量提升年"工作,强化督导帮扶,紧盯案卷评查,综合运用交叉执法、联合执法、集中驻点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双随机"执法,健全"生态环境+公检法"司法衔接制度,完善联动执法、信息共享、移送配合机制,侦办审理了一批环境违法案件,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处于攻坚阶段,特别是雨污分流工程里程长、实施难度大、投入大,需要我们直面困难、靶向发力、补短强弱、破解制约。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市县财力困难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信心不足,根治重点难点环境问题的措施不硬,系统治本工作推进不快。

(二)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空气质量改善空间逐渐缩小,优良天数结构不优,城区优的天数仅占22.19%;大气污染由单一煤烟污染逐步转变为复合型污染,治理难度增大,科技治污支撑不足。市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还不稳定,枯水期极易出现超标;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滞后,油气开采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缺乏深入研究。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还需深入推进,土壤污染状况排查、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底数不清,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石油天然气开采、管输、炼化还存在一定程度环境污染风险,企业监管职责需要进一步落实。固废资源再生利用企业少,城市垃圾分类后有效利用率低,影响推进效果。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不配套、雨污分流不彻底,还有4个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未完成;乡镇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污水收集能力不足,处理率低;乡村垃圾转运车辆少,无专项资金保障,"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的要求落实还不到位;建筑垃圾填埋场规划建设滞后,乱倒、偷倒建筑垃圾现象普遍,固体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推行缓慢。

(四)智能化管理水平不高。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线路带宽不足,实时数据传输慢,运行还不够稳定,分析研判、预警预测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监测数据的统筹整合、分析应用水平亟待提高。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健全,存在信息壁垒,尚未形成科学治理大数据共享、大平台指挥、大体系支撑。

四、几点建议

(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振信心、迎难而上,强化措施、压实责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刚性治标、系统治本,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围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重点工作,明确落实保卫战目标、任务、时限、责任"四张清单"任务。按照"十四五"大气环境治理目标任务要求,加强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治污减排,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不断巩固国家达标城市成果。加快实施"一河一策""一断一策"及主要河流水体达标治理项目,狠抓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及入黄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严格水域岸线管控,确保全市流域断面水质持续改善;高度重视地下水局部超采和污染治理,尽快开展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切实搞好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排查土壤污染状况,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持续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严格规范危废医废垃圾处理和监管,常态化维修检测老旧输油管线,切实消除土壤污染风险隐患。

(三)加快补足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抢抓国家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机遇,深入研究中省生态环保领域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积极梳理、申报、争取中省支持项目。进一步盘活财政资金存量,统筹一般公共预算、基金预算和债券资金,着力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增强运营效能,加快建设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准入门槛,精简审批程序,通过市场化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四)提升环境治理数字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构建"互联网+"综合监管体系,提高对大气、水、土壤、生态等多种环境要素及各种污染源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能力,努力做到精准溯源、科学治污。加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城市执法管理、行政审批等部门的信息数据交流共享,打通信息壁垒,充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智慧环保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X县关于企业统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的调研报告

随着统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提高数据质量,增强统计公信力,是当今社会对统计的要求,统计数据来源于基层,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源头数据的准确性。开展企业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旨在完善统计专业技术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统计队伍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和创造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局就关于加强企业统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企业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基本情况

(一)依托常规统计调查工作开展企业统计人员继续教育相关工作情况。各专业在年报和定期报表期间,根据自身专业工作需要,自行组织召开统计人员业务培训会,2022年我局预计分专业开展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50次,以加强统计队伍的专业技能,推动我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企业统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要求及考核情况。企业统计人员的教育培训要求所有企业统计人员必须参与,培训时要求按时参加,签到。给企业统计人员发放报表补助时,将参与培训情况纳入考核范围。部分培训结束后设置培训测试以及培训内容提问,以增强企业统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企业统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及主要内容。企业统计人员培训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各专业的报表指标详细讲解、报表相关要求、注意事项等。

二、当前企业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不够。县级政府统计部门日常统计业务多、任务重,无法配备专业的统计教育培训人员对企业统计人员仅局限于简单的培训、培训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只能支撑企业统计人员进行简单的统计报表,对提高基层统计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作用有限。

(二)企业统计人员流动性强。当前基层统计力量薄弱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企业统计人员做统计工作的同时还兼任其他任务且调动频繁,使得他们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存在任务式学习的情况,形成不了长效的学习机制。培训难以一次到位,频繁培训耗时耗力,不利于统计报表报送。

(三)企业统计人员学习时间随机性强,时间不固定,人员难以集中培训,开展集中培训难度较大。培训时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到课率不高,培训效果不佳。加上很多培训都是结合专业统计工作需要临时开展,各统计专业培训需求难以做到无缝衔接。

(四)教育经费无法保障。一是县级部门经费普遍紧张,且主要用于日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对机关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投入较少甚至没有;二是企业本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不愿为统计员工增加额外的成本支出,大大降低了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五)监管制度尚不完善。现阶段,统计人员继续教育一直没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办法,除了自愿接受学习和报表需要的这两类统计人员以外,对其他统计人员并没有形成强制性规范和有效约束力,容易让人产生放松心理。

三、意见建议

(一)不断提高工作认识。从企业统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和《统计法》的明确要求入手,广泛深入宣传统计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政企及社会的良好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县级政府、企业及个人的思想认识,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理解、重视、支持和配合,努力将统计人员继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去抓、去落实。

(二)充实培训内容。针对企业统计人员的工作需要,在统计培训工作中要结合工作实际,减少深奥的统计理论知识,增加主要统计指标讲解,多利用PPT等方式增加培训内容的生动性。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法制意识职业素养和统计工作能力。

(三)开创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实效性。统计继续教育主要针对企业统计人员及乡镇统计人员,为了协调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问题,必须要创新培训形式。除了我们现有的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出外考察相结合外,我们还可以开辟网络教学和下基层面对面教学等,尽可能地使教学的课堂贴近培训对象,这样既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又解决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同时也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四)加强监管制度约束。及时建立健全统计人员继续教育监督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奖优罚劣,对按时完成继续教育的企业统计人员可以在发放统计补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进一步规范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使之形成常态化、长效化,为培养统计人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XX市平台企业服务与收费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XXX省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平台企业服务与收费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XX市统计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专业间密切配合,协调分工,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电话访问、QQ联系方式开展问卷调查。

此次平台对商户收费情况调研情况样本全市共抽中9户企业,其中:贸易专业3户,工业专业6户;规(限)上企业8户,规下企业1户。

一、本次调研情况

(一)基本情况

1.根据调研结果显示,9户被调研企业中,44.4%的企业通过互联网销售生活用品;33.3%的企业通过互联网销售餐饮类服务和生产支持服务;11.1%的企业通过互联网销售娱乐类服务、其他生活服务、生产资料和旅游住宿产品。

2."预计2021年全年线上销售规模",44.4%的企业在0-100万元;44.4%的企业在100-500万元;11.1%的企业在1000-5000万元;没有企业销售规模达到500-1000万元和5000万以上。

3."预计2021年线上销售金额占全年总销售额的比重",44.4%的企业在10%以下;44.4%的企业在10%-30%;11.1%的企业在50%以上。

4."对于已入驻平台个数",55.6%的企业入驻1个平台;33.3%的企业入驻2-3个;11.1%的企业入驻3-5个。

5.关于入驻平台类型,66.7%的企业入驻网络销售类平台;入驻生活服务类、社交娱乐类、信息资讯类、金融服务类和计算应用类平台的企业均占11.1%。

6.对于从平台获取哪些服务方面,66.7%的企业为产品推广;55.6%的企业为交易撮合;22.2%的企业为支付、结算或票据系统;11.1%的企业为物流配送或聚合物流和增值服务(如产品设计、资金支持、售后服务等)

(二)向销售规模最大的平台缴费情况

1.2021年全年被抽中9户企业线上销售规模最大的平台名称分别是天猫、淘宝、快手、抖音、阿里巴巴、大商天狗、携程网和浩良河水泥厂网站。

2.关于平台如何收费方面,33.3%的企业以成交金额为基数,按固定比例收取费用;22.2%的企业按服务项目收取定额费用;22.2%的企业以成交金额为基数,按全额累进的方式收取费用;11.1%的企业不收取费用或仅象征性收取少量费用。

3."平台是否告知收费标准的制定依据",55.6%的企业入驻的平台与入驻商户协商后制定;22.2%的企业根据行业平均标准制定;未告知和按照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的企业各占11.1%。

4."平台对商户的收费是否随时间变化",77.8%的企业保持固定标准;22.2%的企业根据其他因素调整收费标准;没有企业选择入驻时间越长,收费标准越低和入驻时间越长,收费标准越高两个选项,显示平台收费并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5.费用结算周期和收费标准方面,55.6%的企业月结;33.3%的企业即时结算;11.1%的企业年结。有66.7%的企业认为收费合理,22.2%的企业认为收费很优惠,11.1%的企业认为比较高;88.9%的企业觉得收费与去年持平,11.1%企业认为比去年费用高。

6.总体来看,全部平台收取费用总额占企业线上成交总额的比例,55.6%的企业在5%以下,44.4%的企业在5%-10%。

(三)是否存在不公平竞争情况

1.在商户对入驻平台的依赖程度方面,55.6%的企业认为正常;33.3%的企业认为较高;11.1%的企业认为较低。

2.商户与平台的关系方面,44.4%的企业认为二者平等;44.4%的企业认为商户是弱势方;只有企业拥有自有平台的认为商户是优势方。

3.当前经营中,是否存在平台"二选一"限定交易等行为方面,88.9%的企业认为没有;11.1%的企业认为有。

(注:"二选一",是指具有优势地位的电商平台以种种明示或暗示手段,要求合作商家只能入驻自己这一家电商平台,或只在这一家平台展开相关营销活动,否则平台取消合作或通过屏蔽店铺、搜索降权等技术干扰来限定商家交易。)

4.是否被强制要求参与平台各类排名活动,88.9%的企业从来不曾;11.1%的企业选择以前有过,现在没有。

5.平台是否存其他不合理条件或"霸王条款",66.6%的企业认为从来不曾;33.4%的企业认为以前有过,现在没有。

6."霸王条款"如产生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认为资金周转困难和经营成本提高的企业各占22.2%;认为利润空间压缩、客源和销售渠道流失的企业各占11.1%;22.2%的企业认为销量会下降。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