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汇编(61篇)(第19/23页)
(二)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上下功夫,健全完善机制保障,持续凝聚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合力。一是健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激励回馈制度,不断提高志愿者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志愿服务能力,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二是制定《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办法》。通过志愿积分、星级认定、礼遇关爱等方式,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文明实践活动,逐步提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感和群众参与度。三是探索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制度。通过爱心超市、美德银行、张榜评议、表彰奖励等措施,把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情况与激励相挂钩,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四是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主任办公会议及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发挥区级七支特色志愿服务队牵头部门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区文明实践中心平台上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展所长,统筹整合资源,打破部门利益和条块分割,形成"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在畅通文明实践流程上下功夫,加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数据智慧云平台,推进文明实践"互联网+"志愿服务线上线下互联互通。一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加快建设大数据志愿服务管理平台。探索推出"文明实践码""文明实践地图"等新载体,及时搭建起和下级所站、群众沟通衔接的桥梁,构建起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买单"、群众"评单"的文明实践工作流程,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点对点"精准高效服务,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加贴民心、达民意,真正实现在"服务群众中引导和凝聚群众"的目的。二是综合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区融媒体中心的媒体融合优势,搭建区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强对文明实践活动的信息发布和工作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各界支持、群众认同的良好氛围。
(四)在打造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品牌上下功夫,精心培育一批特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创新案例。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示范带动效应,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建设"一都四区"和文明创建工程等重点工作,统筹谋划、同步推进,积极打造"党政高度评价、社会普遍认可、富有XX特色"的文明实践工作品牌项目。认真总结亮点特色和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有点及面,推动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实现特色化、品牌化、科学化发展。
四、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省市尽快制定出台《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在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等方面予以明确,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
二是建议省市层面多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业务培训,尤其是加强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孵化培育工作的专业化指导和业务培训,让更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者尽快成为行家里手,以便于指导基层开展工作。
三是建议省市明确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数据平台建设标准以及第三方合作开发企业,以便于上下打通对接,也便于县区提早启动建设。
XX市2022年二季度规模以下工业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近期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部署,进一步了解企业国家稳经济政策推进情况,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按照山西省统计局调查监测中心《为做好2022年二季度规模以下工业调研分析工作的通知》要求,XX市统计局即刻制定实施方案,下发工作通知,于6月10日-20日开展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调研工作,并对2022年二季度全市所有在库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数据质量开展核查。此次调研共抽取18家企业进行实地走访,主要围绕国务院出台稳经济政策措施享受情况、企业稳岗招工、开展创新活动等三方面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总体情况
2022年二季度XX在库规模以下工业企业79家,实地走访18家工业企业,从行业分布看,包括11家制造业,3家采矿业,4家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从县区分布看,包括城区2家、矿区2家、郊区3家、高新区发展和统计部2家、平定县5家、盂县4家。针对三个方面的调研问题,企业填报情况汇总如下:国务院出台稳经济政策措施享受情况方面,有11家企业享受了缓缴税费、退还留抵税额、社保缓缴、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水、电和网络降费等政策,占调查企业的61%;享受到稳岗招工方面,有3家企业享受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在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发布实时有效岗位信息、失业保险减免、工会经费减免等政策,占调查企业的17%;存在招工难、用工难的现象方面,有6家企业面临缺少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招工渠道有限、培养工人的成本高、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较快,企业压力大等情况,占调查企业的33%;本季度开展创新活动方面,有4家企业开展产品或服务有重大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或技术保障有重大改进、组织管理模式或组织结构有重大改进等情况,占调查企业的22%;对企业转型升级起到积极作用方面,有4家企业起到对企业产品性能提升、客户需求有帮助、市场影响力、生产品种多样化、工业改进等方面作用,占调查企业的22%;未开展创新,今年是否有创新计划方面,经调研18家企业下半年均无开展创新等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务院出台稳经济政策措施享受情况方面。疫情期间大部分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为对冲疫情影响,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一系列税收减免、降税和缓缴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受疫情、经济放缓等宏观环境影响,中小企业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从困难中复苏,短期减免降缓的政策效果十分有限。企业普遍反映,受到生产恢复缓慢、资金压力大等影响,长期来看,企业经营困难还是较大。企业享受了缓缴税费、退还留抵税额、社保缓缴、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水、电和网络降费等政策等方面,具体为:
1.享受缓缴税费的企业5家,如XX市浩诚机械修造有限公司享受缓缴税费半年40万元;XX医用氧气厂享受缓缴税费半年13万元;其它3家企业均享受缓缴税费半年2万元。
2.享受退还留抵税额的企业7家,如XX灿坤工贸有限公司享受退还留抵税费70万元;XX市浩诚机械修造有限公司享受退还留抵税额37万元;其它5家享受退还留抵税额0.1至2万元不等费用共计4.3万元。
3.享受社保缓缴的企业1家,如XX市浩诚机械修造有限公司享受社保缓缴政策半年25万元。
4.享受贷款延期还本付息0家,受疫情影响,上游企业需求量较小,造成企业订单减少,企业规模小,贷款困难,目前企业只维持现状,均不敢贷款开展创新活动。
5.享受税点1%政策的企业3家,盂县北顺种植专业合作社、盂县正奋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和盂县卜汇光伏发电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均为光伏发电企业,1-3月均享受税点1%政策,4月起恢复税点3%。
6.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交税费政策的企业1家,如山西时贝日化工贸有限公司享受半年免交税费政策。
7.享受小微企业"六税两费"政策的企业3家,XX市地海煤炭洗选有限公司、XX市浩诚机械修造有限公司和XX市赫麟气体销售有限公司均享受50%减免政策。
(二)稳岗招工政策落实难。政府出台的稳岗扩岗政策主要包括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在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发布实时有效岗位信息、失业保险减免、工会经费减免等政策,但落实到企业端,享受到这些政策的企业屈指可数,企业获得感不足。有部分企业一直存在缺乏技术工、培养人才成本高、流动性大、难留住人才等困难,企业因缺人产能一直上不去。实地走访的18家工业企业中,有3家享受到相关政策,占调查企业的17%。XX市地海煤炭洗选有限公司享受失业保险90%减免政策;工会经费100%减免政策;山西鼎新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反映,基本没有享受到稳岗扩岗政策,企业一直存在招工难问题,去年计划招收300名员工,实际只招到70人,今年计划招120人,只维持在90多人,而且年龄偏大,均为4050人员。
(三)本季度开展创新活动少。实地走访的18家工业企业中,有4家享受到相关政策,占调查企业的22%。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部分企业今年没有业务或业务量很少;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的现象较为普遍,产品售出货款无法及时收回,小微企业融资较困难,普遍存在资金紧张;三季度原材料上涨、用工成本上涨,经营成本上涨,预期不会有明显好转。上述等情况导致小微企业开展创新寥寥无几,下半年基本没有,大部分企业维持现状,期待市场有所好转。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支持成长性好的企业,培育规上工业企业。通过调研,认识到开展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它是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建立台账,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对成长性好的企业给予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提供依据,对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工业经济总量,将起到积极作用。一是XX市地海煤炭洗选有限公司1-5月营业收入4845.3万元,按着今年煤炭行情稳定的话,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升规上工业企业库;二是山西嘉亿管业有限公司1-5月营业收入301.7万元,企业生产工艺先进、能耗低、污染少、订单多、下半年扩建多条成产线,因疫情影响,物流受阻,400多万的订单被取消,当地政府多扶持鼓励,预计明年可以升规上工业企业库;三是山西鼎新服装服饰有限公司1-5月营业收入59.4万元,企业有充足的订单,生产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代工国内大品牌或产品出口欧洲,因一直存在招工难问题,企业招不到合适的职工,多条生产线停工,企业产能一直释放不足,解决了人员问题,预计两年内可以升规上工业企业库。
(二)持续推行减免和暂缓缴纳政策。减税降费缓缴政策涉及的相关税费、"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费用,如不能持续实施减免、缓缴政策,会对受疫情和经济放缓影响而尚未完全恢复生产的企业带来较大负担。短期的减免、缓缴对于减少企业负担效果有限,面对疫情常态化、经济发展放缓的实际情况,建议鼓励社保返还、减免与较长期限的缓交政策。在企业生产全面恢复,经营收入逐步回升后补缴,真正实现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问题的效果。
(三)加大稳岗扩岗政策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为减轻疫情对就业的影响,要进一步加大稳岗扩岗政策力度,对需要帮助的中小企业,实施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企业普遍提出目前用工老龄化的问题,希望政府多出台支持政策,帮助新进职工解决户口、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同时拓宽招聘渠道,多开招聘会,多吸引人才,帮助企业招聘,特别是年轻人就业,充实企业劳动力,促进企业用工就业。
(四)多措并举破解企业创新。因疫情影响、材料上涨、经营成本上涨等多方面原因,小微企业本身经营困难,科技创新的资金更加匮乏,推动小微企业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一是政府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和相关的税收政策支持;二是缓缴小微企业融资难,增加再贷款的额度和低利息,针对企业回款时间周期长,政府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三是扩大与大企业的协作,寻找市场空白,产品的创新,力促企业低成本、高效率地进行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活动,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扩大规模,争取市场主动性。
关于推进乡村绿色生产服务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的调研报告
2017年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了《关于积极推广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模式的意见》(苏农业〔2017〕1号),2018年市供销合作总社印发《关于实施农药化肥降本减量增效行动开展药肥统一配供的指导意见》(泰供发〔2018〕32号),布置开展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现称为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配套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2017年我市启动该项工作,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各地政府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既反映了党委政府对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的关心支持,也是各地供销社持续努力工作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根据前期调研结果,现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推进乡村绿色生态服务方面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实施农药化肥集中采购统一配供、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对农业绿色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有着积极作用,是一件惠及"三农"的实事、好事。近年来,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站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高度,创新思路,有序有力开展以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膜回收处置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绿色生态服务供销行动。
(一)突出因地制宜,构建适用好用配供体系。供销合作社系统以原有农资经营网络为基础,整合改造农资供应县镇中心和村级站(点),承担药肥统一配供、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并通过新建改建、参股收购、联合合作等方式设立县级服务公司,作为药肥集中采购统一配供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和实施主体,构建县域药肥购销和废弃物回收体系,实行"一条线经营"。这种做法借鉴了苏南先行地区的部分做法,同时将集采统配农药与测土配方肥配供、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融为一体、集成推进,既从源头上防范农药化肥带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又有效解决农药废弃包装物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泰州大部分市(区)采用这种方法推进实施。姜堰区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发展较好,姜堰区供销合作社社借助这个优势推进工作。依据农业农村部门用药用肥建议,集中征求成员意见,确定所需药肥采购品种和数量,区供销合作社、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各镇家庭服务联盟和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面对面谈判,进行公开招标或集中议价,确定供货品种和单位。中标供货单位直接配送药肥至各镇家庭服务联盟,由联盟依据各成员订购数量分发农药化肥,家庭服务联盟负责回收分发的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交由区供销合作社委托有资质企业处理。
(二)突出融合发展,打造共建共享配供网络。在构建药肥集采统配体系过程中,供销合作社坚持把配供网络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机衔接,融合发展,将药肥配供县镇中心、村级站(点)整合改造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县镇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打造形成县-镇-村三级网络体系。新设立的基层配供站(点)的设置必须满足服务面积、合法证照、经营面积、信誉良好、服务能力和操作技能等基本条件,由供销合作社与属地政府联手合作,按照"位置适宜,布局合理,功能具备,协调发展"原则共同商定确定,并建立配供站(点)管理制度实行年度考核和优胜劣汰。
(三)突出统筹主导,建立协调沟通配供机制。为加强药肥集采统配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处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各地供销合作社提请政府成立了药肥配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各涉农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并把配供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供销合作社,由主要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明确配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责,从而确立供销合作社在药肥集采统配工作中的引领、主导作用。各地供销合作社在药肥配供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主动作为,履职担当,协调涉农部门,落实多项举措,努力营造优良工作环境。靖江市社协调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属地政府开展联合行动,监督检查种田大户、家庭农场用药情况,协调农工办、保险公司把使用集采统配药肥的量化指标作为种植大户农业保险病虫草害理赔的必要条件,作为申报政府相关涉农补贴前置条件。泰兴市社争取到农业农村部门绿色农业发展资金用于补贴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回收工作。
(四)突出生态安全,实施绿色环保配供模式。为从源头上杜绝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药肥产品流入市场,供销合作社着重抓好药肥集采统配"绿色"导向。农业农村部门每年夏秋两季根据省推广目录和我市实际制定零差率(低差价)配供采购目录,该目录中农药全部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品种,测土配方肥品种都是根据我市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筛选的优化品种。供销合作社根据"绿色"目录,按照规范招投标程序,在保证质量价格的前提下,采购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药肥品种。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和农业农村部门病虫"绿色"防控情报,配供站(点)按照药肥减量、配方施肥、科学防控技术要求,确定"绿色"配方,配供"绿色"药肥。
二、工作成效
实施药肥集采统配和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四年多来(2019年增加废旧农膜回收),已建立县镇级药肥配供中心36个,村级配供网点179个,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628个,农膜回收点467个。累计配供农药2002.71吨、测土配方肥68709吨,减少用药101吨、用肥6900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3854.3万只瓶(袋)、已处置农药废弃包装物3307万只瓶(袋),农膜回收1738.84吨,处置1661吨。农药配供面积逐年提升,配供面积上升至69万亩左右。总体上讲,乡村绿色生态服务供销行动有力地推进了绿色生产服务,服务乡村生态振兴成效初显,反响良好。
一是经济效益明显。集中配供的药肥统一按招(议)标价(或低利润)实行销售,所有商品明码标价,既不附加费用,也无利润因素,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减轻了农民负担,降低了农本。据测算,与未实行零差率(低差价)的时期相比,水稻、小麦等大宗农作物药肥使用成本约下降35%左右,农药减量使用1%左右。按农药批零差率30%、测土配方肥批零差价300元/吨测算,几年来为农户节本增效5000万元左右。
二是社会效益良好。供销合作社实施的药肥集中采购统一配供、农药包装废弃物、废旧农膜回收处置工作,是政府为民办的实事、好事,农民群众是直接受惠者,既有价格优惠,又有质量保障,还能得到相关的技术指导。不仅深受广大种植户和农户的欢迎和拥护,而且得到多个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还得到省内外供销、农业系统多家单位来电、来访、参观和观摩。省、市领导多次批示表扬。去年,市供销总社以此为主题申报的市政府改革创新项目,获得三等奖表彰。
三是社会生态效益显现。首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据统计,药肥集中采购统一配供工作实施前系统农药销售涉及100多个农药品种,农户水稻用药次数6-7次;实施后农药销售涉及86个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农户水稻用药次数减少2-3次,只有3-5次;农药减量使用1%。特别是种田大户对政府的惠民项目乐于接受并积极响应、主动参与。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得到提升,也进一步保证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其次,耕地质量得到有效保护与提升。按照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的水稻、小麦测土配方肥技术配方,按测土配方肥亩施40kg、普通复合肥亩施50kg的标准进行测算,使用统配的测土配方肥可减少化肥使用量10%左右,有效解决了我市农民特别是种植大户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损伤土地的难题,真正落实了国家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要求。第三,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以前,由于不良的农药使用习惯,每年都有数目惊人的农药废弃包装物遗弃在田头、沟渠、河道,残留农药污染空气、土壤、水体和农作物,废弃药瓶(袋)不可降解。风化破碎的农膜在土壤里影响农作物生长,形成塑料污染。实施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废旧农膜回收后,过去那种废弃农药瓶(袋)在田头、沟渠、河道乱扔乱弃,农膜"白色污染"的乱象得到有效控制,有了明显改观。
三、存在问题
在全市农业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市农药化肥集中采购统一配供、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的来看,集中采购统一配供药肥的覆盖率还不高,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的回收率还需提高,宣传推广的力度还需加大,服务能力和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一)配供覆盖率需提高。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体系与农资市场既有经营主体存在一定利益冲突,未参与统一配供体系的市场经营主体利用低价进行竞争,吸引了一些农户。由于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追究难度大、被追究后处罚较轻,部分种养殖户为节约成本仍会选择价廉质次的农资,按老配方、老渠道购药、施药,使用高毒、带隐性成分的农药。目前配供工作主要集中在水稻、小麦用药用肥上,经济作物、绿化、蔬菜药肥配供率几乎没有参与。
(二)回收覆盖面待拓宽。我市实施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以来,回收率维持从60%逐渐上升到85%左右,覆盖面不广,覆盖率偏低,主要原因是:农户对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膜回收的认知度不高、环保意识不强,随手丢弃包装的情况比较常见;对农药废弃包装物及农膜回收的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还需加大;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价格标准不高,吸引力不大,农户交售积极性不高;政府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管理机制。
(三)信息平台要完善。目前我市零差率信息平台农户信息主要登记了大户的信息,散户的信息目前由于信息量大、情况复杂、技术支撑等因素,还未进行散户信息登记和刷卡购买。信息有错登、漏登现象。由于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和共享,平台存在信息缺失现象。
(四)配供监管存盲区。配供商品没有建立出库扫描和溯源系统,商品外流及溯源监管缺少技术支撑。少数配供点存在隐形跨区域销售、擅自变价现象,调查取证和依规处置存有难度。
四、对策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强化执法监管,进一步规范配供行为。一是强化农业执法部门对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引导和管理,加大对种田大户、家庭农场擅自进购自用或推销农药行为的查处力度和执法力度,研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二是强化信息平台监管。及时更新、完善种植大户信息数据库,完善刷卡销售系统;将现有配供平台进行升级,实行重点配供商品扫码出库;三是强化配供点的监管与考核,进一步规范配供点的配供行为,对重点配供点进行专项巡查和监管。
(二)拓展配供内容,进一步提高配供覆盖率。将农业农村部门的物化补贴项目与统一配供农药相结合,实施组合配供;丰富配供品种,组织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水溶肥的零差率配供;制定作物用药施肥组合方案,实施套餐式配供;联合供应商、植保站等单位、部门,加强蔬菜、果木等经济作物农药配供技术培训与指导。
(三)强化政策支撑,进一步提供资金保障。建议政府将药肥集中采购统一配供财政补贴资金列入预算,为顺利推进工作提供常态化资金保障;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补贴资金,划出一部分资金保障药肥集中采购统一配供补助资金。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部门制定扶持政策,对积极购买统一配供药肥、交售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金融支持,优先给予农业生产贷款。
关于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为做好此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调研,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调研期间,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生态环境部门的情况汇报,与发改、公安、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视频连线文登区、荣成市有关人员进行了远程交流;委托各区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认真了解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电力、平板玻璃、水泥等重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情况,修造船、有机化工、餐饮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情况,城市建筑施工、道路施工和渣土运输车等扬尘治理情况,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情况。
一、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2021年,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大力实施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保工作"双领先"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市域全覆盖;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PM2.5在全省第一个达到世卫组织空气质量过渡期第二阶段目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全省第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生态工业园区数量居全省第一。
(一)全市环境质量情况。空气环境质量连续六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SO2、NO2和CO分别为5ug/m3、18ug/m3和0.8mg/m3,达到一级标准。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全市13条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100%,11个断面水质优于或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12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土壤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整体安全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持续保持稳定,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医疗废物环境风险控制良好,建立日检查、日报告制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今年3月疫情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83人次,对283家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等现场检查,收集处置疫情医疗废物312.64吨,实现应收尽收、日产日清、安全处置。
(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按照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要求,全面完成各项环境保护指标任务。出台"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方案、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等,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完成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清缴。制定部门单位生态环保责任清单、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持续打好"三大保卫战"。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战,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移动源和重污染天气的监管与治理,严格落实专项督查、问题曝光、销号管理、预警约谈、考核问责、生态补偿"六项机制",城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重点河流水质超标预警、通报、督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严把用地准入关、报告质量关,推进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无废城市"试点经验被评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改革试点成果。
上一篇:做好企业信访维稳工作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