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关于农村劳动者素质提升的调研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40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关于农村劳动者素质提升的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生态是保障、核心是人,农村劳动者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内生性主体,如何提升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为深入了解农村劳动者素质状况,分析问题存在根源,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科学方法,通过多渠道、全方位调查研究,现形成汇报材料如下:

一、农村劳动者素质现状

X市地处秦巴山脉,全市共有乡镇157个,街道办4个,社区129个,行政村2378个。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124.87万人,占50.08%。据相关统计数据,2019年以农村劳动人口为主的X市外出务工人员达到60万人,外出务工是本地劳动力资源主要就业渠道。我市有农村实用人才9.17万名,仅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7.3%。随着义务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及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有效开展,农民的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有文化、有技能的高素质人口严重流失,农村土地撂荒、人员老龄化、空心化、低素质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加上农村受教育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农村居民在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生活等方面发展明显滞后,与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不相适应,成为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极大地限制了乡村振兴进程。目前农村现有劳动人口状况总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产水平低下,认知水平不高。

村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受市场经济影响,出现了读书无用论,部分少年初高中未毕业就进入社会。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我市大多数乡镇农村的生产工具较为落后,农耕收割仍停留在锄头、镰刀、斧头的刀耕火种时代,这样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大多数农民的观念还是停留在小生产经济的传统观念上。

(二)经营意识淡薄,市场参与不强。

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有关市场经济知识的系统教育与培训,受传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大,市场观念淡薄,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和进入市场、寻求发展的内在冲动,缺乏市场经营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缺乏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和组织生产的能力,市场参与能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效率观念和进取、竞争精神,生活节奏缓慢,习惯于慵懒闲散、安逸舒适的田园式生活,社会交往参与率不高,创业动力和投资意识不强,构成其全面发展的内部阻碍;二是风险意识不强,普遍存在怕担风险的"躺平"心理,生产经营目标过于求稳,长此以往造成抵御风险能力弱化;三是信息素养偏低,不能积极主动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搜集、开发和利用技术与市场信息,从而造成生产上的盲目性;四是对市场规则和运行规律比较陌生,信息接收和反馈能力差,经营管理的观念和方法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因此,农民对市场有畏惧心理,即使有进入市场的愿望,却因没有进入市场的能力而只能在市场的门外徘徊观望。

(三)文化生活单调,精神文明程度不高。

受地域环境差、城乡教育均等化程度低、农村信息化硬件设施体量不足等因素限制,农民文化素养得不到有效培育,精神生活匮乏,基层文化生活较为单调,致使少数农民的集体意识、诚信品德一步步弱化,不良风气与陈规陋习仍然存在,甚至存在封建迷信死灰复燃现象。

二、制约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的因素分析

造成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总体上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处于分割或残缺的状况。一是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实验室、体育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教学场所缺乏。教师工资奖金投入不足,许多年轻教师在农村小学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工资太低,纷纷辞职。二是贫困家庭学生助学资金不足。虽然有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减免学杂费等政策,但是一些贫困群众还是因家庭收入问题无法供孩子上学。稀少的助学金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帮助作用微乎其微。多数农村青少年完成义务教育或高中毕业后即走向社会,缺乏继续接受系统教育的机会,这影响了其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的提高。而农民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和传统小农意识,使得其重经验,轻知识,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因此,农民种地只会粗放经营而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只能出卖苦力打廉价工,"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农村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而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这也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二)农村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针对农村劳动者信息短缺问题,一方面是其自身问题。农民不善于与外部世界沟通,运用信息化工具能力低。另一方面是外部条件问题。文化阵地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有了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场所,但是许多场所仅是"空架子",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例如,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料种类少、更新慢,文化广场的体育器材缺乏维护、损坏情况严重。从农民获得外部信息的现实手段看,农民的信息主要来自电视、手机和村民之间的传播和相互影响。虽然电视已经基本普及,但电视内容往往不能满足农民对生产、销售、就业等与其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输出,无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改善自身的生产生活状况。

(三)农民融入现代化的主观意识不强。

新时代农民的全面发展,也是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全面转化的过程,但目前小农思想仍占据着大多数农民的思想意识,崇尚并依附权威,缺少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道远,农民向职业化社会人转型任务艰巨。随着我国农村教育改革推进,农民文化素质有所提升,但总体而言,特别是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自我学习能力弱且学习意识不强,严重阻碍了农民思想价值观念的现代化转型。

三、提升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阶段教育,提升农村造血能力。

一是依法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最大限度地遏止新文盲的产生。二是不折不扣落实教育要面向农业和农村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在完成必修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加适应学生就业需要的选修课程。注重对即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学生进行技能教育。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村就业方向。健全农村文化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文化站、农民夜校等正规机构,鼓励园区、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主体,探索构建农村文化培训长效机制。同时给予政策引导。建立政府统筹,教育、农业、科技、劳动力相关部门牵头制定政策措施,筛选出既有培训能力又能解决就业问题的机构,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学员的原则,设立定点培训基地。主要开展职前培训、订单式的对口培训和以"应知、应会、应习惯"为抓手的培训等。引导鼓励农村劳动者学会一技之长,促使其向知识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转变,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全面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

(二)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扩大农村信息来源。

加强农村信息化的组织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大农村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投入,设置农村信息建设补贴资金,并明确扶持政策,整合各涉农行业以及社会力量的资源,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信息化平台,运用信息化成果,不断扩大农民的信息来源。同时将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评价体系,保障政策推进的落实,让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

(三)强化农民现代化意识,激发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推进社会法制文明建设,强化农民社会参与主体意识。依托政府、司法部门和社会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农民的普法教育及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宣讲力度,强化农民作为现代公民所具有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担当,加速形成现代化的政治参与观念和行为模式。通过拓展信息渠道与强化信息培训,引导农民合理化的信息需求,加强其对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生产、销售、就业类信息的关注。在加强信息能力培育的基础上,培养农民自主、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消除农村不良风气。要严抓严打,加大农村治安巡逻力度,对农村的大额赌博、宣传邪教思想、贩卖非法物品等违法行为进行有效打击。违法犯罪人员该处罚的处罚,违规场所该取缔的取缔。其次,以政府为主体,弘扬正确价值思想与观念,帮助农民树立正确消费观和婚丧嫁娶观念,从思想根源上杜绝部分群众消费盲目攀比、大操大办婚丧嫁娶行为。最后,要发挥道德模范、乡贤等先进个人的引领作用,产生正确的精神引导作用,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领农村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加强村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乡村振兴"头雁效应"。采取选拔配备、调整撤换、择优派任、帮带培养、发现储备、教育培训、激励表彰等措施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大力培养一批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对农民有感情的党员干部队伍,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达到"培养一人、拉动一批、带动一片"的示范效果,以推动农村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和群众满意率,持续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积极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提升育才留才的工作实效,全方位引领农民农村健康发展。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