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茯苓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茯苓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2年,市人大农业委调研组深入XX县等地对茯苓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现状分析
茯苓是用松材培育的药食两用菌类植物,有2000多年应用历史,药用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有"十方九苓""药膳白银"之美誉,被视为"中药四君子"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XX与中国科学院生物所等单位合作成功选育"5.78"菌种,开创了茯苓菌种培植的先河。XX茯苓产业主要集中在XX县,XX、XX有少量种植。XX是"中国茯苓之乡",全国最大的茯苓贸易集散地,全国最大的茯苓出口基地。
(一)技工贸平台得到较大提升,但加工能量显得不足。一是园区化格局基本构建。2015年XX县启动茯苓科技产业园建设,XX农业产业园自2018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成功入列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茯苓加工及出口基地,有全国最完整的茯苓产业链条、最大的茯苓加工交易中心,唯一的"茯苓价格指数"信息发布平台,正着力打造茯苓产业物联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茯苓定价中心、茯苓高科技生物制药基地。二是多方搭台初步形成。2015年XX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源中心联合召开"中国茯苓可持续发展研讨会"、2017年第二届全国茯苓会议在XX召开、2019年"中国菌物学会茯苓产业分会"在XX挂牌成立。三是产品开发多元拓展。XX开发加工了茯苓多糖口服液、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等多种药品,以及"补天胶囊"、"茯苓饮"等保健品和美容化妆品80余个,逐步推向市场。茯苓多糖口服液、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为全国专利药品。四是集散范围十分广阔。历史上有"八邦会靖"之说,当今茯苓产业又在演绎这一点,作为"中国茯苓之乡",XX聚集了XX、云南、四川乃至安徽等地资源,是全国最大的茯苓贸易集散地,年交易鲜茯苓7.8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70%。XX茯苓远销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是全国最大的茯苓出口基地。
但茯苓加工短板仍然比较明显。在加工企业发展上,规模型企业不多,附加值提升有限,现有补天药业国家龙头企业和智美健康科技等3家省级龙头企业。年消耗鲜茯苓约3000吨左右,销售收入约11.2亿元;在产品开发层次上,食品类初级产品为主,药用比重较少,保健品和日化品等方面还处于试产阶段;大量粗加工的产品外流,茯苓的附加值总体仍然不高;在资源利用率上,从茯苓皮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技术尚未成熟,加工过程削下的外皮基本作垃圾处理。
(二)茯苓种植水平处于全国顶尖,但创新瓶颈已经凸显,区内种植已经萎缩
在源头上,菌种选育引领行业。有茯苓菌种供应和技术推广中心,开展野生茯苓孢子选育菌种实验,2009年选育"湘靖28"菌种是当前全国茯苓种植主要菌种,经太空育种初步突破了性状保持难题。现有菌种生产企业100余家,年产4000万袋,销售收入6000万元,向全国产区提供服务。在生产中,人工栽培技术带动生产的局面业已形成。XX茯苓种植年2320万窖(其中XX本地种植320万窖),XX人在云、贵、桂、川等10余个省建立152个种植茯苓2000万窖,带动3万余户种植,年产值24.5亿元。XX人在东南亚、非洲也建立了茯苓种植基地。
但原产地种植优势地位不断下降,没有形成全市区域性产业,茯苓依赖生存的松材数量逐年减少,加之生态红线保护、松树病虫害等原因,原产地种植资源瓶颈凸显,目前原产地生产的鲜茯苓年产量只有5000余吨。XX作为全国最大茯苓贸易集散地的优势有被削弱的危险。
同时,人才短缺比较明显,全国菌物学会会员1000余人,XX只有2人,全国茯苓分分理事成员86人,XX只有5人,且年势已高。种植技术创新到了平台期,已多年没有新成果面世。因菌种性状不稳,多年繁育已有退化,新菌种又较难发现;无证制种较多,菌种质量良莠不齐;菌种企业大量外迁,技术外流严重。
(三)形成了一些地方标准和区域品牌,但产品知名度和占有率难副全国集散地的盛名
2013年XX省质监局发布《XX茯苓菌种》《XX茯苓袋料栽培技术规程》《XX鲜茯苓》《XX干茯苓》省级地方标准。"XX茯苓"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XX获批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茯苓)保护及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茯苓质量安全示范区,获批"XX省湘西地区开发特色优势产业链--茯苓全产业链项目",XX茯苓小镇入围"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全国唯一茯苓价格指数平台在XX上线运行。这都推动了XX茯苓标准化生产和市场知名度。
但总体看,XX茯苓自身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还不够高,在全国驰名商标较少。作为医药类主打产品的茯苓多糖口服液和复方银杏通脉口服液虽然市场销售较好,但没有进入医保目录。以茯苓为原料的食用产品的销售情况不理想,茯苓文化在挖掘、展示、外宣传也还不够广泛。
(四)XX县乡采取了积极措施加以推动,但在全市范围内未形成广泛合力,在全国适宜地区却竞相发展
XX县出台《关于加快茯苓、杨梅、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茯苓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等文件,社会各界围绕做强做大茯苓产业积极建言献策。XX每年安排茯苓产业专项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茯苓种植,斥资18亿元建设茯苓产业园,改变了茯苓加工和市场小散乱的状况。
但是,茯苓产业没有形成全市区域性产业,在2021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明确了茯苓产业导向,但实质动作不多。据了解,云南、贵州、湖北、安徽等省正在加大茯苓产业发展力度,云南普耳、楚雄等地正在谋划茯苓专业市场建设;贵州黔东南、黔西南、遵义等地正在筹划菌种加工、大规划发展茯苓种植和初加工;湖北则充分利用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学院等高校资源优势,在茯苓科技开发、文化挖掘等方面影响全国;安徽主要长期占据的北方大部分市场发展茯苓产业,区域壁垒倾向大幅度提升。同时国家对中医药行业发展正在规范,从菌种选育、栽培监管到生产加工将形成国标,对农残、重金属、致病性微生物进行严格监管,生产规范更加严格。这些都将对XX茯苓生产的投入品、加工的原料供应、市场的集货能力等产生挑战和冲击。我市茯苓产业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激励竞争态势。
二、发展建议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抢抓中央、省委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机遇,把茯苓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事项来抓,奋力打造以XX为中心的全市茯苓区域性公用品牌。
(一)致力实施高端规划引领。以XX茯苓产业园为核心,着力建设集产品集散、精深加工、研发高地、定价中心等功能的超一流发展平台。实施全产业链提升行动,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增强茯苓的质量和竞争力。围绕XX现有"一园区、两中心、三基地",加强茯苓科技产业园的功能建设,推动菌种选育研发中心的能力构筑、国际茯苓交易定价中心的机制构筑,搞好产品初加工基地的规范培植、产品出口基地的市场培育、生物医药食品研发生产基地的规模培养。要高标准推进茯苓小镇建设,围绕"百亿产业"目标,推动茯苓种植与加工、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二)加快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与创新。强力实施XX茯苓菌种、栽培技术、鲜茯苓、干茯苓等标准的提升行动,力争将茯苓省级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把牢茯苓产业话语权。加强院企、厅企合作,加大引进人才和培养本土人才的力度,积极开展高产量高品质菌种、生态清洁种植、高效代料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推广。积极开展药效物质基础、新型药品、中药材GMP茯苓饮片、保健品、健康食品、美容化妆品、饮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基础性、产品性研究和综合开发,不断延伸茯苓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切实强化产业链中薄弱环节。要着力补齐种植和加工环节短板,实施菌种振兴工程,在做优现有菌种的基础上,加大菌种资源的培育力度,加强茯苓种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菌种市场整顿,推动XX茯苓菌种产业高质量发展。深挖种植潜力,创新种植方式方法,推动本地产能提升。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方式,充分利用林地资源,积极争取速生商品林砍伐界定、林下茯苓种植的许可、松线虫害木材的原地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着力解决原产地种植茯苓的原材料和区域面积问题。建立茯苓GAP基地共建、资源共享机制,支持鼓励本地制药企业和药材商贸企业到县外建设茯苓GAP原料生产基地,提高XX茯苓原材料供应和品质保证。要大力培育和引进茯苓加工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龙头企业。
(四)不断提高贸易体系的配置水准。不断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鲜茯苓线下线上交易、初加工场所、仓储物流设施等硬件建设,丰富它们的运营内涵,构建XX茯苓市场的磁场效应。注重引进贸易主体,培育销售能人和经纪人,提高营销群体组织化程度,创新销售模式,运用电商、直播等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和市场份额。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生产过程、市场秩序管控,建立产品溯源体系,实现茯苓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确保市场秩序井然。
(五)善于抓好品牌建设。要强化XX茯苓品牌的开发和保护,培育以XX为中心的茯苓国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高XX茯苓品牌的影响力。把挖掘宣传好茯苓文化作为品牌建设的大事来抓。充分挖掘茯苓应用的历史文化、医药文化、商贸文化和科技文化,讲好茯苓故事,提升人们对茯苓的认知。通过举办节会、论坛等方式,广泛交流宣传茯苓及产业发展。开创茯苓"订制农场"、生态康养、产学研等种植体验服务,促进茯苓的产业文化旅游三融合。
(六)突破性建立全市协调壮大茯苓产业新格局。要抢抓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创建XX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研究制定我市茯苓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支持全市茯苓产业链提升,推动茯苓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