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关于进一步完善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调研与思考(第2/2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83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8分钟

(三)优化机构设置,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一是合理确定街道编制和领导职数配备标准。建议根据管理服务人口、管辖面积将街道划分为较大、较小两类。将简政放权、事业单位改革、控编减编等调整出的编制优先分配给街道,选优配强街道领导班子。区一级编制尤其是行政编制紧缺的,可以探索实行编制"员额制"管理,也可以探索较小街道与临近街道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二是动态调配街道人员编制。建议参照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后的核编情况,进一步创新街道人员编制管理,制定用编用人计划时优先保障空编的街道,赋予街道更加灵活的用人自主权,明确推动编制资源向涉农街道和老城区街道倾斜,缓解街道"事多人少"的问题。三是拓宽街道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渠道。建议建立健全面向社区工作人员的街道行政、事业编制专项考录渠道,选拔一线优秀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进入街道工作,激发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同时加大从基层一线提拔使用干部力度,行政职级并行和事业职级晋升名额向街道倾斜,破除基层干部晋升"天花板",让干部下基层"有盼头""有奔头"。四是增强社区工作力量。社区按规定配备"两委",街道可以选派在编人员作为社区第一书记,任务量大的社区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工作人员充实工作力量。

(四)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激发基层活力

一是建立健全稳定合理的街道财政经费保障制度。建议制定实施统一的街道预算管理基础项目和标准,完善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范围、方式和绩效管理机制,规范街道财政经费使用。二是街道工作人员无法享受乡镇补贴,也无法享受比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高20%的待遇,建议为街道统一发放基层补贴,同时统筹考虑涉农街道与乡镇之间的工作异同,参照同工同酬原则合理调整涉农街道人员薪资,或建立完善街道工作人员绩效考评机制,拓宽街道工作人员提升待遇的渠道,使涉农街道工作人员与乡镇工作人员收入基本持平。三是研究出台编外人员管理规定,统一规范编外人员的聘用和管理流程,对编外人员薪酬标准和支付比例划定合理区间,实现编外人员管理科学化。四是可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和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设为副科级机构。由各县(市、区)提出设置标准,明确考核条件,经检验评估后,按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和程序报批,进而畅通街道事业人员的晋升渠道,也便于协调副科级派驻机构,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五是加强综合执法机构建设。由司法部门牵头加强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加强执法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同时为街道定向招聘专业技术人才,也可由市县相关部门派遣专业人员常驻街道指导协助街道开展执法活动。针对转业军人受限于工人身份不能考取执法证问题,可考虑放宽考取执法证的身份限制。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