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极端重要位置,强调高校要始终聚焦培育时代新人命题,为加快构建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向。民族地区高校肩负的育人使命特殊,在"三全育人"的价值引领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建立全员化参与、全过程贯通、全方位协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已然成为民族地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课题。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路向
1.价值维度:突出同向同行。在高校育人场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具体表现为价值引领,即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功能。民族地区高校身处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各项工作布局应该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目的,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民族地区教育的特殊规律,在设计相关育人主体的分级目标和工作内容上要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初心,将鲜明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融入学生思想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以及其他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突出价值统一、目标一致,推动教育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的共融共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机制构建:突出互通互补。民族地区高校身处一个更加多元的场域,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长久治安的高度,构建规范的协调机制、执行机制和反馈机制,实现高度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自觉。要建立高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领导机制,全局全域整合力量,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制度支持和政策保障,推动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闭环。高校党委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凝聚校领导、组织宣传部门、学生工作系统、教学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合力,实现协同治理。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根据学生情况、阶段性目标、资源禀赋等,制定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育人过程控制和育人效果研判。同时,要夯实党、团、班等链状落实机制,打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3.方式创新:突出协同协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只有契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最大程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民族地区高校要构建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共识,坚持部门与部门开放、共享、统一的育人理念,统筹资源、扩大格局,要将日常学生工作与全员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协同,统筹校内外一切师资、一切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真正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受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和心理特点,充分考虑民族地区文化特质,采取受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满足受教育对象成长的需要。总而言之,要瞄准学生所处民族区域特质,教育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话语体系要有所改变,用学生喜欢、习惯的方式开展工作,讲思政话、做思政事,实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
4.平台载体:突出共享共育。思想政治教育从价值形态到观念形态、实践形态和认同形态的转变离不开适当的平台载体。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民族地区高校要推进各类育人平台融合建设、统筹民族文化资源交融发展。"三全育人"理念强调运用一切能够承载和传递育人元素的人和物,打造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的育人格局。高校要在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和思政课教学中广泛运用新媒体技术、新形态育人活动场景,破除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等育人平台之间的壁垒,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同时,高校要统筹校内校外资源,疏通多主体共建育人平台建设的堵点,充分利用社会媒体、社会组织、党校、社会红色资源阵地与学校开展协同育人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再局限于高校场景,推动校内外"共建一门课""同上一门课",提升校内外协同平台的利用率和实效性。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
1.参与主体单一,缺乏多元整合。"三全育人"的关键在于全员,即调动一切可调动的人力资源,全部投入到育人工作中,这意味着"三全育人"的主体涉及校内、校外,管理、教学等多个主体。就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在"三全育人"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三重"孤岛效应"。一是高校、社会以及政府等协同育人主体容易囿于制度规约下的固有习惯开展行动,导致协同育人所需的开放、对话、系统等关键性特质被忽视,协同育人资源共享难以实现。二是高校学工部门、共青团组织承担了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教学部门、机关部门等多聚焦于教学、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积极性不高、育人职能实效性不强、主体力量整合不够。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运用单一,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普适资源、轻特色资源,比如对民族地区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特色资源挖掘和利用不够,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不同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大打折扣,使得全员育人理念略显贫瘠。
2.教育场景固化,缺乏因时而进。人的思想观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成熟的,不同阶段的大学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协同育人过程中要立足于实际,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其有效性,分时段、分层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当前而言,其一,民族地区高校缺乏对各个年级、不同民族学生进行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规划,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其二,思政课教学与理论热点、实践案例、专题教学结合不多,限制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考。其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由传统的课内转向课外、由线下转向线上,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愈加鲜明,生活在与以往任何时候都截然不同的复杂空间,在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中,高校没能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成长特点,在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领域缺少有效的场景转换,整体供给无法精准匹配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需要。
3.育人机制不畅,缺乏统筹规划。全方位即全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方位贯通,高校的层级管理结构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推进依赖于一套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需要综合考虑教育内容、评价标准、运行保障、成效评估等多维度因素。审视民族地区高校育人全方位构建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同程度存在党的领导贯穿不够、教育内容渗透不足、运行保障供给不畅等问题,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运转缺乏连贯性和科学性。从纵向来看,民族地区多处于教育落后地区,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不健全,"三全育人"落实多停滞在文件层面,在具体落实层面可操作性不强,自上而下的联动协调体系运行不够畅通;从横向来看,主要表现在民族地区高校学科建设以及育人经费距离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课程教学、实践教育、校园文化等全方位育人环节配合不足,导致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步调不一致。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1.以全员化参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全员育人根本点在于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民族地区高校党委要结合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特殊形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着力构建"有核心、无边界"的"大思政"格局,打造全员参与、全员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高校党委要统筹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教学团队等队伍,完善畅通"家-校""社-校""校-院"协同育人机制和"学校-学院-班团-学生"全链条育人体系,进一步明确地方、学校、家庭等主体全员育人意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评价机制和督导考核机制,提升立德树人育人实效。要重点引导思政课专任教师着力聚焦激发课程活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讲好民族团结奋进故事上做文章。专业课教师要着力构建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把精神引导、价值引领融入课堂教学和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专业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履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和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贡献。
2.以全过程贯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立德树人是一个过程性、连贯性的任务。在时间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即将思想引领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针对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所学专业的不同特点、各个学习阶段的不同特征、各个民族专业不同文化特质,开展分类指导以及有针对性的思政育人工作,将思想政治价值引领要求分级分层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从空间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育人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成长空间场域。高校要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壁垒,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建立学生思想政治融合社区,挖掘互动式、立体化、多维度的协同育人空间,将育人资源链接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第一线,打造生活、学习、社交多元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育人场景的吸引力、感染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点、线、面全域贯通。
3.以全方位协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高校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理论、规律的运用,推进形成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文化铸魂全面协同的育人局面,建立规范化、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机制。一方面,要畅通课内课外协同育人平台。定期开展"三全育人"思想动态调研,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引领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完善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建设网络思政"第三课堂",有效联结汇聚育人资源和力量,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全方位育人机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到认同形态的全方位转变离不开载体,高校要依托校史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校园资源建立交叉育人机制,打造师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思政平台,要注重培育高雅的校园文化。将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标语、横幅文化育人作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经常性地开展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达到深度育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