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黄山市徽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黄山市徽州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2月25日在黄山市徽州区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张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扎实开展"四个年"活动,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完成了区人大八届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迈出了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旅游接待量增长15%;旅游总收入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5%;PM2.5平均浓度28.9微克/立方米。连续12年获得"中国茶叶百强县"称号,荣获"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全省发展民营经济成效明显地区""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县""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全省农村电商巩固提升工作示范县"称号,获评"全省2018年度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四类县(市、区)"第一名、"全省2018年度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考核县(市、区)"第三名。
(一)踏实走好转型路,产业实力在结构优化中持续提升
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全年新增规上企业8户、达107户,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3%。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全面推进,实现产值30.5亿元,3个核心化产业项目建成投产。56个工业技改项目、25个"机器换人"项目加快实施,分别竣工投产25个、22个,工业投资增长11.7%。产业加速迈向中高端,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户,3户企业7个新产品通过省级认定,17户企业24个项目获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支持,神剑新材料跻身省级"绿色工厂",精工凹印入选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全市唯一。园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速,清理处置低效闲置企业16户、盘活用地497.73亩,新开工工业项目18个、竣工投产22个,新增税收超千万元企业5户、超4000万元企业1户,园区实体税收达4.5亿元、增长7.4%。
现代农业多点推进。致力培育精致农业、小产区农业,茶产业、蜂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达11亿元、3亿元,分别增长9.7%、7.9%。新增特色产业种植面积550亩,全区规模产业基地达38个。新增家庭农场12个、专业合作社6个,岩寺供销社、山泉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分获省级标杆社、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1人荣获全国供销系统"红背篓精神传承奖"。新增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户、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4个,3户企业入选"2019中国茶业百强企业"榜单,1户企业入选国家级龙头企业,"谢裕大"商标获批中国驰名商标。48个村(居)全部完成"股改""三变",实现"村村有实体",35个村经营性收入超20万元。农村电商持续优化升级,新增电商经营主体50个,花之韵网络交易额突破千万元,全年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达2.7亿元、增长26.7%,岩寺镇、潜口村、唐模村、石川村分获省级电商示范镇、示范村称号。
第三产业日渐成势。深入开展"文旅融合提升年"活动,实施文旅项目15个,10户企业文创产品入驻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展示中心。以"把一份徽情带回家"为主题,相继举办首届文创产品设计展示大赛和首届伴手礼、特色产品展示会,试点打造古街巷、老作坊等一批"徽情店",文创产品成为景区和博物馆重要的盈利点。全面实施安徽"文化云"建设,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潜口民宅客流量稳居全省前列。推进旅游品质革命,出台规范民宿发展实施办法,58家民宿领证经营,新增省级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1家、精品研学线路2条,全年接待研学游35万人次、增长25%,徽州绿道荣获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称号,呈灵潜旅游公路入选2019全国美丽乡村路,西溪南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商贸经济持续攀升,徽州现代物流园一期启动建设,新增限上企业15户,全年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16亿元、增长17%。西溪南创意集聚区、黄山市电子商务集聚区入选市级首批服务业集聚区。
(二)全力打好攻坚战,发展基础在标本兼治中持续夯实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成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深入开展"四季攻势",纵深推进"十大工程",全面落实"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多企帮多村"精准帮扶机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突出产业、就业扶贫,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项目8批72个,投入资金2586.1万元,落实产业到村项目25个、到户项目1065个、到户覆盖率达91.8%,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基地13个,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认定就业扶贫基地26个、居家就业基地12个、扶贫车间2个,12个出列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26万元以上。
持续聚焦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细化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8+2"工作方案,突出抓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行动和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规范投资融资行为,全年化解处置银行不良贷款7500万元,全区不良贷款率处于全市最低水平。持续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扎实做好24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建成区级危险化学品安全防控监测信息系统,森林防火实现"零火灾"。
全面展开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完成41户企业废气深度治理及泰达、聚能供热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改造,建成园区VOCs在线监测平台,全区PM10平均浓度持续下降,优良天数比例达92.17%。18户企业完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运维管理,6户企业建成污水预处理设施,双益污水处理厂一期稳定运行、二期项目快速推进,园区工业污水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深入推进河长制,制定实施"1225"水质稳控工作机制和水质提升30条,增殖放流鱼苗260万尾,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考核断面水质持续改善。全面落实林长制,压实松材线虫病防治"双线"责任制,清理除害5.1万亩,化学防治3.2万亩。我区农药集中配送体系、"生态美超市"多次被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报道。
(三)着力把好质量关,发展动能在接续转换中持续积聚
招大引强有力。发挥好招商引资融杭接沪"先手棋"功效,全面掀起"全民全员全年"招商热潮,建立驻杭招商办事处和招商小分队,全年累计外出招商49批次,接待客商134批次。潮徽生物科技、东远PET材料、中茶谢裕大茶产业园、盈晖新型家居等10个亿元工业项目在黄山发展大会集中签约。全年新引进项目4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累计到位资金28.6亿元、增长10.4%。
项目建设聚力。落实"四督四保"和重点调度机制,深入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大会战,全区142个区级重点项目竣工投产65个。25个省级、39个市级、6个市领导联系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分别完成投资26.8亿元、35.6亿元、14.7亿元,其中源点科技、新力油墨搬迁、泰达偏苯三酸酐、东远PET材料一期等11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建成竣工。准确把握中央、省政策资金投向,全年累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达7.6亿元。
创新动能接力。实施人才重点项目19个,新引进高层次人才9名,至德新材料、东远新材料获评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实施产学研项目30个,35项科研成果实现就地转化,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4件,全区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1.44件,位居全市第一。新评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3户企业获省科学技术奖,2户企业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支持,2个项目入选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双创示范基地入驻项目47个,获评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称号。
(四)精心布好统筹局,城乡面貌在乡村振兴中持续改善
城市品质日益提升。富山路、城东路完成改造,昌盛路(桥)、污水处理厂进厂道路建成,歙黟一级公路徽州区段即将通车。修复城区市政道路1.2万平方米、人行道1.8万平方米,新改建城区污水管网8.7公里,17个老旧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城东1、2、3号沟和惠民巷片等水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提升。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项目建成运营,实现一级A稳定达标排放。日处理3吨一体化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基本建成,城区餐厨垃圾实现集中收集处置。三村、潜口转盘流动摊点实行集中管理,黄山路、文峰路、永佳大道等城区主次干道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农村环境显著改善。扎实开展"乡村振兴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统筹"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强力推进22个200人以上自然村环境整治,完成改厕2352户,整治蓝色屋面6160户。稳步推进违建别墅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投资4770万元、占计划125.86%,建成项目95个,石岗、虹梁、坑上3个省级中心村基本建成,坤沙村获评首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实施16条26.24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完成10.2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和11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开通岩寺至洪坑公交线路,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
特色小镇加快建设。西溪南创意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产业规划完成修编,北入口停车场投入使用,老屋阁及绿绕亭修缮工程、小镇会客厅二期、古村落节点提升等项目扎实推进,明清风韵、余清斋徽墨展示馆、溪源艺术馆等业态项目建成运营,影响力指数持续位居全省前列。潜口养生小镇紫霞大道东侧风貌整治、金紫祠广场改造、养生小镇广场等项目建成使用,和康中医馆、梦潜口等业态项目加快推进,入选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和首批健康小镇,潜口健康养生服务业集聚区跻身省级示范园区。呈坎研学小镇入选全市第二批特色小镇。
(五)热情交好朋友圈,改革开放在融杭接沪中持续深化
改革纵深推进。坚持以改革领跑高质量发展,持续厚植区域协同发展优势和服务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实施年度重点改革任务94项,自选微改革项目22项,5项入选国家、省级改革试点名单。加大"放管服"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力度,1396个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进驻率达98.9%。稳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新增企业490户、个体工商户864户,分别增长42.03%、48.45%。完成区直机关机构改革。组建区国投集团。圆满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任务。
开放空间拓展。把产业协作作为融杭接沪的主攻方向,与杭州市萧山区签订"1+2+2"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都市圈项目1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推进"融杭"惠民,举办杭州都市圈(黄山)乡村文旅发展大会,策划推出"徽州周末"等系列旅游产品,我区被授予"长三角优质乡村文旅目的地"。新增备案外资企业22户,全年发生外贸实绩企业达67户,外贸企业进出口业务涉及137个国家和地区,万丽美油墨在印度设立子公司,实现我区企业境外投资"零突破"。区浪漫红公司投资建设的黄山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正式运营,竹艺轩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营商环境优化。扎实开展"民营企业发展服务提升年"活动,大力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设立服务民营企业办公室、"驻开发区检察室""法官工作室",成立民营企业家协会、青年商会,全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位列全市满意度调查第一。惠企力度空前,落实减税降费1.6亿元,兑现产业扶持资金9000万元,完成政银担5.5亿元、税融通1.7亿元、应急还贷资金3.5亿元,银企对接到位资金19.2亿元,履约率达99.4%,12户企业在省科创板挂牌。4户企业分别入选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制造业综合百强和服务业百强,2名企业家入选"省制造业50名优秀企业家"名单。
(六)合力奏好和谐曲,民生事业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推进
群众获得感满满。33项民生工程完成投资3.4亿元、占投资计划的110.6%,连续四年获评全省民生工程绩效奖补先进区(县)。举办首届"创新创业"标兵评选表彰活动,2个创业项目获市级表彰。新增城镇就业250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启动实施,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双线提标,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步入常态化。建成乡、村两级养老服务中心12个,呈坎镇养老服务中心入选市级示范点,5家单位获评市级"敬老文明号"。创城创卫联动推进,多次在省市创城创卫检查测评中位居全市前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列入全国试点、为全市唯一。2人获评"中国好人",1人获评省"最美巾帼脱贫攻坚人",2户家庭分获省"最美家庭""绿色家庭",10人当选"黄山好人"。
群众幸福感增强。加快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开通往返屯溪公交线路,推进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凤山幼儿园如期实现秋季开学,徽州一中、岩寺小学"智慧校园"及徽州二中标准化考点完成建设,我区位列全省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优秀等次。成立"徽杭医联体",市三院与杭师大附属医院签订共建协议,实现与长三角部分地区异地门诊就医即时结算。7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成使用。完成3000余名儿童免费健康体检和4000余名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建成残疾人之家7个、工作站43个。开展送电影、送戏下乡、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750余场次。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22个,新增国保单位3处、省保单位4处、国家非遗保护项目2项,洪坑村、光明村、碣石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区被纳入全国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区龙舟队勇夺省健身休闲大会冠军,并蝉联新安江龙舟赛"九连冠"。
群众安全感提升。扎实开展"防风险、保大庆、护稳定"行动,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等重要任务。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徽州实践,深化"平安乡镇""平安小区""平安家庭"等基层平安创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608起、化解率达97.6%,富山村获评省级"法律进乡村"示范点。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十大行动护平安"活动,全区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向好。深入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科学做好抗旱节水工作,全区生活生产用水有效保障。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圆满完成年度征兵任务,妥善安置35名退役军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人民防空、双拥优抚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作用进一步发挥。档案、地方志、统计、审计等工作持续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事业实现新发展,供销、气象、地震、防汛、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七)坚持练好精气神,自身建设在提速提效中持续加强
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巩固深化"严强转"专项行动、"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成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三查三问",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推动人大、政协调研成果转化,全年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103件、区政协委员提案92件,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制度。认真落实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四风"整治,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实行审计监督,持续加强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资产、政府投资项目等重点领域监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实施细则,持续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全年"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分别压减8%、10%。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坚持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爬坡过坎、稳中有进;我们应对外界环境变化,提振民企信心,政企携手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我们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推进乡村振兴,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前景美好;我们坚持不懈扩大开放,加强区域交流,跨省融杭共结连理、再谱新篇;我们保护生态步伐坚定,呵护碧水蓝天,发展底色绿意渐浓、更加鲜明;我们一如既往情系百姓,加快改善民生,不遗余力共建共享、人民幸福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力攻坚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群策群力的结果;是全区企业家搏击风云、创新创业的结果;是全体干群真抓实干、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离退休老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群众团体,向为徽州区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驻军指战员、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指战员,向驻徽各单位、全区企业家们,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徽州区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工业经济创新还不够,新兴产业培育仍需加强;产业深度融合还不够,文旅融合仍需提速;农业农村发展还不够,乡村振兴仍需提质;三产协同招商还不够,招大引强仍需精准;产业扶贫成效还不够,民生福祉仍需增进等等。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做好政府各项工作十分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随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国家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区融杭接沪步伐不断加快,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也将大幅提高。与此同时,我区企业的创新活跃、产业的鲜明特色、生态的独特优势等,都为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要辩证看待外部环境和区内条件的新变化,把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在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中抢抓各种机遇,坚持用既定的目标指引方向、用发展的眼光谋篇布局、用美好的愿景凝心聚力、用担当的作为推进落实,着力增优势、聚动能、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具有徽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把握主动、赢得先机。
2020年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组织开展"高质量发展推进年"活动,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四大战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定不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定不移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2020年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旅游接待量增长14%;旅游总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
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以更高质量壮大实体经济
全面优化民企服务。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大力实施企业家高质量发展能力提升工程、产业工人高质量发展匠心培育工程,落实"四单督办"机制,畅通企业问题受理渠道,推动企业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跟进落实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持续完善"1+N"产业扶持政策,用好90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更加精准有效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家发展信心。深化政银企合作,力争全年完成政银担5.5亿元、税融通1.6亿元,提供应急还贷资金3.5亿元,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进华惠科技、新诺精工等企业主板上市进程,力争全年新增挂牌上市企业5户以上。
改造提升主导产业。滚动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0个以上,其中亿元项目6个以上,全年工业投资增长8%以上,竣工投产20个以上。深耕高端精细化工领域,引导推动组建新材料产业联盟,鼓励支持恒(新)远、泰达、华惠、神剑、恒泰等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力度,持续做大做强首位产业。立足全产业链布局,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力争全年新增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以上,省级"工业精品"、装备制造"首台套"各1个。立足"五个一把",深入开展园区发展提质增效行动,实施"小升规"培育工程,确保全年新增规上企业6户以上,园区实体税收达4.7亿元。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省级工程、市级基地建设,聚力发展新一代高分子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配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全年新增"战新"企业4户以上。紧贴企业科技创新需求,鼓励支持企业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新建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个以上,实施产学研项目30个以上,其中新签项目10个以上,力争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户以上。发挥双创示范基地创新资源集聚和新业态培育孵化功能,新引进项目10个以上,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税收1000万元以上,全力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星创天地。
夯实园区发展平台。树牢"亩产论英雄"理念,全面开展"五未"土地专项清理行动,健全完善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增加值等考核体系,推动土地、用能、排污权等资源要素更加合理配置。推进循环园400亩南扩项目和城北园三期地块征迁工作,完成城北园三期振兴路延伸段路面硬化工程,实现园区有序扩容。启动实施循环园虎亭路、昌平路、紫金路等道路延伸工程,加快推进循环园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建成使用双益污水处理厂二期、循环园安全环保智能化监管系统,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聚焦文化创意、康养休闲、文化旅游定位,深入推进西溪南创意小镇、潜口养生小镇、呈坎研学小镇建设,支持业态功能融合发展,加快释放特色小镇经济活力。积极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建成运营汇丰广场商业组团,新增大型商业超市1个,全年新增限上企业15户。加快推进省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发展潜力强的业态项目。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徽州现代物流园建设,积极引进培育研发设计、技术服务、仓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挖掘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大力发展餐饮、住宿、娱乐、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狠抓脱贫攻坚,以更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健全完善"双包双村""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多企帮多村"精准帮扶机制,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密切关注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落实防范返贫长效措施,认真做好大普查工作,全覆盖核查、评估脱贫质量,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坚持产业扶贫治本之策,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三有一网""一自三合""三业一岗"等模式,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加强脱贫攻坚正面宣传,讲好脱贫故事,凝聚脱贫致富正能量。统筹推进"十大工程",持续抓好集体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兜底、村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加快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全力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紧盯中茶谢裕大茶产业园项目,努力打造中国最大绿茶加工基地。扶持壮大谢裕大、众望等一批龙头企业,力争全年新增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企业2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示范联合体2个,确保全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5亿元。坚持发展精致农业、特色农业,持续做大做强茶叶、蜂业等主导产业,力争全年茶产业、蜂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达11.5亿元、3.5亿元。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扶持好稻渔(虾)、香榧、油茶、山泉鱼、小黄牛等特色种养殖项目,开展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认证和驰(著)名商标创建工作,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省市级示范村,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持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4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