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0年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03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8分钟

2020年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0年1月13日在秦皇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市长张瑞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开放兴市、文明铸市战略,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动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较好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今年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态势持续巩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去调转"的成果不断拓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7:34.3:55,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7%,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2%,装备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9%,稳居全省第一。

--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成效持续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高分通过初评,全市国省考核断面、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达标率实现三个100%,成功入选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全国排名上升至83名。

--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获得感更加充实。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8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8%和9%。全市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退出,范家店片区、"西四村"等拆迁老大难问题取得实质突破,省20项民心工程任务和市25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精准有效调度调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经济运行呈现新气象。着力稳就业,落实技能培训政策,发放援企稳岗资金,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83%的较低水平。着力稳金融,在全省率先出台多项金融创新政策,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3656.61亿元和2228.8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2.14%和14.45%,贷款余额增长率居全省前列;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1.46个百分点,降幅居全省第2位。着力稳外贸,出台并落实应对贸易摩擦的十项政策措施,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1-11月完成进出口总额330.33亿元,机电产品出口占比居全省首位,秦皇岛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着力稳外资,强化对外资企业的全方位跟踪服务,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增长8%,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前列。着力稳投资,深入推进项目建设质量年和"百日攻坚"行动,建立完善项目包联、调度督导、观摩考核机制,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超额完成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目标,投资增速近年来最高。工业投资增长12.4%,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3.6%,增速均居全省首位。着力稳预期,加强和完善预期管理,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6.79万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40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04家,正大、宏启胜、益海嘉里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加大在秦投资力度,市场主体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为目标,凝心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进展。脱贫防贫扎实务实,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4400元/每人每年,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5720元/每人每年;精准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资助贫困学生6843人;健康扶贫政策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救治比例达到100%,县域内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90%以上;改造农村危房3893户,1.5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高质量完成,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治污精准度,通过完善机制增强防污系统性,淘汰改造燃煤锅炉171台、3276蒸吨,重点行业实现超低排放;开展散煤清零行动,全面完成"气代煤""电代煤"和洁净煤炉具配送任务;实行重污染天气差异化应急减排;《秦皇岛市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暂行办法》为全国首个船舶污染防治市级立法。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行湾长制,近岸海域全部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戴河、汤河被评为全省秀美河湖。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修复责任主体灭失矿山43个。完成违法违规建设等专项整治任务。依法依规从严处理破坏生态环境案件432件。森林覆盖率达到57%。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有效,建立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依规排查整治金融、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隐患,偿还化解政府性债务58.6亿元,争取新增债券资金45.7亿元。金融风险点处置化解工作有序推进。房地产遗留问题基本解决。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域主导产业县域特色产业培育优化产业布局,以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发展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实施12个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产业"六个一"工程,"532"市域主导产业和6大县域特色产业体系已具雏形。着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9.6%,节能环保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方华埃西姆汽车零部件、哈电GE重型燃气轮机制造基地、戴卡铝车轮一号线升级改造等项目提升装备制造整体水平,安丰钢铁冷轧、宏兴钢铁高炉转炉减量置换等项目全面提升行业工艺和产品水平,中油沥青实现产业链延伸、产值倍增,首钢赛车谷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范例。精彩举办第二届市旅发大会,打造冷口温泉、七彩青龙等一批乡村旅游新业态。冰塘峪景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质量评审,北戴河区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山海关景区挺进全国5A级景区50强。出入境国际旅游包机150架次,出入境旅客17918人次,分别增长295%和299%。预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80亿元。加快临港物流园区发展,开展"韩中蒙"多式联运,以临港物流为龙头、陆路物流为支撑、空港物流为补充的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中关村生命园昌黎科创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国际健康中心六大中心全面运营;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亿元,增长15%;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第二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一批合作成果签约落地,为大健康、康复辅助器具、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与河北移动、河北联通等在5G领域开展战略合作,中信戴卡、河北联通与河北工业大学实施"5G+工业互联网"项目,推动智能产业融合发展。中科遥感航天产业园一期投入运营,河北亿广云数据产业园加快建设。中瑞设计港入驻企业29家,二期扩区工程启动实施,工业设计加速赋能传统产业。县域特色产业做精做强,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在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上下硬功夫,昌黎葡萄酒等6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年主营业务收入全部达到10亿元以上、2个超百亿元,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引擎,冲破思想藩篱,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近40亿元,解决民营企业欠款9.78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三深化三提升"活动,实施"接办分离两不见、一个窗口全程办"审批模式,进驻河北政务服务网事项网上可办率100%,"一次不用跑"事项达到100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20家产权制度改革企业全部进入改制程序,10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完成公司制改制,48家市属国有企业顺利注销。耀华集团扭亏为盈,实现产值超10亿元,成为国有企业处僵治困的典范。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全部完成。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与首农、首创、北控等集团战略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引进京津项目67项、资金超百亿元,京能集团2×35万KW超临界热电1号机组并网发电,国网新源抚宁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开展招商引资集中攻坚和竞赛活动,每月都有大型招商活动,每周都有精准招商行动。实施开发区创新跃升计划,以综合保税区为突出优势,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为骨干,省级以上开发区为支撑的园区建设格局不断健全。港口转型步伐加快,游艇帆船码头、营地教育、进口商品销售中心等项目落地运营,中法航海产业交流周取得重要成果。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与省科技厅建立厅市会商机制,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行动启动实施,5个县区全省排名提升,建立省级以上星创天地36家。实施科技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2529家和278家。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千企转型"行动,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达到232家,院士工作站达到2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0亿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96件、居全省第一。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一流国际旅游城市为牵引,高品质规划建设管理城市,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改善,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规划体系不断完善,编制完成并印发实施秦皇岛市规划纲要,北戴河地区、西港片区、金梦海湾片区等重点区域规划和城市设计基本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取得初步成果,城市风貌管理规定正式出台,高标准、多层次、全方位规划支撑体系日臻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102国道市区段改建、海滨路东西延伸、京秦高速二通道、沿海公路秦唐界段等工程加快推进,惠泽街、南岭东路等6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北部片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完工,中节能垃圾焚烧扩建一期工程投用,改造提升市政管网110公里。茂业天地、万达广场等新城市综合体开业运营,西港花园、开滦路特色美食街区加快建设。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竣工面积的92%。卢龙荣获国家园林县城。以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实施国内最严控烟办法,出台海水浴场管理条例,实现城市区主次干道"以克论净"、旱厕清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面升级。"幸福开发区"工程正式运行。乡村振兴全面提速,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5万亩,山海关大樱桃节、青龙板栗节等农业招商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昌黎葡萄酒入选全省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宏都集团等3家企业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卢龙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昌黎被列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山海关入列省级农产品优势区。改造农村厕所11.7万座,畜禽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9%,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95.7%。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公共服务,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保障改善民生水平实现新跃升。民生底线兜得更牢,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现市级统筹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完成"十三五"目标的97%,社会保险待遇有了新提高。购置新能源公交车80台,城市街道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国家首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2个,5000套廉租房、公租房建成入住。投资20亿元完成19万户次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新提升,制定实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中小学管理的十条创新措施,在校长全员聘任、教师职称评聘、社会资本办学等方面出台突破性举措。新改扩建幼儿园10所,主城区5所中小学加快建设、3所投入使用。职业教育不断上水平、扩规模。东北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落户我市。燕山大学"双一流"建设取得新突破。在全省率先完成医联体医保打包付费工作,2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市第一医院成为首批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样板,市中医院成为全国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北京医院北戴河心脑血管病医院签约落地。举办秦皇岛国际马拉松等12个国际性赛事,开展100多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秦皇岛代表团在全省首届冰雪运动会取得金牌总数第二名,市首届冰雪运动会圆满成功,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76万。秦行宫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市博物馆顺利推进,我市入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浪淘沙·北戴河》实景演出入围省优质文化产品品牌。地方志工作获全国表彰。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和涉恶团伙61个。开展"港城利剑"严打整治,刑事发案率持续下降。集中力量打击传销,捣毁传销窝点300个。成立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2573个,市县两级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全部建立。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8.77%和23.4%。不断完善消防救援体系,加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力度,成功应对台风"利奇马",防灾救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有效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信访案件"四大攻坚"等活动,全市信访总量大幅下降。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等重要工作任务,暑期服务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为导向,为民执政、科学理政、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突出抓好不担当不作为等专项整治,切实将主题教育激发出的工作热情转化为推动"四个一批"的生动实践。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认真做好中央、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认真学习贯彻宪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2件,制定出台政府规章3件。依法统计、依法治统能力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进一步加强,财经秩序得到有效维护。全面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三重一大"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460件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全部办复。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民族宗教、新闻出版广电、外事侨务、人防海防、档案、气象、地震、援疆、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应对挑战中主动作为,在爬坡过坎中拼搏竞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勠力同心、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秦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中省直机关驻秦单位,向关心支持秦皇岛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居安不忘思危,思危方能居安。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树得不够牢,经济总量小、产业支撑不足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产业层次偏低、新兴产业偏弱,新旧动能转换任务十分艰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实体经济困难增多;行政效率和质量亟待提高,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社区建设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和短板,防止返贫致贫的机制仍需完善;PM2.5平均浓度不降反升,污染防治任重道远;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不担当、不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领域腐败问题仍有发生。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效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实更好,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2020年工作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打赢三大攻坚战关键之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正在深刻变革,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高风险与低增长并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经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但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也不会变。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省委、省政府给予秦皇岛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定位,打造国际知名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目标的引领;有我市多年来在产业支撑、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干部作风等方面累积的坚实基础,秦皇岛发展前景充满希望、无限光明。只要我们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抢抓机遇,聚力奋进,就一定能够谱写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省"两会"、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讲政治、勇担当、抓落实、促发展"工作导向,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深入实施"四市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巩固拓展"双创双服"和"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确保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和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扎实推动新时代全面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取得新成效。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进出口总额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PM2.5平均浓度下降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上述目标的设定,综合考虑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了我市经济发展态势和各方面支撑条件,体现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与"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密衔接,是科学务实的,也是通过努力拼搏可以完成的。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始终保持政治自觉。站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认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自觉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想明白、弄清楚、做到位,切实转化为秦皇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始终坚守战略定力。牢记"四个必须",正确处理当前和长远、速度和质量、规模和结构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崇尚创新、注重协调、追求绿色、厚植开放、深谋共享,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对新时代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审视自身中增强信心,在对标对表中拉高标杆,在远眺前路中创造机遇,创造性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始终坚定积极作为。依照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和关联性进行整体设计,用全面、系统、辩证的观点去分析认识,坚决克服"单打一"思想,杜绝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既要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要着眼"十四五"甚至更长时间的战略布局,既要只争朝夕,又要久久为功,朝着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的目标扎扎实实奋力前进。

三、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

今年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必须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握"稳、进、好、准、度",全力抓好八方面工作:

(一)着力稳定经济增长,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和提质量统筹施策、优供给和扩需求双向发力,以高质量的"稳"支撑更长远、更可持续的"进"。

扩大高质量有效投资。以精准有效投资扩大优质供给,以高端高质项目带动转型升级。开展"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年"活动,狠抓"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作若干措施"落实,完善分级协同包联机制,每季度开展项目集中观摩、集中签约,每半年组织项目集中开工,确保100项省、市重点项目年内完成投资18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0%。落实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全民招商,提高招商实效。加强项目储备,用足用好国家扩大地方专项债券规模政策,对谋划储备项目库实时更新、逐月通报、按季考核,力争更多项目储备入库。不断创新项目服务保障机制,试行重大项目"一会四函"、新批工业用地"标准地"等制度,以良好要素和服务保障促进项目加快实施、投产达效。

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支持物流、金融、商务、康养等服务业态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发展免税店、港货精品店,推动进口商品营销中心提档升级,提升"秦皇岛礼物"品质。年内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0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00家。着力挖掘消费潜力,做活茂业天地、万达广场等商圈和开滦路美食街等特色街区,建设提升10个特色美食、文化商业街区,推动城市"夜经济"跨越发展。加大电商企业扶持力度,推动网络零售业发展。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健全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国际物流,争创区域性国际消费城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强化"重点县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运行监测,聚焦市县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和受贸易摩擦影响的重要企业,开展"工业巡诊"和"一对一"包联帮扶,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服务。加强工业企业培育,完善规上工业企业建档立卡管理,滚动实施百项技改项目计划,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技改全覆盖。建立市"小升规"工业企业培育库,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打造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年内新增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持续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应急转贷资金、"政银保"合作模式、上市挂牌企业信用贷款等政策效应,着力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关心支持企业家成长,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二)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全力巩固提升脱贫防贫成果、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乘势而上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推进"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加快补齐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围绕增强造血能力,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提升科技扶贫水平,拓宽贫困人口就业渠道。加大对非建档立卡低收入户、非持续稳定脱贫户跟踪监测,坚决防止致贫返贫。坚持"四个不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在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

源头入手科学精准治污。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和更加精准有效的管控措施,切实保护好秦皇岛的绿水青山。着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有力有序推动重点企业退城进园,保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推进工业减排深度治理,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扬尘治理和岸电设施建设,提高成品油销售领域监管标准,深度治理国三标准重型柴油车,北环路等重点路段实现降尘量低于5克/平方米;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积极稳妥抓好安全清洁取暖;精准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坚决扭转大气污染防治被动局面,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实施戴河、饮马河等河流治理工程,推进水源地保护、河流断面达标等专项行动,建立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完成渤海综合治理任务,确保全市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饮马河水质提升至Ⅳ类,主要入海河流稳定达到Ⅲ类水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稳定向好。着力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化土壤污染综合防治,规范危险废物管理,加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完成省定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整治修复任务。着力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实施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地管理和保护,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营造林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标兵城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