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四川省)2020年红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300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4分钟

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5日在红原县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索仓嘉央罗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2019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县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建设"三地两心一时代"[1]为总抓手,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务实重行、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589万元,同比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132400万元,同比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66万元,同比增长5.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53万元,同比增长2.1%。

一、生态环境在保护建设中更加优良。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筑牢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总投资17000余万元,大力实施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城乡绿化、生态补偿、退牧还草、草原鼠虫害防治等项目。投资8300余万元,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县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厂、3座乡镇压缩转运站和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安置1349个生态公益性岗位,开展林、草、湿、河管护,生态资源管护机制有效构建;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地表水质、空气质量、噪声等环境指标均达到优良标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红原进一步展现。全面优化生态功能区,调整完善生态红线3307km2、基本草原6711km2。严格环境监管执法,生态环境秩序有力维护。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城乡环境更加规范有序。引进重庆北控滨南公司,提升市政设施维护、运行和管理水平,城市市容市貌更加干净整洁。中央、省、州各类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和销号工作取得实效,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完善。

二、县域经济在提质增效中破浪前行。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重点围绕推项目、抓招商、兴电商、强牧业、提工业、优文旅等工作,持续抓好经济发展要素保障,全县经济稳中有进、提质增效,全年共计31位副部级以上领导亲临红原调研指导工作,荣获全州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称号。全年实施项目113个,完成投资131600万元,办理土地预审749.5亩、招拍挂土地77.9亩,办理不动产权证书465本,财富广场、瑞源大酒店、安曲220KV输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有力推进,高原综合商贸城3期、新希望等6个重点招商项目落地投运。紧抓"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机遇,建成县电子商务中心和3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线上线下交易达35000万元。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建设,投资8015万元,实施牧业基础设施、畜群结构优化、风险防控体系、经营主体培育等项目。建设国航-红原专属农牧场3个,打造标准化、特色化、平台化示范品牌。强化非洲猪瘟防控力度,动物疫病防治有力。预计,全年各类牲畜出栏134406混合头,肉类总产量16826.3吨,奶产量32446吨,秋淡蔬菜产量15146吨。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1601万元,同比增长4.1%。大力实施"一园四区多基地"[2]工业布局和建设,新增入园企业1户,达到23户;积极培育中电投、新希望2家升规企业,宇妥藏药成功列入全省"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统筹培育,园区全年产值达65000万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8.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528万元,同比下降9.6%。围绕全域旅游建设,总投资9348万元,实施旅游基础设施等12个建设项目,推动俄么塘花海、月亮湾等A级景区提档升级,日干乔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第四届雅克音乐季高质高效举办,期间接待游客14.91万人次。全年接待游客192.7万人次,同比增长13.3%;实现旅游收入156056万元,同比增长1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2460万元,同比增长7.9%。

三、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持续增进。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专项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绵阳对口援建资金43600万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人才培训、文化旅游等惠民富民项目,不断巩固脱贫成效。制定完善防返贫、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帮扶关爱等政策机制,有效遏制致贫返贫,正式退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序列,实现整县高质量脱贫摘帽。大力实施均衡教育、就业创业、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统筹安排各类民生资金100575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130元,同比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3元,同比增长10.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850人,参保率达97%。发放低保、残疾人救助、临时救助及爱红原基金1350万元,惠及8万余人次。分配干部周转房240套,完善设施配套,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住房保障水平。投资9016万元,落实"一免一补""三免两补""两免一助"政策,新建色地镇小学综合楼等20个项目,教育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县藏医院顺利通过"二级乙等民族医院"复审,巩固县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疾控中心"二级乙等疾控机构"、妇幼保健院"二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及省级卫生县城、卫生乡镇和卫生村创建成效。依托夏季雅克音乐季,举办首届中国藏族山歌传承邀请赛、第二届"喀唯央诺"牦牛选美比赛及首届"奥琅康杯"藏式举重等活动。县体育活动场地新增97个,"妙笔金书技艺""牦牛皮加工技艺"等六个项目成功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四、内生动力在改革合作中厚积薄发。以改革强动力、以合作添活力、以创新增潜力,凝聚建功发展全新合力。机构改革全面落实落地,政府效能充分发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完成38个村(社区)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及评估,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503本,颁证率达100%。成功在龙日坝设立3个行政村,完成与龙日乡的撤乡设镇工作。国资国企改革破题启幕,注册资金10000万元,成功组建国投公司,力促国资国产保值增值。全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拨款120万元隆重表扬县域经济先进集体和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单位,全年减征税费1510余万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加大援受双方合作,在人才交流培养、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扶贫等方面加强协作互动,促进合作共赢,争取和落实援建协作支持捐赠资金2208万元。川滇藏青交界地藏区州(市)长第五次联席会议落地红原,促进了我县与相关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学习互鉴。投资5905万元,支持更攀合作社开展生产线建设、技术改造、销售网络搭建,牦牛奶5类产品通过生产线现场审核,牦牛酸奶获得SC认证并实现销售额300万元,"联合社+企业+基地+合作社+牧户"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正迸发勃勃生机。

五、城乡统筹在振兴乡村中协调发展。以乡村振兴为突破口,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投资11800万元,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处理、市政景观桥梁工程等建设项目,市政基础进一步完善;完成罗日桑泊湿地公园、元宝山"心灵之灯"、音乐喷泉等城市美化靓化项目,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完成2019年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市政基础设施、县城及乡镇垃圾收运系统(二期)和阿木乡定居点道路排水及路面恢复等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3]建设,投资6300余万元,实施查江路达格则寺至江茸乡段道路改建、龙日乡至龙日坝段改造及4座桥梁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久马高速县内路线规划、征地拆迁、沙石选址等前期工作,成立久马高速公路(红原县段)建设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强化项目协调推进。投资23800万元,完成县域内九红草地风光路157公里摊铺。投资4300万元,新建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白河邛溪镇热坤村段堤防等工程,科学划定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5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投资1760万元,完成6个村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科学编制乡村振兴"1+5+N"系列规划,以打造安曲镇、邛溪镇热坤村2个牧区样板为先导,总投资16600余万元,落实第一批乡村振兴建设项目33个,宜居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善治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六、基层治理在创新创建中深入推进。强化社会综合治理,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创建"法律政策七进+N"[4]示范点,培养"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14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件,全县10个乡镇司法所被评选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多措并举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53批162人次,成功化解2件信访积案;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49起,调处化解成功率100%,最大限度维护了群众利益。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治乱等专项斗争,全年破获涉恶案件2起、刑事案件58起,查处治安案件190起,挽回经济损失690万元。主动融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巩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落实两项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2564万元,不断完善乡镇、村、寺庙基础条件。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地质灾害、消防等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积极开展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接收、安置退役军人和军休干部5人。评定98户"五星"示范户,表彰20名"敬信勤新"红原新民风[5]模范,引导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七、自身建设在提能善政中全面加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实际开展11个课题调研,提出整改举措50余条;搜集7大类26项71个群众"急难愁盼怨"问题,已解决51个。扎实开展"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教育引导督促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帮增收、促发展,干部入户3500余人次,帮助解决群众困难问题390余件。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便民化,政务窗口受理并办结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44748件,办结率达到99%。强化项目审计,完成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117个,送审金额14803.8万元,审减金额795.8万元,审减率达5.4%。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县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察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03件、政协提案建议63件,满意率均达99%。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反腐斗争"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全年立案审查调查案件56件、党纪政务处分56人,组织处理24人,挽回经济损失33.29万元。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全县"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5.2%。

同时,群团、邮政、气象、史志、机构编制、国防动员、住房公积金、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均取得了新进步、新发展。

各位代表,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凝聚着全县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心血和汗水,汇集了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在红原创业的外来投资者,向援藏干部、驻县部队、武警官兵和全县政法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对照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我县产业结构欠优,内生动力不足,创新创造乏力,自身财力脆弱,企业经营效益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民生保障能力仍然不足,交通路网、供水供电供暖、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文化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短板。对照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干部"懒、庸、推、慢"现象时有发生,中梗阻、基层板结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对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举措谋划得更周密一些,以更大的决心和有效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牢记使命?铿锵前行

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0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红原建县60周年。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6]州委"一屏四带、全域生态,三地共建、五业同优"[7]决策部署,围绕"三地两心一时代"奋斗目标,牢记使命,攻坚破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强效能等各项工作,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繁荣稳定。

一、致力"生态提优",绘就绿色发展本底

全域推进生态保护常态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稳步推进川西北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坚守主体功能定位和生态功能区划,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为重心,加快推进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筑牢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环境管理体制、环评审批制度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全力推动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质量优质化。投资13500万元,推进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退牧还草、鼠虫害防治等工程,常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筑牢天蓝水碧、山青土净、风光优美、全域生态。

全面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化。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产生活方式,营造生态文明共建共享良好氛围。优化产业结构,鼓励支持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产能,对重点行业、企业实行全过程、全覆盖监管,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加快城乡、景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和收运体系建设。投资600万元,实施"沼光风"新能源利用项目。加强同中环、中电投等企业对接合作力度,试点开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探索开发风能资源。

二、致力"产业提效",构建经济多极支撑

推动农牧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优化现代特色生态农牧业产业布局,丰富产业体系,全力推动畜牧业大县向畜牧业强县跨越。投资17000万元,实施特色种养殖基地、牲畜暖棚、更攀合作社牛羊毛设备及附属设施改造等项目,推动农牧产业基础夯实、提质增效。制定实施生产、加工、品牌、物流、质量、服务等系列标准体系,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和应用,强化"三品一标"[8]申报认证,实现标准化发展。优化完善政策性牦牛、森林、草原火灾、活畜目标价格等保险政策,探索实施自然灾害大灾保险等新险种,构建多元立体保险体系。高标准建设牦牛检验检测中心,打造区域辐射带动中心、省内外专业监测机构。着力培育家庭示范牧场、联牧规模经营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更攀合作社龙头带动作用,鼓励发展稳定可持续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集约化发展。

推动绿色工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以绿色产业园区为载体、优势资源为支撑、政策扶持为保障,强化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引导特优产业集聚、实力企业集群,助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大力培育优势行业和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新型能源、畜副产品、中藏药、护肤品等特色产业。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研究出台培育规上工业、降低企业成本等系列政策,着力解决制约工业企业发展突出问题。投资4800万元,实施绿色产业园孵化园建设项目(一期),全力"筑巢引凤",吸引企业、人才、资金入驻。投资20000万元,加快推进新希望饲养牛屠宰生产线、泽式藏茶厂房等建设。落实技改资金3000万元,推动乳业公司、新希望等企业技术改造、生产运营、创新创造。积极出台对园区企业强化服务、提质增效管理办法,强化政策引导和效益评估,提升园区综合实力,2020年力争新增入园企业1家,规上企业达到13家。

推动文旅产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和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为抓手、AAAA级景区运营为依托、九寨景区开园为契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景区提升改造、产业链条拓展、文旅产品研发。力争投资12000万元,实施州县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麦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雅克文化旅游小镇、马术非遗文化产业基地等项目。大力推动中国藏族山歌传习基地专业化平台建设,推动藏族山歌挖掘、保护和传承。依托亚克夏山工农红军烈士墓、日干乔红军长征纪念碑等资源,实施红军过草地纪念景观项目,打造红色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坚持市场化导向,优质高效举办第五届夏季雅克音乐季,整合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文化节庆、文化产品、文化演艺、文化街区等文旅融合业态,多路径推进文旅相融相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推动电商物流多元化、立体化发展。深入实施电商发展战略,以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孵化基地为核心、电子商务中心和智慧畜牧业平台为支撑、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区域物流中心、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增强集散服务功能,逐步形成横贯全州、辐射川甘青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投资6300万元,继续实施冷链物流、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项目,加快示范县创建进程。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物流和航空物流,推进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大力引导农畜副产品上网销售,促进产销高效对接,推动更大规模"土特产"出县,力争全年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50000万元。

三、致力"项目提质",夯实发展底部基础

凝心聚力储项目。聚焦"谋、争、招",紧盯"十四五"国家投资方向,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横向补偿机制等战略机遇,瞄准县域发展实际,抓好谋实"十四五"规划编制和项目储备。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布局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改善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项目。常态开展项目对接争取,力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项目"总盘子"。全力以赴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实施产业链招商和精准招商,强化资源和政策匹配,制定优惠政策,搭建招商平台,着力引进一批重环保、高附加值、可持续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优质项目。

健全机制抓项目。健全项目全过程推进机制,开展项目落地投产专项考核,紧盯供地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达效项目,采取任务、责任、时间、管理等倒逼措施,狠抓工程形象、质量和进度。全面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攻坚,加大用地指标、资金落实和规划设计、政策处理、审批服务等保障力度。倾心倾力抓好久马高速建设,确保思想认识到位、作用发挥到位、职责明确到位、服务保障到位。开展项目建设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服务,开启重点项目审批绿色快速通道。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国投公司融资担保能力,不断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推动金融业同实体经济互助互进。严厉查处阻挠施工行为,保持"拔钉清障"高压态势,确保项目"零障碍"施工。强力推进2020年86个计划实施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35000万元以上,社会投资14000万元以上。

四、致力"民生提档",推进红利成果共享

繁荣社会事业惠民生。围绕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目标任务,持续推进落实教育惠民政策,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投资2900余万元,实施教学综合楼、标准化食堂、教师周转宿舍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精准实施《健康红原2030行动纲要》,开展全民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持续深化健康扶贫五大行动,大力发展中藏医药事业,推进智慧医院创建。投资2000余万元,启动邛溪、刷经寺、江茸等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投资2500余万元,新建县藏医院综合大楼和医技楼。力争投资1831万元,启动县医院川甘青结合部健康体检中心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完善乡镇、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力争投资2300万元,启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基础设施及纪念馆建设。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重视文物保护,扶持文化产业、文化企业协同发展。

提升保障水平解民忧。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城乡一体的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做好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计划新增城镇就业370人,转移劳动力3400人,实现劳务收入12000万元。围绕"两个确保"目标、"两个稳定"标准,着力推进脱贫基础、内生动力等建设,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大力实施基础扶贫行动,投资1500万元,实施色地、麦洼等4个乡镇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项目;投资1200万元维修乡镇森林草原防火通道;加快S217安曲至马尔康界公路改扩建工程落地实施。稳步实施安身、安心工程,不断提高干部群众住房保障水平。统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帮扶等措施,加大助困、助残、助医力度,筑牢"返贫"防火墙。

做实乡村振兴抓民需。聚焦聚力"五大振兴",无缝对接脱贫攻坚,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和扩面推广。完善乡村振兴项目库,投资8264万元,全面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29个重点振兴项目。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盘活集体资产资源、提供社会服务、开展租赁业务、量化资产收益等,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巩固基本公共服务成果。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与全州同步完成集体经济组织首届选举,建立完善各路资本和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金融杠杆调节基础性作用,引导信用社、农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五、致力"改革提速",注入开放合作动能

在重点领域改革上精准发力。持续加大全面深化改革力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招商引资、资本融资、服务管理等各领域向资本市场敞开。提高国有资产运行质量和利用效率,做大做强国投公司。积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做到应减必减、应降必降。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用好牧草地、农房、宅基地,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在创新驱动上持续用力。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致力于平台、项目、企业、环境等创新,打造创新生态链。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支持政策,落实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全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激发投资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做活做宽做优民营经济。强化创新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力促科技成果产业化。按照"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企业化运营"原则,推进园区转型升级、提质提效发展。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注重投融资绩效,切实增强投融资平台经营能力。稳步推进企业上市,鼓励和引导乳业公司、宇妥藏药等企业走资本市场之路。加大创新人才培育,全年培训本地实用技术人才280人以上。走品牌强县道路,打造"雅克草原"县域公共品牌,着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做强优势品牌、孵化新增特色品牌。

在开放协作上深度着力。坚持走区域协作、优势互补的协同高质量发展之路。与成都、温州、绵阳、三台等东西协作、省内对口援建方开展全方位协作,深化资源、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对接协作,积极推进产业分工合作、多向互动、资源整合,全面加快红原在内陆和沿海地区的飞地园区建设。继续投入浙江和绵阳援建资金6480万元,实施旅游扶贫藏家新村、雅克音乐文化产业园等建设项目。坚持"政府搭台、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科技支撑、组织规范、群众参与"原则,加强与川甘青交界地区各县的协作,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协商规划产业布局,引导区域优势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共建"川甘青农牧产业区域合作联盟",并依托刚坚集团声誉、美誉,借势借力,在产品销售、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科技成果共享、公共品牌运营等方面形成产业发展共同体,推动地方产业和企业由县域向区域、区域向国内、国内向国际开拓发展。

六、致力"环境提标",创建优居和谐家园

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坚持"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管理科学"原则,以建设高品质城镇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城乡布局,加快完善城镇功能,着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探索特色化、精细化监管模式,构建现代化城乡治理体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投资8000万元,实施绿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查尔玛乡垃圾中转站、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坚持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持续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不断加大"控违拆违"力度。着力开展城乡景区垃圾分类回收试点,探索市政设施一体化市场化运营模式,不断增强城市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全面巩固提升"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成果,开展市容市貌和市政设施专项整治,严控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城市环境整洁有序、美丽优居。

优化社会治安环境。把维护稳定、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维稳。巩固提升全省藏区社会依法常态化治理示范县创建成果,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龙头,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两抢一盗"、整治陈规陋习等专项行动,加大对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治安问题的整治力度,促进全县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强化食品药品、道路交通、项目建设等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防控,确保重点领域安全,重大风险可控。纵深开展"敬信勤新"新民风活动,加快推进各类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健康有序、文明和谐、全民信用良好环境。充分发挥群众自治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助力平安红原建设。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