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颍州区生态环境“十三五”目标完成情况
解读颍州区生态环境"十三五"目标完成情况
颍州区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军
2020-05-14
一、"十三五"环境保护取得进展
1.全区环境质量总体稳步改善。"十三五"期间全区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持续改善,2019年,沙颍河颍州段保持Ⅳ类水质、颍州西湖保持Ⅲ类水质;颍河洄溜集断面,水质目标Ⅳ类,水质现状基本保持Ⅲ类水体,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均达到市级控制指标,颍州区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获得市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资金50万。
2019年,颍州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959,同比下降1.78%;PM2.5平均浓度为51.6微克/立方米,去年同期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近6.18%,完成市下达52微克/立方米约束性指标;空气优良天数225天,空气优良率61.6%;重污染天气累计6天,较2018年度减少5天。2019年,颍州区圆满完成市下达的PM2.5平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大气环境质量约束性指标。"十三五"期间,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和交通声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全区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未发生生态破坏事件,生态系统稳定。
2.规范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省级工业园区颍州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废水全部纳入颍州污水处理厂处理,完成周边区域配套管网建设、在线监控装置安装任务,颍州污水处理厂日处理废水达5万吨/日,实现污水处理稳定达标,源头削减工业水污染源排放量。
3.加强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把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纳入集中攻坚工作任务清单,通过加强工作调度、倒排工期、压实责任、严把质量、加强运维等一系列举措,加大乡镇政府驻地及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力度。截止目前,列入任务清单的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九龙镇、马寨乡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运营,三塔集镇、三合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共计完成16个乡镇中心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定期开展污水设施运转情况巡查,实施管网整治提升工程,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管护。
4.全面实施碧水攻坚战。一是全面整治黑臭水体。配合市直部门实施城区14条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目前已初见成效。积极推进乡镇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工作,阜临河(西湖-程集段)截污清淤工程已竣工,阜临河(西湖-九龙段)、阜焦路中清河等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纳入2020年区重点工程项目。二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划定32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2019年10月对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开展全方位巡查检查,排查周边50米区域内污染源,建立完善饮用水源保护长效监管机制,全区饮水水源地保护范围没有重大污染现象发生,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三是全面落实"河长制"。全面建立了区、乡镇、村三级河长体系,相继开展了生态区域违法建设排查、入河排污口整治、非法码头堆场整治等专项行动,完成生态区域违法建设52个问题、6个入河排污口整治、非法码头堆场问题清零。
5.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落实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2019年颍州区平均施肥量23.23公斤/亩,比去年减少2.78公斤,减幅10.69%,已连续4年实现了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全区平均农药施用量32.3克,比去年减少4.72克,减幅12.75%。加强养殖企业粪污资源分类整治,指导中小规模养殖场(区)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粪便收集、贮存、处理设施,实现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粪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达到90%,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配套率达100%。
6.环境执法监管与环境风险防控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每年组织开展全区环保专项行动外,还先后组织开展了环境污染隐患排查、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沿河(湖)固体废物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突出抓好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不断加大环保行政执法后督查力度,对重点行政处罚案件跟踪督办,解决了一批环境污染和风险隐患排查问题。
7.生态创建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积极进展。积极推进生态乡镇(村)创建和生态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区创建省级生态示范村1个、市级生态示范乡镇(村)5个。扎实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2016年以来,我区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建成一批垃圾收集转运、污水处理、村庄整治等工程项目,排查农村黑臭水体74条,纳入治理改善计划,正在逐步实施,农村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试点,由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负责辖区道路保洁、生活垃圾清运、村间道路垃圾捡拾及沟河塘漂浮垃圾打捞,起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距离目标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污染减排任务依然艰巨。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给污染减排和生态建设工作造成巨大压力。一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进展缓慢。乡镇尤其是人口聚居区集镇,部分河流未清理疏浚,导致水体污染甚至河道浅塞淤积严重。二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化肥农药滥用等仍是较大难题。三是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存在短板,暂未达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的精细化标准。
(二)城乡环保基础设施滞后。污水处理、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污水收集处理率低,城区部分老旧小区排水管网未纳入城市污水管网,雨污管网分流改造不到位,生活污水污染环境。
(三)环境监管联防联治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环境监管执法力量薄弱,各部门协同配合不够,存在治标不治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未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