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1年上半年意识形态材料合集38篇(含总结汇报、研讨发言、理论参考等)(第3/17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779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94分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虽然一直占有统治地位,但也一直都面临着多元的非社会主义思潮、观点的挑战与侵蚀,严重干扰和制约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发展。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引领力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当务之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首先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文化氛围与文化心理,因为文化是意识形态最活跃也是最丰富的载体与表达。其次,要对那些反社会主义的思潮敢于亮剑,进行积极的思想应战和必要的管理干预,因为一种发生广泛社会影响的错误思潮,不同于个别性质、枝节性质的错误,如果不加批评控制,有可能像某种传染病一样,危害整个社会的精神健康和安定团结。再次,要持之以恒地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因为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化与一种意识形态认同,才可能形成与以这种意识形态为主导思想的社会认同。通过系统而多样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造就最广泛的社会主义情感认同、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和道路认同,是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引领力的有力保障。

二、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人民大众教育力

对于意识形态建设而言,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十分突出。一方面,先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和生产与传播形式的丰富,可以更便捷更全面更生动地让人民大众入眼入脑入心,感受感觉感悟。另一方面,那些反社会主义的各种思潮、观点也趁势兴风作浪,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展开了更加张胆露骨的攻击,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网络"大V"煽风点火,混淆是非,蛊惑人心,严重削弱和消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有的影响

力、感召力和教育力。教育引导人民是一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面对全新的复杂形势,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民大众的教育功能,切实提升教育能力与教育效力,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所在。总体来看,我国当前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方面对人民大众的教育力偏弱,同时对那些错误思潮的批判也不够有力,由此导致了两个比较严重后果。一是一些反社会主义的思潮对人民大众思想观念的侵蚀力来势凶猛,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对人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二是轻视、忽视甚至排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象突出,现实中产生了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倾向,把理论产生于实践和理论指导实践对立起来,出现了轻视理论学习、崇尚自发实践的社会心态。而这种自发性的诉求,一经西方敌对意识形态的渗透,就必然形成强大的拒斥科学理论的社会心态。

从现实实际来看,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民大众的教育力,首先,要增进和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达力,引导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把研究回答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道路,增强理论解释力、话语说服力、实践推动力,形成有效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持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特别是要用生动、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表述让大众易理解、不枯燥、好接受,尽力使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呈现贴近生活实际,走进大众心理,融入日常生活,达到通俗易懂接地气,和风细雨润万物的效果。其次,要在遵循个体成长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机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到生活实践全时空。在具体实施上把握好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时、效、度,讲究实践逻辑、战略策略和方式方法。第三,要牢牢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切实发挥出这个群体学习、领会、认同、拥护、践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示范引领作用。实践证明,党员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修炼与践行是否笃实,对于全社会能否形成对社会主义的真心拥护至关重要。

三、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空间传播力

网络空间已成为各种社会思潮、思想观点、生活信息甚至大众情绪的集散地,是各种力量标榜自己、影响他人的舆论角斗场。同时,网络化生存已经成

为互联网时代人类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人们早已习惯于将网络作为生活中各种信息的第一来源。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这种信息与观念传播方式的巨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产生了空前的冲击和挑战。事实上,近几年来,在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彰显。而那些非理性的谩骂、别有用心的歪曲和恶意的抹黑言论却甚嚣尘上,甚至一度成了网络时髦,在一些思想认知和价值取向上给社会大众制造了颠覆性的混乱。最典型的现象就是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一出来就遭到很多网民的冷嘲热讽和围攻,尤其是个别知名专家学者的参与围攻,更是壮大了网上非主流意识形态声势。虽然也有一些代表主流意识形态声音的回击,但寡不敌众,基本上被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所淹没。由此可见,推进网络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升其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传播力的提升是一项战略性和策略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要多管齐下才能奏效,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技术与意识形态渗透力"西强东弱"的总体态势下。首先,要善于转换话语表达,注重用"网言网语"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效果来看,"一本正经"的宣传说教和"系统严密"的理论阐释除了少部分专业人士关注,往往引不起平常大众的阅读兴趣,而灵活多变的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段子""图说"、小视频、短动漫等极受大众的青睐和追捧。其次,要善于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意蕴、价值导向、终极追求与社会大众的具体生活实际、生存状态相融通,结合社会大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愿点、乐点、痛点来主动设置网络议题,开展融入式、贴心式的教育引导。要真正打开话题设置的创意闸门,就一定要从普通中国人生活中最具体的喜怒哀乐入手,并借助这些"点"上的喜怒哀乐,反映"面"上的普遍性,引起受众"面"的共鸣。第三,要完善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网络治理措施。一方面,既要完善"依法治网"的法律体系,又要加强网络管控技术的研发,从而提高国家管网治网的"网权力",对非社会主义和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有效的管控;另一方面,既要系统培养一支由不同层次和成分构成的准专业化的正能量"网军",又要有针对性地去做唤醒"沉默的大多数"的工作,从而形成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好空间、好氛围和好态势。

四、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生活改造力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发展根源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指引和

规范着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也正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精髓所在。根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时刻关注到社会发展中的新变化新情况,并根据新情况和新变化进行深刻细致的理论洞见,进而将这种理论洞见转换成促进社会实践进步的具体政策、制度、措施。否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会成为纯粹的理论运动和抽象的自说自话,并且会日益失去现实基础,失去号召力和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曲折中前进,经受住了许多重大考验,取得了很多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强互联网治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国内舆论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空前向好。但不容忽视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存在的理论研究与实际调研联系不够、理论宣传与实际工作存在落差、理论教育与现实生活存在脱节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导致社会大众对抽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的漠视、不信任甚至反感。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深刻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终极使命就在于指引和团结社会大众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动地"改变世界"的最生动的体现。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现实生活的改造力,首先是要坚持彻底的马克思唯物主义,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发展更加牢固地扎根于社会现实,着眼于对人们生存发展遇到的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的系统研究,着眼于对现时代巨大变革的事实求是的全面分析,着眼于对各种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正确回应,着眼于对社会大众美好生活诉求的真切代言。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其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表达向社会实践的转换,力争达到理论指引与制度安排的有机统一,价值追求与具体操作相互协调。事实证明,好的理论必须有好的实践来提供丰富的滋养,否则就会成为无根之萍无本之木,终将昙花一现;同样,再好的理论如果只讲不做,讲得多做的少,或者讲得头头是道而做得差强人意,终究也不会受到社会大众发自内心的认同信服。网络时代的社会大众时刻都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点赞"或"拍砖",抒发着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务必要不断提升理论的实践品质,实现理论认识与生活实践

的精准对接,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以真情实感和实际行动来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与文化的内在情感认同和自觉心理认同。

五、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社会竞争力

作为国际舆论交锋与斗争的主战场,互联网为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了充分展示其"魅力"、相互竞争、争取大众的舞台。同时,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社会生活方式的丰富多样、个体价值选择的自主包容、大众交往渠道的空前便捷等多因素叠加效应强化之下,多种社会思潮的发展蔓延,不断地给人们认识思考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权益提供不同资源和视角,也影响着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态度。从现实来看,那些源自西方的、裹挟着极具迷惑性和隐蔽性的"人权""自由""民主""宪政""普世"等字眼的社会思潮,更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了"围攻"之势,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实践制造了舆论障碍,对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制造了极大混乱。近些年来,一些所谓的"精英""学者"受到西方思潮影响,沦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代言人,在网上大肆贩卖否定历史、歪曲历史、抹黑历史和假设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就是西方思潮危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典型例证。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与挑战,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竞争力,更是互联网时代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因为国内各种非社会主义与反社会主义思潮的流行泛滥都无不源于国际敌对势力的推波助澜和西方由来已久的和平演变企图。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竞争力,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始终如一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彻底贯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苏东巨变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失败的只是苏联模式"(哈贝马斯语)。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虽然受到一些人的责难,但其真理的光芒始终在为人类指引着自由解放的大道。萨特在其《辩证理性批判》中就坦然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甚至还在童年,似乎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它依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只有在这块沃土上才能形成;我们的思想应当把自己约束在这块沃土所提供的范围以内,否则就会落空或者后退。"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和反对》一书中也写道:

"在我们时代和今后,世界的改变是肯定无疑的,而且大部分将是在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鼓舞和指导下进行的要探索人类发展的前景,就势必要求救于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错综复杂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要内外结合,实施意识形态建设的国家战略。对内,既要对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进行有力地批判,深刻揭露它们的虚假本质与险恶用心,不断排除它们对社会大众思想认识的干扰;又要在社会大众中普遍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提高社会大众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同、理论认同、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提高对西方错误思潮的辨识力、批判力、抵御力,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世界影响力的大幅度提升,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的到来,必须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纳入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的整体布局,逐步改变"抵御""防范"的被动思维和态势,积极进取,创新有为,向全世界阐释中国气派的价值观,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主张,展示中国形象,形成中国气场。

六、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身体系构建力

意识形态问题是政治领域的问题,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则难以真正理解意识形态问题所具有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来说,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则会将其等同于一般的政治意识形态,从而低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現实性和力量。从整体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在与形形色色的思潮较量中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社会大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性自觉程度不断提高。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从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的基本布局到"四位一体"布局,再到新时代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三讲"教育到"先进性"教育,再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党的

建设理论与实践。这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系统中的核心内容广泛被社会大众和党员干部学习接受,并展示出了强大的宣传教育力。但是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体系的发展来看,也存在着各有机构成部分之间内在逻辑关系需要进一步体系化明晰等问题,比如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层次结构的系统性分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关系的学理性阐释等等,这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构建的重大问题,需要不断地去深入探索研究。

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构建力,对于互联网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言十分重要,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内生动力与外在引力的根本所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必须要在四个方面切实下功夫。一是在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其理论体系内部逻辑结构与层次的研究,形成更为清晰严密的理论认知与理性认同体系;二是在注重理论体系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有效对接,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形成理论系统与实践系统的高度统一;三是在构建好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与信仰体系的有效融合,克服"有知识无信仰"现象,形成知识系统与信仰系统的高度统一;四是在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体系基础上,实现宣传教育体系与传播体验体系的有效互补,克服"教育强效果弱"现象,形成宣传教育系统与全媒体传播系统的高度统一。

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前沿阵地

塔里木大学党委宣传部 秦泽洪

(2021年2月8日)

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能否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所以,要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意识形态,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正确方向。要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确保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方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责任,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要从全局出发,从讲政治、讲党性的高度,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抓好本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自觉把自身工作同意识形态工作结合起来,打"整体战"、出"组合拳"、奏"交响乐",汇聚意识形态工作强大合力,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大格局,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高校是一个思想活跃地,不同的思想、观点,在这里交锋、交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既要守好"责任田",又要护好"一方人"。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课有纪律、公开言论有尺度、成果发布守程序,加强对课堂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持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坚持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协同并进,推动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坚决防范和清除各种错

误思潮、分裂主义等对学校的侵蚀,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渗透。充分发挥校园宣传思想阵地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学生的心田。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通过知识传授和思想引领、能力培养和理想信念教育、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服务管理和育才育人、网上引导和网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善建善用网络阵地,把网络作为意识形态阵地的重中之重,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发挥校园网、校园新闻栏目、官方微博、抖音等新兴网络的宣传阵地作用。切实提升用网管网能力水平,规范师生自媒体平台,提高网络舆情引导应对能力,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推动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就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舆论导向,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让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唱得更加响,底色更加鲜亮。坚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作为生动教材,着力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氛围,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聚焦三个着力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 李向阳

(2021年2月13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向上向好,正本清源的任务取得重大成效,进入了守正创新的新阶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文化交融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更加重要,必须聚焦三个着力点,努力做到导向指引不偏航、制度建设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举旗亮剑、强基铸魂、常抓不懈。

一、坚持正确导向,在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上着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鲜明的人民性与真理性,也为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增添了独特优势。

高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牢正确办学方向,确保我国高等教育成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第一,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高校党委要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担负起抓意识形态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政共同抓、党群合力抓、校院联动抓,定期研究部署,经常研判分析,压实工作责任,将党中央对意识形态的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增强党在知识分子群体和青年学生中的凝聚力、号召力。第二,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要加强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聚焦聚力的重大政治任务,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体落实落细到学校思想理论课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

面,巩固强化我国大学的鲜亮底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倡导形成主旋律昂扬的校园宣传思想文化氛围,滋润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要把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大学文化建设,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塑造大学精神理念,实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二、加强制度建设,在促进意识形态工作规范化上着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制度建设建立在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上,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能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水平,才能优化塑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才能保证高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合理、平稳有序开展。

高校要着眼压紧压实责任,立足抓经常、抓长久,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延伸,从根本上杜绝意识形态安全隐患。第一,完善制度体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涉及面广、关注度高、比较敏感,是一项有着严格规范性和周密程序性的复杂工作。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细化制定相关制度办法,从意识形态工作的传达部署、研判处置等各环节,明规矩、严规范、定措施,努力构建层次分明、紧密衔接、相互配合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形成责任到岗、便于操作、能够追责的管理闭环。第二,形成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要注重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强化全体师生员工的制度意识,促进形成权威、公正、平等的制度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发挥正向引领作用,让意识形态工作相关的制度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还要通过经常性的巡查、抽查、自查、提醒、问责等形式,深督细促各项制度的落地,让制度真正"带电"管用。第三,把制度建设与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规范的规章制度需要依靠富有战斗力的工作队伍予以执行落实。要通过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