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74篇(第10/21页)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要有新作为。长春市两级法院始终牢记嘱托、踔厉奋发,为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推动长春振兴发展率先突破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旗帜引领扬帆逐梦-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十年,一个跨越历史的时间维度。
十年,一段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
十年,一张满载硕果的惠民答卷。
天津,北依燕山,东临渤海,拱卫首都,协同京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高举旗帜、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忠诚履职,矢志不渝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成效中,牢记天津之特、天津之卫,坚定不移筑牢首都的政治"护城河"。
这十年,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积蓄了跃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这十年,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擘画了宜居宜业的崭新画卷;
这十年,民生答卷暖人暖心,擦亮了海河儿女的幸福底色。
这十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筑牢了强基固本的战斗堡垒。
津门极望,从古运河舟楫千里到渤海港通达天下,从黄崖关依山傍险到七里海霞鹜齐飞,从五大道万国风情到海河畔广厦高耸......苍山如海,水净天蓝,芳华似锦,未来可期。
发展新局面以质为帅增效益
回望来路,既有砥砺前行、爬坡过坎的坚韧和勇毅,也有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浩荡和豪迈。
十年来,天津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守正创新之歌,奏响了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的华美乐章。
2014年春,风起京津冀,潮涌渤海湾。
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发展大棋局再落关键一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子落,全局活。八年来,京津冀"一亩三分地"的思维模式逐步打破,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新格局逐步显现:
──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2016年至2021年,北京企业在津投资项目5161个,投资到位金额7756亿元。
──打造"1+16"重点承接平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3000余家,2021年北京企业占比已达30%,初步实现"核心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来天津"的发展模式。
──"轨道上的京津冀"提速发力,京津冀主要城市一小时交通圈进一步完善,京津通勤便利化12项措施全面落实,高铁天津南站至北京南站实现"预约+直刷"乘车模式,京津两市地铁App支付互认,同城化更加明显。
──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医院1013家。
三地拧成一股绳,天津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继续乘风破浪。
攻克酶蛋白理性设计等关键核心技术、断热稀土涂层打破国外垄断、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实验室条件下"从0到1"的突破......捷报频传的背后,是天津科技创新引领能力的持续提升。
多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重大科技设施和创新平台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和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持续保持全国前列,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作用凸显。
首批5家海河实验室挂牌运行,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天津版"国之重器"加快建设。
在科技"硬核"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我市产业链"筋骨"日益强壮、"血脉"加速打通。
天津大力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集中攻坚信创、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12条重点产业链,锻长补短、聚势赋能。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12条重点产业链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72.7%。
时代航船,扬帆五洲四海;活力智港,诚邀八方宾朋。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大海,波光粼粼中,天津港吞吐万汇,奔流不息。这里是京津冀及"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目前,同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已成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
港口为魂,航空为翼。天津海港、空港"双枢纽"正同频共振,携手远航。
目前,滨海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获批建设,天津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生态新画卷不负青山不负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
这十年,铁腕治污显成效。
天津是老工业城市,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雄厚。
发展是硬道理,可"涸泽而渔"的硬发展没道理。天津没有一味追求表面光鲜的速度数据,更没有为了保增速让GDP上去了、绿水青山失去了。
"绿色决定生死"写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足见决心和勇气──
天津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全国率先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以"刮骨疗毒"的气概分类整治2.2万家"散乱污"企业。同时,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深入推进。
"五控"治气、"四措"治水、"三招"治海、"两控"治土......铁腕治污力度前所未有,天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显著:2021年,空气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0.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5天,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
这十年,绿色发展意正浓。
芦苇浩荡,满目葱绿;粼粼碧水,清波荡漾;百鸟云集,鱼美蟹肥。
七里海,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一个风景秀美的地方。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这里靠"海"吃"海",一度十分"繁华"。人山人海,带来了短暂的经济效益,也破坏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警钟敲响,保护与修复成为头等大事。2016年10月以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八进"七里海,检查调研湿地保护修复、深入群众听取意见建议,持续推动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
随着《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年)》出台,十大系统性工程统筹推进,七里海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扭转。
为了守好"京津绿肺",构筑首都"生态护城河",天津又开启了一场"拔钉子""啃骨头"的绿色革命──大力实施"871"重大生态建设工程。875平方公里湿地,泡泽棋布;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野趣自然;153公里海岸线,绿意延绵。
如今,"绿水青山"正不断变成"金山银山":创新金融支持"绿水青山"建设模式探索取得重大成果,宝坻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我市连续三年捧回生态环境部颁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金字招牌"......
这十年,宜居宜业生活美。
天津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打造紧凑活力"津城"和创新宜居"滨城"双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津实践"广受好评。
──地铁建设提速推进,滨海新区Z2线开工建设,4号线南段、6号线二期建成通车,"津城""滨城"双城通行更加便利高效。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化、智能化全面赋能城市发展,打造全国智慧城市标杆。
──规划建设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口袋公园,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空间。
──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加快"不动产登记一网通"改革,"飞地"治理经验获民政部推广,坚决有力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
民生新福祉倾心倾力暖民心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
天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问题,倾心倾力谋为民之举、求利民之实,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倾心倾力,体现在一个个暖人暖心的"民生礼包"上。
──连续6年延长供暖,累计投入弹性供热补贴资金达70余亿元,确保市民温暖过冬。
──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将财政支出的75%用于民生领域,为36万户居民解决了历史遗留的房产证难题,完成160多万平方米棚户区、94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2.2万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实现了从"忧居"到"优居"的转身。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向群众汇报"、入列轮值、联点访户、党员志愿服务等制度化长效化,形成了"和平夜话"、"五常五送"等好经验好做法。
──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2万人。着力完善积极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用真情实招促进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好就业、就好业"。
──积极探索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新路子,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市老人家食堂达到1700多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达到1357个,近5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6万个。
──着力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近5年天津粮食产量年均增长4.5%,口粮自给率由2016年的36.2%提升到2021年的65.4%,在全国粮食主销区中位列前茅。
倾心倾力,体现在一份份生命至上的"健康清单"上。
──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投入力度,充分满足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
──始终把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时刻保持热备灵敏状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推进"排球之城""运动之都"建设。启动实施妇女儿童健康提升计划,覆盖320.4万人次。
倾心倾力,体现在一组组品质天津的"文化密码"上。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实现新突破,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涌现出"人民英雄"张伯礼、"时代楷模"张黎明等一批先进模范人物。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取得实质性进展,构建起"2+4+1"市级规划体系。
──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场馆建设,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红色新引擎党建引领促发展
为党的事业做了什么?为天津百姓干了什么?为子孙后代留了什么?
面对新时代新考题,天津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党的领导"一根钢钎插到底"。
2018年,全市村社区迎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首轮换届。
换届前,85%左右的村、19.5%的社区不是"一肩挑","两委"不合、互相掣肘现象屡见不鲜;近半数村委会主任、24%的居委会主任不是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时有发生。
"全面推行'一肩挑'!"市委一声令下,一场关乎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硬仗"正式启动。
历时几个月集中会战后,我市全面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村委会主任,100%"一肩挑"全面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迈入2021年,天津迎来新一轮换届。全市上下勠力同心,高标准高质量实现村社区100%"一肩挑",学历、年龄实现"一升一降",党组织领导地位持续巩固提升。
提高党建的活力,从事党建的人是关键。
我市连续5年面向全国广发"英雄帖",每年好中选优招录千人,引导大学生党员到基层一线锤炼党性、砥砺品格、增长才干。
对于想干事、能干事的专职党务工作者,天津构建了"村'两委'-副书记-书记-乡镇事业编干部-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培养链条和成长通道。目前,推荐选拔1210人担任村"一肩挑"并纳入事业编管理,128人通过换届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创新活力,成为我市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蓄水池"。
......
天津交出的"答卷",绝不限于此,也绝不止于此。
大潮激荡,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天津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拥抱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
赋能市场主体轻装前行-邯郸市税务局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为助力市场主体焕发生机、轻装上阵,跑出发展"加速度",市税务局统筹推进"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聚焦纳税缴费便利化改革任务落实,持续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致力打造"纳税服务效率最高、办税缴费环境最优"的税收营商环境高地,为企业发展"赋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
一、"智慧税务",个性化定制服务
2021年7月30日,市税务局搭建"智慧税务服务数据监控指挥中心"上线运行,初步实现办税服务全渠道数据的集成分析、集中展示、监控预警,有效解决服务对象不精准、服务数据难应用、服务质效难量化等问题。从纳税人缴费人体验的角度出发,建立8大类31项指标体系。贯彻"以数治税"理念,对全市6万余户重点纳税人实行标签化管理,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2022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市税务局尽锐出战、拼搏进取,党员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统筹协调,干部职工面对疫情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上下齐心、加力加速推进政策落实落细落准落稳。
天创管业是一家创新型制造业企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企业发展面临困境,永年区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通过大数据平台摸排梳理,主动联系企业负责人,告知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税政策,企业感到非常及时。"永年区税务局通过'政策上门+专项辅导',让我们第一时间享受到100%加计扣除减税1399.4万元,这笔钱对于我们真是及时雨,目前我们的研发项目已经批量生产,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也已消除,是税务局让我们企业有了新的活力。"天创管业负责人介绍道。
为确保退税减税政策早退、快退、退稳、退准落地见效,市税务局针对留抵退税不断加快办理流程,把握"长流水、不断线"工作节奏,在服务举措上做"加法",在办税流程上做"减法",将退税减税政策及时送到纳税人缴费人手中。通过科学划分退税时间、退税类型、企业规模等切实可行方式,引导符合留抵退税政策条件的纳税人科学合理、分批均衡办理退税。在疫情期间,通过"远程帮办"实现全程网上"无纸化退税"。同时,注重强化与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的联系沟通,以"支部联建、服务联动"构建财政、税务、国库部门间的协调联动,以三部门联动之力全面打通退税绿色通道,确保退税减税红利高效便捷办理,直达快享。
二、"活水滴灌",助企纾困解难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的"重头戏"。4月1日,当此项政策开启之时,我市多地发生疫情,市税务系统党员干部"战疫情、保退税",让退税减税资金"活水"源源不断流向企业、滋养市场主体,为护航企业发展、渡过难关提供有力支撑。
是日,鸡泽县企业停工停产,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面对多重考验,鸡泽县税务局迅速启动退税减税远程帮办全天候服务,让纳税人封控管理期间在线无忧办理退税减税。4月份,鸡泽县税务局退税减税工作进度在市税务系统名列前茅,实现了战疫情与保退税"两手抓、两不误"。
涉县税务局利用钉钉、微信、阳光e税远程帮办中心、线上支持中心等平台,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建服务团队,制定企业清册,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开展上门服务,解答政策疑难,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指导企业尽快申请退税;与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加强协调沟通,保障退税资金,加快退税效率。
市税务局强化"主动式作为",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换位体验察实情。组织市、县、分局三级144位一把手"沉浸式"体验办税缴费流程,变"等意见上门"为"出门找问题"。建立"快响应机制",开展"有诉求码上说"税费诉求有需必应。
市税务局搭建全方位线上税费服务诉求专项征集系统,建立线下纳税人诉求服务专岗,常态化收集办理纳税人反映的税费服务问题诉求事项。针对纳税人提出的不同税费诉求分类分责专项专办,对涉税服务需求做到"服务诉求现场化解、政策诉求快速响应、管理诉求即时转办";对税费服务争议做到"服务争议直接处理、行政复议事项前置"。截至目前,已通过现场"不满意请找我"专席、12366纳税服务热线、电子税务局"好差评"系统、"远程帮办"税费服务功能以及"有诉求码上说"等问题征集渠道,收集意见建议共计467条,均在1-3个工作日内向纳税人反馈了处理结果,市局"不满意请找我"专席也在事项整体办结后,逐一回访纳税人,确保诉求解决100%满意。
三、红利速达,助力研发扩产
市税务局为保障政策落实各环节精准科学、合理高效,不断提升留抵退税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全链条服务与管理的规范性、便捷性、精准性,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作为促进企业创新的一项重要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加成一定比例进行扣除。这项政策对准企业的研发投入,通过税收杠杆,既降低企业的税负,又促进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龙凤山铸业是我国专业研制生产高纯生铁和超高纯铁基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进一步突破产业链瓶颈,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的提档升级,该企业联合上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经研中心等科研单位实施产学研用创新模式,研制生产4N级高纯铁和5N、6N级超纯铁高端铁基新材料,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列入了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技术创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龙凤山铸业财务总监算了一笔账:"2019年、2020年公司分别享受各项税费减免3018万元、4258万元,补充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同时,公司还加强研发人才建设与培养,提高科研人员待遇,支持员工外出培训、子女上学就业,公司科研人员由2018年前的110人增加到现在的230人。"
资金紧张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武安市税务局为该企业量身定制方案,积极对接,甄别符合企业享受优惠的政策条件,确保延续实施和新出台税费优惠政策落实,为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充足的资金。目前,项目得到了建行的信贷支持,目前正在加紧实施,已完成投资10多亿元。
巾帼逐梦谱华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朝阳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综述
十年春华秋实,十年砥砺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全面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高点定位、强化举措,统筹推进,实现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广大妇女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尽显巾帼力量、展现巾帼担当、彰显巾帼情怀,作出了新时代无愧于"半边天"的贡献,谱写了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事业发展上台阶
妇女健康得到有效保障,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乡妇女。建成婚前孕前保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预防网,将三岁以下及七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纳入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所有儿童享有免费体检。
妇女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较好维护,全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职院校在校女生比例达到42%。全市家长学校的建校率达到100%。
妇女儿童福祉不断改善,全市各类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1564个,基本实现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队伍建设,实现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委会儿童主任全覆盖。建设省市级妇女儿童之家107所,协调完善活动场所配套专项资金47万元,全市儿童中心数从129个增至523个。
妇女参与社会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参政议政比例逐步提高,各层次女干部比例稳步增长,女性及村(社区)妇联主席进"两委"比例均达100%。
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一大批女企业家、女专业技术人员和女性创业者在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才智和力量。就业人员女性比例达44%以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女性比例达49.8%。
二、思想引领站位高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深入开展"巾帼心向党"系列主题宣教活动,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百千万巾帼大宣讲"、公益大讲堂、素质提升培训等活动,通过政治学习、报告会、巾帼风采故事汇、基层宣讲、文艺展演等形式,利用"妇女之家"、网络新媒体平台等阵地,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走进家庭、走进妇女群众心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树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等先进典型,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广大巾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奉献社会,凝聚起强大的巾帼正能量。
家庭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制定实施朝阳市家庭教育规划,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广大妇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引领社会风尚方面的独特作用日益彰显。全市涌现出孝老爱亲、勤政廉洁、创业致富、诚实守信等各类"最美家庭"1000余户,135户家庭受到全国和省级表彰。
三、服务发展创佳绩
龙城区联农菌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已成功申报省巾帼科技培训示范基地,注册"菇菇响"等2个食用菌品牌,获得全国绿色食品标志,带动就业5000余人,人均年增收2-3万元,类似这样的基地全市共有38家。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创业创新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脱贫行动"为载体,多角度、全方位推进妇女创业创新、巾帼建功。通过送政策、送信息、送资金、送服务、送荣誉,助力"妇"字号产业和女企业家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全市共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17.52亿元,争取中央、省财政贴息1.69亿元,22983名城乡妇女积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手工制品等创业就业项目。使用巾帼再就业资金135万元,扶持项目37个,安置妇女1783人。创建全国、省、市"巾帼科技培训示范基地"36个,累计争取培训经费200.5万元,培养巾帼致富带头人,开展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农业技术、电商等培训近9万人次,越来越多妇女群众通过妇联组织提供的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近稳定就业和转移就业。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乡村环境整治,4024个庭院被评为最美庭院。
妇女儿童民生有保障。通过"母亲安居"工程,争取资金856.7万元,为884户农村单亲贫困母亲援建、维修住房;通过"母亲致富"工程,为1141名贫困母亲提供173.6万元致富帮助;通过"母亲健康"工程,为29万多名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两癌"免费检查,为1683名贫困妇女争取"两癌"救助金1639万元,为全市39500人次贫困母亲投保妇科特种大病保险金79万元。
四、强基维权有保障
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坚持改革创新、自我革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市县两级妇联常委、执委、妇女代表中各行各业优秀代表比例明显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广泛性代表性持续增强。
按照"强三性""去四化""补四缺"要求,基层妇联组织形态实现重构性变革。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全部完成,加快推进乡(镇)街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全市新增乡、村级兼职副主席和执委2.7万人。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全员培训市县乡村四级妇联干部和执委,基层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力量不断增强。
近年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初步形成。在城乡社区100%建立"妇女之家"基础上,探索在妇女群众生产生活的较小单元建立特色鲜明、功能实用、充满活力的"妇女微家",在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米"发挥"微"力。目前,高校、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已建妇联组织339个、"妇女之家"1836个、"妇女微家"95个。打造妇女服务妇女儿童网上家园,推动宣传引导、创业就业、维权服务、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融入线上平台,开辟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新渠道。
健全源头维权机制,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把妇联组织和工作力量嵌入基层治理体系,深入开展"访民情解纠纷促防范蓝盾巾帼共创平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组织联建、矛盾联调、工作联动、关爱联手,形成共建共管共治的工作局面。构建婚姻家庭四级调解网络,县级全部建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市社区、村100%建立妇女议事会,常态化排查化解家庭纠纷。制定实施普法规划,开展普法讲座万余场次,引导妇女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建立"三八合议庭"、维权站、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开设12338妇女维权热线,开展妇女信访代理和权益纠纷诉调对接,妇女维权渠道更加畅通。
幸福如画,初心不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带领万千姐妹继续书写新时代幸福答卷,为全市妇女儿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健康文化-吴忠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综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综合执法队伍,如何做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意义非凡、责任重大。今年以来,吴忠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实提高工作政治站位,以"坚定文化自信、守护健康文化"为工作方向,把"维护文化市场正常秩序、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为工作目标,按照支队创新提出的"党建+执法""执法+服务"的工作理念,突出日常依法监管"一条主线",围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大重点",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扎实开展文化市场"四类专项整治",落实"扫黄打非"工作"五大专项行动",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切实履行依法管理职能,让文化执法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为规范繁荣全市文化市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