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74篇(第17/2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3563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86分钟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该法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包括以刑事责任为先、最高处罚30倍、增加行政拘留、五年市场禁入、多次违法吊销许可证、网购食品出问题网站赔偿损失、惩罚性赔偿最低1000元、确立首负责任制等。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五部法律的决定》对《食品安全法》作了修正。作为一部保证食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法典,新法对食品监管、食品行业发展以及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均带来直接影响。

与法律体系建设同步,我国政府持续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规划。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通知;2017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国发〔2017〕12号)。

标准先行

1965年,"食品卫生标准"的概念,在我国第一部食品卫生领域的行政法规《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中被首次提出。1979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并于1988年成立国家技术监督局,以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正式实施后,我国标准化工作开始走向依法管理的快车道。随着《食品卫生管理条例》《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食品标准也在不断地出台和完善。

2020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9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包括《婴儿配方食品》等多项社会关注度高的标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总局制定和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明确食品冷链物流中卫生防疫有关措施。

作为标准执行部门,市场监管总局不断加大与标准制定部门的合作力度,及时将标准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反馈有关部门,提升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在消费流通领域,2021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以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意见》。2021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餐饮业供应链管理指南》《外卖餐品信息描述规范》《绿色餐饮经营与管理》等三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市场监管总局还指导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中国饭店协会发布了《外卖配送服务规范》《餐饮业分餐制实施指南》等团体标准,推动餐饮服务提供者和上下游相关企业实现资源协同、集约高效发展。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按层级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按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按内容分为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规范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等。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行业协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按照我国现行食品标准体系,已完成了对5000余项食品标准的清理整合,审查修订了1000多项标准,并发布了1000多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涵盖指标2万余项。

强化监管

如果把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比作一条长河,那么清理水质、去除污秽,无疑当从源头抓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从单一事后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管,过渡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综合监管。

2004年以前,国家卫生部门作为食品卫生的主要监管部门,主要围绕某一种或某一类食品的规章和标准,聚焦其突出问题进行监督管理。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对农业、质检、卫生、工商、食品药品、发展改革和商务等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划分。同时,商务、出入境、公安、城管等部门也分别承担了一些相关职责,形成了"多部门分段式"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2010年2月6日,按照《食品安全法》(2009年)规定,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主要职责是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工作,提出重大监管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2013年3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设立)更名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意味着食品安全多头分段管理的"九龙治水"局面结束。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启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挂牌成立,标志着食品安全监管进入了新阶段。

市场监管总局挂牌成立以来,一方面将最初仅限事后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管理,转向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另一方面将食品安全监管纳入市场综合监管和综合执法的重要内容,逐步构建起权责清晰、督促有力、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推动食品安全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在市场监管总局部署推动下,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在机构职能整合加强的同时,不断优化创新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路、方法和手段。扩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领域,强化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构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一连串"组合拳"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从各部门单打独斗到齐抓共管、联合惩戒,监管力量在不断补强。从单纯的政府管理到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更为食品安全构筑起坚实的防线。据统计,2020年全国执法稽查系统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8.62万件,罚款26.5亿元,移送公安机关3490件,挂牌督办大要案42件,为历年数量最多。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全系统查处虚假违法食品广告案件5476件,其中查处虚假违法保健食品广告案件664件。食品安全抽检已覆盖全部33大类食品,注重风险分析和风险预警,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点,加大抽检力度。

共享共治

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合部门之力、张全国之网,方可解人民之忧、彰监管之威。

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指导协调下,各部门协同合作,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开展"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联合在新华社发布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新闻,通报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公布典型案例,有效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

围绕食品安全重点领域,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相关单位,持续开展针对保健食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2017年,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部署开展,市场监管总局牵头组织实施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行动。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安部等13部门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开展为期一年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加快建立食品企业信用档案、构建食品安全"吹哨人"制度、发挥企业联盟作用......各地开展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受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

在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下,"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世界食品安全日"、"提升餐饮质量、制止餐饮浪费"等一系列活动,为全民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供了窗口。从食品企业到新闻媒体,从学界专家到普通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之中。

作为我国食品领域规格最高、涉及面最广的主题宣传活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从2011年起每年举办,目前已累计覆盖13亿多人次,主办单位从最初的9个部门扩大到20多个部门。通过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企业进一步增强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提升的意识,公众食品安全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媒体和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监督,推动形成社会共治合力。

与时俱进

回首"十三五"时期,在党和国家持续推动下,我国食品行业发生巨变,在自主创新、改善民生、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中实现重要突破。"十四五"时期,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渐形成,我国食品行业进入了新格局、新常态的发展关键期,食品安全事业迈上新台阶。

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快速发展,自动现制现售食品、网络订餐等食品行业新类别的出现,极大丰富了食品行业的内涵,拓展了外延。特别是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餐饮方式和健康观念,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了新课题、新挑战。

食品安全工作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2016年10月1日起,《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正式实施;2018年1月1日起,《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2021年4月举行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提出,要注重源头防范、综合治理,不断巩固食品药品等安全稳中向好基础。要加快实施智慧监管,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食品安全监管。

目前,从即时可查的食品溯源码,到逐步构建的企业信用档案,各地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撑。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创新运用"异构识别"等新技术,推动建成了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在各省、区、市共同努力下,初步实现了全国互联互通,把追溯链打造成风险管控链和责任落实链,在强化监管效能方面取得了成效。

目前,各地各部门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丰富监测手段,提升检测技术,建立全面系统的风险监控体系,实现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智慧化、数字化、自动化。

《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信用信息公示、黑名单制度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机构改革以来,市场监管总局探索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推进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并明确了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强化信用信息运用、实施联合惩戒等任务。

各地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部署,积极推进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信息化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加快食品行政许可、抽检监测、检查检验、稽查执法、企业信用、风险预警领域等全国性食品监管数据的有效归集及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了食品安全工作效能。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回首过去,我国食品安全事业走过了改革创新、持续奋进的光辉历程。站在新的起点,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必将迈上新的台阶、迎来更大辉煌。

奏响安全主旋律谱写发展新篇章-孝感市发改委202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综述

今年以来,孝感市发改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扛起行业监管责任,紧扣"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活动主题,积极组织动员各地各能源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重视安全的浓厚氛围,取得阶段性成效。

深学笃行、狠抓落实

一个月以来,安全生产专题学习成为市发改委上下的必修课,一刻不停筑牢安全生产思想防线。

领导干部带头学。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堰"6·13"燃气爆炸事故、"7·20"郑州特大暴雨、东航"3·21"坠机事故、长沙"4·29"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警示教育专题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安全生产警钟长鸣》警示专题片,引导各级干部树牢底线意识、红线意识,做到入脑入心、慎终如始。

紧扣主题深入学。围绕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组织专题研讨、集中宣讲、培训辅导17场,参与人数337人次。印发《2022年全市电力和油气长输管线"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做到相互衔接、压茬推进,力求实效。

动真碰硬、整治隐患

狠抓一线督办。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以来,市发改委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发改局开展电力和油气长输管线安全检查工作,督促油气管道企业、发供电企业、新能源企业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活动期间,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翁晔多次深入一线到重点能源企业开展明察暗访。市发改委先后带队开展"四不两直"暗访检查,及时排查发现汉川市220KV汉鲁线12#塔倾斜危急隐患,并第一时间现场协调督办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狠抓责任落实。市发改委主动担当、持续加力,紧盯重大风险隐患,不断压紧压实各县(市、区)属地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有力化解顽瘴痼疾。暗访期间,市发改委一抓到底、紧盯不放,及时挂牌督办汉川市脉西线012号塔高压线路重大风险隐患。仅一周时间,就完成该处急难隐患整改任务,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

安全宣教、走深走实

创新宣传形式。用好"6·16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有力推动各地、各能源企业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干部职工、企业员工参与"新安法知多少""救援技能趣味测试"等活动13场,参与人数共676人。

提升宣传成效。开展"主播讲安全""专家远程会诊"活动,累计开展活动4场,参与人数达2011人次。组织开展"美好生活从安全开始话题"征集活动,累计征集话题520条,参与人数共611人。开展"新安法知多少""救援技能趣味测试"等活动13场,参与人数共676人,全社会关注安全生产的氛围正逐渐形成。

演练于行、守安于心

一个月以来,市发改委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组织开展各项应急演练活动,打造灵活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

加强应急演练。市发改委重点聚焦高后果区人员疏散安置演练、电网大面积停电演练、管道天然气泄露应急处置等风险易发环节,开展应急演练,全方位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安全生产月期间,共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体验活动11场,共参与人数290人,特别是联合省天然气公司开展应急救援比赛,广泛动员管道周边群众参与应急演练体验,有效提升群众灾害避险能力。

扎实开展"五进"。推动企业开展"查找身边的隐患"活动,累计查找隐患20条,有效提升公众安全保护意识。开展"进门入户送安全"活动358次,组织开展安全监管人员、安全志愿者等"进门入户送安全"活动11场,参与人数达10250人次。

驰而不息、巩固成效

市发改委将持续巩固提升"安全生产月"活动成效,狠抓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在抓好市发改委机关消防安全、疫情防控、应急值守的同时,着力提升电力、油气长输管线安全生产治理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底线,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有效发挥两个专委会作用。健全完善电力和油气长输管线安全生产专委会工作机制,明晰成员单位职责,充分发挥专委会协调作用,压紧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形成攻坚合力。

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标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强化督促指导力量,全面推动油气长输管道企业、发供电企业、新能源企业对标自查,动态更新问题隐患清单,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逐项整治攻坚,确保按时整改销号,切实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深入开展三年攻坚行动。持续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三年行动成果,扎实开展三年行动评估和督导工作,全面补齐工作短板,健全完善电力和油气长输管线安全管理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创新行政执法有效机制。深入学习电力和油气长输管线相关法律法规,着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增强依法行政思维和能力。探索采用购买服务的模式,引入社会化安全风险防控机构,推动风险关口前移、提升执法能力,切实提升监管水平。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积极推动各地、各企业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五进"、应急演练等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积极引导企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一线宣讲、传播安全保护知识、群众安全避险自救常识等内容,大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舆论氛围。

科学统筹防疫情集智聚力稳经济-金昌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7月下旬,金昌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亮相: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3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速位列全省第一;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4.9%,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连续52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7.3%,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外贸进出口总值136.6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40%以上,居全省第一连续两个季度获市州重点工作省级评价贡献奖,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省级综合评价全省第1位。

疫情防控精准有力,重大项目加速开工,新经济逆势上扬,稳企措施确保落地金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健康,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重统筹把关口

护航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牢牢绷紧思想之弦,知责明责履责担责,全面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坚决筑牢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安全防线。"在8月25日召开的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王钧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

自2020年2月9日唯一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以来,金昌第一时间成系统、有节奏地打出疫情防控"组合拳",两年多来实现新增确诊病例零报告。

零报告不等于零风险,病毒传播越快,越要立即处置;疫情越是胶着,越不能麻痹松懈。经历过去两年多的防控实践,金昌已经形成了抗疫的一套理念策略和具体措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成立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调度会及"一办十八组"专题会议,对标对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每日多方调度,层层现场调研,时时分析形势,紧盯重点人、重点物、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动态调整措施,研究解决问题,安排部署工作,以"严、准、狠、快"的力度,构筑起了阻击疫情的严密防线。

"您好,请下车登记一下信息"在永昌高速公路出入口处,记者看到,疫情防控人员对车辆驾乘人员查验场所码、健康码、行程卡以及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对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则要进行抗原检测、核酸采样并登记人员身份信息。

金昌把输入性传染源防控作为重中之重,织密交通检疫防线,把牢疫情输入关口。在金昌火车站、金昌飞机场、连霍高速永昌(南)收费站、金永高速河西堡收费站、金武高速金昌东收费站等出入口均设置了检查站(点),24小时对过往车辆及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核酸筛查和信息登记备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全省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金昌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迅速动员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抽调干部充实一线防控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孙先生,封条贴上就不能出门了,也不能随便开门,一定要坚持7天,有事儿发微信或打电话给我,医护人员会上门进行核酸检测"7月12日,金川区昌都里社区网格员马翠芳,耐心地向居家隔离的居民告知注意事项。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阵地,金昌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防疫宣传态势。社区网格员每天深入辖区,利用"大喇叭"和居民微信群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更新每日疫情最新数据等。同时,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做好来金返金人员提前报备登记和已来金返金人员摸排上报工作,通过微信、电话等及时掌握辖区居民动态,做到排查全覆盖、无死角,提醒居民及时、主动报备。

稳增长调结构

锻造经济发展硬实力

金昌资源优势突出、产业体系完备、营商环境优良、发展动能强劲,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稳农业、强工业、优服务业,以此锻造经济发展硬实力。

骄阳涌麦浪,颗粒归仓忙。小麦集中收割的时节,在永昌县的广袤田野上,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饱满的麦粒从卸粮口喷涌而出,机声隆隆奏响了今年粮食丰收的序曲。

守底线、破难点、聚要素、抓示范。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疫情防控和"三农"重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统筹抓好春耕生产、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实现第一

产业增加值6.26亿元,同比增长9.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75元,同比增长5.2%。

工业经济不仅要在"量"上有突破,更要在"质"上有提升。

走进金川铜冶炼工艺技术提升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抢工期、抓进度,处处洋溢着奋进热潮。

该项目由金川集团公司投资57.52亿元建设,从今年5月开工,建成后每年可处理混合铜精矿153万吨,年产铜阳极板35.78万吨,年产值达到260亿元。

我市大力实施强工业行动,深入开展"四抓四促",强势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出台《支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全面推行工业企业分级监测调度和"一月一监测、一月一通报、规上企业分级监测、重点企业随时调度、重大问题现场解决"工作机制,强化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协调保障,落实保通保畅"白名单"机制,建立健全政企联席会议机制,力促工业企业稳产增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传统销售模式受限的情况下,电商为全市经济发展插上"云翅膀",让本土特色农产品"飞"往全国各地。上半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6.5亿元,同比增长10.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11.1%。

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我市出台《金昌市2022年促进消费增长活动实施方案》,安排促消费资金600万元用于开展促销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迎新春促消费助力乡村振兴"、庆"五一""迎端午"促销活动,通过发放电子消费券,在汽车、家电、家具、成品油、日用品、餐饮等重点领域开展了100余场促销活动。举办了"五一"汽车展销会,销售车辆419台,销售金额超过6900万,车辆购置税超过520万元。引导时代广场举办了第一届美食玉器文化旅游节,日均销售额约12万元,带动天水路商业步行街周边街铺销售额环比上涨约30%。争取金川区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促消费项目、永昌县家政服务质量提升项目补助资金60万元。

拼实干重实绩

全力以赴抓经济搞建设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抢抓战略机遇,不是挂在嘴上的空口号,而是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集中到抓发展上来。今年以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

7月3日,金昌经开区河西堡工业园区金川集团公司铜冶炼工艺技术提升项目现场人头攒动、机车轰鸣,2022年下半年全省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在这里盛大举行。省委、省政府在金昌举行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表明了抓项目促发展的信心决心,体现了举全省之力支持项目建设的鲜明导向,与会者归零开篇、时不我待的感受更加强烈。

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在抗击疫情前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复工复产的基础和前提。在经济发展前线,促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这是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降低疫情影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金昌立足于早、实、准、严,科学研判,理性决策,连续出台"硬核"举措,加强分类指导,细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办法,为企业复工复产打通堵点、突破难点、克服痛点,全力以赴帮助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深入工业园区、厂矿、企业调研督导,听取企业、项目复工复产工作汇报,现场协调解决各种难题。立足于完成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金昌成立了推进园区建设发展、推进市企融合加快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引资、经济运行调度、考核督导监督等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联动机制、地级领导分片包抓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组,指导企业积极稳妥有序做好复工复产。

同时,认真梳理开复工企业复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印发了《金昌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从金融支持、企业减负和优化服务三个方面出台了20条含金量十足的扶持政策;印发了《金昌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保市场主体,保供应链,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减少疫情冲击。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半年总投资916亿元的355个重点项目开复工率94.6%,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37.3%,分别高于去年同期13.3、4.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

一个个项目开工,犹如一颗颗种子,激活一池春水,带来新的希望。在战"疫"当中,一些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也在拔节生长,引人瞩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