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9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152篇)(第18/4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1956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32分钟

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组织开展"七一"期间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生活困难党员等活动,真情关怀慰问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突出系统观念

整体推进全市域、全领域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牢固树立全域党建理念,谋划实施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助推高质量发展三年

行动计划,统筹抓好农村、城市、两新组织、机关、国企、学校、医院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品牌、出实效、上水平。

在农村,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行动。以加强农村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目标,通过分片分类推进,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着力破解基层党建片面化、碎片化和"点强面不强"问题,分片分类打造18个县级党建示范片、51个党建示范项目,培育了一批五星级党组织和百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推动农村基层党建从"一片红"到"全面红"。

在城市,坚持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驻区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通过建立和落实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打造"一核多元、三共一体"的城市基层党建综合体。创新开展"强基固本""头雁培育""先锋引领""睦邻善治""示范创建"和"保障护航"近邻党建工作"六项行动",推动800个小区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推行党员街巷长、楼栋长、网格员"两长一员"机制,开展"社区110""邻里芗亲""智慧芳邻"等一批特色活动,打造了20个市级近邻党建示范点,营造"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的氛围。

在两新组织,创建"三抓三评创六好"党建工作机制。引导各级党委抓重点强保障、抓难点扩覆盖、抓亮点树品牌,全面推行党组织评星、党员评分、党建之友评优三项活动,推动两新组织达到发展好、文化好、管理好、班子好、党员好、评价好的"六好"目标要求。针对新兴领域党建难题,创新开展齐力助新、组织覆新、示范领新、关爱暖新等"七新行动",推动成立互联网、快递、物流等市县两级行业党委,采取重点区域连片建、重点行业联合建、重点企业带头建等方式成立新业态企业党组织107个。先后投入7200多万元,在省级以上园区建立14个党群服务中心,有效发挥政治、服务、孵化、辐射四项功能作用。

在机关,积极开展"机关联动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活动,100个市直单位与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线路所覆盖的94个挂钩村开展联系对接。在国企,聚焦国企改革、整合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有效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在学校,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新时代学校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中坚骨干力量。在医院,全面加强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迅速响应号召,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组织动员医务工作者投身疫情防控最前沿,构筑严密疫情防线。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大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台《关于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布局"破壳、消薄、领跑"三大行动。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五个提升"工程,建强用好选调生、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全面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含参公人员)试用期满后到基层锻炼1年,鼓励市管干部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积极推广"党建引领、整县推进、抱团发展、提高效益"发展模式,推动自然禀赋趋近、产业模式趋同的村"跨村联建",推行"党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探索"高速服务区+供销社+镇村"共建联建新模式,抓好324个省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和3个红色美丽乡村建设,培育打造一批特色示范点,走出一条党建强、发展强的乡村振兴之路。

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行"红色网格"服务管理机制,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社会保障、平安建设、应急管理等工作的联动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城乡网格治理"2+N"模式,积极探索成立片区党建联席会、"党建网格+微信公众号"社会治理服务新路径等,构建"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体系,创新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在疫情防控、防台风防汛和文明城市创建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广泛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筑牢群众身边的坚强战斗堡垒。

大力推进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围绕全市"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持续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组织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全市安排市、县(区)领导及两级有关部门领导,分别挂钩1263家重点企业,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立足我市"9+5"千百亿产业布局,由18家"党建强发展强"的龙头企业,牵头建立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链党建联盟5个,推行"龙头企业轮值主持、行业企业信息共享、联盟发展经费众筹"等3项机制,完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服务清单,促进上下游联盟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持续深化"党建强企"联合行动,用好用活"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选派325名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兼任366家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联合15家涉企部门制定重点服务清单,提出52条具体举措,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人才和要素等保障,着力打造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红色引擎"。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一如既往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在更高起点上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奋力谱写富美新漳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注入澎湃动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广袤田野孕育新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7日)

这是西藏农牧业发展增速的十年:粮食产量于2015年突破百万吨大关,2021年达到106.15万吨;肉奶产量81.07万吨,人均占有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拉萨等主要城镇夏秋、冬春季蔬菜自给率分别达到85%和65%左右;

这是西藏农牧业产业提质的十年: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33.53亿元,比2012年增加115.2亿元,翻了近一番;

这是西藏农牧民生活更加富裕的十年:2012年起,全区农牧民年收入先后跨过6000元、7000元、8000元、9000元、10000元大关,达到2021年的16935元,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7年保持全国增速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持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以赴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持了农牧业生产稳中有进、农牧区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农牧民收入增长势头强劲的良好发展态势,农牧民脸上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产业兴旺: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今年4月底,我区第一个农牧业行业区域公用品牌"西藏青稞"正式发布。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海波说,"西藏青稞"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将有效推动西藏青稞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弱小走向强大,不断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十年来,我区立足资源禀赋,着力发展青稞、牦牛、藏羊、蔬菜、奶业、饲草、藏猪、藏鸡、茶叶、葡萄十大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基地,通过申报认定龙头企业、开展农牧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实施家庭农牧场示范培育等工作,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截至今年6月,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165家、12730家,分别是2012年的1.63倍、13倍;家庭农牧场达到9261家。

与此同时,我区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到今年6月,全区累计获批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农业产业强镇

18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别达到52个、27个,白朗、波密、桑日、曲水、墨竹工卡5县获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域谋划农业现代化趋势正在显现。

二、绿色发展:农牧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

"格桑塘"的寓意是"幸福美丽的开阔处",位于林周县的格桑塘现代农牧产业示范园里,成群的牦牛悠然地吃着科学配比的饲草料,惬意地住在现代化养殖大棚里。这样的饲养方式,不仅使牦牛增肥快,也能使附近的天然草地得到休养生息。

"在高原,既要产出数量充足、质量安全的产品,又要留住干净的水源、美丽的草原、和谐的家园,这就要求我们保护农牧业赖以发展的净土、保护畜牧业赖以发展的草原,大力发展草产业,促进奶业和牦牛、绵羊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和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发展。"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道。

我区持续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将1.32亿亩草原纳入新一轮草补奖政策范围,每年新增资金5.38亿元,大力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优化畜群结构,加大人工种草力度。2013年至今,全区总体实现草畜平衡,确保天然草原得到休养生息。

2018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四清两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9个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创建认定美丽宜居示范村庄275个。截至2021年底,累计改造农牧区户用卫生厕所31.66万座,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8%,农牧区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绿色发展照进百姓生活。

在此基础上,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以农养畜、以畜促农"循环农业、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化肥、农药使用实现减量增效,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稳步推进,高原大地上正谱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魅力篇章。

三、科技支撑:农牧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全家11口人,以前围着土地打转,打下的青稞就管个饱。"看着80亩"藏青2000"穗头低垂、秆高实壮,日喀则市江孜县热索乡努康村年近花甲的石达说,"要想种地致富,还得靠良种选育和机械化耕种收。"2019年,石达加入了村里的农机合作社,"家里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年收入从2017年的1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0多万元。"

科技强,仓廪实。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区农牧业彻底走出了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困局,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6.1%,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42%增长至"十三五"末的55.9%。

十年里,国家、自治区不断加大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中央及自治区财政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亿元,对购置符合条件的机具实行应补尽补,补贴范围已扩大到103个品目,基本覆盖农牧区一二三全产业链。全区农机装备总量已突破52.46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710.6万千瓦,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为增强我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科技推广运用中,我区依托全区8000余名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力量,狠抓青稞良种"喜马拉22号""藏青2000"等品种推广工作,全区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0.8%,年均改良牲畜30万头(只)以上,牲畜良种覆盖率达到40.8%,农牧业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与应用。

轻简化、机械化、集约化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也成了"新宠"。2021年,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面积190万亩,较2012年增长近3倍;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85万亩,比2012年增加1.4万亩,蔬菜品种120余种,农牧业科技正加速改变高原传统种养殖方式。改革深化:农牧业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以前觉得城里才会有公司,现在村里也成立了公司,我还可以享受分红。"拉萨市曲水县南木乡南木村村民扎朗笑着说道。扎朗说的公司是曲水南迦净虹实业责任有限公司,这是在曲水县南木乡南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的框架下,为探索集体经济运营管理新方式而发起成立的村办集体公司。

向改革要活力、要发展,已成为高原儿女的共识。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改革工作,不断激发农牧业发展新动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签订承包合同34.71万份,颁证率达到99.62%。691个乡镇5427个村(居)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任务,确认村级、组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66.48万人、17.7万人;成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72个。

目前,6个自治区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已完成第一轮试点任务终期评估,正在因地制宜编制新一轮改革试点方案。曲水县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正在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改革""探索农业大灾保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改革""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改革"3项新增试验任务。此外,拉萨市曲水县、山南市乃东区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阶段

性改革试点工作任务。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在雪域高原徐徐展开。

广植梧桐金凤栖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堰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2022年9月21日)

2020年、2021年,我市连续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今年前8个月,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7万户,同比增长25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1.4个百分点;新签约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7个,落地11个,各县(市、区)均实现突破。一串串喜人的数字闪亮耀眼,"数"说着我市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营商"软环境"成就发展"硬实力"。

一、深化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

日前,市民张先生登录微信小程序"商事确认登记一链通"平台,通过"网上办、零见面审批"的方式,顺利完成企业营业执照登记办理业务。"以前开公司,要提交很多纸质申请材料,现在只需一张本人身份证,在手机上就能搞定,省时又省力。"他高兴地说。

近年来,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创新建立优化营商环境"指标长"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紧紧围绕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积极推进"一事联办",提升办事便利度,增强企业获得感、群众幸福感。

市、县(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受理事项达80%以上,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受理事项达50%以上。通过"十税合一"等创新举措,纳税申报次数减少到5次,纳税人申报时间压缩至90小时以内。常态化推广"51本证照证明材料免提交"工作措施,减少群众办理业务所需提交的纸质材料,证照证明材料免提交率达94.29%。工程建设领域审批事项、全流程申请材料由改革前的81项、407项精简整合为38项、69项,减幅分别达53.1%、83%。工业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平均审批办理时长为16个工作日。

以"智慧城市"为支撑,建成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i武当"APP,上线51个"一事联办"事项,服务对象跑动次数、办理时限、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分别减少83.3%、70.7%、40.5%、75.1%。建成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大厅,推进不动产登记"指尖办""掌上办","不动产电子证照""一码管房

管地"经验在全省推广。

二、优化服务倾力当好贴心人

焊接、打孔、冲铣日前,记者在位于张湾区辖内的金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正铆足干劲赶制订单产品。公司产销两旺,离不开该区"创新驱动发展十条政策"的支持。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缺少,是优是劣,直接影响着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对于地方发展而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软实力。

竹山县"八证同发"为企业节约成本超80%;房县先行先试开展"无证明城市"创建;茅箭区免费赠送"企业开办大礼包";张湾区探索限额以下政府投资项目备选承包商随机抽取新模式。市税务局清理、合并、减少纳税人缴费人报送资料15类233项,升级发布"非接触式"办税事项236项、"全程网上办"涉税事项10类112项。市行政审批局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注销申请材料压缩40%以上。国网十堰供电公司当好"用能管家",为企业节约电费成本约210万元。我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在全省率先推出"碳汇收益权+"贷款模式,"科创贷"实现零突破。

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持续深入开展"双千"活动,巩固提升"首席服务官""重大项目包保""土保姆""业务帮办协办"等经验做法,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制度,建好用好"十堰亲清企业服务信息平台",出台《十堰市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合理合法诉求2436件。

三、强化保障提升市场公平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市积极推动"办事找关系"向"办事靠法治"转变,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

建立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信用修复管理等机制,对85类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

创新"大证管小证,一证管多坊"小作坊监管模式,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1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6万家,同比增长113.5%。

提升获得信贷便利度,建立企业金融服务方舱7个,入舱企业2139家,为入舱企业新增贷款合计35亿元。

建立破产审判"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破产案件审理指引""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实施办法"。开辟破产重整"绿色通道",市财

政局拨付资金100万元,为"无产可破"案件提供费用支持。

全市1811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一企一警",500名执业律师深入300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2021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受理涉企案件1.6万余件,结案近1.5万件。

梧高凤至,花香蝶来。我市将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弘扬延安精神锤炼过硬作风

延安加强作风建设综述

(2022年9月29日)

大整治、服务型执法、即来即办、倒逼整改一个个关键词见证着我市作风建设工作的坚实足迹。

清风吹来气象新。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敢闯敢拼勇担当,忠诚干净讲奉献,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切实把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起来、动力激发起来,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担当作为的干事氛围、团结奋进的工作环境,以作风建设的新气象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高质量谋划实施作风建设专项行动

今年以来,延安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深化营商环境、项目建设、公共资源、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

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召开后,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研究落实措施,召开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安排部署我市专项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结合延安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将省委"四个领域"专项整治细化为机关效能、基层负担、营商环境、项目建设、民生"五个领域"11项具体内容,并配套推进清廉延安建设、强化激励约束推动作风建设,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作风建设专项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派出4个督查组,形成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纪委监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强化执纪能力,夯实监督基础是保证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在志丹县,县委、县政府组建了作风建设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在频繁检查和高压严打之下,一些积弊难改的歪风邪气被刹住,一些司空见惯的官场陋习被整治。今年以来,志丹县纪检监察机关发现作风问题59个,责令立行立改33个,立案23人,处分23人。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将监督落到实处,必须严肃问责。截至目前,志丹县纪委监委先后严肃查处了在校教师违规校外有偿补课、法院执行局干警履职不力、公安民警"吃空饷"、公职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等突出问题,

处分23人,其中开除公职6人,责令辞职3人。

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延安全体党员干部正以昂扬争志、激发奋进之力、下足实干之功,为实现延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能聚力。

二、坚持刀刃向内,查准查实突出作风问题

8月11日,延安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召开,围绕提升政治能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厚植为民情怀、守牢安全底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5个方面,查摆出18项具体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会后,各级党组织围绕"六个聚焦、六个深入查摆",认真检视存在问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开门搞作风建设,畅通"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机关效能举报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列出问题清单。

9月14日一大早,市民刘静到宝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业务办理处,向工作人员咨询业务办理进展情况。

刘静准备新开一家食品公司,经过前期对办证流程的了解,她提前在网上进行资料提交。宝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对她提交的材料及时审核,10分钟后,工作人员现场对经营证件进行打印,很快就为她办理好了一切。

"十来分钟就办好了,效率很高。"刘静高兴地说。

8月份以来,宝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延安精神作为自我要求,不断加强作风建设,想方设法解决企业、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同时,牢固树立"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为群众提供"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一站式便捷服务,把严的要求和实的举措贯穿到作风建设全过程,以"最多跑一次"为服务宗旨,打通为企业、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他们开通了针对群众的"企业开办无纸化"登记模式,申请人通过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平台申报,经窗口审核后,无需再向窗口提交纸质材料,真正实现了企业开办"无纸化""零跑腿""即来即办"。

当前,延安正在谋划开展六届市委第二轮巡察,结合开展农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目前全市各级领导班子、各单位共查摆出问题5008个、群众反映问题463个、网络舆情发现问题23个。

三、边学边查边改,推动整改落实见底见效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查和改贯通起来,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用好红色资源,举办"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党性修养"等专题研修班4期,结合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现场教学、警示教育,开展向"全市优秀共产党员"陈学龙同志学习活动,增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运用近年来推行的"问题墙+回音壁"制度,把问题搬上"问题墙",把整改晒在"回音壁",动态管理、接受监督、倒逼整改。由市级领导牵头负责5个专项整治,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带动各级落实主体责任、上下联动整改。目前已制定整改措施2565条,正在加紧整改。

在宝塔区桥沟街道,党工委坚持"建与治"结合、"学与干"并重、"查与改"贯通,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切实增强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的能力和水平,打造了一支行为规范、作风严谨、服务热情、廉洁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以实际行动促进作风建设取得成效。

桥沟街道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学习阵地作用和红色资源教育引导作用,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每周例会"等载体,通过观看视频、副职领导讲党课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重点学、研讨学、广泛学,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典型标杆"。通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勤快严实精细廉"新风正气标准,让党员干部谈认识体会、存在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强化作风意识。

通过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桥沟街道把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以作风建设成效带动工作实效。街道纪工委不定期对各村(社)、各站所进行明察暗访,落实"周检查、月通报、半年考核"的机制,重点严查"四风"问题;加大对机关干部及社区干部考勤、履职情况的督查力度,坚决杜绝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发生,切实解决工作纪律不严、效能不高的问题,持续释放作风建设常抓不懈的强烈信号。

四、强化结果导向,以高质量发展成效开展作风研判

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延安以"勤快严实精细廉"的作风果断迅速处置黄陵县两轮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9月7日,围绕食品、药品7个方面工作重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深入开展食品药品领域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非法添加、虚假宣传、无证照生产经营、网络非法销售等

违法行为。

截至目前,全市以酱卤肉、糕点、面皮、鲜面条、桶装饮用水等为重点产品,结合国抽、省抽抽检不合格案件处置工作,检查相关生产企业、小作坊12家,发现并查办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案件4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教育局和卫健委组成四个督导组对全市各县秋季开学工作进行督查,共检查学校食堂820户次,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2743户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9份;强化校外托餐机构监管和备案公示,对全市770所供餐学校食堂以及8家集体用餐配送企业进行全面彻底检查、清理,对全市402个校外托餐机构备案登记情况进行了公示;开展以疫情防控及五类药品管控为重点的飞行检查,规范经营和售卖五类药品,要求各零售药店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五类药品售卖政策;通报了各区县追踪排查率,逐步提高追踪排查效率。全市通过药品综合业务系统已完成日常检查48家次,排查五类药品风险数据98条。自食品药品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06件,办结102件,罚没款39.8万余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