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152篇)(第25/46页)
(退换货)受理中心和多乐原旅游退换货受理分中心,完成161家涉旅企业的诚信评价工作。
截至目前,已建成国家4A级景区1个、市级旅游扶贫示范村2个、县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个。
二、文旅融合魅力初显
该县大力推动旅游业与文化、农业、体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拓宽旅游发展空间。以多乐原风景区为载体,围绕当地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新建了多乐原文化分馆、红军长征过云南纪念馆、乡愁记忆馆和云上乡愁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水族传习馆等,利用节假日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当地群众关注,也为游客带来了有文化韵味的旅游新体验。
推动陶源溪谷生态庄园种植及养殖大棚、科研实验室、科技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拓宽黄桃、车厘子等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知名度。
把县城老街火巷路打造成网红休闲街区,这里有漫画、历史照片、文化墙、彩灯、风车、油纸伞,让市民在家门口遇见"诗和远方",也让外地游客体验富源的特色文化。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各大小广场、公园也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地。
三、红色旅游呼之欲出
该县坚持保护和传承并重的原则,大力发掘县内红色文化资源,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抓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通过招商引资,打造了墨红镇普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车心口红色文化产业园、大河镇起铺红色党性教育基地等一批传承红色文化、彰显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
对营上镇海丹村铁索桥、白龙山红军战斗遗址、富村镇富村烈士陵园、沙寨"红军插旗树"、老岩脚村红军战斗遗址等革命旧址进行修缮保护,建设集旅游、教育、发展集体经济等于一体的红色旅游基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力量。
为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富源县将组建成立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拓宽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渠道,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相结合,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锚定高质量跃迁正当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彦淖尔推动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0日)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彦淖尔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攻坚克难中励精图治,在赓续奋斗中砥砺初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十年接续奋斗,春华秋实,巴彦淖尔经济社会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27.9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982.7亿元,年均增长
5.2%,今年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3102元、
10717元增加到36350元、22785元,增长了2.8倍和2.1倍。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关口、实现了翻番,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地区)水平;三次产业结构由28.1∶40.9∶31优化为24.9∶33.4∶41.7,实现"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折性变化。
不断跳动的数字、持续突破的成就,彰显了巴彦淖尔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十年来,巴彦淖尔砥砺前行,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持续强化经济增长的动力,不仅激发了经济增长的活力,更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一、项目建设快马加鞭
8月中旬,在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三一重能巴彦淖尔零碳产业园项目在临河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带动800余人就业,是目前全球在建的唯一一家同时具备10兆瓦以上风电主机及136米长叶片生产能力的高端制造产业园区。
零碳产业园项目是巴彦淖尔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相关实施意见、行动方案要求,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强化能源资源节约,抓好专项行动和重大项目落实,确保全市"双碳"工作稳
妥有序推进的生动实践。
2012年以来,巴彦淖尔累计争取上级预算内资金153.4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06.8亿元、外国银行贷款9.6亿元、企业债45亿元,滚动实施重大项目612项,累计完成投资3162亿元。全市首条电力外送通道上海庙至山东160万千瓦风电基地、首条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国道242线、G7京新高速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中核龙腾光热国家试点、黑猫煤化工、东立多晶硅、远景风机等产业引领项目投产运行,一批新材料、装备制造项目从无到有,工业转型升级进程加速推进,项目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这十年,全市实施了单体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77项,涉及现代农牧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重大交通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方面面,撑起了巴彦淖尔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高质量发展必然是协调的发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巴彦淖尔打好特色优势牌,高标准谋划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彦淖尔全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制定出台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十四五"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综合性文件,先后入选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第一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
"十三五"乌梁素海规划(修编)内项目全部完工,完成投资23.61亿元,湖区总体水质由过去的劣Ⅴ类稳定提高到Ⅴ类,局部优于V类,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十四五"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内项目开复工11项,累计完成投资12.9亿元。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将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作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积极开展设施农业、牧业+光伏等示范项目建设,光伏治沙项目装机规模达37万千瓦。
有力有序推进能耗双控,"两高"违规项目整改"清零",新上项目全部达到能耗准入标准。组织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现代设施农业、种质基因库和现代种业产业园、奶业振兴等农牧业现代化升级项目76项,完成投资433亿元,巴彦淖尔由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迈进的步伐更加
坚定。
这十年,巴彦淖尔坚持以绿色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底色,以实际行动确保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三、粮食安全铭记于心
金秋时节,巴彦淖尔的千里沃野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巴彦淖尔小麦种植面积62万亩,预计总产量达到5.5亿斤。
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彦淖尔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水利骨干工程综合配套渠沟路林田。十年间,全市的耕地面积增加10%左右,45万多亩中低产田变身高产良田,可种粮食耕地由30%上升到90%。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市委紧紧抓住粮食安全作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作出全面部署。心怀"国之大者",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就会更足,奋进新征程的步履就会更加坚实。
十年来,巴彦淖尔在全区率先建立了系统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粮食储备能力明显提升。拥有自治区、市、旗县区三级粮食储备,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粮油储备指导性计划,市、旗县区储备粮可满足全市人民97天基本生活需求。储备粮分布于全市6个粮食主产区,以国有企业为主,由13家承储企业负责承储,可确保储备粮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一个个高光时刻、一次次荣誉加身,进一步提升了巴彦淖尔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
2021年7月,巴彦淖尔被自治区确定为"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专项行动首批示范城市。临河区入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评选,杭锦后旗成功创建自治区示范县。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获全国政务热线最佳服务案例奖,指挥调度中心荣获全国"服务企业满意热线优秀单位"称号聚焦人民群众新期待,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全市民生领域累计支出1785.2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的73.5%,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扩面提质增效。
举全力补齐城市设施和民生短板,组织实施了134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743亿元,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医院医疗、教育教学、养老康养、文化旅
游设施日趋完善,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全面完成6953户14675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建成集中安置点30个,9870名搬迁脱贫人口全部落实后续产业帮扶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
65所公立学校实施了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85个村卫生室、46个乡镇卫生院和市县两级综合医院完成了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全市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巴彦淖尔成功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名单,公共服务供给得到持续优化。
建成了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共享红黑名单1.1万条,对守信激励对象推出了"信易贷""信易游""信易住"等14项优惠便利活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健康巴彦淖尔建设、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年奋斗,巴彦淖尔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共同富裕更有质感。
破浪前行,把舵定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巴彦淖尔将聚焦市委"五高五新"奋斗目标、"四个区"发展定位、"两个基地、四个产业集群"主攻方向,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民生答卷写满"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5日)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将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成效、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政治答卷、民生答卷。
一、突出全覆盖兜底线,切实织密社会保障之网
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314.6万人次;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连续9年提标,从最初的月人均55元提高到目前的215元;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稳步提升;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之基。十年来,我区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从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出发,逐步完善政策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待遇水平,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为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我区精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保险关系登记和转移接续措施,大力实施社会保险阳光普照工程、社会保险进寺庙工程、社会保险质量提升工程、社会保险促脱贫工程、社会保险边境行工程,将寺庙在编僧尼、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人口和边境地区农牧民群众作为社会保险扩面的重中之重,参保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同时,我区不断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建立了统一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实现寺庙僧尼、铁路专职护路员、被征地农牧民等群体纳入社保统筹,落实困难群体政府代缴政策,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社保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此外,"一网通办"的社保经办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率先在全国实现省级统筹,社保卡实现由不愿用向全面用突破,人社业务实现由一地办向跨省办突破,西藏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发行第三代社保卡的省份,持卡人数达332.53万人,被人社部确定为8个跨省通办试点省份之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等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全程网办,真正实现"全服务上
网、全业务用卡"。
二、突出稳就业保就业,切实筑牢民生改善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年来,我区始终坚持就业第一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坚持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到改善民生、凝聚人心和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战略高度,筑牢就业这条民生底线。
2012年以来,全区城镇新增就业累计46.63万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十年间始终保持全国最低;农牧民转移就业累计502万余人,劳务收入累计285亿元,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我区成立了自治区、市地、县区三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专项推进组,持续强化就业"一把手"工程;先后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40余项政策文件,最大限度争取中央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年资金量由以往的2亿元提高到现在的12亿元以上。
针对农牧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我区构建了项目吸纳就业、产业带动就业、基地稳定就业、培训促进就业、劳务输出就业、创业扩大就业的就业体系,引领农牧民"从牧场走向市场、从土地走向工地"。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从2012年45万人增至2021年69.3万人,增长54%;劳务收入从2012年18.5亿元增至2021年58.1亿元,增长2.14倍,双双实现"十连增"。
2017年以前,我区高校毕业生主要依靠政府主导的公职岗位就业,8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公开招录招聘充实到基层一线。2017年以后,积极应对转型压力,大力推进市场化就业,构建了高校毕业生企业就业、基层就业、区外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多位一体就业新格局。5年来,全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市场就业率70%以上,区外就业率达8%,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稳中向好。
同时,紧紧围绕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特色和优势,推进"8848创业园"、拉萨市第三极众创空间、昌都康巴明珠众创空间等10余家自治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行"创百店、扶千生"专项行动、"创业培训+基地见习"的"1+X"培训,创业培训3.17万人,创业成功7944人,创业带动就业1.69万人。据统计,年培训创业学员从2012年300人增长到2021年5300多人,创业工作从单一的创业培训向创业后续服务、创业载体支撑等立体化全方位"一条龙"服务迈进。
三、突出强机制促和谐,切实夯实社会稳定之基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十年来,我区从
保障职工和企业切身利益出发,不断加大根治欠薪力度,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确保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自治区劳动监察局被评为"全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先进集体"、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为不断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我区全面深化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预防欠薪保障措施,创造性地推出了工程建设项目资质锁定做法,有效震慑了分账管理不到位等违法行为,建立了"一点投诉、全网联动""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响应处置和联合惩治机制,"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治理态势持续巩固。截至目前,全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累计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09万件,涉及10.76万人,追发工资等待遇15.15亿元。
同时,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培育示范企业71家,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积极稳妥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
此外,完善仲裁办案制度,修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组织规则。加快三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实体化建设,自治区本级和7市地、67个县区设立了调解仲裁管理机构。据统计,全区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2万件,涉及70394人,涉案金额13.9亿余元;结案11697件,结案率99%。
十年奋进奏响民生改善新乐章,十年实干开启事业发展新征程。我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畏艰难、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奋力推进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民营企业"强筋壮骨""实业兴疆"使命在肩
党的十九大以来自治区工商联事业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3日)
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党的十九大以来,自治区各级工商联组织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两个健康",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搭建经济服务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不断推动我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新疆华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召开党员大会,对15个先进集体及12名优秀党员进行表彰。
新疆华源集团党委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融双促,总结形成"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创新驱动发展"的华源党建品牌,实现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集团党委荣获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等荣誉。
为了不断加强对民营经济领域的政治引领,五年来,自治区工商联系统坚持以政治建会为统领,把加强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新疆医药行业商会是自治区工商联直属行业商会,现有近百家会员企业。商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规范商会自身建设,改进管理服务,为会员搭建交流、互助、投资的平台。
自治区工商联坚持把指导非公经济党建尤其是商会党建作为做好工作的重要基础,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通过健全所属商会党建工作机制,有效提升商会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目前,全区各级工商联普遍建立机关党员干部联系所属商会党组织工作制度,管理服务的商会党组织达到214个。
在做好政治引领的同时,民营经济人士参政议政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自治区工商联在全区范围内创新开展"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入商会企业、走进企业家心中"的"四走"活动,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年度工作优秀案例。近年来,通过常态化开展调查研究,全区工商联累计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报送工作
动态及建议100余份,收集报送各类社情民意、建议等200余条。
二、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支持民企做大做强
在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期间,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在多晶硅合作、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签约23个项目,签约金额达670亿元。
作为新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和我国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特变电工引领全球电力传输技术低碳智能发展,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贡献新疆方案和新疆智慧。
特变电工是我区民营企业发展的缩影。五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全区民营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显现。"十三五"期间,我区民营经济增加值由3563.92亿元提高至5267.91亿元;登记在册市场主体由120.19万户增加至200.98万户,注册资金由1.7万亿元增加至3万亿元。
虽然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全区民营经济仍然铆足了劲,增总量、扩规模、提质效,将发展的底气和志气,凝聚在一组组数据中。
截至今年6月末,全区民营企业达41.7万户,同比增长9.99%;上半年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总值810.4亿元,同比增长近五成,占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8.6%,我区民营经济正奋力书写着加快发展的新疆乐章。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在新疆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企业,旗下广汇能源产业板块持续深化绿色转型,在哈密淖毛湖地区已累计投资507.96亿元,形成了以广汇能源为主体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及出疆能源通道。
今后五年,广汇集团计划新增投资1438.9亿元,坚定不移践行"产业报国、实业兴疆"的企业使命、不断加大在疆投资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经营质量。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自治区工商联主动作为,不断增强为民企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推动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
在经济服务方面,自治区工商联推出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落地见效,助企纾困持续深化,包括推动建立自治区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面对面"系列活动,联合税务、商务、金融等部门开展送政策、防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等活动。
在法律服务方面,自治区工商联持续完善与公、检、法、司等部门沟通协作机制,与自治区司法厅、律师协会共同举行"万所联万会"推进活动,协调全区144家律师事务所为商会及企业开展线上线下法律咨询近3万件,化解矛盾纠纷6000余件。
三、彰显企业家精神为产业报国"添油加力"
在叶城县,铁提乡尤勒滚加依村村民肉孜江·克尤木去年毕业后在华凌牛业田园综合体项目负责肉牛养殖,"我学的畜牧兽医知识得到运用,每月收入3800元,还有五险一金,觉得很不错。"
2020年7月起,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在和静县、叶城县等地开工建设10个华凌牛业田园综合体项目。目前,各项目地肉牛存栏数累计达14万头,其中仅叶城项目,每年可带动3万人次农牧民实现就业增收。
五年来,自治区工商联系统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引导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稳岗就业、抗击疫情、抢险救灾中履行社会责任,以"千企帮千村"行动为抓手,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
截至2021年底,全区录入全国工商联"万企兴万村"台账系统民营企业1723家,帮扶2117个村,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1.71万户、41.11万人,投入产业帮扶资金40.33亿元。在连续4年开展的"民营企业南疆行"活动中,我区民营企业累计签约项目447个、到位资金874.8亿元,彰显出我区民营企业家的担当作为和时代风采。
在稳就业促就业工作中,近五年民营企业平均每年吸纳就业人数近20万人,占全区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的40%以上;通过"千企帮千村"行动,民营企业累计吸纳就业2.3万余人。
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
海东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3日)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
漫步海东大地,处处可见这样团结和谐的美丽画卷:一条条笔直的乡村道路连接大山内外,一排排新居让万千村民安居乐业,一所所校园回响着各族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各民族群众互帮互助水乳交融。
十年来,海东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持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团结一心、不懈奋斗,探索出一条具有"海东经验"的创建之路,成功创建4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6个省级先进县区,
162个市级示范点,并于2019年12月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称号。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已成为海东各族群众的主旋律,一曲曲团结和谐的动人乐章正在河湟大地奏响。
在新的起点上,脚步不曾停歇。海东市不断巩固提升示范市创建成果,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打造青藏高原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新高地的共同体理念在海东市各族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民族团结的基石越来越坚固,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
一、和谐家园共筑梦
初秋时节,走进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道路两旁逐渐泛黄的树叶随风飘扬,百年古寺古朴典雅,产业基地一片生机。村口的养殖小区里,两排牛舍整齐排列,牛场里的牛羊膘肥体壮,村民们正在打草、喂牛,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年,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后,政府加大了资金和项目的扶持,我们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村民也能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出门不走泥巴路,健身休闲有广场,小桥流水像景区。"洪水泉乡洪水泉村村民马有福说。
为了将民族团结融入村各项工作之中,平安区以推进乡村振兴和构建民族团结为重点,依托洪水泉清真寺,投入近700万元在洪水泉村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成为全区、全市乃至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新阵地和新窗口。
"爱国家、有信念、明事理、守法律、严治家、敬长辈、讲勤俭、不浪费。"在洪水泉乡,每家每户墙上都标着自家的家风家规家训。洪水泉村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贯穿到每个家庭文明建设中,经常性开展"民族团结宣讲进院落""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实践活动,让村民在文化滋养中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如今的洪水泉乡,自强自立、勤劳致富的风气越来越盛。
在海东市平安区平安街道化隆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来自回族、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11个民族的老人们和谐融洽地生活在一起,这里也常常上演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
65岁的汉族老人张翠仙和回族老人马启梅是室友,今年是两位老人共同生活的第三年。多年来,她们从来没有起过矛盾。张翠仙老人的双腿患有残疾,不方便出门,马启梅就时常陪伴在她身边,和她聊天,互相搀扶,就像老人们自己说的那样: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却是这辈子最亲的亲人。
上一篇:统计系统办公室工作人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