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9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152篇)(第31/4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1956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32分钟

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根本目标,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才能不断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根本任务,只有与全局工作同频共振,与改革发展要求同向而行,与人民群众愿望同心合拍,才能形成强大合力;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创新,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坚持与时俱进,探索人大工作规律,拓宽人大工作领域,创新人大工作方式,才能始终保持人大工作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所有经验归结为一点,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今年10月,我们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工作部署,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不断推动首府新时代人大工作再创新佳绩,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心便民利民倾心守护平安

平安陇南建设工作综述

(2022年9月27日)

近年来,陇南市政法干警协同作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推进平安陇南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为民解难政法服务上水平

陇南是甘肃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优势构成了8县1区的区位格局。全市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0万人。

进入陇南,到处高山纵横,林田湖草相接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图景展现在眼前。

"以前去镇上派出所办事要走100多公里,现在家门口就把证办好了。"陇南市武都区黄坪乡黄坪村村民黄才儿拿着刚申领到的摩托车行驶证,非常开心。

为了让山区群众少跑路,陇南市公安交管部门将车驾管业务权限下放到13个交警中队,建成文县碧口、西和洛峪等4个交警中队"五小车辆"查验通道,为群众就近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及相关业务开辟了捷径。

便民服务是平安陇南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陇南市法院上网公开裁判文书74782件,上网率达75.69%以上,公开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1265人次。截至目前,全市199个乡镇(街道)配齐了党委政法委员,率先出台《乡镇(街道)党委政法委员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建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了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等重要作用。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陇南市建立了580个警务室,其中社区警务室77个,农村警务室451个,行业单位警务室52个。全市选聘了6938名治安联防员、治安协管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选聘了9963个治安户长,组建了560支农村专职巡防队,已建成56个智慧社区和100个智慧安防小区。

在创建平安陇南过程中,智能化网络执法建设效果明显。截至目前,陇南市政法系统已建成市级视频共享云平台、市级综治分平台、公安分平台和9个县

(区)视频共享云平台,实现了省市县大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建成信息采集、会议连线、法治宣传、案件流转、执法监督等为一体的政法综治大数据管理平

台,形成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融合发展的社会治理体系,为全市政法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守护安宁扫黑除恶出"铁拳"

黑恶不除,则民不安宁。自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陇南市委政法委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为民的政法铁军,各级政法机关把党支部建在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执法办案的最前沿,以千钧之力发起全市扫黑除恶强大攻势,将黑恶势力团伙一网打尽,坚守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2021年初,陇南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打掉67个涉黑涉恶组织及村霸,包括3个黑社会组织,17个涉恶集团、30个涉恶团伙和17个村霸,破获刑事案件472起,抓获嫌疑人478名,查扣冻结非法资产6556万元。

在扫黑除恶攻坚战中,全市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和"保护伞"问题案件53件,112人给予党纪处分,组织处理了71人,7人移送司法机关,打掉"保护伞"11人,清理受过刑事处罚、"村霸"问题村干部238人,委托第三方评估出26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整改,整顿转化提升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1506个,调整村党支部书记225人。

三、弘扬正气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我们的服务向前迈进一小步,群众的幸福指数就向前迈了一大步。我们心里要有老百姓,要为老百姓的平安幸福保驾护航。"陇南市交警支队队长刘劭说,心里要永远铭记"人民警察为人民",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近年来,面对一波波新冠肺炎疫情,陇南市政法干警第一时间投入防控工作,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全面开展联动流调溯源,科学设置卡口查控,强化隔离点防控和社会面管控,履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和义务,守护人民群众安全健康。

"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和目标。"刘劭说,政法服务永远在路上,陇南探索警种合作和社会力量协同机制,全市构建起了以公安交警部门为核心、社会化延伸窗口为重要补充、以偏远农村流动车管所为延伸的服务模式,推进全市公安执法建设全面发展。

记者采访了解到,陇南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了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市场经营者违法犯罪,维

护市场经营秩序公平高效发展。先后设立了多所环保旅游法庭,推进社会治安环境大提升。

"我们虽然生活在农村,但老百姓的法治观念普遍增强了,邻里和谐相处,村民文明团结,谁也不敢做违法犯罪的事。"黄才儿说,有了法律的保障,农民奋斗有底气。

鼓励先进、弘扬正气。以平安陇南建设为主线,以纵深推进政法工作大提升为抓手,陇南市政法干警协同作战,打赢了建党百年安保维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范重大社会稳定风险三大战役,全市政法智能化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成果突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法治环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推进平安陇南建设迈上新台阶。

让城市充满动感与活力

州体育事业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1日)

全国滑翔伞赛、全国大学生龙舟赛、全国大众高山滑雪锦标赛、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花儿·临夏"马拉松赛、"甘小侠"西北五省区青少年演武大会一个个国内省内赛事的激情绽放,唱响了我州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花儿·临夏"马拉松、沿太子山自行车赛、全民健步走、广场舞大赛、篮球赛一项项全民健身活动的精彩上演,定格了我州群众体育事业强劲发展的精彩瞬间。

跳广场舞、骑自行车、跑步、打太极拳无论是在社区、农村,各广场、公园都能看到大批锻炼身体的人群。一组组充满活力的运动镜头,展示了健康临夏的铿锵步伐。

近年来,我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群众体育抓品牌赛事、竞技体育抓优势项目训练、民族体育抓特色研究、体育产业抓市场主体培育"思路,全力抓基础、抓赛事、抓行业、抓产业、抓训练,发挥体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助推文化繁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2017年7月24日,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我州举办,来自世界五大洲的

20支洲际队和2支洲际职业队的154名运动员,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积石雄关踏上我州境内的征程,沿着积石山县--临夏县--临夏市一线疾行;

2019年10月13日,成功举办甘肃建投"花儿·临夏"马拉松赛,本次赛事设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康跑(含家庭跑)组别,共有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广东、新疆等省市的7117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0年9月2日,甘肃省"金色的田野"乡村广场舞大赛在折桥镇后古村文化广场举办,来自全省各地州市、兰州新区的22支代表队400多名选手参加比赛;

2022年7月5日,临夏州"石榴杯"篮球邀请赛在临夏奥体中心举办,来自青海省海东市和兰州新区、白银市、天水市、定西市、平凉市、甘南州、临夏州的8支代表队参加比赛。

一项项群众体育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我州公共文化综合服务水平,

展现了全州群众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十三五"以来,我州立足地域资源优势,持续创建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和"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先后成功承办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国滑翔伞定点联赛、全国大学生龙舟赛、全国、全省滑雪邀请赛、甘肃省"金色的田野"广场舞大赛、全省围棋锦标赛、全国广场舞锦标赛甘肃临夏赛区海选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举办"花儿临夏"马拉松赛、云跑接力赛、沿太子山自行车邀请赛、临夏州首届企业家运动会暨东西协作企业联谊赛、州直机关全民健身运动会、"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徒步系列活动等群众喜爱的比赛项目,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让群众享受体育事业发展的成果,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是开展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十三五"以来,我州全民健身坚持大体育发展方向,打破行业、部门的思想藩篱,促进体育与多领域、多行业融合,以活动和场地设施建设为驱动,构建共享均等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据统计,全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从"十二五"末的26%提高到2021年末的35.2%,城乡居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体育组织网络逐步健全,8县市全部成立体育总会,州内体育社团组织发展到59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4196名,晨、晚练点和健身气功站点共计403个。每年全州举办各类群体活动300余场次,参加人数60余万人次。"生活体育化、体育生活化"的健身氛围日趋浓厚,初步形成了具有临夏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二、竞技体育欣欣向荣

2018年,随着燃烧了6天的圣火缓缓熄灭,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临夏市奥体中心体育馆圆满落幕。

我州以承办省运会为重点,优化运动项目布局,不断提升重点项目核心竞争力,深化"体教结合"路子,竞技体育成绩稳中有进。

全州已成立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14个,先后组织435人开展田径、射击、武术、篮球、柔道、跆拳道、摔跤等7个项目业余训练,自筹经费16.5万元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给予了体育器材支持。从中国篮球协会争取到"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帮扶项目,广河县三支学校代表队代表甘肃省参加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的2021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联赛,分别获小组第二名和第三名。立足冰雪资源优势,相继在松鸣岩、凤凰岭滑雪场举办全国、全省大众高山滑雪锦标赛等具有影响力的各类冰雪赛事10多项,2020-2021年共有1500名学生参

加青少年冰雪培训班。率先在全省组建了一支20人的临夏州青少年滑雪队,训练比赛情况被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专题

报道,浏览量达135.1万,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滑雪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我州获金牌66枚,位列金牌榜第三名;在省第十届残运会上获金牌27枚,位列金牌榜第四名;在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金牌14枚,位列金牌榜第二名。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上获得金牌1枚、铜牌1枚。2020年获全省青少年锦标赛篮球项目男子青年组、少年组"双冠",全省高中篮球联赛暨U18青少年篮球联赛获男子冠军,中国篮球公开赛酒泉站(甘肃赛区)冠军,临夏州U19青年篮球队代表甘肃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篮球资格赛,篮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体育产业方兴未艾

推动废旧厂房、闲置场地改造为民营篮球馆。随着临夏市双木篮球馆、临夏县黑8篮球馆、广河县黑七篮球馆、东乡县洛克球馆、永靖县启睿球馆、积石山同路人球馆、康乐县光辉球馆、和政县纵横球馆等17家篮球馆的建成,健身休闲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全州健身馆、健身房、体育俱乐部不断兴起,正成为体育产业新兴力量。

"十三五"以来,我州相继出台《临夏州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临夏州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实施方案》《临夏州旅游文化体育生态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临夏州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方案》《临夏州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彩票工作的通知》,不断完善我州体育产业政策措施。积极争取甘肃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政县松鸣岩国际滑雪场等冰雪户外运动产业基地起步良好。依托冰雪赛事,大力培育体育休闲产业市场,盘活"体育+"理念,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加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近五年年均销售体育彩票2亿多元,销量位居全省前列。

我州体育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善。全州已有各类体育场地6167个,总面积348.37万平方米;临夏奥体中心、临夏州全民健身中心、广河县全民健身中心、临夏县全民健身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相继建成,州内现有各类大型体育场馆15个,公共足球场34个,健身步道13条,体育公园1个;乡镇体育场地90个,占全州乡镇总数的72.58%;村级体育场地1209个,占全州行政村总数的108.82%。州、县、乡、村四级公共体育设施数量大幅增加,体育健身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15年底的人均0.6平方米增加到2021年底的1.77平方米。

全州体育系统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人民群众享受着体育健身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记者手记:体育是一个地方的精神窗口,让人们得以发现这个城市的美,看到这个地方人们享受体育健身的快乐幸福;体育是一个地区的桥梁,让人们得以通过体育"走进"这个地区。我州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服务业、旅游业、休闲经济等相关产业和就业的增长,集聚了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正释放着源源不断的经济与文化活力。

让农民工告别"忧酬烦薪"

淮南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综述

(2022年9月29日)

"这些锦旗都是农民工自发送来的,还有好多没挂出来。"在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指着办公室的"锦旗墙"说。记者看到,几十平方米的墙上,挂着几十面鲜红的锦旗,"为民解忧冬日暖阳""人民好公仆为民办实事"等文字格外醒目。

农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他们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保障农民工等一线劳动者工资支付是一项重大民生工作,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事关农民工合法权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为解决农民工们的"忧薪"之事,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他们从末端追讨,从源头治理、中游把控等方面入手,向那些正在拖欠或有苗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果断"亮剑",有效维护农民工权益,提升农民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一面面锦旗的背后是一个个为农民工维权的感人故事,也展现了我市全力筑起农民工欠薪"防火墙"的工作成效。去年以来,我市切实将"根治欠薪"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民生工程抓紧抓实,全市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根治欠薪工作形势持续好转。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治欠薪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根治欠薪攻坚行动工作,及时掌握拖欠农民工工资信息动态,统筹协调、调度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确保根治欠薪相关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在建工程项目台账和重大欠薪问题县区(部门)包保、定期督查、挂牌督办"三项制度",去年市治欠办赴县区开展督查30余次,促使5起历史欠薪积案得到妥善解决。

与此同时,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条例》实施一周年来根治欠薪工作成效,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开通根治欠薪宣传专栏,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宣传教育活动;市人社局与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组织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讲进园区、进企业、进工地活动;结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日常巡查,组织开展施工现场法治宣传、专题讲座、咨询服务等活动,促进我市根治欠薪工作在良好法治环境中有力有

序推进。

二、实施源头防控,强化制度保障

为确保农民工不再"忧薪",我市不断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工程项目监管,严格审查投资工程项目资金筹措方案。规范建设领域实名制管理,组织开展劳资专管员培训,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进出工地必须通过生物识别考勤,考勤数据实时上传至"全国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强化工资支付规范化管理,完善工资支付监控机制,以在建工程项目为单位,实施"一项一册"。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制度,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现新建工程项目全覆盖。建立健全项目工程款使用监管办法,按照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分离拨付要求,将25%的工程款拨付到施工工程总承包企业农民工工资专户,保证项目工程款优先用于发放农民工工资,防止挪用工程建设资金。实行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办法,积极推行银行保函,商业保险保函方式缴存工资保证金,新建工程项目工资保证金实现全覆盖。同时,简化保证金退还流程,主动联系施工单位,加快审核退还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我市还开立了市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临时代发工资账户,用于紧急情况下发放农民工工资。截至目前,通过代发户累计发放农民工工资13205万,涉及农民工6765人次,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安全发放,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我市建设领域劳动用工实名考勤管理系统及工资支付监管信息化平台,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装实名制考勤系统,考勤设备与"全国平台"联网,保证设备及数据传输等各项功能正常,上传信息真实准确。

三、加强部门联动,依法治欠保支

市、县区成立联合办公机构,设立受理窗口、举报信箱,畅通维权热线电话、网络平台,在施工项目现场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全天候受理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举报投诉,实现了一点举报投诉、全网联动处理。去年,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活动7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21人次,随机抽查监管对象51户,其中4户企业被责令改正。积极开展夏季、冬季攻坚行动。

对全市120个在建工程项目逐一进行深入排查,约谈施工企业和开发企业36户次。对1家未按规定缴存工资保证金的施工单位,予以行政处罚10万元,对9家建设单位未按规定拨付资金到农民工工资专户行为,责令限期整改。

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为农民工讨薪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建立督查通报制度,我市定期召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联合协调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加强协作配合。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3件3人,批捕1件1人;受理审查起诉5件6人,提起公诉4件4人。2021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追索劳动报酬、劳务合同等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97件,审结96件,结案率98.97%。

去年,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严查欠薪案件,共受理举报投诉143起,立案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38起。其中,责令改正37起,行政处罚1起,结案率达100%。此外,受理市民心声、市长热线等各类咨询投诉1007起,均在规定的期限内回复,没有发生错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我市"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案件线索609件,全部限时办结。回复部(省)转办案件19起,信访案件9起。2021年,市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共受理、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85起,其中7起欠薪案件以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案件、人数、金额逐年呈下降趋势,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上访、堵路等过激讨薪行为。

四、推进诚信建设,强化联合惩戒

为推进诚信建设,我市开展了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全市894户用人单位参加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结合日常巡视检查、举报投诉查处、专项检查等工作,对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进行评价,拟定市级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236家,择优推荐淮河能源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单位为省级劳动保障诚信示范单位。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3起,相关信息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向社会公布,予以曝光。对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及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企业相关信息,及时推送"信用淮南"等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市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使欠薪违法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让群众更有"医"靠

汉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2年9月24日)

暑热长袭的8月,我省出现疫情多点暴发的严峻局面。在守护人民健康,由内至外扛牢卫生健康保障旗帜的队伍中,汉滨区卫生健康局是其中的重要屏障,下辖的卫生计生监督所、疾控中心以及各医疗单位,发挥着彼此弥合、互为依托的作用,为百万人口活跃的汉滨区,编织出筑牢医疗安全、护卫人民健康的安全网,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之时,更见铁肩担当。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冠疫情和各项常态化工作的持续推进,汉滨区卫生健康局局长胡登基说:"新冠疫情是一场持久战,区卫健系统在大战大考中做好了常抓不懈的准备,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护网。同时充分发挥'红色引擎'的强大合力,按照'抓党建、强基层、筑高地、促医改、重预防、引人才、优服务'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着力蹚出一条具有汉滨特色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之路,让健康汉滨呈现新图景。"

一、防疫有"尖兵",斩"疾"护人民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疾控中心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一项保障公众健康、改善民生的重要卫生公益事业,疾病预防控制是疾控中心的主要工作。在过去,人们对疾控中心的认知大多是"打疫苗的地方",但其实,疾控中心之于人群的存在,还有对重大疾病的有力防治、公共卫生健康的因素监测、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等多个方面。而3年疫情的锤炼与洗礼,让汉滨区疾控中心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政策,遵循群防群控、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该中心在常态化防治疫情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各项疾病防控工作,重大疾病防治有力有效,慢性病防控工作全面推进,预防接种工作不断夯实,妥善处置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筑牢疾病防控"堤坝",切实当好人民健康的"守门人"。

与疫情防控赛跑的日子里,汉滨区疾控中心的全体干部职工,没有一天睡过一个安稳觉,其中最耗人的核酸采样环节便累倒了一大片。吴恒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安康中心城区按照市委要求,落实核酸采样常态化,区疾控中心

牵头成立工作小组后,首先部署安排好各核酸采样点,并对采样人员进行培训。第一次全员采样完成后,我们采样人员凌晨两三点才下班。为了及时准确地把核酸样本检测完成,更多的医护都是不眠不休地待在办公室,直至工作完成。"而这样的辛苦,在结果上的反馈也十分令人欣慰,与时间争分夺秒的背后,是每一次数十万份阴性核酸样本的如期显现。

"战役功不在我,战役必定有我。"铿锵有力的话语声中,是汉滨区疾控中心在疫情下的铁肩担当,也构成他们的工作日常。在市"两会"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等重要时间节点上,总有他们奔忙不休的身影。

今年以来,汉滨区疾控中心还开展了疱疹疫苗的接种,平日里,对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手足口病、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防控防治抓严抓牢,采取跟踪防治、建档立卡等各种措施将传染病有效防控;对职业病、地方病等群体性疾病深入研究,加强监测,把防治结合落实到底。为使广大群众对各类传染性疾病加强了解,推进健康汉滨的建设,该中心专门印制了新冠防控、艾滋病、结核病等宣传资料,结合各种卫生宣传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媒体、互联网等平台,投放卫生健康公益广告、健康信息知识,有效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意识。这些烦琐的日常与突发的事件,让辛劳奔波的汉滨疾控人,用每一滴汗水和每一份心血,为全区人民构建免疫屏障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添卫监之翼,筑安全防线

在汉滨区的卫健系统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白衣天使",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不是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却义无反顾投身在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最前沿,他们就是汉滨区卫生计生监督所的"蓝盾卫士"。

除了疫情的常态化监督,汉滨区卫生计生监督所的日常有许多庞杂的事情需要一一开展。今年上半年,该所共督查医疗机构216家,依法处理41家;督查公共场所763家,筹集13万元为辖区公共场所制作安装了《公共场所卫生公示牌》和禁烟标识等;配合开展疫情防控督查机构117家及督查隔离酒店、高中考住宿保障76家;协助督查养老和医养结合机构13家不断延长的工作清单,其数据还在以每日上涨的频率不断攀升着。

而每天奔走在大街小巷的督察员们,为了更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免不了加强对自身的磨砺和锻造。今年以来,汉滨区卫生计生监督所为持续加强科室干部的业务能力,打破科室业务壁垒,通过开办学习班、单位研讨、请专家授课等多种方式,将政治、业务学习与"干部大讲堂"、线上培训、实践教学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