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2年10月下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汇编(79篇)(第12/26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840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47分钟

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不仅如此,全市政法系统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过程,把人民满意作为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锻造政法铁军"持久战",推进全面从严管治警各项措施的落实,开展各类业务大学习、技能大培训、实战大练兵活动,打造一支全面过硬的政法铁军。全市政法干警政治忠诚进一步筑牢,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得全国、全区的表彰。北海市政法队伍执法满意度从2012年的76.64%上升到2021年的93.36%,创历史新高。

栉风沐雨十年路奋楫笃行写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塔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2年10月20日)

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城市更新如火如荼,居民收入屡攀新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十年,是金塔奋进的时间坐标;十年,是金塔发展的时间半径。过去的十年,在金塔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是抢抓重大机遇、经受重大考验、实现重大发展的十年,也是"思路一变天地宽""众人拾柴火焰高""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十年。

欢腾的画面仍在眼前,惠民的乐声犹在耳畔,振奋的瞬间令人难忘党的十八大以来,金塔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和干部群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十年奋力耕耘,谱写出一篇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似锦华章。

一、这十年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

十年间,金塔县项目建设"精彩之笔"迭出,成就亮点纷呈。

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顺利落户金塔,实现了全县核产业发展的开篇破题;肃航一级公路、金嘉公路、核产业园道路建成通车,开启内联外畅新时速;城市"五路九街"完成改造,绿地公园遍布城区,"四馆两中心"成为城市新的"会客厅";酒额铁路开通运营,结束了金塔县不通火车的历史。

近年来,金塔县按照培育"三大百亿级产业链",创建"三大省级示范区",建设"三大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整个项目已完成主厂房、空冷岛、蒸汽发生系统的基础施工,正同步开展厂前区、熔盐储罐、供水系统和化水系统的土建施工,推进速度还是比较快的。"金塔中光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经理张建勇说,他们的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强力支持。

金塔县积极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容缺受理制和帮办代办制,以"店小二式"服务理念做好企业项目"一对一、个性化、精准化"全过程代办服务,招商项目和重点企业办事基本实现不见面审批。

十年来,金塔县坚持树牢"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持续加大项目包装策划、

上报争取、招商引资、投资建设力度,千方百计推动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扩大投资规模,累计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500余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760亿元。

二、这十年奏响工业发展"最强音"

道路纵横交错、厂房鳞次栉比,现代化工业园区已形成规模走进金塔县北河湾循环经济产业园,曾经的戈壁荒滩已被各种工业设备和现代化企业所替代。

金塔县坚持新思想、新理念,引领高质量产业强区,以园区龙头企业为重点,围绕全产业链条补链、延链、强链,工业集中区发展呈现新气象。

金塔县北河湾循环经济产业园围绕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和煤化工产业,引进落地金源矿业、海拓化工、晋泰森科技等化工企业25户,形成了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和煤化工四大化工产业体系。

至2022年,工业集中区累计入驻各类企业达175户。目前,工业集中区"一区四园"分区域发展特色更加明显,"六大主导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六驾马车、四轮驱动"发展新格局形成,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工业重镇逐步崛起。

三、这十年迈上现代农业"新台阶"

中秋时节,大庄子镇永丰村、大庄子村、双新村3个钢架拱棚蜜瓜产业园区最后一茬蜜瓜成熟,来自全国各地的卡车将蜜瓜运往北京、浙江、江苏等地,一派丰收盛景。

以前,这里还是零零散散的小地块,种植着传统农作物,每年除去成本,种植效益都很低。"日光温室年棚均收益5.5万元以上,大拱棚棚均收益达2万元以上,促进了设施农业高质高效。"金塔县大庄子镇农业技术员姚天文说。

十年来,金塔县通过龙头企业牵引、合作社组织、家庭农场和小农户生产,让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实施产业主导型和服务创收型项目73个,带动发展集体经济项目249个,新培育申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专业示范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10家,新建3000只规模养殖场8个、5万只养殖大场1个,肉羊饲养量达185万只以上,产业结构布局更趋优化合理,综合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四、这十年焕发城市建设"新活力"

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阔整洁,建筑错落有致,公园姹紫嫣红秋季时节,一幅城市建设的美丽画卷徐徐呈现,让金塔这座小城处处彰显着活力、释放着魅力、蕴藏着动力。

"城市环境越来越美,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如今,生活居住在金塔县城

的居民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迈步金塔的大街小巷,不经意就能遇上这么一方天地:面积不大,却景致怡人,一处处小而美的游园广场点缀城市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体会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微幸福。

金塔以城市棚改为契机,让利于民,先后建设24个标准化小游园,配套绿化,涵盖公厕、园路、健身设施等,全面提升城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城市的美丽,得益于政府的不断努力。近年来,金塔县秉持"一园一主题"的理念,大力推进公园、游园、广场等公共绿地建设,面积达147.5万平方米,新建停车位2500余个,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十年来,金塔县全力补齐基础短板弱项,不断提升城市综合保障能力。先后投资实施了文化街、幸福街、鸳鸯街、工农街等新城区道路框架建设,完成金塔县老城区街道(文化街、中山街、宝塔街)风貌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热力站5座,敷设一级管网12.7公里,改造一、二级管网38.5公里,新建了新能源清洁能源供暖扩容工程,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265万平方米,改造和新建污水管网46.8公里,戈壁明珠城迸发夺目光彩。

五、这十年书写文旅融合"大文章"

每年的金秋十月,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碧波荡漾的金波湖水域,与秀丽多姿的"化石级植物"胡杨相映生辉,加之线条柔和流畅的金色沙漠,色彩宛如油画。

十年来,金塔县持续打造"胡杨生态游"核心产品,成为享誉西北乃至全国的旅游名片,金塔胡杨林成为秋季热门打卡景点,到金塔、赏胡杨正在成为一种时尚。

十年间,金塔接待游客从2012年的108.78万人次到2021年的416.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从2012年的9.32亿元到2021年的32.14亿元;A级旅游景区增加到3家,其中4A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2家;星级饭店增加4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乡村旅游示范村增加到4个,乡村旅游点增加到40家,全县宾馆饭店增加到63家。2021年金塔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金塔县大力推进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发文旅体验项目,借助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旅游联盟合作营销平台,加强与甘青大环线沿线重点城市的交流合作。成功举办了戈壁火星节、环胡杨林马拉松、自行车挑战赛、汽车拉力赛、徒步挑战赛、健身健美锦标赛等活动,金塔旅游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持续攀升。

六、这十年撑起民生保障"暖心伞"

2022年7月,金塔县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

4.8亿元,新建校舍10.3万平方米,新增学位3000个,可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为全县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金塔县于2020年实施金塔县中学新校区建设项目,这也是全县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项目。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正不断为幸福"加码",清晰描绘出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

十年来,金塔县不断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年来,金塔县不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累计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救助资金共3.32亿元,惠及困难群众86.6万人次。全县共投入资金13.1亿元,新建维修校舍面积38.75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校舍6.48万平方米,改扩建体育运动场18.47万平方米,为各学段444236人次发放各类资助资金2.32亿元,为17333名贫困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1.065亿元。建成了一批城市公共绿地和"四馆两中心"等,大力推进农房改造,同步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民生条件大幅改善。

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的巨手翻开梦想的新篇。站在新起点,金塔县将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要求,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笃行不怠,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接续奋斗,书写出更加幸福美好的时代答卷。

十年砥砺奋进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韶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20日)

十年感恩奋进,十年精彩蝶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韶关市人社局坚决扛起保障和改善民生重大政治责任,聚焦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领域任务和问题,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十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7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1365元提高至2667元、增幅95.38%推开韶关人社之窗,一组组喜人的数据,见证了十年的变化。

一、端稳百姓就业"饭碗"

"我2018年辞职从广州回到老家仁化牛鼻村开起了民宿,通过创业和'粤菜师傅'培训,完成了从做菜小白到乡村大厨的蜕变。现在能陪在父母身边,年薪也能达到十二三万元,我感到十分幸福。""90后"沈桂芳不曾想过,曾经在自己眼中不算富裕的家乡,有一天能成为自己实现梦想的舞台,成为自己的容身之处。

沈桂芳的经历是韶关万千返乡青年的缩影。强化就业创业政策,迭代升级市"促进就业十条",创新出台促进异地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扶持等措施,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完善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群体帮扶举措,打造多样化求职招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我市人社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助群众端稳就业饭碗。

数据显示,十年间,我市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7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9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03万人、促进创业1.8万人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建成省、市共建区域性创业孵化基地,全市7家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入驻孵化企业547家、带动就业1.06万人次;在全省率先连续四年举办"丹霞杯"返乡人员创业创新大赛,吸引1100多个优秀项目竞相角逐,推动形成"归雁效应";建立健全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995场,提供岗位222万个(次);失业水平保持低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二、社会保险扩面增效

"起初让买这些保险我们是不理解的。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谁交得少越好,后来退休了才知道交得越多享受的待遇越高。起初我的退休金960元,现在已经涨到了近4000元。"韶关铸锻总厂退休职工李与涛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

十年来,我市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社保待遇确定调整机制和降低企业社保成本等政策措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统筹层次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统一并实现基金市级管理。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76.37万人、103.89万人、34.35万人、45.06万人,较2012年底分别增长30.19%、25.32%、24.28%、33.67%,社会保障卡累计发行345.32万张,基本实现户籍人口全覆盖。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升,十年来,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1365元提高至2667元,增幅95.3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190元、增幅245.45%,失业保险金标准从每月680元提高至1458元、增幅114.41%。持续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措施,2020年,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实施力度空前的"减免缓降返补"政策,三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减负15.8亿元,今年又实施"缓返补"等助企纾困政策,为企业减负3.65亿元。

一张小小的社会保障卡,承诺的是"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从九十年前劳动保障制度在探索中前行,到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健全,今天的韶关正在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出台更多惠民政策,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实现了社保全覆盖,韶关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已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三、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我从1992年在三华镇小学工作以来,就开始戏剧、民间文学的学习、创作,乡村戏剧专业(戏曲)能纳入评价体系,对于我们基层工作者来说,既是荣誉,也是激励。"从业30余载的黄影祥获颁乡村工匠正高级职称证书,难掩内心激动。

韶关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负责人介绍,乡村工匠职称首评结合韶关地方特色、技能技艺方向,选择乡村戏剧、家政、烹饪等五个专业作为试点开展评审工作。它的顺利开展,实现了我市农业实用技术人才与乡村工匠专业人才的有效衔接,培养了一支素质优良、机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农业农村专业

人才队伍,为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十年间,我市实施"双百"人才工程,选拔引进各类人才264人。实施韶关新时代"百团千才万匠"人才工程,认定评选"丹霞英才"69名,延续发放"韶州工匠"补贴28人。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设立韶关市非公有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点,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7.5万人。推动博士、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累计建成博士、博士后创新平台42个,引进培养博士、博士后486人。建成全市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25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100家。建成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累计办理"韶关市高层次人才证书""丹霞英才卡"8218张,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每年招募人数从80人提高至180人,累计招募1175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覆盖10个县(市、区)。

四、深入实施"三项工程"

"非常感谢你的悉心照顾,你的爱心、责任心和耐心,让我的老年生活更加省心和舒心。"

在核工业四一九医院养护中心,一名老人紧紧抓住护师黄健的手,脸上洋溢着笑容。

"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天,我们这个职业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在2020年省"谷丰杯"职业技能大赛中,黄健获得养老护理组第一名,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最美家政人"。今天的她,已经成了深耕养老护理一线的行家里手,用"有温度的护理"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技能改变人生,得益于"三项工程"的深入推进。自2019年启动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以来,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6.11万人。建成4家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4家省级大师工作室,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万人次。推动"韶州客家菜"品牌创建工作,我市开发的"粤北客家乡土菜制作"项目成为全省推广制作标准。鼓励企业、行业、院校开展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累计组织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4.7万人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市属技工院校毕业生留韶实习率提升到61%以上。建成"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累计开展"南粤家政"培训3.2万人次。连续两年组织"韶关保姆""丹霞月嫂"评选活动,持续擦亮本地家政服务品牌。

五、劳动权益更有保障

"我们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通过党建引领

带动工会团委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们通过利用寒暑假期间免费开办各种兴趣爱好班,让我们外地员工的子女能够来公司与父母团聚。"今年9月,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这样的企业在韶关不是个例。党的十八大以来,韶关持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创建活动的工作机制、创建标准、激励机制等方面,建立规范有序、公平合理、互利互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建共享共赢。

劳动合同制度全面落实,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加强企业用工监测和收入分配管理,健全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指导机制,我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从850元/月提高至1620元/月、增幅90.59%。切实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效能,推行"流动仲裁庭""互联网+仲裁调解""要素式"办案等模式,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和仲裁结案率分别提高至75%、95%以上。抓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畅通劳动者多元维权渠道,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年度结案率保持在100%。

十年,3652个日夜,即是时间的"刻度",亦是发展的"标尺"。高校毕业生线上求职成常态,用手机就能完成养老资格认证,粤菜师傅也能评职称

通过技能提升、就业增收、社会保障,让爱和幸福离每个奋斗拼搏、步履不停的普通人更近了一些。

奋进新征程,韶关人社将继续扛起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抢抓机遇、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力谱写新的人社篇章。

守正创新奏响奋进凯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陇东市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2022年10月21日)

市、县(区)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办公室全部挂牌成立,建成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4个、村(社区)实践站1327个,宣传思想阵地更稳固;

深入挖掘、集中宣传推出了"时代楷模"邱军、"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脱亚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杨雪、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张保华及"中国好人"杜克宽、赵元瑞等重大典型,党员群众奋斗出彩、向上向善的意识更强烈;

广泛征集城市形象标识设计方案,深入淬炼和凝聚城市精神,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氛围更浓厚、信心更坚定、力量更磅礴;

荣获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称号,建成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10个、2A级景区3个,其中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岐黄周祖文化旅游区正在争创5A级景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履行"五大使命任务",高举思想之旗、汇聚奋进之力、培铸强国之魂、夯实安全之基、奏响时代之音,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一、坚持思想领航理论武装走深走实

思想引领,润物无声。我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持续推动理论学习、宣传宣讲、研究阐释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在全市积极推行"联学+巡听(旁听)"学习机制,督导县(区)、部门(单位)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市委与长庆油田公司党委、庆阳石化公司党委开展地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现场学习+集体研讨"联学活动,为推动新时期地企深度融合发展、通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凝聚了智慧和力量。市委书记黄泽元带头制作课件,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作了题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专题辅导,为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深化理论武装作了很好的示范。

创新"百姓宣讲"方式,采取道情皮影、南梁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对谈活动,形成了具有庆阳特色的理论宣讲新模式。成功举办喜迎二十大全市理论宣讲大赛、短视频大赛,市委宣传部获甘肃理论宣讲大赛优秀组织奖。

研究先一步,理论深一层。组织专家学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百年历史等深入阐释解读,精心开展南梁精神、庆阳特色文化等系列课题研究,多次举办高规格的南梁精神研讨会,加大对革命文物、遗址遗迹、史料文献等红色文化资源的普查发掘,建立了保护目录,形成了研究成果。重新修订《庆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规定》,近两年来,产生市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85项,1项获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批省级社科规划项目10个。

二、唱响时代旋律主题宣传有声有色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围绕这些大事要事,我市坚持高站位谋划,及时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努力为庆阳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有序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策划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等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为群众兴办实事。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组织开展了主题征文、文艺创作、展播展演展览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策划实施各类主题宣传、集中宣传,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

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发挥"魅力中国城·城市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国联航-庆阳号彩喷飞机荣列世界飞机彩绘榜单TOP1等品牌效应,策划开展了一批主题对外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多项集中采访和"庆阳苹果·味美天下""羊产业·羊财富"等外宣推介活动,在多领域、多媒介讲好庆阳故事。利用海外社交平台个人账号,宣传推介庆阳特色文化、民俗产品、美食美景等,全面展示庆阳老区沧桑巨变、美好形象。

三、突出培根铸魂文明新风入脑入心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我市围绕立德树人、以文育人、成风化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动建立了治理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2013年以来,有2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10人被评为"甘肃好人",评出"庆阳好人"423人;8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6人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评出庆阳市道德模范74人。扎实做好宣传思想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活动,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名单。

全面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立周督查、周调度、周反馈、周整改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城乡共建良好局面。修订完善文明单位和文明村镇测评体系,持续推进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文明劝导"六大行动",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是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我市坚持分类指导、典型示范,不断更新完善文明实践项目库和点单派单模式,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红蜜蜂"志愿服务队、"一个鸡蛋"志愿服务项目受到省上表彰奖励,并入围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推选案例。

四、打响文化品牌魅力城市多姿多彩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座城市、一方水土的根。我市坚持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文以植德,全力打造"高天厚土、红色圣地、文化庆阳"品牌形象,加快建设人文魅力之城。市委专题召开"挖掘庆阳文化内涵提升庆阳文化影响力"座谈会,确定了"学术研究上水平、文艺创作出精品、文旅融合开新局"的发展思路,编制了《庆阳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全面明晰了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目标路径。

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力度,重新修订了《庆阳市影视戏剧精品"以奖代补"办法》《庆阳市李梦阳文艺奖评奖办法》,持续开展李梦阳文艺奖评选和各类文艺培训、交流、展评等活动。深化"全民阅读·书香庆阳"建设,推动戏曲、书法、礼仪和传统技艺进校园、入课堂。大型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持续开展"坐高铁·游庆阳"等宣传推介活动,开发各类文创、旅游产品1000多种,年产值2.4亿元。药王洞村、南梁镇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南佐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2021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石家及遇村遗址两次入围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与此同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专项检查、定期通报、年度报告、执纪监督等制度,全面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不断压紧压实各级党委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