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总结、2022年央企国企工作总结-53篇(第6/17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799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00分钟

员工能进能出。南方电网公司建立起"以法人为责任主体、以劳动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用工管理机制。全面实行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渠道公开招聘机制,新进员工公开招聘比例持续保持100%。进一步畅通员工市场化流动和退出渠道,健全内部人才市场,大力推进空缺岗位择优选聘工作,有效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赛场选马""择优选聘"的氛围日益浓

厚;推行员工市场化退出"红黄牌"机制,强化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和绩效考核,因不胜任等原因降岗、退出人数取得明显突破,队伍活力全面激发。

收入能增能减。南方电网公司建立了覆盖全部各级经理层成员、突出经营业绩、突出刚性奖惩的新型经营责任制。深化全员绩效考核,待遇向一线、向人才、向价值创造者倾斜。大力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成功打造"揭榜""挂帅""赛马"三制并行、产学研用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落实143项人才精准支持措施,在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100%实施分红激励,股权激励、项目跟投实现"零的突破"。在供电企业一线班组全面推广工分计酬管理,搭建信息化平台,通过企业目标指标化、指标任务化、任务工单化、工单价值化,精准量化分配绩效工资,员工实现了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派单干"到"抢活干"的转变。

南方电网公司将持续深化改革,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供不竭改革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电)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近527.03亿元,同比增长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0.30亿元,同比增长20.3%。

"在中核集团党组领导和中国核电党委的谋划下,中国核电近年来加快创新,向强而行。"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董事长、党委书记卢铁忠表示,目前核电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公司发展走上从核电向新能源新产业的转型,企业改革开启了从专业化向集约化管理的探索,中国核电正朝着国际一流清洁能源公司目标加速迈进。

一、核电技术:从跟跑并跑到全球领跑

来自权威部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54台,总装机容量超过5578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在建及核准核电机组23台,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数位居全球第二位。

"中国核电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不只体现在机组的数量和规模,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核电技术进步以及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卢铁忠如是说。

自中国大陆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算起,我国核电已走过30余年的发展历程。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在中国核电的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不仅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而且是中国和平利用核能的重大突破,被誉为"国之光荣"。30年后的今天,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第三代核电技术,被称为"国家名片"。

"从'国之光荣'到'国家名片',我国核电事业按照'自主创新+引进吸收'的技术路线,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卢铁忠说,"华龙一号"是在秦山核电技术体系基础上,采集众家之长自主创新形成的先进核电技术。

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在高温气冷堆、快堆等第四代核电技术开发和建设上也获得重大突破。在山东石岛湾,首个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已于2021年12月20日并网发电,在福建霞浦,首个快堆示范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已跃居全球先进行列。

据了解,衡量中国核电技术进步的另一个显著标志是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营。

多年来,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公布的全球核电机组综合指数排名中,中国都名列前茅,2021年中国大陆核电满分机组数和满分比例数世界排名第一。

"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中国核电始终坚持安全发展,随着核电技术的进步,机组安全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卢铁忠介绍说,根据WANO公布的2021年全球核电机组综合指数排名,中国核电公司满足核算条件的22台机组中有19台机组的综合指数获得满分,核电运营能力达到全球领先。在被誉为"质量奥林匹克"的第46届国际质量小组大会上,秦山核电、江苏核电、三门核电、福清核电、海南核电、霞浦核电共计6个QC小组视频参赛,全部获得金奖,获奖数量和等级刷新纪录,也充分展示了中国核电质量管理的强大实力。

二、清洁发展:从单一核电到"核能+可再生清洁能源"协同发展

在中国核电披露的2022年前三季度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中,有一组数字引人瞩目: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新能源发电量累计为10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44%。其中,光伏发电量5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49%,风力发电量44.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8%。

中国核电2015年6月10日登陆A股之时,曾表述为"中国首家纯核电公司"。今天,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何以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与核电一样,风电光伏发电都是清洁能源。"卢铁忠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一方面,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新能源获得迅猛发展,度电成本不断下降,已经成长为中国的主力能源;另一方面,核电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换料周期长等显著特征,非常适用于大型电网的基负荷以及必要的电网调峰。因此,构建由核电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为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乃大势所趋。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中国核电进一步明确了"核能+非核清洁能源"发展路径,把"核能+可再生清洁能源"协同发展作为公司清洁化转型发展的方向。2020年底,中国核电全资收购母公司中核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中核汇能,开始加速布局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项目。卢铁忠透露,中国核电的目标是"十四五"末力争实现风电、光伏项目运行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在建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核电还立足核能综合利用,有序推进"核能+敏捷技术"新产业项目的落地,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核能供热、核能制氢、核能供汽、海水淡化、同位素生产、园区综合智慧能源等多种新服务。

据介绍,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江苏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能源站于2022年5

月27日正式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全面拉开建设帷幕。这是继核能供暖后,在核能综合利用领域开展的又一积极探索。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连云港徐圩新区石化基地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可实现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同时,每年可为石化基地节省70多万吨碳排放指标,提供了更多的环境空间。

卢铁忠认为,从单一发电到居民供暖,再到工业供汽,核能正在综合利用领域逐步扩展丰富,从"单一型选手"向"全方位服务"升级发展。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能源安全战略的深化落实,核能将在支撑我国"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核能的综合利用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改革创新:从管理专业化到集约化

"对于中国核电而言,安全运营是前提,高质量发展是关键。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答案就是改革创新。"卢铁忠告诉记者,中国核电从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入手,全面加大企业改革力度,推动集约化管理,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清洁能源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期。但长期以来,核电企业重视与国际接轨,强调规范化、专业化管理。随着核电基地的增多和发电机组的扩大,企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而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在快速发展中成本大幅下降。这无疑对核电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卢铁忠由此提出,中国核电要迎接发展机遇,必须改革创新,要在原来规范化、专业化基础上,加快推进集约化管理。

"所谓集约化是指将全系统范围内共用的职能集中起来,统一配置,向各个成员单位提供标准化、高质量的服务,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目标。"卢铁忠解释说,集约化的"集"主要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合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简约、规范、高效为价值取向,实现管理精细化水平和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产生实实在在的利润。

事实上,中国核电过去一直在积极探索集约化管理之路。中核运行管理公司就是针对秦山核电基地9台机组集约化管理的创新产物。作为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核电运营管理人才最丰富的核电基地,秦山核电正是在中核运行公司的管理下,运营业绩迈入世界前列。

"当前中国核电整体层面集约化管理变革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卢铁忠表示。

首先,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中国核电未来将运营数十台核电机组、开拓数千万千瓦的新能源装机市场,加快推进集约化管理,是优化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打开人才培养新天地的战略性举措。其次,随着中国核电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特别是企业经营班子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落实,中国核电已经形成"改革没有终点站,只有进行时"的发展共识。其三,"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和"我是中核人、我是中国核电人"的职业身份认同,增强了中国核电人集约化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

据介绍,在此次集约化改革中,中国核电在公司层面成立多个专业化组织载体,即采购中心、大修中心、技术支持中心等负责实体运行的专业化共享中心,通过共享中心实现人、财、物调配机制的优化和协同,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考虑到旗下核电公司的实际需求,也为了给职工创造更有成长空间的发展机会,各专业化共享中心主要设在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

一位核电业资深专家表示,中国核电通过业务整合、流程再造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方式,深入推进集约化管理,不仅对这家核电企业实现"国际一流清洁能源公司"的目标意义重大,也必将对我国核电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带来深远影响。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改革出效率,改革添活力,企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改革工作的支撑。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拉开大幕,今年迎来攻坚之年、收官之年。三年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资委工作要求,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以"压减"工作为突破口,坚持"压减存量、优化增量、控制总量"的原则,积极打好扭亏脱困攻坚战,改革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日益凸显。2021年以来,全局共清理各级各类法人企业63户(含15户参股企业),实现全级次法人户数净下降38户,目前正在推动70余户企业压减退出;主业企业占比由2020年末的65%增长至目前的71%,预计到"十四五"末将接近90%;主业投资占比由2018年的不足50%,提高至2022年三季度的95%。

一、扛主责、聚主业,科学制定压减目标

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任务。从具体路径上看,聚集主责主业,不仅要做强做优主业,还要全面清理非主业。

2016年以来,国资委指导各中央企业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压减"工作,要求实现从"治标"向"治本"转变。总局在国资委的指导下,聚焦主责主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压缩非主业、非优势业务,瘦身健体、轻装上阵,实现有质量、高质量发展。全局上下"一盘棋",锚定目标、加强部署,集中精力打好压减"攻坚战""持久战"。

一是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总局党委坚持政治引领,立足于地质勘查野战军、生态建设先行军和矿山救援主力军的企业定位,坚守"地质立本、科技赋能"的发展战略,落实"定位、定向、瘦身、规范、改革"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强化战略引领,将压减作为"强主业、谋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和重要抓手,不仅将其纳入总局"十四五"规划,还分解落实到各直属单位的规划中,坚决在"十四五"末将法人户数控制在170家以内,同时按年度制定法人户数控制计划与"压减"工作计划,实现同步谋划、统筹推进,确保存量有压减、增量有控制、结构有调整、总量必下降。

二是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总局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督导、推动压减工作,分管领导和班子成员将压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强力推

进,牵头部门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务期必成。2021年以来,围绕压减工作累计召开总局层面会议10余次,各直属单位层面会议200余次,累计下发督导函、提示函、通报20余次,形成了各级领导干部思想统一、积极主动开展压减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是上下同欲,坚决完成任务。总局按照产权关系和管理权限,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直接督办、职能部门协同推进、责任单位具体落实的组织体系。全局上下深刻认识"压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多措并举推进压减工作,其中下属中化明达控股集团在总局压减计划基础上主动加压,2021年压减11家企业,2022年至今已压减9家。总局所属各单位在推进压减工作的同时,还通过加强学习培训、政策宣讲、座谈交流等形式,做好压减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实现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再出发",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保障了"压减"工作顺利高效进行。

二、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压减取得实效

无规矩不成方圆。总局立足发展战略,协同联动,统筹改革各项工作,挂图作战,确保压减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一是明确标准,规范压减工作程序。按照"实事求是、分类施策、能压尽压、应退尽退"的原则和"全级次同步实施、全(资)控(股)参(股)一体推进"的思路,积极借鉴兄弟央企有益经验,探索建立"压减"工作标准,通过细化两类企业10类具体指标,设置子改分、吸收合并等6种"压减"工作方式,明确具体要求和决策主体,规范决策流程,坚决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

二是协同联动,统筹贯穿各项工作。将"压减"工作与全民所有制改革、减亏增效、法人户数管理、"两非"剥离、授权管理等有效结合,构建协同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发挥综合改革效力,充分盘活存量资源,释放发展空间。

三是加压扩围,压减工作再出发。2021年,全面启动《"压减"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力争三年压减62户企业。今年,总局坚决落实国资委压减"回头看"部署、国资委综合督导和巡视整改工作要求,对不予备案企业、非主业企业和连续亏损微利企业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制定了《"十四五"期间压减工作实施方案》,持续加压扩围,将24户企业退出时间大幅提前,动态新增6户企业纳入压减计划,最终形成了93户压减企业名单和57户重点观察企业清单。

三、夯根基、强筋骨,瘦身健体增效益

质量、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要提质增效,"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是关键。总局克服下属企业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全面梳理、精准施策,持续巩固和深化"压减"工作,以提质增效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两年的统筹推进,总局压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有效缩短管理半径,管理层级和法人层级均控制在4级以内,累计收回资金近亿元,减少管理费用近千万元。

一是挖掘创效潜力,系统优化。按照国资委综合督导和巡视整改工作要求,详细制定整改举措,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对纳入计划的企业一律停止承接新业务,提前启动压减计划;对辅助产业,按照"一业一企"原则有序推动重组整合;按照业务清晰、管理统一、运营一体的专业化发展模式,将类金融板块6户企业整合至创投集团实施统一管理,有效管控风险,并清理退出3户功能重复的企业;逐步将一般建筑企业整合至1家并实施总量管控。

二是清理低效投资,有序压减。聚焦不符合战略发展方向、非主业、非优势产业、多年连续亏损、连续微利、超层级、壳公司、项目推进无望等压减标准,持续加大清理退出力度。纳入"十四五"压减方案的企业中,2022年已压减21户;8户企业正在进行税务注销、工商变更等程序;8户企业正在进行审计、评估、清算等程序;其余56户企业已完成内部决策程序并围绕压减开展工作。

三是严格考核标准,刚性坚决。为了实现激励与约束并重,总局强化刚性考核、刚性兑现,并严格考核标准,将压减工作纳入总局"高质量发展考核""改革三年行动专项考核""直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2021年,绝大多数直属企业完成了压减目标,4家企业超额完成任务,确保压减工作落地见效。

一系列压减"组合拳"破除了总局改革发展的"肠梗阻",激发了改革发展的新活力,为构建地质业务全产业链覆盖、矿产开发全周期服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的产业体系和专业化、区域化、平台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总局将按照国资委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目标、压实责任,不打折扣、不讲条件、不搞变通,推动资金、资源、技术、人才向主业和优势产业倾斜,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汇聚力量,坚决扛起为国家寻找能源和粮食化工矿产资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地质保障服务的重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地质与生态文明建设企业集团,奋力谱写新时代煤炭化工地质工作新篇章。

煤航集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以"钉钉子"的精神落实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党建质量提升年""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年"等专项行动。作为国资委"双百行动"和创建管理"标杆企业",集团四次荣获总局业绩考核A级,位列"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第二名。集团党委7次荣获国资委党委、总局党委和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坚持党对国企的全面领导,加快建设一流央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集团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是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第一议题""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集团党委获"陕西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成效显著单位"称号。

二是主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行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建成的"时空大数据中心"入选工信部示范项目,被评为"全国科普基地"并入选"国资委100个国企品牌建设案例"。六年来,共获专利135件,申请省级创新平台9个,获科技进步奖61项,3项成果获中国测绘科学技术一等奖。深入贯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发的"秦岭生态环境管理平台""西藏色林错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等示范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煤航力量"。

三是聚焦主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聚焦主责主业,通过剥离、关停、整合重组等方式,提出"143"发展战略,形成坚持"测绘地理信息"主业,聚焦"数据采集处理、遥感技术服务、数字制图印刷和智慧集成应用"4个细分领域的"1+4"产业布局,集团主业集中度由六年前的30%提高到现在的98%。

二、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企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

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集团党委抓好改革"牛鼻子",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体系更加紧密。推进"党建入章程",4家混改企业、5家子公司党建进章程全面完成。稳妥推进企业混改,完成4家企业混改工作。制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规定》等议事制度7项,完善《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12项,党的议事决策机制更加完善。推进董事会建设,制定《集团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党委、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明确清晰。

二是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扎实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对集团及所属19家三级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对66个岗位开展竞聘,社会引进3人,9人退出岗位,实现干部"能上能下"。通过全覆盖签署经理层成员《岗位聘任协议书》和《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对参与改革成员试行"一岗一责"和"一人一书",其量化指标占比100%,并分层分类实施差异化薪酬机制,实现薪酬"能增能减"。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引进高层次博士研究生9名,制定

《劳动用工管理办法》等人事制度,实现人员"能进能出"。

三是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全资子(分)公司实施超额利润分享,4个混改公司实施员工持股,有效提升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夯实党建基础工作,把握强基固本的鲜明导向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习近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在国有企业落实落地,必须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集团党委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打通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一是夯实基本组织。2016年和2021年两次召开党代会完成"两委"换届。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实现"应换必换";新设党支部8个,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制定《联合临时党支部建设指导意见》,选树的新疆"西昆仑野外联合党支部"案例入选国资委《国资交流》并在央企推广,成为"项目党建"的"样板工程"。

二是夯实基本队伍。严格落实"两个1%"要求,确保党建活动高质量开展。坚持"双培养一输送"党员发展模式,六年来发展党员162人,其中96.6%来自生产经营一线。实施"党务干部能力再提升"工程,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13次,强化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武装。

三是夯实基本制度。印发《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指导意见》《党建+品牌实施方案》等党建制度32项,编制《党支部标准化手册》,做到党建工作有章可循。

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融合。创建"党建+人才""党建+科技创新"等党建品牌27个,党建结对共建16组。广泛开展"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活动,四是强化示范引领。加强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的课题(案例)研究,完成

《新时代国有企业"凝聚力工程"研究》等课题(案例)32项。其中,1项课题、2项案例入选《国企党建》优秀案例。

四、打造"大党建"格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一是积极践行央企责任担当。履行社会责任,承揽《"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等重大项目,践行央企责任担当。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在总局和地方扶贫点累计投入资金130万元,消费扶贫260万元,集团连续6年在陕西省脱贫攻坚考核中获"优秀"等次。

二是宣传思想工作亮点纷呈。在"学习强国"、中国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刊载文章282篇,唱响了煤航改革发展"好声音"。

三是群团工作成效显著。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喜迎二十大"等主题开展一系列宣传庆祝活动,企业的凝聚力不断彰显。集团先后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文明单位""全国煤炭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24项省部级荣誉;3人先后获"全国技能人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四是不断强化内部监督。强化巡察工作,高质量完成巡察全覆盖。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为企业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保驾护航。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形势需要新担当。下一步,集团党委将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按照"融入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四个引领,两个保障"为切入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突出政治引领,实施"核心"工程,在治理体系上深度融合,牢牢把握企业正确发展方向;突出思想引领,实施"凝心"工程,在凝聚思想上深度融合,激发全员

改革发展强大动力;突出组织引领,实施"强根"工程,在组织建设上深度融合,以经营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突出人才引领,实施"育才"工程,在队伍建设上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干部人才队伍;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实施"清风"工程,在监督执纪上深度融合,营造清廉清正的经营发展环境;强化群团保障,实施"暖心"工程,在服务职工上深度融合,奋力建设企业与职工发展共同体。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时代发展如滚滚长江,奔腾不息,煤航集团党委将持续推广"党建工作做实就是生产力,做强就是战斗力,做细就是凝聚力"的经验做法,深化学习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打造中国地理信息产业领军企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航空工业成都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为了激发组织活力、增强持续发展动力,航空工业成都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和航空工业关于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在制度建设、选人用人机制、差异化薪酬分配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