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工作报告、常委会工作报告-53篇(第71/256页)
(一)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在做大经济规模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持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突破。更加注重突出科技与产业的紧密联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积极完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加快"三院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力争国家级创新平台早日实现零突破。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更大力度提升高企规模质量,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水平,构建创新资源竞相涌入的创新生态系统。深入实施"智汇高明"人才集聚工程,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在高明竞相
迸发、充分涌流。
二是强化产业支撑引领。坚持制造业强区不动摇,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扶优扶强、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前瞻性布局、加快壮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牵引制造业整体提质增效。聚焦增强全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壮大支柱产业链、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链,着力打造"2+3+1"重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着力培育壮大制造业企业群,巩固壮大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发展提升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未来型企业,形成大中小微企业梯次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系统布局一批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引导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三是强化项目带动效应。牢固树立"项目为王、落地为要"理念,加快布局一批具有乘数效应、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项目,形成项目大建设新气象。坚持招大引强和补链强链,力争在高端先进装备、航天航空、生物科技、信息科技、空港物流、能源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入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把项目落地作为关键之举,完善重大项目全链条跟进监管机制,坚持"四个一"工作机制,形成新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快竣工、储备项目早入库的发展效益,加速释放项目产能效应。把谋划落实有效投资项目作为基础工程,抓紧补齐生态环保、社会民生、防灾减灾、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大"两新一重"建设力度,推动传统基建和新基建齐头并进,更好地发挥投资对全区高质量发展的牵引作用。
四是强化平台载体建设。聚焦发力建设"2+5+1"重大产业平台载体,打造大湾区高端资源要素集聚新高地。积极打造两个国家级发展平台,高标准启动国家级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推动沧江工业园加快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成为全面推进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推动"一镇一园"五大专精特新产业园加快建成投产,新增规划建设一批主题鲜明、错位发展的优质中小微产业园区,打造"小而优小而精"的精品产业集群。谋划建设高明科技创新集聚区,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建设面向大湾区的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二)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率先突破中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牢
牢把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和广佛全域同城化等重大机遇,以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为载体,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一是突出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带动作用。加快构建以"一个机场""六大轨道""十大高速""两区一港"为主的水陆空铁综合交通体系。主动参与并全力配合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高起点谋划机场集疏运体系,积极参与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密切配合推动广湛高铁、深南高铁江肇段以及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建设,共建"轨道上的大湾区"。积极配合规划新建"六大高速",加快连接新机场的4条快速路和6条城市干线道路规划建设,推进区域路网和重要节点道路新建扩建,形成联通东西、纵贯南北、外联内畅的高快路网体系。整合西江岸线港口码头资源,做优做强"两区一港",加快高荷港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江海河联运集疏运体系,积极融入世界级港口群体系。
二是突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支撑作用。围绕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打通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现代流通网络,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积极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推动一体化集配设施体系升级。加大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等现代流通企业培育力度,谋划建设临空经济综合保税区,打造培育具有竞争力现代物流企业的平台载体。完善流通领域制度规范和标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佛山制造"优品无忧"保障措施,持续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积极参与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三是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牵引作用。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积极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效益,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制造业品质革命,深入实施"以质取胜、标准引领、品牌带动"三大战略,强化政府质量奖引领效应,全面提升高明制造、高明品牌的竞争力、影响力。积极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深入推进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和夜间经济发展行动计划,配合市全力建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打造一批城乡消费新载体、集聚区,培育一批省级示范特色商圈,加快发展壮大文旅、体育、康养、医疗等产业,推动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新兴消费快速兴起。
上一篇:各单位巡视巡查整改报告-53篇
下一篇:2022年党员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