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年底工作总结(第3/4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91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1分钟

(二)建设多层次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适应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调整等新形势,及时更新发布经办规程和政策解读,确保服务标准、服务质量稳中有升。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要求,做好养老保险待遇的调整和发放工作。二是深化全民参保计划。持续开展"政策找人"扩面专项行动,聚焦欠费企业、断保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实行数据库动态管理,分类施策,精准参保。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尽快实现基层快递网点参保全面覆盖。严格社保稽核,将企业不参保、欠费、基数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纳入社保信用体系管理,发挥好严重失信人惩戒机制和"海贝分"奖惩机制,督促企业依法参保缴费。健全与税务部门联动机制,完善参保、征缴、稽核一体化征缴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协同化参保缴费服务。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6000人以上。三是提升经办服务质效。推进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和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预防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加强与重点领域行业监管部门合作,大力推广使用工伤预防线上服务平台,提高工伤预防成效。全面推行工伤医疗费联网结算,减轻企业和职工垫付资金压力,工伤案件快速认定率达到30%,在工伤定点医院住院治疗的案件联网结算率达到70%。创新社会保障卡应用,探索社保卡在城市书屋的应用,实现向"惠民服务一卡通"和"政务服务一卡通"的扩展。着力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健全退休、工伤待遇支付等事项"打包一件事"办理机制,提供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

(三)推进"人才兴文"攻坚突破。一是对高层次人才,健全市场化引才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招引人才及团队,持续放大人才集聚效应。完善激励博士后创业创新制度体系,建设以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为主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激发产生更多创业创新成果,力争设立1家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引进3名以上博士后人员,引进海外留学人才18名以上。二是对技能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和平台载体建设,发挥企业、院校、政府三方机制作用,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共赢。做好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齐鲁首席技师、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等人才项目的推荐申报,为企业和人才争取更多的荣誉和奖励。同时,对相关企业走访摸底,挖掘优秀技能人才,对技能水平领先,企业评价良好的人才重点培养,推荐参加各项培训、技能竞赛和技术革新,提升人才的能力水平。三是对青年人才,抓住春招秋招黄金季,组织重点企业赴东北、西北等高校密集地区开展集中招聘,持续开展*学子家乡名企行、驻威高校毕业生实习实践等系列活动,加大对本地重点企业的招聘宣传,引导大学生来我区就业。同时,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建立就业服务台账,主动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就业岗位等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力争年内引进青年人才1000人以上。四是对乡村人才,重点围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建筑规划等方面,深入挖掘首席专家人才需求,形成人才信息库并对外集中发布,大力招引首席专家。研究制定首席专家招募路线图,吸引专家人才集聚,与我区乡村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合作,力争2023年首席专家总数达到630人。同时,以省级标准化试点为契机,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首席专家招募、资格审查、评选程序、对外宣传以及优秀首席专家评选的标准体系,形成可供行业领域复制推广的标准模式,经验做法力争在全省推广。

(四)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是加强青年干部人事管理。在政策制度健全上,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管理使用的意见》,通过倾斜考核优秀比例、加大提拔晋升力度等措施,全面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在精细化管理上,开发面向青年人才的人事干部管理系统,实现日常管理全门类的信息化办公,提升优秀青年人才队伍的管理水平,也为组织部门后备干部日常管理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二是建立人事管理预警机制。在聘用信息实现电子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岗位聘用管理系统管理细节,建立超岗位聘用设置监督预警机制,定期对聘用信息进行比对,将岗位超聘的单位列为重点管控单位,在人事调配、人员招聘等环节进行监控预警,确保我区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规范有序。三是规范整治人事管理秩序。会同组织、财政等部门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吃空饷"专项整治行动,督促各单位严肃组织人事、机构编制、财经工作纪律,杜绝"吃空饷"问题发生。探索建立体现行业特点和规律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制度,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严格规范考试命题和职称评审工作,确保各类人事招考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有序推进。

(五)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一是加强劳动关系协商协调。完善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联合激励机制,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应用,提高劳动关系政策服务供给。持续推进企业薪酬制度和工资决定机制改革,落实企业工资指导线规定和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定期梳理政务热线、举报投诉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评估风险隐患,针对性地向科室单位提出建议,及时解决。同时,开展省、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通过典型引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二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加强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管理,确保符合条件的工程项目纳入平台监管,实名制、工资专用账户、预警信息处置等制度100%落实到位。注重排查自查,发动镇街和行业主管部门,每月对各自辖区和领域的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力争把问题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当地。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通过随机抽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有序开展农民工专项、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专项检查。同时,全面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实施联合惩戒。三是提升仲裁办事效能。联合工会、工商联等部门,鼓励引导企业建立内部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提高企业预防争议、柔性化解争议的水平。重点关注教育培训、互联网、房地产等领域,梳理排查争议风险点,完善应急处置预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创新"互联网+仲裁"工作模式,开展远程调解、网上庭审等线上办案方式,探索委托送达、移送管辖等区域协作机制,发挥派驻仲裁庭、流动仲裁庭作用,提高仲裁依法治理能力。进一步落实仲裁和人民法院复杂疑难案件会商、典型案例指导、联合培训等制度,统一裁审法律适用标准,提升裁审结果一致率。持续开展金牌调解组织创建工作,重点打造"大姐调解室",力争获评*省标准化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