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事处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人事处2024年度工作总结
2024年是我校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之年。一年来,人事处锚定学校一轮"双高"验收、二轮"双高"申报和"升本"工作核心目标,按照学校党委关于重点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具体要求,多措并举、强化引领,卓有成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精准引才,加快构建人才集聚高地
(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高层次人才选聘、引才"绿色通道"、公开招聘、博士家属安置等方式引进人才5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43名,本科生2名。
(二)完善人才服务体系。组织硕博士研究生座谈会、高层次人才书记校长见面会等活动3次;帮助博士研究生解决家属就业安置3人;帮助引进人才申请优质房选购等。
(三)提升师资队伍学历。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教职工学历学位水平的通知》,鼓励并支持教师学历层次和学术能力双提升。本年度,新增博士学历学位教师5人、博士在读12人;加强对我校教职工在外攻读学历学位情况的管理,为10位取得博士学历学位教师报销学费74.66万元,解决了张泽慧、张明慧等一批全脱产攻读博士学历学位人员历史遗留问题,为学校挽回资金32.3万元。
二、强化师德师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一)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体系。出台《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制实施办法》,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出台并实施《师德师风提质年活动方案》;在人事处档案室首次建立教师师德档案,组织全体教职员工签订师德承诺书;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党建述职考核清单;举办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活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师德师风考核工作,评选校级师德标兵15名、校级优秀教师20名,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师德先进个人",1名教师获评"XX省师德标兵"。
(二)传承与践行教育家精神。出台《关于落实"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创新实践、深化改革等六大方面,将教育家精神的传承与实践贯穿于师资培训、教学研究、教师评估、人才发展和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
(三)营造尊师重教文化氛围。出台并实施《2024年教师节系列活动方案》,举办七大主题活动,感念师恩颂扬师德;圆满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隆重表彰了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从教三十年教育工作者以及荣誉退休人员,传承XX精神,彰显XX教师风采。
三、坚持全面提升,打造高素质双师队伍
(一)构建全周期、全覆盖的教师发展体系。采用"4+3+N"的教师培养培训模式,覆盖"新手-熟练-精通-专家"4个阶段,聚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3类能力,实施N个提升项目。全年共计培训教师达9052人日,提供教学比赛、资源库建设等全方位支持4560人次。
(二)切实加强新入职教师培训。制定《新入职教师培训方案》,助力培养"四有"好老师,锻造沧医"金师"队伍;完成2024年XX省高校教师资格证岗前培训工作,我校274人报名审核考试,目前已完成考试,正在准备教师资格证认定事宜。
(三)继续实施教学名师培育工程。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2人,校级4人。实施"理-实-教-研"四能教师培养。选拔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师作为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培育对象。学年内,1名教师获批职业学校名师培养对象。
(四)致力"双师型"教师培养。选派专业教师382人次到院企开展实践锻炼,全年共计65920人次。开展XX省2023年度"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双师型"教师378人。
(五)加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现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3个,国家级团队在中期验收中获得专家好评,目前正在准备终期验收。选派4名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核心成员赴德国学习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经验。
(六)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任期考核及选拔工作,遴选校内外专业带头人50人,校内骨干教师175人。
(七)加强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发布《致全体兼职教师倡议书》,明确工作规范。聘请572名校外兼职教师授课,包括11名企业领军人才和大师名匠。特聘27名行业企业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行业导师,聘请25名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为校外专业带头人,聘任27名名师(医)为特聘教授。建立了1000余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八)促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建设。制订《培育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办法》,本学年内成立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四、落实增效赋能,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高质量完成国培项目。依托我校培训基地,本学年承接国家级培训项目4个,获得国家拨款117.9万元,培训省内外同类院校教师187人。
(二)完善社会服务与培训收益分配制度。提取不超过60%的职业技能培训所得收入,用于核增单列管理的绩效工资总量,增强各部门和广大教师开展社会服务与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三)促进产教融合,推动专业群建设。提升专业与产业匹配度,推动学校专业群建设,组建4个校级专业群,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五、贯彻深化改革,强化人事制度管理
(一)继续深化学校职称评聘制度改革。修订《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完成2024年职称申报推荐评审工作,我校共31名推荐人选参加,其中正高级8人,副高级人19人,中级4人;完成岗位聘用164人,包括专业技术岗位159人、管理岗位3人、工勤岗位2人,继续实现评聘结合;完成20人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报名组织、证书办理、材料入档等。
(二)进一步完善聘期考核体系。制定《岗位聘任周期考核实施办法》,以聘期内业绩成果为考核重点,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其他工作量等维度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不断激活教师内生动力,逐步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奖罚分明的用人机制。
(三)持续优化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全年发放自控绩效X万元,技能大赛国省赛奖励绩效X万元,双高计划/提质培优奖励绩效X万元,超出上年度同期1.35倍。
六、持续夯实基础,铸牢人事业务根基
(一)认真做好全年薪资的核算与调整工作。调整薪级工资,人均增长83元,同比增加2.4%;足额缴纳保险金额X万余元,人均缴费基数高于社评工资51.6%;发放返聘、外聘教师绩效74人次,发放金额41万余元;为2023年退休的26名退休中人办理新待遇计发,增发基本养老金164.3万元,增发职业年金30余万元;完成今年10名退休人员退休审批、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线上退休业务以及个别人员的养老保险补费;为离休人员报销医药费4次,减免费用1.3万余元;为新增5名工伤人员争取伤残补贴19万余元;为10名困难遗属提高遗属补助7.07%,学校年遗属补助金额达到X元;追回被采取强制措施工资、保险等资金17.5万元。
(二)主动做好人事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人才引进、退转军人安置接收、辞职、调动等各类人员共50余人才手续办理工作;完成了年度人事信息管理、教职工基本信息库维护,协同配合其他部门相关数据提供与核对等工作;调整教研室主任5人;修订完善学校外聘、返聘人员管理意见,签署用工协议,极大地缓解了相关部门的工作压力。
(三)精心做好年度考核与考勤管理工作。制定学校年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实行上下班"打卡"考勤制度,做好各部门考勤与请销假管理工作,强化工作纪律和岗位意识。
(四)规范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常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完成16位中层领导干部人事档案回头看审核工作;完成人才引进工作中档案初审和材料补充工作。
(五)完成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人事处负责数据填报工作。完成2023-2024学年4个基础数据表和9个专项数据表填报;基于双高建设和升本需求,明确了师资队伍的填报标准,为其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提升专任教师数量,将2024年新招聘的5名博士研究生和41名硕士研究生纳入其中;根据实际情况更新校内教师的各项数据,合理调配了专职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确保各项生师比达到标准。
(六)高质量完成教育事业统计。综合考虑教育事业统计特殊的填报要求,确定我校师资队伍填报口径。按要求文成负责10个报表的填报工作。
(七)做好数字基座工作。利用人事服务管理系统,实现教师培训交流数据在线填报工作,各部门定期填报并上传附件,经部门负责人和人事处审核,自动对接教育部数字基座,支持导出上报状态采集平台;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在一表通中在线申报专职思政课教师数据工作,经人事处审核,自动对接教育部数字基座。提高信息采集自动化程度,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八)统筹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主动筛选、追踪台账月报工作,在市教育局发布的《关于京津教育交流合作排名情况》连续5个月排名第一。
(九)组织开展"周末专家XX行"系列活动。借助京津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我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邀请京津专家来校培训、讲座46次。
(十)认真完成部门其他重要工作。完成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绩效报告、典型案例及相关佐证材料撰写及上报工作;做好"双高"验收"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绩效报告、典型案例及相关佐证材料的撰写与准备工作;完成2024年学校绩效评价"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数据上报工作。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人事处将紧密围绕学校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差距,精准发力。一是引培用管服结合,打造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创新人才引进、培育、使用、管理、服务举措,积极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二是同向聚焦发力,不断提高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加强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是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做好人事人才工作,为建设和谐美丽幸福XX贡献力量。
上一篇:高校中医药系2024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