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3月上半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材料-67篇(第12/73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2003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34分钟

精神文明持续跃升。一年来,从省级出台"十四五"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 到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单位)"一企一策"改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再到文旅融合发展机制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不断打出的"组合拳",不断筑牢四川文化强省的扎实底座。

"鼓腰包""好生活""富精神"2022年,民生事项改革蹄疾步稳,四川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更加名副其实。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四川将继续突出抓好科技创新体集群改革、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重大牵引性改革,为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注入更多澎湃动能。

共赴文明之约 共建文明之城

通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3年3月8日)

一、高举旗帜,筑牢信仰之基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想要打造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地,不仅要提升城市"外在颜值",更要修炼"坚强内核"。

过去一年,通辽市围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汇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合力的重要思想保障。

强化思想引领。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广"晨读学习一刻钟""八点半课堂"等学习模式。目前,全市干部群众在"学习强国"用户数突破16万;实施重点宣讲、示范宣讲、全面宣讲、常态宣讲"四讲联动", 深化"马上学习""聆听""光影铸魂""科尔沁大讲堂"品牌打造,组建近8000人宣讲团,开展宣讲6.5万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举办了"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歌咏大赛、农牧民文艺汇演等,制作"红色记忆--口述通辽故事"微纪录片,举办"红色印记·信仰之路"学习体验活动,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的历史》研读学习,不断完善党史教育常态化机制。

凝聚社会共识。标准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个、所站2554个、实践点

(基地)417个,深化市、旗县两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培育"通辽在线""通辽手机台"客户端,开展"擦亮双子星座"异地采访、《闪星光挺脊梁》系列直播活动,倡树爱党爱国爱家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二、春风化雨,培育道德之魂

"创城工作开展这么多年,变化我都看在眼里,现在闯红灯、扔烟头、插队、随地吐痰等等现象基本上看不到了,大家的素质有明显提高,我觉得这还是得益于市里这些年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科尔沁区永清社区居民张海燕说道。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市民素质的高低代表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提升

市民素质对推动城市文明进步有着决定性作用。所谓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近年来,通辽市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全民参与创建平台,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养成良好文明习惯,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质内涵。

持续组织开展培育核心价值观系列行动。完善市民公约,推行社区居民公约,推进自治区首部《移风易俗条例》立法,广泛开展"文明健康、生态环保" 等主题公益广告宣传,累计制作发放手提袋、文明礼仪宣传折页等30余万份。

持续组织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推动模范典型事迹进公园、广场、社区、小区、文明实践站(所)等700余处,开展模范典型宣讲报告会120 余场次,组织诚信之星典型选树、诚信故事演讲视频比赛,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动。

持续组织宣教"文明有我"系列行动。以"情暖通辽"志愿服务为主题, 常态化开展"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6万余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000多个。以"通辽有礼"为主题,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服务、文明交通系列行动,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0万人次;以"镜鉴文明" 为主题,刊播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专栏稿件700余篇,全民志愿服务、践行文明礼仪蔚然成风。

三、突出内涵,厚植文化之根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精神基因,有着文化传承的城市文化,才能有恒久的生命力。

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通辽市注重突出重点工作,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群众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城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组织乌兰牧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活动260场、基层惠民演出835场、放映公益电影2万场,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擦亮"书香通辽"名片。不断推动"两个打造"。举办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系列版画展、蒙古马精神主题摄影展、通辽红色历史诗文书画百米长卷展、宣传普及西辽河文明研究成果学术研讨会,拍摄专题片《巡礼西辽河》,出版图书《图说西辽河文明》,开展从西辽河到大中华文物数字馆巡展,推动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深入人心。

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带动

战略,开展非遗微精品伴手礼展,努力让群众共享"文化大餐"。

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四、改善民生,夯实和谐之本

走进河西街道亲水人家社区亲水人家小区一期,小区内新铺设的沥青路上划好了停车位标线,车辆停放井然有序,平坦干净的道路让居民出行更加顺畅, 这个交付17年的老旧小区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71岁的居民张博生在这个小区里居住了16年,随着小区供热管网、污水管网、消防设施、建筑节能与屋面防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等项目逐步建设完成,他和家人的生活变得更便利、心情更舒畅。"最满意的是小区外墙保温, 外墙保温做完了以后我们这屋增加了将近6℃。去年下水道全都做完了,现在基本没有积水了,原来我们小区院里基本进不来车,现在硬化以后小区交通特别方便。"

近年来,通辽市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努力让文明城市创建成为民心工程,办成了许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好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创建工作成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