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区政府工作报告-10篇(第10/21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4182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73分钟

坚持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文明不断提升。制定出台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方案。推动河北村等3个村获评全市首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强化村级后备人才储备。发挥村规民约引导约束作用,不断优化基层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持续丰富"四季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市创新打造"百场村晚倡新风"品牌。

强化项目带动,加快河东地区发展步伐。继续加大向河东地区资源倾斜力度,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杨镇水厂等重点项目投入使用,张镇中学、南彩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实现开工,木林和李遂卫生院主体工程完工。落地亿讯科技等重点产业项目,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XX基地加快建设。

(四)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公共服务,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聚焦群众关切,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组建区级专班,统筹推进建设教育强区实施意见任务落实。与东城区教委、首都师范大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XX学校、南彩一小等项目投用,全年新增中小学学位5970个、学前学位1080个。友谊医院XX院区项目顺利完工,222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2分钟以内、排名全市前列。新增养老床位1717张,养老服务驿站实现镇街全覆盖。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3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770场,着力优化文化服务载体功能,更加便利群众走进博物馆、文化馆和图书馆。

持续精准发力,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民生领域支出占全年财政支出比例达85%以上。扎实做好就业公共服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率均位列全市第1。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900套,竣工政策性住房7838套,重点人群公租房保障率等3项"住有所居"指标排名全市前列。维尼纶厂、西泗上村棚改安置房项目开工建设,临河、夏县营、马头庄、小左各庄等4个村9000余人完成回迁安置。6471套东城区棚改定向安置房实现资源盘活。办理澜西园等小区不动产权证3.6万件。向困难群众拨付救助资金XX亿元。

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调整优化17个社区居委会。进一步健全基层网格管理机制,推进网格民意与市民热线诉求同派单、同督办、同考核,累计受理群众诉求41.7万件,"三率"综合成绩排名全市第2。办结信访积案59件。推动完成36项民生实事。积极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推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保密、民防、慈善、残疾人、红十字、退役军人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牢记"首都安全无小事"的工作要求,坚持底线思维、认真履职尽责,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区域环境

层层压实责任,全面加强风险防范化解。圆满完成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迎检任务。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扎实推进燃气、建筑施工、仓储库房、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等领域专项整治,严防森林火灾,狠抓交通综合治理,全区突发事件、火灾和交通事故起数均实现同比下降。

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推动实施韧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持续抓好应急队伍建设,规范和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成4个多种形式消防实训基地。有力应对"23·7"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区域气象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和地震预警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持首善标准,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高标准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扎实开展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风险整治,网贷平台风险化解顺利收尾。推动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平安XX建设,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区域安全性排名全市第1。

过去一年,我们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推动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贯彻中央、市委及区委部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形成更多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共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88件、区政协提案150件,主动公开政务信息2.4万余条。狠抓政府系统效率提升,加强督查督办,全力推动工作落实落地。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加强财政绩效管理,"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一般性支出压减5%。坚决抓好市委巡视等反馈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过去的2023年,是充满艰辛、令人难忘的一年,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催人奋进。我们不仅连续四个季度完成市级下达的经济增长任务,同时也在城市治理、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的40余项指标中排名全市前列,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展现了"平原新城看XX"的政治担当。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注重统筹兼顾,不忘民生为本、服务为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城市影响力、便利性、美誉度不断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带领全区人民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位离退休老同志和各界人士,向驻区中央、市属单位、部队和企业,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XX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XX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区域创新生态还不完善,主导产业集群效应仍不明显,产业园区配套设施水平亟待提升。二是城市治理还需更加科学精细,环境、能耗等资源要素制约愈发突出,回迁安置等领域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更大力度推进解决。三是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短板弱项,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与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对外交通联络水平需要加快谋划提升。四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特色产业规模还需培育壮大。五是重点领域改革需要深入推进,市场化、专业化招商体制改革成效还不明显,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力度还需加大。六是政府系统部分干部的专业素质与新形势、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要直面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解决。

二、2024年工作任务

202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我们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始终站在首都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XX工作。我们要把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与谋划"十五五"发展有效衔接,着眼发展需要、立足现实可能、突出远近结合,把握好阶段性特征,一茬接着一茬干,不断开创XX发展的新局面。我们要按照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六届七次全会部署,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人民!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新时代首都发展的XX篇章!

按照上述要求,综合考虑"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结合当前发展形势,我们提出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左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以上,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进一步推动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梯度布局产业发展,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

持续激发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加快织补产业链,推动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坚持稳增长四级调度机制,用好"经济大脑",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安排政府投资项目130个、投资总额202亿元,进一步带动社会投资。着力抓好前期工作,推动京东"亚洲一号"物流园等项目开工,加快温榆河公园XX二期等工程建设。重大项目储备率达到300%以上。强化用地保障,推动6宗住宅用地上市交易。抓好龙湖临河等商业项目建设,新增首店30家以上,建设提升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着力扩大文旅、体育等服务消费规模,丰富国际消费供给,激发有潜能的消费。

不断巩固首都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抓好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XX)建设,落实中关村XX园改革发展提升方案,以链主企业为支撑,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链发展。健全整车制造企业服务保障体系,推动理想汽车旗舰工厂达产,促进北京奔驰XX工厂、北汽越野车产线利用率提升,服务北京现代拓展出口业务,吸引更多新能源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不断提高汽车产业本地化配套率。深化拓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完成标准化厂房二期、泰科天润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提升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能级,确保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XX园区开工,推动卫星应用智能装备和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等项目投产。全面提速重点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扩大产业金融规模,新增优质金融机构30家以上。持续推进区属国企改革,强化产业促进和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持续加强区级统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产业提级提速发展。聚焦材料、制造等领域,谋划布局区内未来产业发展。完成265平方公里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建设,高水平办好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把握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围绕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布局若干主题特色产业园区。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坚持以智能制造为牵引,扎实推动全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加强数据中心优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统筹布局,全年新增5G基站230个以上。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服务能级,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服务中心功能作用,大力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不断健全创新发展机制,抓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和项目落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完善科技型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家,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推出应用场景3个,新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以上,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800家。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建设,承接130个"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力争引进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切实发挥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效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首都机场所在地优势,完善国际化发展环境,更好统筹各类开放平台建设,最大限度释放制度创新活力。

着力打造"两区"建设XX样板。深入落实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2.0方案。依托天竺综保区政策功能平台,试点推出3项以上创新政策,加快打造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立足发展枢纽经济,推动航空服务、国际贸易物流等临空产业提质增量,加快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转型升级。坚持国际化标准,全面推进北京中德产业园建设,落地重点项目20个以上,提升对德对欧经济技术双向合作平台能级。用足用好"两区"政策,加大项目引进力度,确保新增入库项目数量保持全市前列。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不低于8亿美元。

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意见和市级方案。不断优化民营经济等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服务包"机制,加强重点企业走访,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搭建政府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平台,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大力推进"一业一证"改革,推出更多"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着力推动一体化综合监管落地见效。加强镇街、村居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实现高频事项"就近办"。进一步提高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水平,主动"走出去"宣传推介,全年至少引进注册资金3000万元及以上项目600个。

持续丰富国际化要素供给。高标准推进"海创城"和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进一步增强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品牌影响力,确保引进35个以上优质参赛项目。加大区域国际化学校和医疗资源统筹服务力度,提高外国人出入境便利化水平,积极开展多样化对外交流活动。加快建设龙道河-罗马湖国际交往活力水岸,实现新国展二期会展项目竣工,提升首都机场周边国际化要素聚集度,不断完善区域国际化发展环境。

(三)持续提升区域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城

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加快转变城市治理方式,着力提升精治、共治、法治水平。

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控,加快街区控规和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报审,完成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任务。进一步提升对外交通联络水平,实现京密路(机场南线-六环路)、六环路(XX城)出入口改造工程开工,推动R4线一期前期审批,全力抓好京平高速、铁东路、昌金路等重点道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加强交通综合治理,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新增300个有偿错时共享车位,在公共区域新建60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完成燕京社区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盘活闲置资源5万平方米,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80部、完工60部。

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全力抓好两个"关键小事",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开展物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大破损路面修缮力度,完成59条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不断巩固和拓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努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市容环境。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持续推进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不断健全完善多元纠纷调解机制。注重倾听群众意见,认真办好民生实事。

推动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从严控制能源消耗增长,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加强扬尘精细化管控,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源头替代,进一步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深入落实"河长制",实现城南新河建设工程等项目开工,加强入河排污口管控,保持劣Ⅴ类水体动态清零,推动考核断面稳定达标。抓好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新增平原造林1700亩、小微绿地34万平方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