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省市级政府工作报告汇编65篇(第38/10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75595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20分钟

--基础支撑持续增强。区域发展整体跃升,三大都市圈竞相发展,武汉总量迈上2万亿台阶,襄阳、宜昌分别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第1、第2,8个全国百强县位次普遍前移,城市梯次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项目投资压舱顶梁,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51万个,其中十亿级项目1207个、百亿级项目136个,均创历史新高;民间投资增长3%,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10%,对全省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66.5%。枢纽地位更加突出,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花湖机场全面运行,开通国际国内货运航线61条、货运量达到28万吨,打通内陆开放"空中出海口";超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加快形成,拟建在建里程数和投资额均居全国第1;中欧班列(武汉)开行突破1000列,增长64.7%;万吨巨轮直达武汉,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长江中上游第1。湖北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先行引领和战略支点功能显著提升。

--市场活力持续迸发。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年为企业降成本超过13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续贷超过450亿元,全国工商联"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湖北排名连续三年进位,进入全国前10;新增经营主体161万户、连续三年增长超过百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4996家、历年最多。重点改革成效明显,省属国企加快由平台向实体转型,营业收入增长41.7%、增幅全国第2,省联投、交投2家企业营业收入过千亿;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加速汇聚,全省贷款余额超过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连续三年每年跨越一个万亿台阶。对外开放纵深推进,黄石棋盘洲综保区通过国家验收,恩施许家坪机场获批正式对外开放;新能源汽车出口额增长117%,规模全国第5;新设外资企业648家、增长35.6%,实际使用外资中部第1;成功举办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汉交会、楚商大会等60多场国际性全国性活动。开放自信的湖北深度链接全球,加速成为对外开放"新沿海"。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城镇新增就业92.8万人,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4.1万人,我省就业工作连续两年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跑赢经济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最低工资标准进至全国第7,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提标惠及175万人。免费开展妇女"两癌"、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等重大疾病筛查4965万人次,72%的县有了三级医院,66%的中小学纳入教联体,优质公共服务加快向基层延伸。建成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05个、村级网点20744个,寄递物流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快递进村、农货进城,小寄递连接了大市场、服务了大民生。一年来,我们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投入资金1030亿元,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年初承诺的促进就业、改善住房、养老育幼等10大类46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过去一年,我们顽强拼搏、接续奋斗,在攻坚克难中勇毅前行,在积厚成势中赢得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凝心聚力稳住经济增长基本盘,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坚持稳中求进,全力以赴强信心、扩内需、促增长,推动经济保持回稳向上的发展势头。重大项目支撑有力。深入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年活动,每季度组织集中开工,常态化开展"三率两量"精准调度,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引江补汉及沿线补水工程、金上至湖北特高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华星光电t5、比亚迪襄阳产业园、宜昌邦普一体化新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77个预增产值过10亿的重大增长点实现产值6862亿元,拉动工业增长3.5个百分点。抢抓宏观政策机遇,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增发国债、地方专项债等国家政策资金2409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消费市场有力提振。实施"扩内需、促消费"十大行动,推出300亿元消费贷和14亿元消费券,波浪式开展"荆楚购""房交会""车行楚天"等7000多场主题活动,限上批发、住宿、餐饮营业额增长均在15%以上,限上网络零售额增长9.5%,我省"6·16三好节"入选全国促消费十大典型案例。大力促进文旅消费,精心组织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世界武当太极大会、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全年接待游客7.6亿人次、增长30%。市场主体竞相发展。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9753个,全力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新增企业54万户、达到226万户,新增上市企业21家、达到177家,新增营业收入过百亿的民营企业2家、达到40家,均创历史新高。我省经济承压上行,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广阔前景。

(二)集中精力打好产业转型攻坚战,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坚持向科技创新要增长、以动力变革提质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创新动力显著增强。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光谷科创大走廊134个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整合中医药领域优质资源新组建时珍实验室,完成18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金字塔式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设立100亿元楚天凤鸣科创天使基金,推进32项"尖刀"技术集中攻关,湖北实验室取得首批53项重要成果。武汉排名国家创新型城市第6,襄阳、黄石入选全国首批创新驱动示范市,潜江、赤壁等4地获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坚持"链长+链主+链创"三链协同,扎实推动优势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发展,以东风、上汽通用、吉利路特斯、小鹏、长城等为骨干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矩阵加速形成,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5834个重点技改项目扎实推进,优特钢营业收入占全省钢铁行业比重超过50%,高端化工占全省化工行业比重超过40%,传统产业涌动新活力。数字经济全面赋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跃升工程,累计建成5G宏基站12万个,千兆光网实现乡镇以上全覆盖;算力与大数据产业营业收入突破千亿、达到1200亿元,武汉超算等13个算力中心、三峡东岳庙等144个数据中心高效运营,45个项目入选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上云工业企业超过5万家、覆盖率提高到49%;襄阳获批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荆门智慧城市大脑获评全国十大样板工程。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向奔赴,湖北制造向湖北智造加速蝶变。

(三)纵深发力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活跃度开放度明显提升。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加优化。加快推进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大财政建设等改革,设立首期200亿元的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形成4000亿元规模的投资基金群;推广"301"线上快贷模式,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贷款增长21.7%,总量达到1.7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超过5000亿元,5年增长6倍,金融"活水"更好润泽实体经济。积极协调争取项目用地指标,批准建设用地68.5万亩,67个项目纳入国家用地单列,均为历年最多。现代供应链体系加快构建。坚持以搭建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组建华纺链、长江汽车等7大省级供应链平台,服务链上企业1.2万家。建成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铁水公空仓"五网数据融合。武汉、襄阳、宜昌、黄冈、鄂州、黄石6市获批建设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内外贸一体化加速推进。大力实施外贸稳主体拓增量行动,外贸实绩企业达到8800家、增长11.3%,与东盟、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全省进出口增长5.8%、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着力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实现外贸企业全覆盖,出口通关时间压缩39%。处在陆海空三大"丝绸之路"交汇点上的湖北,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奔向未来。

(四)同向同力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坚持优势互补、协同融通,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三大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坚持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扎实推进都市圈561项年度重点任务,武汉新城、襄阳东津新城、宜昌东部产业新区等标志性牵引性工程加快建设,双柳长江大桥、燕矶长江大桥等17个互联互通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武汉至阳新、襄阳绕城等7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34条瓶颈路打通,武鄂黄黄城际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汉孝随襄十汽车产业走廊、宜荆荆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加速迈向万亿级。强县工程深入实施。着力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发展,实行"赛马制""五色图"综合评价,促进县域工业挖潜,GDP过500亿元的县市区增至37个,规模过百亿元的县域产业集群增至40个,31个重点县工业产值占全省比重达到33%。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新建高标准农田350万亩、总面积达到4612万亩,占耕地比重提高到64.8%。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产值突破7000亿元,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仙桃等3个县市区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宜都、大冶等5个县市区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和治理,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13个,新建和美乡村20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农村户厕18.1万户,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19.6万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共同富裕路上,我们努力不让一个人掉队。

(五)持续加力塑造绿色崛起新优势,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坚持把共抓长江大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文章,加快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流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全面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率先开展省域总磷排放总量控制,推进十堰茅塔河、恩施带水河等5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完成营造林295.7万亩。着力构建"荆楚安澜"现代水网,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碾盘山水利枢纽等25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荆州崇湖、仙桃沙湖入列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咸宁获批国家级公园城市标准化试点,天门入选全国首批县级水网先导区,房县、安陆等14地成为国家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着力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能源清洁化利用,23个产业园区纳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试点,新增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2家、绿色工厂77家;电力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65%,公共交通系统新能源车占比达到78%,建成公共充电桩17万个、全国第5;在全国率先打通"电-碳-金融"三大市场,"中碳登"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管理全国2533家企业账户,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量3.9亿吨、占全国42.7%。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扎实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城镇生活污水直排口实现动态清零,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90%以上,长江干流湖北段、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宜昌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襄阳、十堰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神农架获评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南漳、松滋等6地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罗田、竹山入选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我们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美丽经济"拔节生长,荆楚大地绿意盎然。

(六)用情用力织密民生幸福保障网,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老百姓的身边事入手,在"七个有"上狠下功夫,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基本民生进一步兜牢。打好援企稳岗扩就业组合拳,实施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86万人次,支持6.6万返乡人员创业、带动20.4万人就近就业,"零工驿站"促进791万人次灵活就业,新增创业担保贷款404亿元、增长62%。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在77个县推行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为10.8万名残疾人提供适配服务,养老、医保、低保、工伤等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着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1425个义务教育教联体,对75所薄弱县域高中实行托管帮扶,新建32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更多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大力推动优质医疗服务扩容下沉,"3+5"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扎实推进,34家三甲医院对口帮扶72家县级医院,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服务。着力解决"一老一小"实际困难,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00个,改造提升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00个,建设老年助餐服务点1380个,十堰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城市;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6.8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1.9万个,武汉、宜昌入选国家儿童友好建设城市,荆门获评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4万套,改造老旧小区4296个、棚户区住房6.5万套,完成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适残化改造3.6万户,支持老旧住宅加装电梯2159部,更多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开展"文化进万家"等惠民演出2万多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城乡全覆盖;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加快建设,荆楚大遗址传承发展工程圆满完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第十六届省运会成功举办,湖北健儿在杭州亚运会上勇创佳绩,奖牌数创历史新高。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扎实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高风险金融机构连续两年动态清零,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地方债务总体可控。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系统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和禁毒反诈斗争,有力有效化解信访积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40周年活动隆重举办,对口援藏援疆工作走深走实,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和社会组织作用有力发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等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全省上下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我省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平安湖北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七)实处着力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自身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加快转变职能、提升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政治建设持续加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明显成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断深化"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依法行政扎实推进。强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8件,制定省政府规章5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07件、政协提案726件,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不断提升。着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政务服务"一事联办"事项达到52项、数量全国第2,鄂汇办APP获评全国地方政务平台"掌上好办"标杆。修订省政府工作规则、常务会议议事规则,加强重点工作"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过去一年我省有31项工作在全国作经验交流,拼搏赶超、笃行实干成为全省工作主旋律。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形势错综复杂,取得这样的成绩十分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省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中央驻鄂单位,向关心支持湖北发展的海内外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