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4年宣传部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36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2024年宣传部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自2024年以来,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紧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目标,着力加强舆论宣传、提升文化服务、强化社会治理、巩固政治保障,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现将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学习教育。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制定《市委宣传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施方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20余次,覆盖市、县(区)、乡镇三级党组织。同时,编发《理论学习要点》和学习资料汇编,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二是创新理论学习形式。通过举办"新时代思想引领论坛"、理论宣讲大赛和专题学习培训班等方式,累计培训干部5000余人次,专题宣讲活动达到200余场,切实提升干部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与认同。三是深化基层理论武装。实施"理论进万家"工程,建设市级理论宣讲示范点50个,组建300余支基层宣讲队伍,深入企业、社区、农村和高校开展宣讲活动600余场,直接覆盖群众超过10万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强化舆论引导,壮大主流声音

一是全面加强新闻宣传。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宣传党的XX大精神贯彻落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疫情防控和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组织市内外主流媒体深入一线采访报道,累计推出重点稿件1200余篇,在中央、省级媒体平台发布报道近100篇。二是精心策划宣传专题。组织开设"战疫进行时""脱贫小故事"等品牌专栏,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网络和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全市重点工作进展及成效,专栏点击量突破300万次,社会反响热烈。三是抓实舆情监测和引导。强化舆情阵地管理,建成舆情监测分析系统,24小时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动态,成功化解突发舆情事件25起,发布权威信息50余次,舆情处置效率较去年提升30%,确保舆论环境平稳有序。

(三)筑牢文化阵地,传递精神之美

一是广泛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文艺精品战略,精心推出纪录片《又见三星堆》、舞剧《石榴花开》等一批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强烈反响,还荣获省级以上奖项5项,累计观影人数突破50万人次。围绕建党103周年、五四青年节等重大主题,成功举办6场大型公益音乐会,共吸引市民1.2万人次参与,通过高品质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二是持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为抓手,推进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新建文化馆8个,升级改造基层文化站25个,形成覆盖城乡的文化服务网络。全年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300余场,直接参与人数达10万人次,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围绕非遗保护和传承,组织开展传统技艺展览、文化节庆活动等50余场,累计参与人数超20万人次,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社会凝聚力。

(四)完善治理体系,守护思想之稳

一是健全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意识形态领域联席会议制度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实现部门协同联动,共同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全年召开联席会议4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措施8项,提出有效解决方案5项,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严抓关键节点和风险点管理。针对重大节庆、突发事件等特殊节点,制定意识形态专项防控方案10个,强化对重点人群、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的管控力度,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在国庆、中秋等重要节点期间,组织开展集中排查行动3次,排查风险隐患10余项,并逐一落实整改措施。三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突发舆情应急预案库,对涉及意识形态的重大舆情进行及时监测、科学研判和快速处置,全年累计妥善处理涉意识形态舆情45起,发布权威回应30次。通过组织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培训5期,培训干部30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全市各级干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能力和意识,为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持续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当前意识形态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理论学习深度不足,覆盖广度有待提升。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理论学习流于形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未能有效覆盖到部分边远地区和特殊群体,导致思想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二是舆论引导能力有待加强。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和网络空间,部分单位在突发舆情应对中反应滞后、措施单一,导致正面声音传播力度不够,主流舆论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基层工作力量薄弱,责任落实不到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普遍存在人员少、力量分散、专业化水平不足等问题,部分单位未能完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工作推进不够均衡。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舆情应对能力,强化基层队伍建设,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下一步措施

(一)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坚定政治信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强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一是创新学习机制。组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结合地方特色推出"理论课堂进基层""XX大精神学习专列"等活动,全年计划覆盖基层党组织2000个,参与党员10万人次。二是丰富学习载体。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推出"每日理论一刻钟""全会精神百问百答"在线栏目,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编制《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手册》,发放至全市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手中,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三是加强理论成果转化。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将学习成果体现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中,开展实践案例评比活动,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持续加强正面宣传,营造和谐氛围

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全面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一是强化重点主题宣传。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大主题,策划推出专题报道,全年计划组织采访活动300余次,推出高质量重点报道1000余篇,在主流媒体刊发200篇以上。二是优化宣传形式和阵地。充分发挥全媒体矩阵作用,创新采用微视频、H5互动页面、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重点栏目点击量力争突破500万次。三是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针对突发舆情开展精准化引导,确保主流声音始终占据舆论场。通过高质量宣传报道,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

(三)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文明素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文明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结合重大节庆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文明新风进社区"等系列活动,覆盖各类群体500万人次以上。通过公益广告、文艺作品和网络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持续强化价值观的传播与渗透。二是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实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提质扩面"工程,新增市级文明单位100个、文明家庭500户,推动形成人人争做文明实践者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以学校教育为抓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材、课堂和校园文化,打造10个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力争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筑牢思想根基。通过多层次、多领域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持续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线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各级党委(党组)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体系。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深化意识形态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风险防控清单和应急处置预案,对潜在风险点开展动态监测和实时研判,全年计划召开专题分析会议6次,研究解决重点问题20个以上。二是强化基层责任落实。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细化责任清单,对各级党组织开展全面督查,确保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三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意识形态领域专项培训10期,培训干部1000余人次,建立专业舆情分析队伍,确保在突发舆情中反应迅速、处置得当。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和风险管控,切实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安全,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持续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的舆论环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